车辆日常保养常识
1.经常检查汽车水箱的水位是否正常。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经常检查汽车水箱的水位是非常重要的。水箱应该有足够的水,以保持汽车的正常启动和运行。因此,定期检查水箱水位是否正常对于保持汽车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2.清洁。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的清洁工作主要包括对车辆外部、内部以及零部件的清除。此外还包括对机油滤清器、空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和蓄电池表面清洁。
3.定期整治进气及润滑系统。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定期整治进气及润滑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会积累大量的灰尘和污垢,影响进气和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
4.火花塞。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需要对火花塞进行维护保养。定期更换火花塞可以防止火花塞积碳过多,导致的问题有断火、电极漏电和不跳火,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5.空气滤清器。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需要重点维护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的作用可以保护进气系统,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进入气缸,导致压缩系统的零部件磨损。
6.机油。机油是车辆日常维护的一个重要内容,定期更换机油能够保证发动机的润滑效果,减少磨损和摩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7.空调滤清器。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需要检查空调滤清器,防止过滤的灰尘过多,进入蒸发器,导致空调系统制冷不足或者无法工作。定期更换滤芯可以保证空调的清洁和正常运行。
8.紧固。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内容主要包括紧固、检查、更换、保养等。紧固是指对各连接处进行牢固的连接,确保车辆行驶时稳定。
9.汽油滤芯。汽油滤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发动机内部出现杂质和污染物,保持发动机的良好工作状态,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10.燃油滤清器。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需要保养燃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的作用可以防止供油系统进入杂质过多,堵塞燃油管道,导致发动机动力不足或者熄火。
11.补给。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补给是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对燃油、发动机润滑油及冷却液、制动液、蓄电池电解液等的补充和更换。
12.机油和机油滤清器。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要检查润滑系统保养,防止机油变质、不足、杂质等原因导致零部件过度磨损。同时还要检查机油滤清器和换机油时是否是一起换。
13.机油和滤芯的更换。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机油和滤芯的更换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机油的更换要与车辆所使用的机油匹配,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14.节气门。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需要重点关注节气门。因为空气滤清器过滤不干净,节气门容易脏掉,影响怠速不稳。所以需要清洁干净。
15.变速器。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变速器。定期检查变速器的齿轮油,以防止齿轮磨损严重,避免变速箱出现异响、跳档等问题。
16.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是车辆日常维护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方向盘和转向杆的调整、转向盘的调整和检查、转向灯的调整和检查。转向系统对车辆的安全性和操控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17.底盘的保护。底盘的保护是车辆日常维护保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底盘是汽车车身的一个重要部件,它位于地面下方,容易受到外部物体的影响而造成损坏。
18.行车时不能拖档。车辆日常维护保养内容有:1. 定期更换机油和滤清器,保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2. 定期更换空气滤清器和火花塞,确保发动机的顺畅运转;3. 定期检查刹车、轮胎、悬挂等重要部件,及时更换有问题的部件;4. 保持车身的清洁和日常维护卫生,防止车身和周围环境的腐蚀;5. 定期检查电池、电机、转向系统等重要部件,及时更换有问题的部件。
19.离合器 更换周期。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离合器的更换周期没有明确要求。当车辆出现异常抖动、或者发动机转速升高与速度提升等情况时,就可能需要检查离合器的健康情况。
20.燃油滤芯更换。车辆日常维护保养中,燃油滤芯的更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燃油滤芯的作用主要是过滤杂质,提高燃油的纯净度,延长发动机寿命,并保持发动机的良好工作状态。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汽车保养小常识10条
汽车保养小常识10条
汽车保养是不可避免的,除了定期到4s店进行保养以外,车主也要对车辆做好日常保养,不过你对汽车保养真的懂吗?只有正确的保养,汽车才能维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汽车保养常识大全。
先不说定期到4s店进行保养,有多少车主做到开车前或者收车后对车进行简单检查,有人问,简单检查?通过肉眼能检查什么?那就多了,例如车身漆面、轮胎、机油、灯光、仪表盘……这些车主都可以简单检查,确保尽早发现故障,有效减少汽车在行驶中出现故障。
1、相信很多车主说到日常保养,那肯定想到的是洗车打蜡。的确,洗车能够让车身表明焕发光彩,不过洗车的次数不能太多。
2、打蜡也是,很多车主认为打蜡可以保护车漆,没错,适量打蜡可以保护车漆,同时让车漆光亮。不过部分车蜡含有碱性物质,长时间使用会使车身变乌。这里特别提醒新车车主,买了新车不用急着去打蜡,5个月以内都没有必要去打蜡,因为新车本身就有一层蜡,根本没有必要。
3、机油分为矿物质机油和合成机油,合成机油中又分为全合成及半合成,全合成机油是最高等级的。更换机油时应参考车辆用户手册,按照建议规格来更换。注意,机滤在机油更换时进行。
矿物质机油5000公里或者6个月更换一次;合成机油8000-10000公里或者每8个月更换一次。
4、变速箱油起到润滑延长传动装置寿命的作用,变速箱油分为自动变速箱油和手动变速箱油。
手动变速箱油一般每2年或6万公里更换一次;自动变速箱油一般每6万-12万公里更换一次。
5、助力油是汽车助力转向泵里的一种液体,通过液压作用,可以使方向盘变得轻巧,早期应用于大车,现在基本每一辆车都有此技术。
助力油一般每2年或者4万公里更换一次,定期应检测是否缺少并补充。
6、由于汽车刹车系统结构原因,时间久了刹车油会吸入水分,导致制动力下降或制动失灵。
刹车油一般每2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
7、时间长了,什么东西也会变质,防冻液也是如此,正常情况下每两年或4万公里更换一次。定期检查防冻液液位高度,补足至正常范围。
8、作为发动机的“口罩”,如果空气滤芯过多脏东西,必然会影响空气的流通,降低发动机进气量,造成动力下降。
空气滤芯更换周期为1年或1万公里,可视用车环境来调节。
9、如果说空气滤芯是发动机的“口罩”,那么空调滤芯就是驾乘人员的“口罩”,一旦空调滤芯过脏,不但影响空调性能,还会污染车内环境。
空调滤芯更换周期为1年或1万公里,同样可视用车环境来调节。
10、过滤汽车燃油中的杂质,内置式汽油滤芯更换周期一般为5年或10万公里;外置式汽油滤芯更换周期在2年。
教你10个汽车日常养护小常识
教你10个汽车日常养护小常识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汽车始终保持良好的青春的活力?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大家对汽车养护也越来越看重。相对于"有故障才修"的旧观点,愈来愈多的有车人士体会到了定期进行汽车保养的重要性。
1、发动车前先打开电门,不能直接发动。在电门打开的同时车辆一般会有一次自检,会看到所有的指示灯一起亮起来,等自检结素后逐一熄灭,等整个过程结素后就可以发动了。一般是等上3秒左右。
2、刹车片要定期检查,前刹车片在30000公里要检查一下,后刹车片在60000公里左右检查一次,如磨损较快要及时更换。
3、轮胎在30000公里要做一次交叉互换,前轮换到后轮,后轮换上来,这样可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4、冷车起步时注意让车殆速一分半钟、让车有段预热时间。(在刚起步时,发动机的内部温度达不到正常的工作温度—水温表指到90度为正常。车会有抖动,发动机声音大,转速表略高--正常指在600转到900转。如果你在这样的情况下起步容易发生发动机积碳的情况因为在低温情况下发动机的燃烧不充分)
5、规定时间内要去专业的4S店保养是很重要的。一般是5000公里小保,10000在大保,以后每次5000公里重复一次。
6、停车后要延长半分钟熄火。(停车后发动机仍然处于一个高温状态,马上熄火-风扇会关闭,不利于发动机的降温。
7、油箱不要空,在油灯亮起前要及时加油。(现在的车都是电喷发动机,抽油泵都靠汽油冷却,油量一旦过低就无法冷却油泵,油泵过热就很容易损坏。
8、起步时不能急加油门,达到一定转速就要换档。(转速的高低由你的车型来决定,每台车是不一样的。起步时油门不要加的太急,慢慢上去就可以。在2000-2500换档是比较合理的。特别是自排车,由于起步较慢,很多人会在起步时急加油门这种做法只会加大车的油耗,因为自排的车也要在正常转速下换档,正确的是要转速快达到2000-2500时抬脚略松油门,等转速回落后在加油,这样车就能合理的进入下个档位。
9、行车时不能拖档,在发动机出现抖动时就应及时褪挡。(拖档会造成发动机承受压力过大,功率不足,汽油的燃烧不完全,喷嘴的积碳,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10、底盘的保护。底盘是汽车车身上离地面非常近的部件了,在行车中也是极易被地面物体伤害的部分,所以要常常检查底盘,避免外物对底盘的过度损坏。
汽车讲究的是"七分养,三分修",即汽车只有按要求进行定期保养,尽量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可达到以保代修,少中修、大修,乃至终身不大修的目的,实现安全、经济、无故障的行车,令汽车的使用寿命更长。用日常养护取代"外科手术",实现免拆卸
关于汽车日常保养方面的小知识大全!
关于汽车日常保养方面的小知识大全!
一、爱车保养“三滤”先行
“三滤”是指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汽油滤清器,是空气、机油、汽油必须经过的一道关口,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油气,从而保护发动机,同时也保护了发动机。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1、空气滤清器
⑴清洁空气过滤器时,取出滤芯,用软毛刷沿折痕方向刷掉滤芯表面的灰尘,并轻轻拍打端面,将灰尘除去。此时应注意用干净的布或橡皮塞堵住滤芯两端,防止扫过的灰尘进入滤芯内表面。
⑵注意不要用水、柴油或汽油清洗滤芯,因为灰尘潮湿时会堵塞滤芯的孔隙,弄巧成拙,增加空气阻力,而柴油则容易被吸进气缸,导致安装后汽车开始飞行。
⑶如发现滤芯损坏,或滤芯上下端面翘曲、凹凸不平,或橡胶密封圈老化、变形或损坏,应更换新的。
2、机油滤清器
一般情况下,更换机油时,每行驶5000公里就应更换机油滤清器。
3、汽油滤清器
⑴注意使用标准汽油,因为不合格的汽油会造成燃油系统故障,使发动机过早损坏。
⑵当发现供油不足、发动机功率下降、车辆行驶无力时,应检查滤芯是否堵塞。
⑶一般每15000公里需要更换汽油滤清器。
二、润滑系统的日常维护
⑴ 油并不总是越多越好。油底壳内的油量应控制在油尺上下刻度线以内,不宜过多或过少。如果机油过多,发动机各部件的摩擦阻力就会增大,发动机功率就会损失。而且过多的机油会跳入燃烧室,发动机会烧机油,机油消耗明显增加,发动机内部的积炭也会增多,甚至会导致早燃、爆震、拉缸。划伤,这会严重损坏发动机。
反之,如果机油太少,发动机的某些部件就不能得到足够的润滑,造成部件的异常磨损。
⑵机油检查。定期检查油位是日常维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检查油位时,汽车必须保持水平位置。发动机停止后,等待几分钟,让油返回油底壳。 取出机油尺,用干净的布擦干,然后重新插入机油尺直至其完全卡住。 然后再次取出油尺,观察油位是否在max-Dmin之间。
如果油位低于下标线,请按照用户手册的要求或服务站的建议添加符合产品规格的同类型机油。大约一升机油可以使量油尺上的油膜达到在线。
⑶机油品质的检查。在检查机油液面高度的同时,也可通过察言观色、鼻嗅手感的方法检验机油的品质,以使自己对发动机的润滑状况时时做到心中有数。
眼观:若机油洁净清澈,且呈蓝褐色或绿褐色则表示机油污染很轻。若油膜的表面有水滴或有呈淡的乳沫则表明机油中有水混入。若机油呈灰黑状,则表明机油已污染严重,应及时更换机油。
鼻嗅:若用鼻子能闻出较浓的汽油味,则表明汽缸与活塞环、活塞等零部件磨损严重,使混合气和废气漏入油底壳而造成,此时应及时到维修站去维修。
手感:用手捻捏少量机油,若手感粗糙,则表明机油中已混入大量的金属屑和其它杂质;若感到机油较稀,则很可能是混合气中的汽油稀释所致,应去维修站检修并更换机油。若感到机油里过于粘稠且有胶质感,则说明机油已老化变质,寿命已尽,应及时更换新鲜血液。
三、制动系统使用与安全
⑴如果车是新车或是刚更换的制动衬片,在前2百公里制动效果可能不太如愿,须经磨合方能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可以通过适当的加大制动力、提前制动时刻的方法来补偿。
⑵当车子在涉水暴雨或洗车之后,制动衬片会受潮使制动效果略有下降,应在启动后边行驶边轻踩制动踏板,使制动盘和制动衬片摩擦生热将水分蒸发掉,恢复制动效果,防止制动器零部件生锈。
⑶如果车上的前扰流板变形或损坏将会改变气流方向,致使制动系统散热不良而过热,甚至烧蚀制动盘,所以当前扰流板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良好的驾驶习惯是安全的保证
⑴要养成出车前和下坡前试踩制动踏板的习惯,检查制动效果是否良好。如果踏板行程突然变大,则可能是制动回路的一条出现了故障,此时车辆仍可以制动,但制动效果下降,起作用的制动管路的负荷较大,因此不能让车在此状态下长时间工作,应低速行驶,到就近的维修站检查并排除故障。
⑵要保证制动踏板正常工作,使踏板能被踩到底。因此,驾驶员座位前的搁脚处不能放置物品以免滑到制动踏板下而影响踏板的工作行程。
⑶在日常保养中注意检查制动液是否充足,制动管路接口处有无渗漏现象,放心驾驶。
制动失灵对策
⑴心理上要冷静,越是慌张越容易出现错误操作。
⑵使用快速减档或越级减档。
⑶利用发动机内的摩擦阻力和工作阻力来对汽车产生牵阻作用。
⑷试用手制动来辅助脚制动让车强制减速。
⑸看清路面,把握好方向,让车子尽量在阻力比较大的路面行走。
四、轮胎使用
⑴注意胎压。高过低的胎压都会造成轮胎的不正常磨损,缩短轮胎的寿命。在气候比较恶劣的冬夏两季,可根据维修服务站的建议定期调整胎压。
⑵行车避免急加速。汽车由静止状态突然启动,使轮胎与路面发生剧烈摩擦,加速胎面磨损。
⑶减少紧急制动。紧急制动加剧胎面的局部磨损,容易造成轮胎起包、脱层等现象,应多运用滑行减速,少用制动,尤其是紧急制动。
⑷经济车速省油省耗。长时间高速行驶,不仅耗油量增加,也会使胎温急剧升高,轮胎与路面的滑拖率增加,对保护轮胎和机件都不利。
⑸车轮换位。汽车前后桥的负荷不同,造成四只轮胎磨损不均匀,一般新胎行驶到10000公里后,应进行同侧前后换位。
⑹同车慎装异种轮胎。同一辆车慎装两种不同规格的轮胎,因为他们的花纹的设计、质量、直径等技术参数都不尽相同,如果将两种不同规格的轮胎装在同一轴上,就会造成转向过度或不足,容易产生侧滑。轻者影响汽车的操纵灵活性,重者会造成车祸。
⑺停车地点的选择。停车地点选择的好坏,对轮胎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故驾驶员选择停车地点时应注意不要将车停放在有油污、尖冰、积雪等有损轮胎的路面上;在坡道上行驶时应尽量避免在坡上停车;夏季行车若需停车时,应选择阴凉处,避免轮胎在烈日下暴晒;严寒季节行车若需停车时,应选择避风向阳处,以防轮胎与地面冻结。
⑻磨损轮胎应及时淘汰。至于轮胎淘汰,要看其磨损程度,当磨损标志显露时就要更换了,切勿延误!此时的轮胎已处于危险状态,而且会使油耗增加。此外,为安全起见,轮胎更换时应成对更换,方能使新换下的轮胎发挥出良好的性能来。
五、蓄电池使用八大注意
蓄电池是汽车的主要电源之一,也是一个相对短命的部件,使用时须加强维护保养,否则容易引起过早损坏。如果它发起牢,整车可就要瘫痪了。
(1)经常用温水擦洗擦净外壳和电极柱线夹头上的电解液和污物,然后涂上一层凡士林油膜,避免腐蚀极柱和导线夹头,保持外壳干燥清洁。
(2)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应保持液面位于max-Dmin标线之间,液面过低要及时补添蒸馏水,在冬季加注蒸馏水后应让发动机运转几分钟,使电解液混合均匀,以防新加注的蒸馏水结冰;在添加蒸馏水时要防止铁屑等杂质落入蓄电池内。
(3)注意加液孔螺塞要旋紧,螺塞上的通气孔保持通畅,否则蓄电池在工作时产生的气体会将外壳损伤。
(4)注意装车时一定要分清蓄电池的正、负极,搭铁极性不能搞错,以免损坏发电机。拆下时先拆搭铁线再拆火线;安装时先装火线,后装搭铁线,避免产生电火花。
(5)注意不要连续使用启动机,每次启动不应超过5s,两次之间应隔10s-D15s,以免大量放电造成极板拱曲造成损坏。
(6)注意发现电量不足应及时补充充电;根据季节变化,到维修站检查调整电解液的密度;使用的电解液应纯净,配制电解液应采用纯度较高的硫酸和蒸馏水。
(7)注意外壳表面状态,发现封胶开裂、壳破损、极柱严重磨损或断裂,应及时修理。
(8)注意低温使用时,应采取特殊的保温、防冻措施,并预先采取发动机预热升温,避免冷机启动,致使蓄电池大量放电。
六、巧手护车窗
⑴应经常保持车窗洁净,清理胶条内的污物,然后可涂上少量的橡胶保养剂,有助于润滑,还可防止胶条龟裂老化。
⑵车窗动作不顺畅的另一原因是升降机内的油份耗尽,你自己动手拆开升降机,然后在齿轮的内部喷上油脂。一边喷涂一边上下移动就可以使很细小的部分也能涂上油脂。
⑶若是玻璃完全不能上下,则有可能是开关故障。检查保险丝是一般常识。翻阅使用说明书,仔细查看哪一条保险丝是用于电动车窗的。看是否熔断,若熔断则应更换,换上同一型号的保险丝。
七、座椅安全带的正确使用
1、安全带的使用
座椅、头枕、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均能有效的保护乘客的安全,但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影响其性能的有效发挥,防护效果不能如愿。
⑴乘座时应采用直立坐姿,背部靠紧座椅,椅背倾斜时不应超过30度,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安全带的性能,来保护乘客安全。
⑵冬季过厚的衣服会使安全带变的反应迟钝,不能发挥出最佳的保护效果。
⑶在系安全带时也应注意方法,腰部安全带应勒住盆骨部分,肩部安全带应通过肩部中间斜穿胸前并贴紧身体,注意不要使安全带经过颈部,以免出现意外。
⑷系安全带时将舌板插入带扣内,直到听到咔嗒一声,则说明安全带已正确锁定。若无法拉出安全带,就用力拉一下再放开,安全带便能平顺拉出,但可不能拉的太猛,否则安全带会自动锁止。
⑸安全带不能随便拆卸,如果有问题一定要请专业人员去维修。在清洗时,要使用车内清洁剂或温水清洗和自然干燥,不能使用人工加热如烘烤等方式,这样会影响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⑹一个安全带只能提供给一个人使用,不能两个人(包括儿童)共用一个安全带,安全带在使用时注意不能扭转,否则影响使用效果。
2、安全气囊使用注意事项
只有座椅、头枕、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综合起来才能最有效的保护乘客的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安全的保障。
⑴驾驶装备有安全气囊的轿车时,必须佩戴安全带,以免气囊起爆弹出后对人的冲击伤害。
⑵不能把物品放在转向盘的安全气囊面上,以防意外弹出。
⑶非专业人员,不要擅自检查、拆卸安全气囊,因为这样可能会对你造成意外伤害。
⑷碰撞事故发生后,不论安全气囊是否起爆,都应请维修站人员对相关安全系统做一次全面检修。
汽车日常保养方面的小知识大全
关于汽车日常保养方面的小知识大全
一、汽车保养“三滤”先行
“三滤”是指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汽油滤清器,是空气、机油、汽油必须经过的一道关口,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油气,从而保护发动机,同时也保护了发动机。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1、空气过滤器
(1)清洁空气过滤器时,取出滤芯,用软毛刷沿折痕方向刷掉滤芯表面的灰尘,并轻轻拍打端面,将灰尘除去。此时应注意用干净的布或橡皮塞堵住滤芯两端,防止扫过的灰尘进入滤芯内表面。
(2)注意不要用水、柴油或汽油清洗滤芯,因为灰尘潮湿时会堵塞滤芯的孔隙,弄巧成拙,增加空气阻力,而柴油则容易被吸进气缸,导致安装后汽车开始飞行。
(3)如发现滤芯损坏,或滤芯上下端面翘曲、凹凸不平,或橡胶密封圈老化、变形或损坏,应更换新的。
2、 机油滤清器
一般情况下,更换机油时,每行驶5000公里就应更换机油滤清器。
3、燃油滤清器
(1)注意使用符合标准的汽油,因为不合格的汽油会造成燃油系统故障,使发动机过早损坏。
(2)当发现供油不足、发动机功率降低、车辆无力时,应检查滤芯是否堵塞。
(3)一般要求每15000公里更换一次汽油滤清器。
二、润滑系统的日常维护
(1)机油并非多多益善
油底壳内的油量应控制在油尺上下刻度线以内,不宜过多或过少。
如果机油过多,发动机各部件的摩擦阻力就会增大,发动机功率就会损失。而且过多的机油会跳入燃烧室,发动机会烧机油,机油消耗明显增加,发动机内部的积炭也会增多,甚至会导致早燃、爆震、拉缸。划伤,这会严重损坏发动机。士兵。
反之,如果机油太少,发动机的某些部件就不能得到足够的润滑,导致部件异常磨损。
(2)机油检查
定期检查油位是日常维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检查油位时,汽车必须保持水平位置。发动机停止后,等待几分钟,让油返回油底壳。
2、取出机油尺,用干净的布擦干,然后重新插入机油尺直至其完全卡住。
3、然后再次取出油尺,观察油位是否在max-Dmin之间。
如果油位低于下标线,请按照用户手册的要求或服务站的建议添加符合产品规格的同类型机油。大约一升机油可以使量油尺上的油膜达到在线。
(3)机油品质的检查
在检查机油油位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观察文字、颜色、闻手等方式来检查机油的质量,以便随时了解发动机的润滑状况。
眼观:如果机油干净、清澈,呈蓝棕色或绿棕色,则说明机油污染很轻。
如果油膜表面有水滴或淡泡沫,则说明油中混有水。
如果机油呈灰黑色,说明机油已受到严重污染,应及时更换机油。
鼻子闻:如果用鼻子能闻到浓烈的汽油味,说明气缸、活塞环、活塞等零件磨损严重,导致混合气和废气漏入油底壳。这时,应及时去维修站维修。
手感:用手揉捏少量机油。如果手感粗糙,说明机油中混入了很多金属屑等杂质。
如果感觉机油稀薄,很可能是混合气中汽油稀释造成的,应到维修站检查更换机油。
如果感觉机油太粘稠,有胶状质地,说明机油已经老化变质,使用寿命已到,应及时更换新鲜血液。
三、制动系统的使用及安全
了解你的车
(1)如果您的车是新车或刚刚更换刹车片,前200公里制动效果可能达不到预期,只有磨合后才能达到最佳制动效果。制动力大,可采用提前制动时间的方法来补偿。
(2)汽车在大雨涉水或洗车后,制动片会受潮,制动效果略有下降。此时,起步后行驶时应轻踩制动踏板,使制动盘和制动片的摩擦热使水分蒸发,恢复制动效果,并防止制动部件生锈。
(3)如果您的汽车上的前扰流板变形或损坏,会改变气流方向,导致制动系统散热不良而过热,甚至导致制动盘烧蚀。因此,当前扰流板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良好的驾驶习惯是安全的保障
(1)养成下车前和下坡前踩制动踏板的习惯,检查制动效果是否良好。如果踏板行程突然增大,则可能是其中一个制动回路出现故障。此时车辆仍可制动,但制动效果降低。如果长时间在这种状态下工作,应低速行驶,并到就近的维修站检查排除故障。
(2)确保制动踏板正常工作,使踏板能踩到底。因此,驾驶员座椅前的搁脚板上不能放置任何物品,以免在制动踏板下方打滑,影响踏板的工作行程。
(3)另外,在日常保养时,要注意检查制动液是否充足,制动管路接口处是否有渗漏现象,这样才能一路放心行驶。
刹车失灵的对策
(1)心理上要冷静,越慌乱越容易出错。
(2)采用快速降档或越级降档。
(3)利用发动机内的摩擦阻力和工作阻力对汽车产生阻力作用。
(4)用手制动辅助脚制动,迫使汽车减速。
(5)看清路面,掌握方向,尽量让汽车在阻力比较大的路面上行驶,不到万不得已,将汽车开到路边。
四、轮胎的使用
(1)注意轮胎气压
轮胎气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轮胎异常磨损,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在气候比较恶劣的冬季和夏季,可以根据维修服务站的建议定期调整轮胎气压。
(2)行车避免急加速
汽车从静止状态突然启动,使轮胎与路面产生剧烈摩擦,加速胎面磨损。
(3)减少紧急制动
紧急制动会加剧胎面局部磨损,容易造成轮胎起鼓、脱层。应多用滑行减速,少用制动,尤其是紧急制动。
(4)经济车速省油省耗
长时间高速行驶不仅会增加油耗,而且会使轮胎温度急剧升高,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滑移率会增加,不利于轮胎和机器部件的保护。
(5)车轮换位
汽车前后轴承受的载荷不同,导致四个轮胎磨损不均匀。一般新轮胎行驶到一万公里后,应在同一侧更换。
(6)同车慎装异种轮胎
在同一辆车上安装两个不同规格的轮胎要小心,因为他的花纹设计、质量、直径等技术参数都不相同,如果在同一车轴上安装两个不同规格的轮胎,会造成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容易打滑。轻的会影响汽车的操控灵活性,重的则会引发车祸。
(7)停车地点的选择
停车位选择的好坏对轮胎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驾驶员在选择停车地点时应注意,不要将汽车停放在有油污、锐冰、雪等损伤轮胎的路面上;开车时,尽量避免在斜坡上停车;如果夏季需要停车,应选择阴凉处,避免轮胎受到烈日曝晒;如果严寒季节需要停车,应选择避风朝阳的地方,防止轮胎冻在地上。
(8)磨损的轮胎应及时淘汰
至于轮胎的淘汰,要看磨损程度。当出现磨损迹象时,必须更换。不要拖延!此时的轮胎已经处于危险状态,会增加油耗。另外,出于安全考虑,轮胎应成对更换,这样新更换的轮胎才能发挥良好的性能。
五、蓄电池使用八大注意
电池是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也是寿命比较短的部件。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保养,否则容易造成过早损坏。如果它抱怨的话,全车就会瘫痪。
(1)经常用温水擦洗,清除外壳及极柱夹上的电解液和污垢,然后涂一层凡士林油膜,以免腐蚀极柱和线夹,并保持外壳干燥清洁。
(2)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保持液位在max-Dmin 标记之间。若液面过低,应及时添加蒸馏水。搅拌均匀,防止新加入的蒸馏水结冰;添加蒸馏水时,防止铁屑等杂质落入电池内。
(3)注意拧紧注液孔螺塞,并保持螺塞上的排气孔通畅,否则电池在工作时产生的气体会损坏外壳。
(4)装车时注意区分蓄电池的正负极,接地铁的极性不得接错,以免损坏发电机。拆卸时,先拆地线,后拆火线;安装时先装火线,后装地线,以免产生电火花。
(5)注意不要连续使用起动器,每次起动时间不宜超过5s,两次起动间隔时间为10s-D15s,以免因极板起拱而造成大量放电而损坏。
(6)电池电量不足时注意及时充电;根据季节变化,到维修站检查并调整电解液的密度;所用电解液应纯净,电解液应采用高纯度的硫酸和蒸馏水配制。
(7)注意外壳表面状况,如有密封胶龟裂、外壳破损、灯杆严重磨损或折断等情况,应及时修复。
(8)注意低温使用,应采取特殊保温防冻措施,提前对发动机进行预热升高温度,避免发动机冷启动,造成蓄电池大量放电。
六、巧手护车窗
(1)经常保持车窗清洁,清理胶条内的污垢,然后涂少量橡胶保养剂,帮助润滑,防止胶条开裂、老化。
(2)车窗运动不顺畅的另一个原因是升降器内的油耗尽。您自己拆卸升降机,然后在齿轮内部喷上润滑脂。通过在喷涂时上下移动,即使是非常小的部件也可以涂上油脂。
(3)如果玻璃根本不能升降,可能是开关故障。检查保险丝是常识。检查用户手册,了解哪个保险丝适用于电动车窗。检查一下是否烧坏了。如果熔断,请更换同类型的保险丝。
七、座椅安全带的正确使用
1、安全带的使用
座椅、头枕、安全带、安全气囊可以有效保护乘客的安全,但如果使用不当,其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达不到保护效果。以下是使用安全带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1)骑行时,应采取端正坐姿,背部紧贴座椅,座椅靠背不得超过30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安全带的性能,保护乘车人的安全。乘客。
(2)冬天衣服太厚,会使安全带反应迟钝,不能发挥最佳的防护效果。
(3)系安全带时还应注意方法。腰部安全带应勒住骨盆,肩部安全带应穿过肩膀中部斜跨过并紧贴身体。注意不要让安全带穿过颈部。以免发生意外。
(4)佩戴安全带时,将舌板插入卡扣中,听到“咔”的一声,表明安全带已正确锁紧。如果拉不出来安全带,只要用力一拉,然后松开,安全带就能顺利拉出,但不能拉得太用力,否则安全带会自动锁住。
(5)安全带不能随意拆卸。如有问题请请专业人士维修。清洗时应使用汽车清洁剂或温水清洗并自然晾干,切勿采用烘烤等人工加热方式,否则会影响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6)一条安全带只能供一个人使用,两人(包括儿童)不能共用一条安全带。使用时注意不要扭曲安全带,否则会影响使用效果。
2、安全气囊使用注意事项
只有座椅、头枕、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组合才能最有效地保护乘客的安全,而正确的使用方法才是安全的保证。
(1)驾驶装有安全气囊的汽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以免安全气囊引爆弹出后对人造成冲击伤害。
(2)请勿在方向盘安全气囊表面放置物品,以防意外弹射。
(3)非专业人士,请勿擅自检查、拆卸安全气囊,否则可能造成您的意外伤害。
(4)碰撞事故发生后,无论安全气囊是否引爆,均应要求维修站人员对相关安全系统进行全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