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车辆年检灯光要求

2023-09-29 来源:华佗健康网

1.汽车大灯审车标准:

2.- 色温不能超过6000开氏度

3.- 光源散发不得影响他人,改装要一体式大灯

4.- 亮度不能过低,近光灯照明要高于1200流明

5.- 私自改装氙气大灯是违法行为,过不了年检

6.- 年审需准备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填写年检申请表

7.- 年检日期以行驶证上登记的日期为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机动车年审灯光要求

车辆年检的灯光具体要求如下:

1、色温不能超过6000k,检测场机器只能检测到6000k以下的色温光源。如果超过这个值,就检测不到。如果检测不到,就判定不合格;

2、光源不得发散,相关法律规定车辆驾驶时不得影响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改装大灯时,要改装一体式大灯。如改装或升级车灯,只改变LED灯泡,无镜头约束,灯光会发散,严重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视为不合格;

3、亮度不宜过低。验车时对近光灯的要求不得低于1200流明。很多车灯每年都在老化,电力不足导致灯光昏暗;有些车辆由于事故,重新安装的车灯质量不合格,导致灯光暗淡。无论什么原因,如果车辆灯光太暗或太强,都会被视为不合格,年检不合格。

机动车所有人可以在机动车检验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内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检验合格标志(2012年9月后的小车6年一检)审车时间为每年行驶本证注册日期到期前三个月,车辆年检时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

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我们家用车都是遵循本条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三条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定期对机动车驾驶证实施审验。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五十二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

汽车大灯年审标准

年检时,汽车大灯的检测标准如下:

1、色温不能超过6000k,如果超过6000k,检测时就检测不到数值,自然也就不能通过年审。

2、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条例,车辆驾驶时不得对其它道路交通参与者造成影响。大灯的光源散发不得影响他人,改装大灯时,要改装一体式大灯。

3、亮度不能过低,近光灯的照明要高于1200流明。

根据国家标准,私自改装氙气大灯,如果灯光角度不符合规定,是违法行为,而且过不了年检。所以,在改装大灯时,要去专业的改装店,而且要选择合适的灯组。

在年审时,要准备好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需要填写年检申请表。

年检时,除了检查大灯,还要检查尾气排放、汽车外观、制动系统、底盘等项目。

一般来说,年检日期以行驶证上登记的日期为准。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内,每2年检测一次;超过6年,每年检测一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汽车大灯年审标准

年检时,汽车前照灯的检测标准如下:

1.色温不能超过6000k。如果超过6000K,检测时检测不到该值,自然无法通过年审。

2.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规定,车辆行驶不得影响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前照灯的光源发射不得影响他人。改装大灯时,需要改装一体式大灯。

3.亮度不能太低,近光灯照度要高于1200流明。

按照国家标准,私自改装氙气大灯,如果灯光角度不符合要求,是违法的,也是不能通过年检的。所以在改装大灯的时候,要去专业的改装店,选择合适的灯组。

年检需要准备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需要填写年检申请表。

年检时,除了检查大灯,还要检查尾气排放、车容、刹车系统、底盘等项目。

一般来说,年检日期以行驶证上登记的日期为准。小型和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内每2年检验一次;6年以上,每年一次;15年以上,每6个月一次。

百万购车补贴

汽车年审灯光要求

1.年检的时候,会对车辆的灯光进行检查。如果被检查出车辆的灯光过暗或者过强则会被视为不合格,不得通过年检。 2.因此,在年检前需要提前对车辆灯光进行检查。如果灯光过暗,则应查看灯光线路以及灯泡是否老化,必要时更换相关部件。如果改装了氙气大灯,建议在年检前恢复原车大灯的状态,以通过检测。 3.《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五十二条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难以移动的,应当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扩大示警距离,必要时迅速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