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车辆的性能

2023-09-29 来源:华佗健康网

车的性能是指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和通过性。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汽车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称为汽车性能。决定汽车利用效率和便利性的是结构特性。以下是具体介绍:动力性:主要指的是汽车的动力性能,动力性能的主要参数有最高车速、百公里加速时间以及汽车的爬坡能力,最高车速的数值越大、百公里加速时间越短以及满载爬坡角度越大,汽车的动力性能越好。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买车时,应该如何考虑车子的性能呢?

当购买新车时,我们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

1.价格:价格是购买新车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因为新车的价格通常很高。现代的汽车市场有多样化的定价方式,选择合适的价格范围能够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保证经济实惠。

2.性能和安全性: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对消费者至关重要,包括发动机性能、燃油效率、车身稳定性和安全装置等。

3.舒适性和便利性:购车者通常会关注车辆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比如座椅舒适度、空调效果、娱乐设备、空间等。

4.品牌和质量:品牌重要性不亚于车辆本身的性能,在市场竞争中品牌能够让消费者更容易判断车辆的质量和信誉度,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时也往往会选择可信度和较高品质的品牌。

最重要的因素往往因人而异,相对来说,车辆的安全性对许多人来说是最重要的选择因素。汽车的安全性通常包括配备的安全装置、建构和用料等方面,尤其是在现代交通高强度化的情况下,花费额外精力和费用去选择更好的安全性能车辆,能够降低道路事故的风险,创造更快乐、更安全的驾车环境。

汽车性能参数常识

1.汽车性能参数有哪些

汽车性能参数对于汽车性能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参数有19项,分别为: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在对汽车的使用过程中尽量不要对酸碱物体进行伤害。

5.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7.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8.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9.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0.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1.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2.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3.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5.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6.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7.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8.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代表驱动轮数。

2.汽车都有哪些参数性能

动力性

汽车的动力性是用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使时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来表示。汽车动力性主要用三个方面的指标来评定:最高车速;汽车的加速时间;汽车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平坦良好的路面上行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数值越大,动力性就越好。

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能力也形象的称为反映速度能力,它对汽车的平均行驶车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轿车,对加速时间更为重要。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以及超车加速时间来表示。

汽车的爬坡能力——用满载时的汽车所能爬上的最大坡度。这主要针对越野车。

燃油经济性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常用一定工况下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一定燃油量能使汽车行驶的里程来衡量。在我国及欧洲,汽车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为L/100km,而在美国,则用MPG或mi/gall表示,即每加仑燃油能行驶的公里数。燃油经济性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行驶速度,当汽车在接近于低速的中等车速行驶时燃油消耗量最低,高速时随车速增加而迅速增加。另外,汽车的保养与调整也会影响到汽车的油耗量。

制动性

汽车行驶时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以及汽车在长坡时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成为汽车的制动性。汽车的制动性能指标主要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汽车的制动过程。

制动效能——汽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用汽车在良好路面上以一定初速度之冬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来评价,制动距离越短制动性能越好。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器的抗衰退性能,是指汽车高速行驶下长坡连续制动时,制动器连续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汽车制动时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市区转向能力的性能。目前主流车型均配置ABS、ESP等配置就是提高方向稳定性。

汽车的制动过程——主要是指制动机构的作用时间。

操控稳定性

汽车的操控稳定性是指司机在不感到紧张、疲劳的情况下,汽车能按照司机通过转向系统给定的方向行驶,而当遇到外界干扰时,汽车所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汽车操控稳定性通常用汽车的稳定转向特性来评价。转向特性有不足转向、过度转向以及中性转向三种状况。有不足转向特性的汽车,在固定方向盘转角的情况下绕圆周加速行驶时,转弯半径会增大;有过度转向特性的汽车在这种条件下转弯半径则会逐渐减小;有中性转向特性的汽车则转弯半径不变。易操控的汽车应当有适当的不足转向特性,以防止汽车出现突然甩尾现象。

行驶平顺性

汽车平顺性是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的舒适度的性能。这与汽车的底盘参数、车身几何参数,以及汽车的动力性以及操控性等有密切关系。

3.汽车的性能参数有哪些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

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 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 代表驱动轮数。

4.汽车性能参数

1.车辆的动力性指标

汽车动力性指标有: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加速性能等。这些指标的好坏,可以反映汽车平均行驶速度的高低,从而影响运输效率。

(1)最高车速是指车辆满载时,在良好的水平路面上(如干燥、平坦、清洁的沥青或水泥路面)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它的测定是在微风甚至无风条件下,将车辆加速踏板踩到底,以尽可能的高速通过200m路段所测试的结果。在实际运行中,由于道路、气候条件和受车辆本身技术状况所限,最高车速是极难达到的。

(2)最大爬度在满载无拖挂,在干燥硬实路面的条件下,车辆节气门全开,以最低档所能通过的最大坡度。

(3)加速性能常以加速时间来评价。一种是起步换档加速,指满载车辆由原地起步后,以最大加速强度变换至最高档,使车辆达到某一预定距离(如400m)或预定速度(一般为最高车速的

80%)所需的时间,它表明车辆迅速达到高速行驶的能力;另一种是汽车在直接档或超高档,由某一中等车速行驶直至节气门全开,全力加速到某一规定速度(一般为最高车速的80%)所需的时间,它表明车辆超越加速的能力。这一时间越短,超车并行的时间越少,行车的安全性越高。

2.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汽车的燃料消耗量在我国多以单位行驶里程消耗燃料的升数或千克数(即L/100km或kg/100km)来表示。

3.制动性能

汽车保持良好制动性能,既可以使车辆动力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又能保障安全行车,即在行驶中能强制地迅速地降低车速能力,做到“跑得快,停得快”,能根据驾驶员所需制动意图动作,充分体现制动的随动性能,增强行车安全感。

4.汽车噪声

汽车噪声对人类环境的干扰和人们身心健康有一定影响。为此,我国现在开始十分重视噪

声的环保检测。 GB 7258-1997 标准提出:客车的车内噪声级应不大于82dB(A)汽车驾驶员耳旁噪声级应不大于90dB(A)。符号dB(A)符号中的A表示测量时仪器采用A计权网络,它对低频噪声衰减较大,而对高频噪声较为敏感,与人耳的听觉特性相似,因而仪器判断更接近于人的主观感觉。

对原要求加速时车外最大噪声值检测,在新的标准中不作要求。

5.排气污染

目前,因为绝大多数汽车是燃用石油产品:汽油和柴油,所以内燃机的排气因为燃油不完全燃烧和燃烧反应的中间产物,产生一定量的有害气体。汽油机以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铅化合物(燃用含铅汽油)为多,有时可达废气总量的5%,柴油机则以碳烟、油雾、二氧化硫(SO2)、臭气(甲醛、丙烯醛)为多,在废气总量中约占19%,它们大部分具有毒性,或有强烈的 *** 性臭味,有时还有致癌作用,污染环境,有害于人类健康。

在GB7258-l997 前言中提出:“为了加强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应使用所引用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最新版本”。

汽车是流动的污染源,所以要求驾驶员有良好的驾驶操作技能,维修人员能正确调整和及时维修,千方百计控制有害气体排放,为保护自然环境尽自己的一份职责。

简单的说,扭矩代表爆发力,爆发力越大,加速越快,还有就是上坡表现也越好,载重和牵引力越强.

功率代表能力,功率越大,极速越高,也就是最高车速越高,你的时速表的最后一位数也越大.

但功率和扭矩也有一定的联系,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扭矩X转速=功率.

这说明在一定的功率下,扭矩越大,车速越低.

功率是一台发动机的属性,可以简单的认为是天生带来的,不可改变的(其实在发动机的生产过程中功率也是可以设定的),但扭矩是可以调整的.

5.车的主要性能参数都有什么

这些参数反映出汽车的技术性能以及适用范围,有下面几项。

1、整车参照

1) 外形尺寸:长*高*宽

2) 重量参数:整车自重(千克)、总质量(千克)、载质量(千克)、空载轴荷分配等。

3) 通过性及机动性参数:最小离地间隙(一般为驱动桥壳最底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前悬、后悬、接近角、离去角、轴距、轮距、最小转弯半径。

4) 容量参数:载质量、座位数、货厢容积、行李厢容积、燃油箱容积等。

5) 性能参数:有最高转速、最大爬坡度、起步加速时间、各挡加速时间、百公里油耗量、制动距离等。

2、发动机参数

1) 发动机型号与生产厂家。

2) 发动机形式:包括冲程数、缸数、汽缸排列方式(直列用"L"表示,V型排列用"V"表示)、汽油机还是柴油机等。

3) 冷却方式:是风冷还是水冷。

4) 性能参数:包括最大功率、最大扭矩以及最低燃料消耗率等。还给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时对应发动机转速。

5) 尺寸参数:包括发动机排量、压缩比、缸径*行程、外形尺寸与重量等。

6) 燃油供给方式:是化油器式还是燃油喷射方式。

7) 废气排放控制装置。

3、底盘参数

1) 传动系多数:

i. 离合器:离合器的型号(是机械摩擦式还是液力变扭器等)、摩擦片数目、压紧装置类型(是膜片弹簧式还是螺旋弹簧式等)和摩擦片尺寸等。

ii. 变速器:主要有变速器的型号(是手动还是自动)、前进档位数以及各档传动比等。

iii. 主减速器:主要有主减速器齿轮型号和主减速比。

2) 转向系:主要有转向器型号和转向器速比等。

3) 制动系:主要有制动器结构型号(鼓式或者盘式)、制动蹄或制动盘直径、驻车制动器以及制动系管路等。

4) 悬挂装置:主要有悬挂的种类(与非)、弹性元件的种类以及减振器的布置等。

5) 轮辋、轮胎规格与种类等。

4、发动机布置与驱动形式

发动机布置分成前置、后置和中置三种。

驱动类型有前轮驱动、后轮驱动和全轮驱动。

驱动形式是指驱动轮数目,用下式表示: 全部车轮数*驱动车轮数(车轮数控车轮毂数计算)。

例如:4*2汽车、表示双桥汽车,其中一桥为驱动桥;4*4汽车,表示双桥都是驱动桥,即越野汽车。

如何判断汽车的性能

首先看车先看是四驱还是二驱,第二车辆是否带有紧急制动以及防抱死设置,第三耗油量,第四底盘高低,第五从提速来看一个车的性能,第六从减震看。

  看车先看是四驱还是二驱,四驱的车可以轻而易举的爬坡,而二驱因为动力以及前后问题,在马力与爬坡上就不如二驱。

  车辆是否带有紧急制动以及防抱死设置,这两样在车俩中决定我们人生的安全,而许多人在看车辆性能,都会在第一时间看车辆的制动与防抱死。

  耗油量,人们认为耗油越厉害,车辆的性能就越好,这句话其实用来判断性能最为恰当,如果我们实在不懂车,以后可以直接从耗油量上来判断,当然指标配耗油量。

  车辆底盘高低,严格的来说,这一点并不计算在性能之中,不过对于山区的来说,底盘高低也是决定一个车辆性能问题的重要因素,因为山区路多为弯弯曲曲。

  从提速来看一个车的性能,在车刚刚起步时,可以最快达到多块的速度,这一点,需要格外注意,提速,往往很容易看出一个车的性能好坏。

  从减震看,性能好的车俩往往减震效果更好,行驶宛如平地,反之,性能相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