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健康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0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2010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10年语文高考模拟试卷

石油中学 樊金梅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 本试题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个部分,客观题在答题卡上作答,主观题的答案写

在答题纸上。

3. 答题前,考生请务必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等信

息。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久前,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珊瑚作“模子”,用患者的细胞培育出大拇指骨并最终培植出新的大拇指。这一惊人的突破令医学界大为振奋。科学家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使他们能够培植出包括心瓣、肝脏及乳头等更为复杂的人体器官和组织,以供人类作器官移植之用。

患者莫尔西亚的大拇指在一次意外中被压断。为他治疗的舒费尔巴吉医生将他的断指的残余部分植在他的胸部,以让拇指的皮肉组织继续生长。与此同时,细胞工程专家瓦卡迪为他培育新的拇指骨。这一过程如同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科学家先将珊瑚雕成拇指形状的模子,并在里面钻了许多细小的孔,然后从莫尔西亚手臂取出骨细胞,同一种从海藻中提炼出来的化合物钙褐藻胶一起塞进珊瑚模的蜂巢孔内。骨细胞在珊瑚的滋润下逐渐成型,而珊瑚最后则自然解体,留下由其培植而成的指骨。此后,医生将培植出的指骨接到莫尔西亚的掌上,并在指骨的外部铺上拇指的皮肉组织。医生们下一步要做的,是用患者的耳朵上的细胞来培植他的手指关节组织。

虽然研究人员尚不知这项试验最后是否能取得成功,但仅现在所取得的进展便已令人鼓舞不已了。他们预计,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科学家将能培育出任何人体器官。实际上在此之前,瓦卡迪和另一位细胞工程专家兰格一起,在老鼠的背上成功培植出一只人类的耳朵。

这些实验成功之后,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又在动物身上成功进行了二十多项培植或移植器官及组织的试验。这些实验包括大动脉、心瓣、腱和韧带、乳头及部分气管。与此同时,哈佛大学的一位科学家也曾从绵羊胎儿身上抽出膀胱细胞,在实验室内进行培植,然后在小绵羊出世后植入其体内。科学家相信,人工培植的真骨,将在未来取代伤残人的塑料或金属假肢。而用电脑绘制出来的“模子”,将能够保证人工培育出来的器官同原来的一模一样。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能够在实验室中培育乳房、眼角膜和人的手脚四肢。到那时,患者将不再担心无人捐献器官,而且,由于新的器官是由自身细胞培育而出,因此在移植到患者身上之后,不用担心人体免疫系统所产生的排斥。

1.下列对第一段中“这项技术”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指利用珊瑚作“模子”,用患者的细胞培育出大拇指骨并最终培植出新的大拇指的技术。 B.指培植出包括心瓣、肝脏及乳头等更为复杂的人体器官和组织,以供人类作器官移植之用的技术。 C.指细胞工程专家用患者的细胞培育出新的拇指骨,医生将培植出的指骨接在患者掌上,并将指骨的外部铺上拇指皮肉组织的技术。

D.指用患者自身细胞培育出新的人体器官,以供人类作器官移植之用的技术。

2.下列对“为他治疗的舒费尔巴吉医生将他的断指的残余部分植在他的胸部,以让拇指的皮肉组织继续生长”这句话所表述做法目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使患者的细胞得以生存,再用患者的细胞培育出新的大拇指骨。

B.培植出新的拇指骨接到患者的掌上,在拇指骨的外部铺上拇指的皮肉组织。

C.将研究人员在珊瑚模子里精心培植出的拇指骨接到患者的掌上。

D.培植出新的拇指皮肉组织,以便最终在接到掌上的指骨外部加以铺盖。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利用某种物质作“模子”,用患者自身细胞培育出所需的器官,以供器官移植之用, 这是人工培植器官的基本原则。

B.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动物身上进行二十多项培植或移植器官及组织试验的成功,展现了人工培植人体器官的光明前景。

C.用患者耳朵上的细胞来培植他的手关节再取得成功,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科学家就能培育出任何人体器官。

D.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相信,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实验室中培植人体器官,到时将可以改变依靠人们捐赠器官的被动局面。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4—7题。(19分)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①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②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③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杀郡守,弟杀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埒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杀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

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之。

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馀财。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④如此。

(《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编者有改动)

【注】 ①兼卫尉:官职名;②东昏:侯爵名;③直阁,官职名;④率素:朴素。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哀恸过人,杖而后起 杖:拄拐杖 B. 兼卫尉江淹出奔 奔:逃亡

C. 皆酬太官馔直 直:同“值”,价值,价钱 D. 帝将幸稷宅 幸:宠幸,喜爱 5.下列各组中,全都能够表现张稷“疏率明烈”的一项是(3分) ①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 ②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

③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 ④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 ⑤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 ⑥稷单装径还都下

A. ①⑤⑥ 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 ②③⑥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张稷对生母刘氏可谓“淳孝”,生母病时他不辞劳苦的侍奉,生母死后的他悲痛不已,几十年一直供奉着生母刘氏神位。

B.张稷为官,粗中有细,他平息唐宇之之乱,都督城内诸军事,协助武帝伐东昏,立有不少功劳。 C.面对武帝酒后严厉的质问,作为臣子的张稷不卑不亢,据理力争。面对陆杲的乘机弹劾,武帝却不追究。

D.张稷家几代人都深得皇帝的信任,也深得民心,,得益于张稷家族世代为官清廉,与人为善,率素宽厚。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4分) 译

文: (2)出告反面,如事生焉。(3分)

文:

(3)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3分) 译

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8、”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5分)

9、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隐身衣 杨绛

我们夫妇有时说废话玩儿。

“给你一件仙家法宝,你要什么?”

我们都要隐身衣;各披一件,同出遨游。我们只求摆脱羁束,到处阅历,并不想为非作歹。可是玩得高兴,不免放肆淘气,于是惊动了人,隐身不住,得赶紧逃跑。 “阿呀!还得有缩地法!” “还要护身法!”

想的越周到,要求也越多,干脆隐身衣也不要了。

其实,如果不想干人世间所不容许的事,无需仙家法宝,凡间也有隐身衣;只是世人非但不以为宝,还惟恐穿在身上,像湿布衫一样脱不下。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

我记得我国笔记小说里讲一个人梦魂回家,见到了思念的家人,家里人却看不见他。他开口说话,也没人听见。家里人团坐吃饭,他欣然也想入座,却没有他的位子。身居卑微的人也仿佛这个人身的幽灵,会有同样的感受。人家眼里没有你,当然视而不见;心上不理会你,就会瞠目无睹。你的“自我”觉得受了轻视或怠慢或侮辱,人家却未知道有你;你虽然生活在人世间,却好像还未具人形,还未曾出生。这样活一辈子,不是虽生犹如未生吗?谁假如说,披了这种隐身衣如何受用,如何逍遥自在,听的人只会觉得这是发扬阿Q精神,或阐述“酸葡萄论”吧?

《儒林外史》二十六回里的王太太,津津乐道她在孙乡仲家的席上,坐在首位,一边一个丫头为她掠开满脸黄豆大的珍珠拖挂,让她露出嘴来吃密饯茶。而《堂吉诃德》十一章里的桑丘,却不爱坐酒席,宁愿在自己的角落里,不装斯文,不讲礼数,吃些面包葱头。

我国古人说:“彼人也,予亦人也。”这不过是勉人努力向上,勿自暴自弃。西班牙谚云:“干什么事,成什么人。”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我乡童谣有“荠菜开花赛牡丹”的话。我曾见草丝里一种细小的青花,常猜测那是否是西方称为“勿忘我”的草花,因为它太渺小,人家不容易看见。不过我想,野草野菜开一朵小花报答阳光雨露之恩,并不求人“勿忘我”,所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苏东坡说:“山间之明月,水上之清风”是“造物之无尽藏”,可以随意享用。但造物所藏之外,还有世人所创的东西呢。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做书读,可当戏看。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不过这一派胡言纯是废话罢了。急要挣脱隐身衣的人,听了未必入耳;那些不知世间也有隐身衣的人,知道了也是不会开眼的。平心而论,隐身衣不管是仙家的或凡间的,穿上都不便──还不止小小的不便。

仙家隐身衣下面的血肉之躯,终究是凡胎俗骨,耐不得严寒酷热,也经不起任何损伤。穿了凡间的隐身衣也有同样不便。肉体包裹的心灵,也是经不起炎凉,受不起磕碰的。人生几何!凭一己的经历,沾沾自以为独具冷眼,阅尽人间,安知不招人暗笑。因为凡间的隐身衣不比仙家的法宝,到处都有,披着这种隐身衣的人多得很呢,他们都是瞎了眼吗! 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国王的新衣好①。

[注]①“国王的新衣”指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骗子为皇帝“制作”的“新装”。 (1.)在作者看来,穿上凡间的隐身衣的感受是什么? 穿上凡间的隐身衣最重要的一个作用是什么? (5分)

(2 )文章开头写作者夫妇“说废话玩儿”,意在表明作者怎样的观点?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 (6分) (3.)作者认为“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国王的新衣好”,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简要解说这句话的含义。(6分)

(4.)请结合全文谈谈“隐身衣”的含义。(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不差钱,就缺朋友

\"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掉。人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还活着,钱花没了\",这是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的台词。\"钱不是问题,就缺朋友\",这是2009年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秦奋的感叹。这些话语和感慨折射着现时代的社会\"症候\":社会史无前例地物化,人情冷漠,人际关系庸俗化。

现代社会作为时代症候的人际关系物化,深深遮蔽了人际交往的本真性维度。造

成个体生命的生存危机,刨去人们生存的精神之基是交际物化的危害之一。当物化关系遮蔽了人的精神维度时,人作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就失去平衡,甚至被肢解或摧毁。同时,交际物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让人感觉到\"尘世如同冰窟\"。人们不禁唏嘘,什么都是假的,都不可信了,甚至包括自己的爱人、父母和朋友。交际物化也可以导致人的孤独感等心理疾病,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疾病。有研究表明,物化关系导致人的生命内在的失衡,其为了调节失衡,很可能转化成一种社会性的破坏行为。

下面让我们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来探究交际物化产生的原因。

物化时代的社会物化。人类拜倒在以金钱为核心的\"物神\"的面前。人类社会的

精神空间被物质主义的论调挤压得不能再小,人文维度被物化社会的物化现实遮蔽得严严实实。没有健康的社会,就没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物化社会中,交际不被异化和物化实在不易。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重新弥合,私人空间消失。在现代社会中,公私领域两分畸变为公共领域的的无限扩大,以致侵占了原有的私人空间。私人领域也失去了原有的\"感情第一\"的原则。如此以来,人用于悠游的空间被功利化的事务塞满了。人际物化危机的发生势所必然。随着私人空间的消失,时间也牵制着人的本质性的活动,时间伦理出现异化。如果一次交往行为失去了直接的或间接的功利目的,就是浪费生命。由此,精心计算投入产出比的物化交际形式在今天的凸显就不难理解。

社会的流动性、易变性所带来的\"我是谁\"的认同危机。在现代技术的作用之下,人们被抛进了陌生的城市,\"陌生化\"、\"我是谁\"是生活的普遍感觉。由于没有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舆论和风俗等制约,交际的唯一目的就可能变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除此之外,人性物化也是交际物化的原因之一。在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把交往的对象仅仅当作工具来满足自己的自利目的,\"利\"字当头,除此之外,全是鬼话。

其实,我们觉察到和不满于这些问题并批判与考问个中缘由本身已经表明,社会物化和交际物化危机并未弥漫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社会昌明、交际\"人化\"的前景依然存在。作为物化社会中的我们的确需要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持存,多一份守望。只有这样,突围物化世界,摆脱物欲之壑,走出物化时代和交际物化危机,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1.从文中看,\"交际物化\"有哪些危害性?(5分) 2.作者为什么以\"不差钱,就缺朋友\"为题?(6分) 3.第七段中"只有这样"的"这样"指代什么?(6分)

4.依照文中给出的信息,联系现实谈一谈当前我们应怎样让交际物化为人化,让人与人的交往更有人情味?(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据悉,国庆期间各风景区将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文明与旅游同行”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吸引芸芸众生的游客。

B.由何润东、董洁联袂主演的电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改“梁祝”爱情传说的古典凄美,增添了许多时尚青春的元素,竟然口碑载道。

C.琵琶轻拨,声如碎玉,故乡那久违的南曲演奏,那“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清婉古音,不禁令人惊魂甫定。

D.台北地方法院因 “机要费”案再度传唤陈水扁妻子吴淑珍,但她又一次请病假,从而连续17次规避了过庭之训。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了解,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对今年发送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B.铃声响起,他急忙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操普通话的中年男子的声音说:“你被录取了。” C.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D.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深深危及绝大多数中国人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那天,我们去参观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萨班哲博物馆。 。他实在是一个智慧的老头,懂得平衡的真谛。

①这里原来是他的私人住宅,捐献出来改建成了博物馆。

②有时候,他到这里来看一屋子包围他的、画着他的那一幅幅丑态百出的漫画,他很开心,他在这里找到了在外面被人或鲜花或镜头簇拥着、恭维着所没有的平衡。 ③博物馆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非常漂亮。

④在这座博物馆里,最有趣的是一间陈列室里,挂的全部都是萨班哲先生的漫画,是萨班哲先生请来土耳其的漫画家们,让他们怎么丑怎么画,越丑越好,画成了这样满满一屋子的漫画。 ⑤萨班哲洞悉世事沧桑,彻悟了人生三味。 A.①③⑤④② B.③①④②⑤ C.⑤①③④② D.④⑤②①③

16.下面这则邀请函有语言不得体及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请找出来加以改正。(5分)

邀请函

贵校第五届艺术节将于4月24日—30日举行。我们向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教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发出鼎力邀请。

届时,您会欣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您会聆听琴的悠扬,歌的奔放……等。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激荡着创造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这里是放飞梦想的蓝天。 同行在热情相邀,孩子在期待,母校在召唤,恭候您的惠顾! XX中学

2008年4月10日 (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17.把下面的长单句改为四个语义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增减字词)。(6分)

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据说是有四只眼睛的名叫仓颉的人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灵感涌上心头而造的。 六、作文(60分)

18.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

我们常想写封信给最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

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搁置了。

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在开始。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 ⑤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D(只有D项准确概括了“这项技术”的准确含义。A、B、C只是表述了其中的部分内容或未使用概括性语言。)

2. D(A、B、C都没有说到培育出新的拇指皮肉组织这一目的。)

3.C(原文只是研究人员的一种推测,就能培育出任何人体器官却太绝对。)

4.D应是“(皇上)驾临”、“到来”之意

5.B(①主要表现其“孝”;③主要表现其“军事才能”;⑤主要表现其“善与人交”。)

6.D(“与人为善,率素宽厚”,主要是指张稷本人,而非“世代为官清廉”,这是原文所无的。) 7.(10分)(1)父亲张永和嫡母相继去世(1分),六年中张稷一直住在墓旁的房内(守丧)。(3分,倒装,名作动。)(2)外出相告,回来面见(1 分),如同事奉活人。(2分)(3)当初离开郡里而接受做仆射的征召,路经吴地,乡里迎候张稷的人布满水中和陆地。(“去”、“就”、“征”、“道”2 分,句意1分)

8.:用的好,一个”笑”字与前句的”悲”相呼应,是对一生经历的自我嘲笑。作者追忆往事又回到现实,满怀无奈、辛酸与不平之气。

9.、满腹愁绪,日渐衰老,但新的一年又要来到,让作者倍感凄凉,使他的愁苦心情更加沉重 10.默写(略) 11. 1、(5分)人家视而不见,见而无睹。或:人家眼里没有你,心上不理会你。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2、(6)做人应当坦白、真诚,想靠“隐身衣”掩饰自我的想法和做法都要不得。这些文字让人读来饶有兴味,自然引出下面对所谓“仙家的或凡间的”隐身衣的评说(意思对即可)。 3.(6分)想穿“隐身衣”的人是追求自己的处世方式,无意欺骗、危害他人,或许因身处卑微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国王的新衣”却是为炫耀权贵而愚弄世人,欺骗自己,产生危害社会的骗子(言之有理即可)。 4.(8分)隐身衣是古代传奇或西方科幻小说中的一种大胆想象,以使人能摆脱现实的羁束,为所欲为。现实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仙家法宝”的。在此文里,杨绛是以“隐身衣”来比喻、表达自己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置和人生态度:甘愿居于卑微,同时不自暴自弃,“是什么料,充什么用。” 12、

1、(8分)①遮蔽了人际交往的本真性维度②造成个体生命的生存危机,刨去人们生存的精神之基。③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④导致人的孤独感等心理疾病,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疾病。(答对1点2分,答满4点得满分)

2.(6分)文章以\"不差钱,就缺朋友\"为题,引用着名小品的题目,吸引读者,(3)能让读者感悟到物质丰富的当今社会的今天,人们交往感情缺失的主题,揭示文章的中心。(2分)引发人们的思考。(1分,)

3. (3分)交际物化危机时代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持存,多一份守望.

4.(8分)①在物化现实面前保持自己精神空间和人文维度。②把持\"感情第一\"的原则,防止私人空间和时间的功利化。③在流动多变的社会中,约束自我,不迷失自我。④保持人性不被物化,抵制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每点2分,答出3点能在某一点中联系一下现实能言之成理就能得满分)

第Ⅱ卷

13. B (“口碑载道”比喻口头上的称颂多;A“芸芸众生”指众多的平常人,不能作“游客”的定语;C“惊魂甫定”形容惊慌失措的神态刚刚安定;D“过庭之训”,指受训于父亲。) 14、. D (A项缺少宾语,应在“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后加上“的情况”;B项:“传来……的声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又出现了一个谓语动词“说”,两个句子混杂在一起,形成句式杂糅的毛病;C项“防止”“免遭”连用造成否定失当;) 15. B.(本题中“博物馆”就是一个立足点,同时“萨班哲”也是一个表示文脉的词语,抓住这两个词语,“排序”就迎刃而解了。)

16.贵校—我校 鼎力—诚挚(符合句义即可) 聆听—听到(符合句义即可)

惠顾—光临 把“歌的奔放……等。”中的“等。”删掉

17.中国文字相传是由仓颉造的。据说有四只眼睛的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看见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印着的痕迹。他灵感涌上心头造了字。 七、作文(60分)

18. 请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