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在诗歌教学中健康成长
来源:华佗健康网
教学随笔 :‘ 让心灵在诗歌教学中健康成长 ■钟晖 。黪 友情就是要懂得真诚的关心、帮助朋友,而不是互相 利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都表现了对朋友真挚的宽慰;“春 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 马行处”抒写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开轩面场圃,把 “诗言志”,优秀的诗歌不仅能营造出优美的意 境,同时也能给人以情感的抚慰。在诗歌的教学中, 如何更好、更充分地使用教材中丰富的人文资源,培 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的心灵在 诗歌的教学中健康成长,是当前我们每个语文老师 努力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就我在实践中的一些粗 浅认识和做法,与同仁交流、探讨。 一.树立“鸿鹄之志”——人生目标的心理教育 目标是行动的灯塔,很多人陷于困局,是缘于目 标的不清晰。就像大海中的航船,如果不知道自己要 驶向何方,就会迷失在雾海里。同样,我们的学生,特 别是一些成绩处于中下流水平的学生,他们之所以 对学业没有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目标缺失。 在高一开学伊始,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思考这个不 可回避的问题——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打算如 何度过高中的三年?诗词是诗人发自肺腑、感于心 灵、悟于哲思的语言,教材中大量忧国伤时、建功报 国、奋发有为的诗句就是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的最好 范本。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沉重 炽热,教人热爱人民;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 云帆济沧海”自信达观,教人立志高远;文天祥的“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坦荡慷慨,教人报 效祖国;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壮阔豪迈,教人胸 襟开阔……这些激荡灵魂的诗句,用以教育学生,定 能上口入脑,拨动学生内心的琴弦,进而溶入血脉, 植入筋骨,注入灵魂,渗透到生命深处。著名诗人艾 青说过:“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在众多高尚灵 魂的指引下,学生必能找到自己的奋斗方向,心怀 “鸿鹄之志”,摆脱“小我”,成就“大我”。 二、打锻“青松品格”——抗压能力的心理教育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儿,玻璃做 成的人儿。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当今学生 抗压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的特点。在当今社会中有一 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疾病——习得性无助,也就是连 续遭受失败之后,失去了奋斗的锐气,以消极抵抗的 方式面对困难。这正说明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好古诗词中的正能量,让学 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磨难。在屈原《离骚》的教学中, 我抓住了诗人一再遭遇坎坷,陷入孤独绝望境地,但 依旧矢志不屈的经历,让学生感悟在追逐理想的过 程中,必然是会遭遇风雨的,关键是要怀着“百炼钢” 的坚定意志,直面挫折。“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 苦寒来”,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的青松品格,就难以迎来绚烂的朝霞。 三、解读“桃花潭水”——人际交往的心理教育 好的诗歌还能培养正确的友谊观,促进良好的 人际交往关系。当今中学生很重视友谊,也很渴望得 到友情,但是却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教师可 以通过诗歌的情感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友 谊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真正的 酒话桑麻”“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尽现 相聚的欢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流露出对朋友的深切关怀……这些诗句教学生懂得 友谊的可贵。诗歌还教我们如何与人相处,“海纳百 川I,有容乃大”,唯有互相宽容尊重,宽以待人,才能 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四、品昧“木棉之爱”——两性发展的心理教育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两性关系充满了好奇,假 如引导不当,必然会产生诸多问题,现实生活里,因 爱而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事情屡见不鲜。怎么让学 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呢?我认为,诗歌里许多动人的 爱情篇章,足以成为这方面的典范,让大师的优秀作 品去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最美好的情感。我们不单是 享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曾经沧海 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甜蜜,也要有“两情若是 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自信,懂得最美好的果 子要采摘合时才最为甜美。当然,我们也可以遥望 《氓》里的那个坚强独立的女子,当所爱非人的时候, 也有“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决绝。对于现代的青年 来说,像《致橡树》里描写的一样,“我必须是你近旁 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 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这种平等的、建立在自尊 自立基础上的爱,更加值得我们思索。 优秀的古诗词渗透了人情美、人性美和爱国主 义思想,有利于教育学生在当前充满了信仰危机、物 欲横流的现实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洁身 自爱,让自身获得健康发展。在教学的环节上,宜采 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反复吟咏 诵读。让学生通过富于感情的诵读享受和品味诗歌 外在的形式美和蕴涵的音乐美,领会诗歌丰富深刻 的内涵,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2)抓住诗歌的 意象。意象是诗歌情感的载体,欣赏诗歌首先就必须 把握诗歌的意象。特别是要注重“意”的内涵,即对作 品思想感情的把握理解,领会作品的意旨。(3)琢磨 字、词、句。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歌篇幅短小,言简 意赅。想要领悟诗意,就要分析字词句的丰富表现 力,领悟诗人炼字的技巧。让学生首先体验诗歌的语 言美,然后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美,提 高文学素养和心理素质。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歌教育传统。 L记・经 解》里记载:“孔子日:‘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 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歌的教学,不单是要教 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培 养学生人文素质,让学生的心灵在诗歌的天空里快 乐翱翔!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福绵高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