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华佗健康网
金融领域 中国市场2011年第39期(总第650期) 农村金融创新研究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戴宴清 (中共盐城市委党校,江苏 盐城224001) [摘 要]未来,我国农业人口将主要围绕在居住地周边乡镇生产、生活。通过对农户资金的内在需求进行分析, 才能合理、科学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具体就创新方面而言,主要体现在:基于既定架构通过优化组织体系,增强与农 户上述资金要求的适应性。 [关键词]农村金融;创新;城乡统筹;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 1)39—0066—02 1 问题的提出 小断增加农业人【_1收入的内在要求下,如何合理、 科学的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构建起农村金融体系。不但是为 农户输血的需要,也是为推动乡镇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化生产与消费性支 的需要。如各项农业生产资料的购 买、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购置等。普通农户若依靠自身农 业生产所获得的原始积累,则难以实现对上述劳动资料 的购买。存许多地区的农村,还涉及以农户为单位的 业型组织对资金的需求,如农户运输组织。农户运输组 芰撑。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化,现有农 }lf金融体系已难有效支持“城乡统筹下”的农村经济 发展。 织在搞活农村内部以及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商流,起到关 键的支撑作用。作为车辆设备的购置,大都需要通过金 融系统的贷款来完成。同时,对于农户的消费性支 言,随着农户消费结构的升级,传统生存性需求已不能 满足目前农户的需要。新时期有农村户口的农户,也不 能被简单理解为一个传统的农户单位。即进城务’ 挣钱,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乡经济发展,必将在其动态 演化的路径巾实现对资金的多样化需求态势。以推动农村 经济发展为主旨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逐步形成县域农 、 、r业、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趋势。而传统农村金融的 构成他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为农业产业化组织帮T, 也构成其收入的一部分。 服务功能,却无法在资金供给的“时间、数量、质最” 这 个维度给予支持。因此,传统农村金融所面临的【禾1 境,又成为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存规定性 3城乡统筹背景下涉农金融体系的功能探究 3.1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村信用合作社,本身就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创新。 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r天 综l 所述,本文以“农村金融创新研究——城乡统 筹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其目的是在现实条件 F,针对农村金融创新进行探讨. .2农户资金的内在需求分析 唯有把握住现阶段农户资金的内在需求,才能有的放 矢地构建农村金融创新体系。考察现阶段农户的资金需 求,应在城乡统筹及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止如 义所述,存一系列惠农政策 台以后,极大地引导出农 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外 务T的农业人口有回流的 趋势 这一结果,存改善农业人【__1空心化局面的同时,也 产生_r对农业发展资金的需求。通过改革传统的农村金融 键的作}f{。农村信川合作社的资金供给功能,在国家政策 的框架内也在不断拓展。现阶段开展的小额贷款业务,极 大地方便了农户家庭生产之需。我国农村广大地区,仍然 以自然经济的发展为主要特征,商品经济发展受到农户 念、 位以及周边经济环境的制约。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 组织盛行,即使拓宽到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社的范同,仍炸 以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基于J:述客观现实,陔农 户类型对于资金的需求呈现 小额、还贷周期短等特征。 此,依据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功能导向,正好适应了农户 对资金的需求特征。 3.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相对于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主要提 体系,将有效支持以农户为单位的小额贷款。这一制度安 排,将在改善农业人L=I空心化局面的同时,建立起县域经 济发展的资本基础。在此基础上,必然推动农民收入的提 高以及“_二农问题”的合理解决,最终加快我国新农村 建设的步伐。 农户对农业发展资金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农业产业 供大额贷款。其资金投放领域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农 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且,资金的接收者体现为官 方组织,还贷周期较长。由此可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 M 66 2011.9 戴宴清:农村金融创新研究 资金供给,主要是满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金需要。农 村公共产品的正外部性,将整体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最 终惠及各个农户。 金融领域 5.2挑战 考察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历史沿革,其功能导向与现 阶段城乡统筹的需要,仍处于逐步适应的过程。同时,一 系列长期困扰我国农村资金融通的问题,仍还存在。如, 由于金融资金的趋利性特征,在流通中将主要集聚在我国 东部发达地区;而首先作出城乡统筹试点的“重庆”与 3.3其他涉农金融体系 随着金融功能创新,目前的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 社,也承担起对农户的小额贷款业务。村镇银行虽小,却 是独立法人,区别于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信贷 措施灵活、决策快。比如,对于10万元以内的贷款,3 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10万~30万元以内的贷款,4个 工作日内作出决定;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 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人股 “成都”,都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由此,如何根据需要 畅通的引入资金,便成为目前中、西部农村需要重视的问 题。当然,在问题的处理上,还需要通过政府给出适度的 优惠政策;在制度红利的驱使下,吸引资金的回流。 城乡统筹着力将农村与城市合成整体来进行联动发 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 银行业金融业务。 鉴于其他涉农金融组织还处于培育阶段,在关乎 “农户需求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研究”而言,本文 考察对象界定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 4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研究 在进行创新研究之前,须充分认识当前农村金融体 系,制约农业战略性调整、乡村城镇化建设,以及农民增 收的主要问题。不难理解,该问题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历史 累积性。具体而言,受到我国农村区域资源禀赋条件不同 的影响,各地农户选择产业化经营的对象乃至方式具有差 异性。鉴于这一客观事实,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就难 以设立类似于专家委员会的部门,来对各地农业产业化的 前景、资金需求量进行评估。并且,正因为受到资源禀赋 条件的影响,造成了农户在生产经营周期上的不同。然 而,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却未能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出具 有区别性的还款期限。因此,历史累积形成的制度刚性, 是形成上述问题的根源。 以“非农产业资金提供”为例。上文指出,通过发 展以农户为单位的运输组织,能有效搞活农村地区以及农 村与城市之问的商流。这对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模 式,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因此,农村信用合作社组织, 应优化对农户购买运输工具方面的贷款。如在按揭贷款的 首付方面给予优惠。 5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5.1机I遇 熊彼特在提出“创新”的本质时,讲到创新可以被 理解为“创造性毁灭”。即对旧有已过时事物的毁灭, 对适合现实事物的重新创造。由此可见,农村金融创新 本身就是围绕在城乡统筹的内在要求下,所开展的农村 金融体系重构。在农村经济非均衡发展态势下,实现城 乡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化。在整个动态演化过程中,农村 金融在推动生产要素趋利性流动上,起到了关键的润滑 作用。 展。因此,农村邮政金融体系能否改变过去只存不取的做 法,便又成为现阶段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农村邮政金融 的上述做法,实则弱化了欠发达地区农村资金的需求能 力。然而,城乡统筹对于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意义 更大。 6结论 新农村建设乃至城乡统筹,其目的在于切实解决三农 问题。由于近年来,农村税收减免以及农村合作医疗等保 障措施的出台,促使在外务工人员,逐渐选择了离土不离 乡的就业方式。可以预测:未来,我国农业人口将主要围 绕在居住地周边乡镇生产、生活。通过对农户资金的内在 需求进行分析,才能合理、科学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具 体就创新方面而言,主要体现在:基于既定架构通过优化 组织体系,增强与农户上述资金要求的适应性。 城乡统筹,使得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统一至共同的经 济循环中。此时,农村经济分系统受到城市经济分系统 “负熵流”的作用,逐渐处于有序状态。两大经济系统, 在非线形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农村各生产要素的 趋利性流动。并且,两大经济系统间的非线形交互过程, 又促成了对农村金融多样化的需求趋势。因此,包括邮政 金融在内的国有金融体系,还需同样与时俱进地优化自身 金融功能。 参考文献: [1]彭琳.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商业文化 (下半月),2011(2). [2]周民源.供应链金融契合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启 示——基于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镇的个案研判[J].中国农村金 融,2011(2). [3]唐志武.吉林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研究[J].吉林省 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作者简介]戴宴清(1973一),女,1996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 学国际金融专业,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专 业,现就职于中共盐城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金融、农业 经济。 2011.9 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