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发表时间:2020-05-25T08:23:19.794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4期 作者: 王炜
[导读] 本文首先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介绍,接着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云南省曲靖市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6550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介绍,接着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引言: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建筑领域需重视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以保证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都能够达到能源节约的标准,避免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给人类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方面,应特别注重绿色设计理念的引入,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介绍 1.1 理念的形成
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道路上有着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的中后期,很多国家提出了资源合理分配,健康生活理念。所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在此时兴起的并且逐渐发展。因此在整个行业的波动中开始流行绿色建筑设计,并且开始关注长存在的长期问题。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污染问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在健康的文化理念传播之下,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能够从中逐渐探索发展的绿色道路,紧紧跟随新浪潮的步伐。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的技术人员,根据室内室外的环境变化,地理位置的优势进行自如的调节和控制,在环保型设计和绿色的建筑里面实施中为未来的设计理念了奠定基础。 1.2 理念存在的优势
绿色建筑理念都有其存在的优势和价值,在对其优势进行分析中不难发现,从理念的提出、实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引导建筑行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在设计理念的应用中,能够改善和弥补当代建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设计理念具有包容性并且能够完善建筑的功能提高其综合性。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建筑存在其特别的形式和观念。从侧面能够表明健康生活理念的实施和存在的时代价值。为打造健康舒适并存在完美的艺术形式的建筑而不断努力。在科技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可以为其提供新形式的原则和方式方法,在原有的城市建筑管理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创新自我改革,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立体模型创造出不同的模型以及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和实施,企业和市民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服务中心,在公共服务开始流行时,应该在上层阶段采用信息提取的方式方法为大多数人减轻时间负担。传统建筑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统计数据方面也是在系统当中重要模拟的一个关键步骤,在户籍管理上和公安部门管理上社会医疗保障部门,每天都要对数据进行更新和记录,为了防止出现公共服务不智能化不能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必须做到及时的检查和管理。除了以上部门以外,还有教育部门和税检部门,如果一个空间系统不能够完整的看出所有的信息来源,就应该在整体系统下分支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部门,使城市管理的数据更加全面更加具体。 2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2.1 整体设计
建筑物的建设应满足人们的生活及工作要求,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除要对设计内容予以科学规划外,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调整整体内容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做好现场实际勘查工作,并对现场地质条件、环境特征实行科学分析,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及技术,优化建筑设计,加强建筑物的舒适性、实用性。另外,设计人员还需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情况,对建筑物类型和建造方位进行深入研究,严格把控建筑物的方位走向。再者,绿色建筑设计中,还要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以此满足环保要求,达到绿色建筑设计目标。 2.2 布局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中,布局设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需要设计人员做好现场资源的全面考察,并通过合理方式增大现场资源利用率,减少人工建造痕迹,降低非可再生能源的过度消耗。同时在建筑布局设计中,要减小建筑物的热能吸收,控制好室内温度。对于绿色建筑设计,关键有以下几点:首先,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同时,优化调整建筑内部空间布局,增大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空调、照明等设施所带来的能源损耗。其次,对周边环境特征予以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现有地势优势,完成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再次,明确建筑设计要求,根据所在区域特征对建筑布局及朝向实行科学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光远来加强室内照明效果,减少非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最后,合理规划建筑间距,以免因过于密集而破坏建筑采光效果,进而降低建筑空间照明质量,提升能源使用率。
2.3 加大自然资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要想满足绿色建筑设计要求,提高自然资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要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自然资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视,通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型能源的科学利用,减少能源损耗、环境污染等问题,缓解我国资源危机。当前城市发展迅速,新旧更替,被翻新或者改建拆除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建筑垃圾废料,这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对此,有必要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出废旧资源的再利用。传统建筑设计中,对于材料的循环利用重视度不足,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较为薄弱,会造成较大的材料损耗,增加建筑施工成本,而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人们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度不断加大,且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科学转化来完善建筑设计,以达到环保节能目标,进而在推动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环境的合理保护,减少问题的产生。 2.4 加强建筑材料选用的科学性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建设的根本,科学选用建筑材料,这不仅可降低资金成本损耗,改进建筑质量,还能降低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为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加大对材料的把控力度,注重材料选用的科学性。具体措施为:首先,加大对原产地材料的检测力度,确保其符合现今环保标准,减少对建筑环境带来的影响,从而维护人体健康状况,提升生活档次。其次,结合自身条件,增加绿色环保材料的选用率,在保证材料自身质量的基础上,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减少建筑问题。最后,注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加强环保效果。如施工中可通过太阳能的转换来降低电能损耗,促进室内照明及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 2.5 绿色设计
在夏季温度较高环境下,地面、门窗、外墙等反射的热量可达到总热量的一般以上,为降低这些热能带来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栽种绿色植物,以减少热量损耗。而在冬季较为寒冷区域内,则可通过落叶性植物的栽种来实现能源的保护,改进环境质量。而对于建筑墙面可选择一些攀爬类植物来转换热能,如野葡萄等,以此通过植物的自然生长来达到保温和降热的目的,且这类型植物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可有效增强建筑装饰效果,达到特色建筑的设计目标。对于屋顶及阳台区域,绿色植物的栽种不仅可形成保护结构,还可强化建筑景观效果,加深建筑给人的立体感官印象,实现与周边环境的有效融合。在设计中,多数阳台都是以凹形、凸形和半凹半凸这3种类型为主的,不同类型阳台的日照和通风有所不同,且形成各自的小环境气候。基于此,设计者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且在设计过程中,注重植物高度,以免影响室内通风和采光效果。屋顶绿化除可降低热能敷设外,还有助于扩展建筑绿化空间,优化建筑蓄水排水功能,设计人员需根据空间特征及环境变化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设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措施,因此,建筑设计中需要融入先进的绿色设计手段,提高生态环保性,为人类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美婧.现阶段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用的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02) [2]杜旺旺.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9(11) [3]张振强.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应用[J].门窗.2019(20) [4]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