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词语搭配变异及其修辞功能

来源:华佗健康网
词语搭配变异及其修辞功能

戴连云

【摘 要】词语搭配是指一些词与另一些词同时出现的语言现象.在语言实践中,人们为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经常通过特定的语言环境,巧妙的改变词汇的搭配组合方式.词语搭配的变异是获得修辞效果的一种主要手段,主要体现在矛盾修饰法、移就、通感、轭式搭配、话语反讽以及隐喻等修辞手段的运用. 【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6)001 【总页数】3页(P120-122) 【关键词】词语搭配;变异;修辞功能 【作 者】戴连云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H315

词语搭配是指一些词与另一些词同时出现的语言现象。不论英语还是汉语,词与词的搭配都有一定的规律,每个词都有自己的语义场和语法场,不能随意组合。有些词的搭配经长期使用已经固定下来,如成语、习语,有些词的搭配虽不固定,但却以词义的内在联系为基础,符合语言的逻辑思维,如“感染”常与“疾病”搭配,这种搭配属于常规搭配。但在语言实践中,人们为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经常通过

特定的语言环境,巧妙的改变词汇的搭配组合方式,从而获得“反常合道,奇趣横生”的审美效果。这种偏离常规的独创性的言语表达实践就是词语搭配变异。 词语搭配变异是获得修辞效果的一种主要手段,当然,修辞也包括语言句式的选择、调整,但在众多复杂的修辞内容中,它所占的比例不大。“修辞自身的本质就是语言的更新创造,因为任何形式的修辞都受到思想情感意志的决定并贯穿全部内容。它常常是违反常规的新的组织而不一定需要进入某种固定模式。”(马勃,1996)词语搭配变异的修辞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矛盾修饰法(Oxymoron)

矛盾修饰法,英语为oxyomoron,源自希腊语,意为“突出的荒谬”(pointedly foolish)。矛盾修饰法实际上是反义词的灵活运用,即把意义上互相矛盾、互不协调的两个反义词置于一处,构成词面上的矛盾,看似离奇,但仔细回味便又觉得意味深长,富含哲理,收到一种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出乎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的修辞效果。

(1)Dudley Field Malene called my conviction a, “victorious defeat.”(John Scopes: 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

(2)“That damned infidel,” a woman whispered loudly as he finished his address.(ibid)

例(1)“victorious ”与“defeat”词义上相反,此处正表明在轰动美国的“猿猴审判案”中,主人公看似输了,实际上却是胜了,因为通过这次审判,不但宣传了进化论思想,而且对原教旨主义提出了质疑。例(2)中“whispered loudly”正体现了那妇人低声嘟囔又想让别人听到她的话的微妙心理。 (二)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

移就,英语为Transferred Epithet,源于希腊语的hypallassein,意为“交换或转移”(interchange)。移就指描述一事物特性的修饰语被转移去描写不具有这种

特性的另一事物。通常将表现人物思想、行为、属性的词语移用于表现事物。移就实际上是一种语义嫁接,能使人产生形象联想,收到情景交融,耐人寻味的修辞效果。

(3) Darrow had whispered throwing a reassuring arm around my shoulder. (John Scopes: 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

(4)... even as I enjoy the clean voluptuousness of the warm breeze on my skin and the cool support of the water. (V. Sackville - West: No Signposts in the Sea)

(5)... and the sky a tender palette of pink and blue ... (ibid)

例(3)中的“reassuring”常用来修饰人,这里被转移用来修饰“arm”,表达的是达罗“搂住我的肩膀低声安慰”这一方式。例(4)中“clean”和“cool”本应分别修饰具体事物“breeze”和“water”,现在移用来修饰抽象名词

“voluptuousness”和“support”,用以表示“我”享受的是一种纯洁、健康、灵魂净化之欢乐和惬意。例(5)中“tender”本用来修饰颜色“pink and blue”,这儿移用来修饰“palette”(调色盘)。词语搭配的变异使句子表达生动别致,令人回味无穷。

(三)通感(Synaesthesia)

Synaesthesia亦源于希腊语,意为“共同感到”(perceiving together)。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说道:“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体质。”通感与移就有共同之处,都涉及修饰语的置换现象,但通感范围更小,它只涉及听、视、嗅、触、味等五种感官的相互贯通或移置,可看作是移就的一个特别分支。 (6) Stephen, still trembling at his soul's cry, heard warm running sunlight

and in the air behind him friendly words. (7) He gave me a sour look.

例(6)是运用通感修辞的典型妙句,“heard warm running sunlight”,描写了倾泻而下的阳光,好象在流动,给人一种有声的感觉。例(7)中的“sour”本是一味觉词语,现用来修饰视觉名词“look”,看似不合常理,实则将视觉与味觉贯通相连,从而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在特定情景下的心理感受。 (四)轭式搭配(Zeugma)

轭式搭配亦源于希腊语,意为“轭连”(yoking)。轭式搭配是用一个词(强制性地)把另外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连在一起,与该词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搭配词语中只有一个是规范的,也就是,其余的词与该词的搭配是偏离常规的,有违常理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巧妙地借助前一词语的常规搭配,顺势运用到后者上,使偏离常规的搭配暂时在语法和逻辑上获得成立。

(8)At noon Mrs. Turpin would get out of bed and humor, put on Kimono, airs, and the water to boil for coffee.(O o Henry)

(9) She opened the door and her heart to the homeless boy.

例(8)中“get out of bed” 属常规搭配,但“get out of humor”的搭配不合情理;同样,“put on Kimono”,是常规搭配,“put on airs”是习语,但“put on water”在逻辑上不通,是搭配变异。变异的搭配利用常规搭配或习语顺势说出,整个话语就可理解,且显得有趣而生动。例(9)中“opened the door”是常规搭配,“opened her heart”的搭配不合常理,但在前一语境下顺势说出,显得形象生动。

(五)话语反讽(Verbal Irony)

话语反讽指所说的话与话语含义之间的对立或不一致,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夸大其词或采取低调,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也可以是词语搭配冲突(collocative clash)。

所谓词语搭配冲突就是词语搭配偏离常规,与人们对其期待不一致,也就是本文讨论的词语搭配变异。

(10)Heark ye, Clinker, you are a most notorious offender-- You stand convicted of sickness, hunger, wretchedness and want.(Jane Austen: Emma) “convicted of”之后通常所跟的名词是表示“罪”或“罪恶”一类的词,如larceny(盗窃罪),bigamy(重婚罪), burglary(破门盗窃罪)等等,而此处说话者偏离了人们的期待,使用了一些表示完全不同价值体系的词,即一些表示“疾病”(illness)、“饥饿”(hunger)、“不幸”(wretchedness)、“贫穷”(want)的词,似乎“疾病、饥饿、不幸和贫穷”也如罪恶般不可饶恕。这里,作者利用词语搭配的变异获得一种话语反讽的修辞效果。 (六)隐喻(Metaphor)

隐喻,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一词,其意为“carry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隐喻就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从表面不同的事物之间发现相同性,以获得描摩的具体性,不用比喻词而把比喻关系暗含在句子中。隐喻中的比较一般是含蓄的,却又十分易于理解。文学作品以及广告常常利用词语搭配的变异,以获得隐喻的修辞效果,并给人留下耳目一新的印象。 (11)I see in the street where strong men are digging bread(EoEo Cummings)

(12)For vigorous growth, plant your money with us.

例(11)是美国诗人卡明斯诗中的一句。“digging”可与“ground”,“field”或“hole”搭配,构成常规搭配,但“digging bread”这一词组搭配非常奇特,是搭配变异,然而却形象地被人们接受,在头脑中构成一幅具体而又有些新奇的画面:一些粗壮的男人象在地里挖土豆(人们生存的食物)般在街上挖面包。这使读者联想到在街上忙忙碌碌的人们无非是为了生存,为了挣到面包,于是生存与挖面包

之间的比喻得以成立。例(12)是一份为Legal & General保险公司所做的广告中的一句话,利用了词组搭配的变异获得了隐喻的修辞效果。按常规,“plant”不可与“money ”搭配。例中耕种的概念范畴被映射到了投资的认知领域。人们获得这么一种暗示,种植某种东西在这里就意味着收获,并且种下的是小小的种子,将来收获的却是丰硕的果实,因此,“Investing as Farming”这一创造性的隐喻就建立了。人们最终相信,把钱投到Legal & General保险公司,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以上我们简述了词语搭配变异产生的六种主要的修辞效果。词语搭配变异是语言实践中常见的现象。常规的词语搭配用久了,就失去其新鲜感。为了获得新鲜、形象的表达效果,人们在语言实践中常常利用偏离语言常规的方式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从而使语言表现出强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白红爱.语言创造力:对语言偏离的认知解析[J].延边:延边大学学报,2003.03.

[2]陈焰.词语搭配变异及其语义功能[J].福州:福建外语,1996.03. [3]练稳山.英语文学作品中词语搭配的变异形式举隅[J].苏州: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04.

[4]黎昌抱.英语修辞格探新[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5]刘保春.从打破语言常规到语言偏离[J].榆林: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

[6]谢建平.文学语言的风格变异及风格翻译[J].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02.

[7]马勃.“修辞”的本质是语言的选择和变异[J].保山:保山师专学报,

1996.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