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2.1《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能力目标
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观察这两幅图片,看看人们在利用网络做什么?
教师过渡: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引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更加丰富多样。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新课内容: 网络改变世界……
二、新课讲授 导学提纲:
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 3.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 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运用你的经验
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的什么样子的? 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的说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
1
可以分别围绕衣、食、住、行、教育、购物、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展开回答。 (一)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探究与分享 经济生活中的网络
1.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2.你通过互联网参与了哪些经济活动?
教师总结:有人说21世纪是信息经济,而信息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们在利用网络创造财富。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二)、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拓展空间
“互联网+” 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 探究与分享P13教材
(1)政府开拓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
(2)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会有类似“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请你了解使用方法,并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尝试向有关部门反映。
2
3.网络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速度。 三.警 惕 网 络 陷 阱
(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2)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三)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网络诈骗常见手法
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①密码要有差异;
②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3
③慎重填写问卷; ④不随意留联系方式; ⑤电脑要安装防火墙。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了解到网络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危害。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学会兴利除弊。 四、板书设计 网络改变世界
(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创建新的平台 (三)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五、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大多问题都比较形象,学生易于理解,讲授中能够较好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教材,联系生活。不足之处是由于仓促,个别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处理不到位。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