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已知青蒿素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青嵩素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 B.青嵩素在酸或碱催化条件下可以水解
C.青蒿素分子含三种官能团,分子结构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D.青蒿素难溶于水,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后蒸馏提取
2. 室温下,向20.00 mL 0.8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滴入0.8 mol•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和温度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0 mol•L﹣1HA
的溶液的pH=0
B.a、b、c三点,a点混合溶液中c(Na+)最大 C.a、b两点的溶液中水的离子积Kw(a)=Kw(b) D.c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3. 氨气可用于合成化肥,在农业上应用广泛。下列关于氨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无色 B.氧化性 C.密度比空气小 D. 极易溶于水 4.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纯碱溶于热水后去污效果增强,说明纯碱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B.NH3(g) + HCl(g) = NH4Cl(s) 在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C.500℃、30 MPa下,将7 g N2和3 g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38.6 kJ·mol-1
第 1 页,共 7 页
D.甲烷的燃烧热(ΔH)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5.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陈述Ⅰ SO2有漂白性 Fe3+有氧化性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SiO2有导电性 陈述Ⅱ SO2可使溴水褪色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6.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①工业合成氨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水蒸气变成液态水
④固体NaOH溶于水 ⑤Na在Cl2中燃烧 ⑥食物腐败 ⑦浓H2SO4稀释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⑤⑥⑦
7. 【2017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3月月考】对下列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4H8,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B.分子式为C8H10的二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所得产物有6种 C.分子式为C4H8Cl2,只有一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
D.分子式为C5H10O2,只有一个官能团,且能溶于水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8. 【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 【2017届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硬脂酸甘油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完全后,加入饱和食盐水,下层析出硬脂酸钠 B.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或纤维素最终的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C.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福尔马林溶液,鸡蛋清凝聚,蛋白质变性
D.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形成更复杂的多肽化合物
10.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 反应混和物的浓度 B. 反应物的转化率 C. 正、逆反应速率 D. 反应混和物的压强 11.已知: H2(g)+I2(g)判断正确的是( ) 起始物质的量 n(H2)/mol n(I2)/mol n(HI)/mol 2HI(g)△H=-14.9kJ·mol-1。某温度下,在体积均为2.0L的甲、乙两个恒容密
L-1。下列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其起始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H2)=0.008mol·
第 2 页,共 7 页
甲 乙 0.02 0.04 0.02 0.04 0 0
A. 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是甲中的2倍 B. 平衡时,甲中混合物的颜色比乙中深 C. 平衡时,甲、乙中热量的变化值相等 D.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 12.【浙江省台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盐析作用析出的蛋白质固体不溶于水 B.淀粉、纤维素和葡萄糖均可发生水解 C.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D.紫外线可使蛋白质变性,可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1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A.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B.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C.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 D.1mol该有机物只能与1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4.向2l恒温恒容容器中加入2molMgSO4并充入 2molCO,发生反应:MgSO4(s)+ CO(g)的是
MgO
(s)+ CO2(g)+SO2(g)△H > 0 。测得反应过程中残留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下列对其化学性质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0 ~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SO2)= 0.3 mol·l-1 ·min-1 B.2 ~4min内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 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8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0 mol MgSO4和1.00 molCO,反应达到平衡时,n(CO2)> 0.60 mol
15.某探究小组在某温度下测定溶液的pH时发现:0.0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22,则该小组在该温度下测得0.001mol·L-1NaOH溶液的pH应为 A.13 B.12 C.11 D.10
第 3 页,共 7 页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电离生成B.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 D.
℃纯水中
,所以严格地说纯水呈微酸性 降低
随之增大
,稀酸和稀碱中
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17.有4种有机物: ④CH3-CH=CH-CN,其中可用于合成
结构简式为的高分子材料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 电解质:明矾、一水合氨、硫酸钡 B. 酸性氧化物:D. 同素异形体:
、、
、
、
C. 混合物:铝热剂、矿泉水、水玻璃、漂白粉
、金刚石
19.混合动力汽车(HEV)中使用了镍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M为储氢合金,MH为吸附了氢原子的储氢合金,KOH溶液作电解液。关于镍氢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阴极附近pH降低 B.电动机工作时溶液中OH-向甲移动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NiOOH+H2O+e-
Ni(OH)2+OH-
D.电极总反应式为:M+Ni(OH)2 充电 MH+NiOOH 放电
20.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第 4 页,共 7 页
A.向a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B.可将饱和碳酸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C.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D.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
21.镍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某矿渣的主要成分是NiFe2O4(铁酸镍)、NiO、FeO、CaO、SiO2等,以下是从该矿渣中回收NiSO4的工艺路线:
矿渣 (NH4)2SO4 研磨 600℃焙烧 95℃热水 浸泡 浸渣 浸出液 NaF 除钙 废渣 萃取剂 无机相 萃取 有机相(再生后循环利用) … NiSO4
已知:(NH4)2SO4在350℃以上会分解生成NH3和H2SO4。NiFe2O4在焙烧过程中生成NiSO4、Fe2(SO4)3。锡(Sn)位于第五周期第ⅣA族。
(1)焙烧前将矿渣与(NH4)2SO4混合研磨,混合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浸泡”过程中Fe2(SO4)3生成FeO(OH)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浸渣”的成分除Fe2O3、FeO(OH)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为保证产品纯度,要检测“浸出液”的总铁量:取一定体积的浸出液,用盐酸酸化后,加入SnCl2将Fe3+还原为Fe2+,所需SnCl2的物质的量不少于Fe3+物质的量的________倍;除去过量的SnCl2后,再用酸性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Fe2+,还原产物为Cr3+,滴定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浸出液”中c(Ca2+) = 1.0×10-3mol·L-1,当除钙率达到99%时,溶液中c(F-) = ________ mol·L-1。[已知Ksp (CaF2)=4.0×10-11]
(5)本工艺中,萃取剂与溶液的体积比(V0/VA)对溶液中Ni2+、Fe2+的萃取率影响如图所示,V0/VA的最佳取值是________。
第 5 页,共 7 页
22.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 ①生石灰,②固体氢氧化钠,③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2)作指示剂],④五氧化二磷,⑤ 无水氯化钙,⑥浓硫酸,⑦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等。
(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填序号)。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全部
(2)上述②、④、⑤、⑥四种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1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l2•6H2O,该变化过程属于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下列气体中,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_________ A.CO2 B.HCl C.NO2 D.NH3 E.NO
(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能力,其原因为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 (1)乙烯的结构式是 .
(2)若将乙烯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试剂是 .(填序号) ①水 ②氢气 ③溴水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能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A,A的结构简式是 ,其反应类型是 反应(填“取代”或“加成”).
(5)下列化学反应原理相同的是 (填序号). ①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SO2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③SO2使品红溶液和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第 6 页,共 7 页
24.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②的目的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____________;
(4)实验的具体操作是: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滴加浓硝酸;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