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背景资料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元末明初着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着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 、据说和施耐庵合着《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三国演义》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之一,不仅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亚洲的其他国家广泛流传。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的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2、人物简介:
诸葛亮 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
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
周瑜:周瑜,字公瑾,东汉末年东吴著名将领。这是个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其身上有着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身为一国军事领袖,周公瑾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协孙策破皖城,功寻阳,败刘勋,讨江下,平定豫章、庐陵。孙策死后,传其位于孙权,当时孙权兵弱,周瑜凭借自身谋略,助孙权一路攻城伐地,实力迅速增强。后巧施苦肉计,帅孙刘大军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使其兵力受到重创,从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鲁肃:(172-217),字子敬,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鲁肃少年看出世道将乱,便苦练箭术。其后周瑜带了几百人从鲁肃门前过,向鲁肃借粮。鲁肃当时前里有两囤米,鲁肃当时就借了一囤米给周瑜。周瑜十分感谢鲁肃,后来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明确提出了与曹操、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孙权非常敬重鲁肃,与他日夜交谈。208年,曹操南下,东吴分为主战主和两派。鲁肃立主一战,并主动前往江夏请诸葛亮过江,使孙权看到了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
就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之际,孙权的部下周瑜和刘备的部下诸葛亮便要合作一起抗敌。可是, 周瑜非常嫉恨诸葛亮, 总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用了三次想陷害诸葛亮,第一次下令诸葛亮偷袭曹操军粮,欲借曹操之手伤害诸葛亮,二是,以水战需箭为名,要诸葛亮
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这就有了“草船借箭”。三是赤壁之战前要诸葛求东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相关资料或书籍看一下。这些都是展示诸葛亮超凡智慧的经典故事。
接下来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品读草船借箭这篇课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