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阅读及答案】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 阅读答案及赏析
【诗词阅读及答案】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览胜诗赋新诗。过门更相呼,存有酒推敲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败,无为忽回去兹。衣食当须纪及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1、对这首诗的认知,恰当两项的就是:de
a、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存有酒推敲之的意思就是与友人边诗云酒边推敲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回去兹意思就是不要着急着返回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解析] 阅读
全诗,通过农务、力耕等词,可以确切地看见这就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抒发生活体会的诗歌。
过门相访的,一起斟酌的,相思的,言笑的,都是乡亲邻里农民兄弟,而且诗人和乡亲邻里互相串门、一起饮酒、围坐谈笑,关系十分融洽和睦,全诗的的基调是快乐的。 认知把握住了这首诗的大方向,马上就可以答疑第1小题了。a、b不合乎本诗的题材特点和思想情感的大方向,所以就是错误的。c项的认知和本诗的感情基调相腰,也就是错误的。再依据注释,可以明晰认定d、e为恰当。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了那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解析:这一题既考查了思想内容,又考查了表现手法。做为田园诗人的陶渊明,他对田园生活就是抱著存有一种向往和崇尚的态度,所以,他笔下的田园生活通常都就是幸福的。从这首诗来看,他描绘的就是人们之间的日常生活,从相呼、推敲、的得、言笑等描
绘来看,整体表现的就是人与人之间那种幸福的人际关系。其白描手法从语言的质朴中不难看出。 阅读答案 :
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快感主要就是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人与人之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相呼、相饮、春草、相言、相笑等情景,尽情地整体表现出。 赏析:
这貌似平淡无奇的诗句,却描写了一幅诗人迁居南村后,和村居文士们经营耕作,时时相约,乐数晨夕的图画。
一开头,作者就勾画出了登高赋诗,不虚佳日的场面: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赋诗。能赋新诗,可以看出这些人自然不是一般的农民,而是同作者志趣比较相投的士人。这登高赋诗,也自是文人骚客特有的生活情趣。登高之时,一有良辰美景为之助兴,二有素心人相伴,他们自由地敞开心扉,赋诗言志。在赋诗中忘却尘网之苦,获得精神上的莫大安慰。这是一个生活场面。
过门更相呼,存有酒推敲之,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朋友过门,互相打招呼,相约在起至,如果存有酒,大家一起推敲享用。我们仿佛听见了那平易近人的打招呼声,仿佛看见了他们饮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这里,人与人之间率真亲密的关系整体表现出了。这又就是一个生活场面。他们农务各自归属于,但闲暇辄春草,春草则的得,言笑无厌时,这里紧随上两句,写下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的得相访,涌入在一起谈谈思思没厌足的时候。此理将不败,无为忽回去兹,意思就是说道,这种览胜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幸福,无法轻而易举地舍弃它。将,即为岂的意思。大胜,幸福。这两句诗就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叹。表面上平平淡淡,而实际上却蕴含着深深的感叹:览胜赋诗、行礼享用、草庐田野、的得相访,这种生活就是多么悠闲,而官场上有的却是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存有此对照,所以诗人才说道:无为忽回去兹。这里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爱好,对官场的憎恶,和自己永远草庐田亩的决意。衣食当须纪及,力耕不吾欺,这两句诗就是这首诗的又一个层次,就是诗人对劳动生活的重新认识。就是这两句诗,并使全诗的内容更加多样深刻。诗的意思就是:穿着的喝的须要自己亲自回去经营,只要不懈努力耕作,就不能徒劳并无税金。可以窥见虽然诗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时也过着览胜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著他退出草庐,实际上他不仅没有退出草庐自资的生活,而且认识到了衣食固其端的。他晓得览胜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就是必须存有衣食并作确保的。这两句诗可说是《迁居二首》的灵魂,没它,什么素心、高趣也就不存有了。共同的草庐自资的生活,正是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就是他们快乐的根源啊。
这首诗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既写了室内生活,也写了室外的生活;既写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气氛。另外,典型细节恰到好处的运用,也是这首诗的一个明显的特点。过门更相呼,活脱脱地写出了朋友之间兴趣盎然、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相思则披衣,写出了邻里之间相思的迫切情状。诗人在最后强调衣食当须纪,使全诗的蕴含更加丰富。如果诗人仅写前面的内容,这首诗就单薄得多,强调了衣食的重要性,说明了他所希望的农村生活,除了登高赋诗以外,也还有躬耕陇亩的一面。同时也说明了他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加深了,对农村生活比原来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