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体育后进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如何培养体育后进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体育教学和语文、数学教学一样,也有学习困难生。这些学生大都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本人练习行为、练习效果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或没有达到预定的练习效果。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要认真培养体育后进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氛围
众所周知,体育课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身体练习属于运动条件反射,它是在大脑皮层支配下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随意运动。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相反,体育后进生本来对于体育学习就感到厌倦,缺乏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而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存有隔阂,后进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衡,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更加降低,甚至会处于抑制状态。因此,我觉得要培养体育后进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首先,必须建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或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和谐的气氛。如后进生畏惧新动作或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的示范与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如当他们完成动作稍有进步(即使是失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那怕是点点头,学生的精神上都会感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后进生在心情舒畅中逐渐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
二、充分激发体育后进生学习动机
我们知道火车没有动力不能奔驰,机器没有动力不能运转。一个人如果没有动力,那他将一事无成。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的正确是否及其强弱将对人的活动效果产生直接
1
的影响。在体育课中,体育后进生对体育课不太感兴趣,不明确体育课的目的,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就没有学习的“动机”,缺乏了动机,课堂上就不会认真投入,而是应付了事,这就意味着体育课可有可无,上与不上根本就是一回事,那就更谈不上对体育课的兴趣。而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体育课有兴趣呢?
1、明确目的激励学习动机
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特别是当前正掀起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教师应充分把握机会,对后进生进行目的性教育,体育的本质是增强体质,是对人的身体进行教育。体育课是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了解体育的知识、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使思想品质得到磨练。通过使后进生明确了其价值,就会认真去学,用心去学。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体育课感兴趣了。
2、锻炼促进人体的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青少年,可以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利用理论课进行讲述。让后进生明确体育是富有多种技术的健美运动,积极参加锻炼,强身健体是造就人体外在美的基础,没有体质的增强,外在美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通过观看一些健美、技巧、体操、跳高、球类等多种比赛的场面,让学生带来一些美的享受,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参加体育运动”为“我要参加体育运动,”调动后进生学习这门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三、调动体育后进生的积极性
体育后进生本身就是不爱动、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我认为要调动体育后进生的积极性,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2
1、让体育后进生尝试成功
要调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为此,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尝试成功的机会,在教学中始终要贯彻“让每一个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在难易程度上要有意创设梯度,视对象而定,不设难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保证那些身体矮小、体型较胖、身体素质较差的体育后进生和其他同学有一样多的练习、表现机会。例如我在教学“跳山羊”时,发现这些后进生不敢跳或者老是过不去,通过观察,我发现主要是这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这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不及另一部分学生。二是这些学生在以往的活动中没有获得过成功的体验,心里怕,不敢跳。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降低了山羊的高度,使他们跳的山羊明显低于其他同学的山羊。然后又请来了另外一位体育较好的学生,站在山羊的两侧做保护工作,消除他们因害怕而不敢跳的心理。最后,我从他们中间请了一位学生来跳。这位学生第一次没有过去,一下子坐到了山羊上,我们及时地抓住了他,他没有跌了下来,我根据他跳的情况,分析了他存在的问题,由于第一次跳时没有跌下来,他的胆子有点大了,也想再试一次,在我的鼓励下他又跳了一次,这一次虽然过去了,但是臀部碰了一下山羊,不过我和全班的学生都一起鼓起掌来,鼓励他的成功,并且告诉他如果踏跳再有力些,腿再分得大些,动作就会更标准,在大家的掌声下,他的兴趣更浓了,兴致高涨,结果第三次他成功了,由于动作非常标准、优美,还博得了大家长时间的掌声。其他的学生被他的成功所鼓舞,也纷纷要求来练习,每个人很快就获得了成功,我也完成了教学任务。而这部分学生以后对体育课也感兴趣了,体育运动的信心也增强了。
2、激发体育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中小学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体育先进生不用费力就能得到优良成绩,而后进生尽管相当努力也只能在及格线左右徘徊,甚至有的后进生,即使练上一辈子也达不到“及格”的标准,这样势必会挫伤因先天不足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大大挫伤了学生的练习的积极性。在
3
我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成绩评定创设阶梯的方法,用这种相对柔性的评定标准,对培养后进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和兴趣,对中小学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培养后进生对终身体育的兴趣、习惯均有积极的意义。
四、培养体育后进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积极自我评定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的内部动力,是成人、成才、成业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品质。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最为经典的自信“语录”;毛泽东“千山万水只等闲”是最有气魄的自信,没有自信也就不会有爱迪生等伟大的发明家和他们的发明创造。可以说自信心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我通过观察,发现许多体育后进生在体育活动中容易产生自信心缺乏的现象,为此,我从体育活动中入手,促进体育后进生自信心的发展。
1、鼓励体育后进生自我心理暗示
这种方法是指通过语言和动作一含蓄的方式,对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如:在体育教学中让后进生经常进行自我暗示“我行”、“我感觉不错”、“没关系、我能行”等,利用这种健康教育干预的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后进生缺乏信心,自尊心底落的心理障碍问题,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2、让体育后进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
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的学习积极性高,进步快,这是因为对结果的了解按其效应说来又是动机的引起。知道结果能使后进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给学习以强化作用,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发上进心。因此,作为体育工作者,要善于发掘、
4
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肯定其长处,及时把学习结果告诉学生,指出优缺点,正确地加以肯定、赞扬,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使其振作精神,树立起进步的信心,从而由后进转变为先进。
总之,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培养“体育后进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在体育品德和运动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协调发展。为他们在课堂中创设和谐的师生气氛,教学中注重激发后进生学习动机,充分调动体育后进生的积极性,增强体育后进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由后进逐渐转变为先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