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常识选择题
A.法国作家莫泊桑、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和美国作家欧亨利都以写短篇小说著称,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美称。
B.雅各布格林和比利时的威廉格林是兄弟,他们共同收藏出版了《儿童与家庭童话故事集》,丰富了世界儿童文学的宝库,“格林兄弟”的名字也挂了很久。
c以写小说《基督山伯爵》著称的大仲马和以写戏剧《茶花女》闻名的大仲马是父子,两人对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小说的发展和现代戏剧的创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 《简•爱》和D.《呼啸山庄》的作者夏洛特、艾米丽和安妮都是一个母亲生的姐妹。“一家三姐妹”是家喻户晓的作家,在英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实属罕见。
2.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错误说法之一是()
A.世界名著的作者依次是莎士比亚、莫泊桑、高尔基和奥亨利。
B.法国小说家凡尔纳写过很多科幻小说,主要作品有《艾格妮丝•格雷》 《哈姆雷特》 《羊脂球》。
c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塞万提斯、狄更斯的代表作是《母亲》 《竞选州长》 《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海底两万里》。
D.《八十天环游地球》 《红与黑》 《复活》是俄罗斯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德国作
1 / 6
家格林的童话,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
3.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是正确的()
A.剧本《堂•吉诃德》 《双城记》 《狼和小羊》的作者依次是英国的莎翁、法国的莫里哀和俄国的尼古拉果戈理。
B.《灰姑娘》 《海的女儿》 《威尼斯商人》 《悭吝人》是福楼拜、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依次写的。
C.世界名著《钦差大臣》 《包法利夫人》 《苦难的历程》 《上尉的女儿》的作者依次是列夫托尔斯泰、尼古拉果戈理、罗曼罗兰和歌德。
d但丁、拜伦、歌德、普希金分别是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的著名诗人。
4.以下关于作家作品的不正确说法之一是()
a. 《父与子》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
B.《安娜•卡列尼娜》是意识流小说。
C.《巴黎圣母院》是一部荒诞剧。
D.《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
5.以下作品、作家、时代(国家)、体裁对应正确的是()
2 / 6
A.《浮士德》 ——汤显祖——明代小说——
《变形记》 ——塞万提斯——葡萄牙——小说
B.《墙上的斑点》 ——普希金——俄罗斯小说——
《等待戈多》 ——老舍——现代——小说
C.《百年孤独》 ——杜甫——唐诗——
莎士比亚英语诗歌
D.《牡丹亭》 ——曹雪芹——清代——小说
《堂•吉诃德》 ——惠特曼——美国小说——
6.下列作品、作者和国家(朝代)的对应者是()
A.《上尉的女儿》 ——兰陵小孝生——明朝
《四世同堂》 ——但丁——德国
B.《蜀道难》 ——王实甫——明朝
《威尼斯商人》 ——仲马——法国
3 / 6
C.《红楼梦》 ——孔——清朝
《警察和赞美诗》 ——托尔斯泰——俄罗斯
D.《金瓶梅》 ——何敬之等——摩登
《神 曲》 ——小林多喜二——日本
7.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不正确说法是()
A.《西厢记》是我国保存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北朝与《茶花女》合称“乐府双”。
B.《桃花扇》选自《复 活》,原名《白毛女》。
C.《蟹船工》是《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之后的另一部诗集,作者是南朝陈的徐陵。
D.《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重要标志。
8.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不正确说法是()
A.两人同名命名的作品,古代苏辙父子在苏洵的《玉台新咏》,近代朱自清、俞平伯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剧本《玉台新咏》,诗歌《诗经》和长篇传记《楚辞》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郭小川和
4 / 6
吴运铎。
C.解放区文学包括张天翼的小说《孔雀东南飞》,丁玲的《六国论》,何敬之和丁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D.“山医蛋派”作家赵树理,小说《虎符》 《团泊洼的秋天》;“莲花派”作家孙犁的小说包括《把一切献给党》《山城巨变》29。下列外国作家、作品和国家之一是错误的()
A.但丁—— 《华威老师》 ——意大利莫里哀——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法律
B.司汤达—— 《白毛女》 ——法国狄更斯—— 《小二黑结婚》 ——英国
C.屠格涅夫—— 《三千里江山》 ——俄罗斯海明威—— 《荷花淀》 ——美国
D.肖洛霍夫—— 《神曲》 ——苏联伏尼契—— 《伪君子》 ——爱尔兰
10.文学常识表达中的下列错误之一是()
A.老舍是当代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小说包括《红与黑》 《双城记》,他的剧本包括《上尉的女儿》 《老人与海》。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诗集《静静的顿河》,历史剧《牛虻》 《骆驼祥子》等。
C.《四世同堂》 《龙须沟》 《茶馆》 《女神》等小说都反映了半殖民地旧中国劳动人民遭受严重压迫和剥削的痛苦生活。
5 / 6
d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其作品以素雅诗画完美统一、古朴清新的泥土气息为特色,对当代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誉为“荷花园派”。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