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肥皂泡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吹肥皂泡的情景。
3.品读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 教学难点:体会吹肥皂泡带来的乐趣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肥皂泡 教学过程: 一、开课导入
1、师:同学们,周末我给大家布置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对,就是自制肥皂水吹肥皂泡,相信大家感受到了不少欢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冰心奶奶的童年,去重温吹肥皂泡的快乐吧!右手伸出来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第二十课《肥皂泡》。
2、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 二、思维导图,整体感知
师:相信大家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自学,那么我们就先来通过大家绘制的思维导图来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展示大家画的思维导图)
指名让学生上台讲解,预设: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作者写了自己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并写了怎样制肥皂水、吹肥皂泡,还通过看肥皂泡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先总写后分写,全文是总分式结构。
师评价:表扬你思维导图画得好,而且讲得也好,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并加以整合,这样内容、结构一目了然,让我们都明白了。 三、前测反馈,讲解错题
过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我们了解了,那么我们来看看大家做的前测题,看看大家的自学情况。选两道题讲。 (指名生上台讲)
四、总结问题,读好词语 过渡:通过前测,老师发现大家在这些词语的读音上
还有一些问题,那我们就再来复习一下,读好它们吧! 出示词语,全班齐读一遍。
词语:潮湿 粘稠 脆弱 圆润 慢悠悠 颤巍巍
玲珑 清澈透明 光影凌乱 屏住呼吸 和弄和弄
强调多音字“和”的读音,理解“和弄和弄”的意思,此处的弄为轻声。 百度汉语里和弄的意思有两个:1.搅拌;2.挑拨,在文章中是搅拌,这里设计一个选择题,让学生选择。
最后让学生做动作演示和弄的意思。引导语:你来“和弄”一下,你来“和弄和弄”
五、自学反馈,梳理疑点(这一部分就点一下吧) 反馈课前任务单完成情况。 六、以疑导学,小组探究
过渡:通过大家完成的自学任务单,老师发现大家对制作泡泡水和吹泡泡特别感兴趣,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品析这两段,去体会作者对吹泡泡的喜欢。 1、根据探究提示,大家在组内分享自学的收获。(倒计时)计时4分钟,开始。 探究提示:
①自学课文3-4段,找出文中制肥皂水、吹肥皂泡、赏肥皂泡的句子进行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根据自学单整理自学,小组讨论后汇报,汇报时注意声音响亮。
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整理复习一下你的自学单,再给三分钟小组讨论。 现在老师随机抽取一个小组来分享你们的探究收获。 2、抽取一个小组交流汇报自学收获。 重点讲:
预设一:第三段第一句。(抓关键词、写法、情感)
我们把用剩的肥皂头儿,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制肥皂水)
师评价:表扬你们小组很会抓关键词,“放、加、和弄”这几个动词就体现了大家制作肥皂水的过程。你们在自己制作肥皂水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我想问一下大家,这里的“肥皂头儿”是什么意思呢,老师有点不明白。 谁来
帮帮老师,告诉我应该怎么理解?指名让生说,点一两个人。 这个“头”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有4种含义,分别是:
①. 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②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 ③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④.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很显然在本文中,肥皂头儿是第4种含义。引导读好。 那枝头、山头、笔头有分别对应哪种含义呢?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虎头虎脑( )枝头( )平头( ) 指名读这一句话,请你来制肥皂水,请你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制肥皂水。 过渡:肥皂水制好了,可以吹泡泡了,可是泡泡要怎么吹呢?哪一小组来交流? 可结合视频来理解。
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了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如果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它们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吹肥皂泡) 师小结:这一组的同学观察细致善于总结。本段使用了顺序关联词,并运用一系列动词将吹肥皂泡的过程描写得十分具体。我们日后习作中也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指名让生读:请你来吹肥皂泡、请你来扇肥皂泡…… 相机评价:要读得轻轻地,不然肥皂泡就破了。 引读:
师: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作者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描写吧——
生齐读第3段。正是因为在制肥皂水,吹肥皂泡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少乐趣,所以作者才说“小时候,我玩过很多游戏,其中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评价:要读得轻轻地,不然肥皂泡就破了。 我们大家刚才吹出了好多又轻又圆的泡儿,我仿佛看见它们慢悠悠地在空中漂游呢。这么多美丽的肥皂泡,又有谁来赏呢?哪一小组愿意来赏肥皂泡?
3、预设二: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清澈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儿,会扯得又长又圆,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师小结:表扬你们小组很会品词析句,找到了“五色的浮光”、“清澈透明”等词语,作者正是用这一系列的词语体现肥皂泡的美的。通过你们的汇报,老师也仿佛看到了这不同样子的肥皂泡,看到了大家吹肥皂泡的情景。
这里的光影凌乱是什么意思呢?理解光影零乱的意思,可以用拆合法,透明的泡泡在阳光下/光线下,闪耀着无色的光,还倒映着周围事物的影子,零乱就是很乱,合起来就是又长又圆的泡泡在阳光下一边飘一边转,闪耀着不同角度的光影,让人眼花缭乱。请你再来读(吹) 结合视频来理解。
过渡:肥皂泡这么美,还有着不同的样子,难怪作者最爱玩吹肥皂泡。 4、预设三:这时,大家都悬着心,昂着头,屏住呼吸……(抓关键词、写法、情感) 吹肥皂泡本来是很开心的事情,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么凝重的表情呢? 指导:体会孩子们怕泡泡破裂的担心,更加突出对泡泡的喜爱。 师小结:这一组的同学通过抓住句中的动词,观察大家的神态,感受到大家对肥皂泡的在乎与喜爱。来有谁能试着读一读,读出你的在意和喜爱。 指名读,师相机评价,好不容易吹出了这么多的肥皂泡,你很紧张,屏住了呼吸,生怕一呼气就把它吹破了。
你很在乎这美丽的肥皂泡,生怕它破了,一直昂着头紧盯着它们。 你这么读,肥皂泡会被你读书的声波震破了……请你像我这样再读一读。 师小结:肥皂泡这么美,我们大家都很在意它们,可美丽的东西终究是短暂的。不久,这五彩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四段,留住肥皂泡的美和孩子们的欢乐吧!全班齐读。
过渡:吹肥皂泡很有趣,肥皂泡很美,所以作者才这么喜欢吹肥皂泡,并对肥皂泡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想找人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并说说你最喜欢这一段里面的哪句话,为什么?
5、预设四:它们轻轻地飞走,是那么圆润,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抓关键词、写法、情感) 师小结:这一组的同学抓住了本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肥皂泡圆润、自由、透明、美丽的特点,也表达出我们喜爱肥皂泡的原因。
引读:师:让我们通过朗读跟随这美丽的肥皂泡再进行一场旅行吧! 生齐读第5段。
6、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制作肥皂水、吹肥皂泡、赏肥皂泡的过程,收获了不少乐趣,所以冰心奶奶才说她“最爱玩的是吹肥皂泡”。 七、课后学写。
请写一写你自己制作肥皂水吹泡泡的过程,注意用上一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和动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