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班级:
1.《稻草人》 的作者是
版家和社会活动家。童话集有《 2.《 自相矛盾 》选自《 3.查词典 ,理解词语。 自相矛盾: 多此一举
义词 :(多此一举)
4.查资料填空
安徒生( 1805 — 1875 ) , 为
,他一世合计写了 童话
贝儿 》等。小女孩共
《多此一举》 选自《 战国策齐策
姓名:
( 1894— 1988 )原名 》,作者
》它告诉我们:
,有名
》等。 期间思想家。
、编写家、出
聪慧的野牛》、《古代英豪的石像
,
近
反义词:(点睛之笔)
国 19 世纪有名童话作家 ,世界文学
篇 ,代表作有 《 拇指姑娘
次擦烧了火柴 ,分别看到了
首创人。被称
》、《野天鹅》、《 好运的
5.《刺猬汉斯》是 德国 国作家 其余的童话有《
2 个国王 ,第一个国王是
从前参加
,追随
格林兄弟 写的
,
第二个国王
(体裁)。我还读过他的
》等。课文中的刺猬汉斯遇到了
青蛙王子 》、《 灰姑娘 》、《
6.( 1)于右任( 1879— 1964),陕西三原人 ,中国
,进行反对
,
的革命。《望大陆》于
首诗是于右任先生的一首 7.背诵并默写《望大陆》
。
公然发布 ,马上感动了无数。这
8.查资料填空
(1)香港 ,有“东方明珠 (2)中国人能够称华夏子女 10.《山海关》的作者是凌青 11.读课文 ,填空。
(1)中国“东方第一哨”在 国大陆的
(2)课文采纳了 了
12.阅读课文片段 ,回答下列问题。 在大人们的责备和追问声中
,我们委屈地献上了革药和小鱼。老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
对话的方式 ,主要写
”的美名和“购物天堂
,香港特别行政区建立。 ,也可称
,文章向我们介绍了
”的美称。 后代 ,还可以够称
年 月
的传人。
日 ,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履行主权
。
,位于东经
,北纬
,是祖
。
; 4、士兵等方面的内容 ,
1 / 8
1 / 8
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身子 ,哭了 ,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 上⋯⋯
( 1)老 什么一下子 住了我 乎乎的身子,哭了? ( 2) 里没有写老 ,假如老 ,她会 些什么呢?
。
13.《秋季的 念》的作者是 了母
14. 文片段
,回答 。
“出色极了” “, 糟糕透了”;“精
,
,文章通 母 关怀
,也表达了“我”
,照 “我”的 致描绘 ,表
些年来 ,我少年 代听到的两种声音向来交 在我的耳 : 使它不被哪一股 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 (1)文中的 两种声音是指什么?
,“出色极了”也好
彩极了” ,“糟糕透了”⋯⋯它 像两股 不停地向我吹来。我 慎地掌握住我生活的小船
,“糟糕透了”也好 ,我努力地向前 去。
, 两个极端
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 点——那就是 。在 的激励下
。
( 2)成年后 ,作者 什么也愈来愈领会到儿 是“多么好运”?答:
15.《 花 子
里 的 》 了
“
花 子 里 的 ” 分 写
。 。文主要述
的思
16.《 了五美元的礼品》的作者是 了 想感情 17. 一 。 《夏季 句》 《竹石》 《石灰吟》
《石灰吟》的作者是
思 (
句
国 的
,表达了作者
于 李清照 燮
代的
清 明 宋
咬定青山不放松 生看作人杰 要留清白在人 。 , 中最能表 作者
18.依据 文内容填空。
的
的
》
中
句
是 以
)。李清照《夏季
的 句表达了豪 的理想和 国精神。
19.若是根会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根会 些什么?用你自己的 写一段通 、完好的句子。
想
感
情
。
20. 文《詹天佑》的中心句是
詹天佑是我国优秀的 国工程
。 文是
2 / 8
2 / 8
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按 照事情 展的先后 序 来表达的 :委任詹 天佑 工程 ,主 持修筑京 路→ →京 路 提早两年竣。
文在表达詹天主 修筑京 路的 程中的三件事:
勘 路
。
、 开 地道 、
,和人字形
“人”字形 路 路。
居庸关
八达岭
21. 你用 的 示表示詹天佑在开 居庸关和八达岭地道 所用的不一样方法
“人”字形 路
22.《 零丁洋》 首 的作者是我国 “
南宋 期 大的民族英豪
,
文天祥 所作 , 中的
。”
诗, 这 两 句 体 现 了 文 天 祥
的民族气势 ,也表达了他 的坚毅意志 ,这首诗是信心书 ,又是
宣战书 ,它告诉人们:文天祥在任何状况下都不会妥协 ,不会投诚!
23. 《恕孔吧 ,黄河》达成 。 他的声音 而 而
, 而
, 而
,好像 薄而出的旭日;
; 而
,好像暴 雨中折翅的小
,
,
,好像那 浪排空的大吼中的黄
;如
同拂晓中穿 的小溪
河⋯⋯抗 演 的每一 心 ( 1)按 文内容填空。 ( 2) 系上文 ,理解加点的 。 抑 挫: 声音高低起伏和停 折。 (3) 段 主要写的是
,都跟着抑 挫的 句 奏跳 着。
光已然朗 《黄河大合唱》 , 你的感觉。
歌 运用了 排比 和 比 的
修辞手法。
(4) 此中的一个句子
。
24.《一句 》的作者是 《死水 》是 代 典之作。 首 表达了 25.《琥珀》 《
篇文章是依据 德国
》中的有关内容改写的
(国家)作者
,
,他是我国 代有名
《一句 》中的“一句 ”是
、
。其新 集《
,作者通
。
柏吉
》
的
26.依据 文内容填空。
特别的琥珀的形成 程分两大 段
四个 段:( 1)一大滴松脂从 上滴落下来; 往下滴 , 成一个松脂球
,一是形成松脂球 ,一是松脂球 成化石。
( 2)把蜘蛛和 一 包在里
, 成了化石
。
,你理解了什么道理?
琥珀形成有
;( 3 )松脂
; (4)吞没在泥沙下
27.《自然之道》 文中的“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了 个故事 “ 自然之道”指的是大自然的 律。 个故事 往会 惹祸与愿 的 果 。 28. 文片段
,回答 。
3 / 8
告 我 :假如不按自然 律 事 ,往
3 / 8
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其实不是全部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有一次 “这里面的价值”是什么意思?
,我把怀特森老师的事讲给一位街坊 ,他惊
讶极了:“那位老师不应这样愚弄你们。 ”我正视着他的眼睛 ,告诉他:“不 ,你错了。”(1)
是指在怀特森老师这类教课方法的教育下 ,从这类“新思疑主义”的学习方式中获益的学生们 ,真实认识到这样做的踊跃作用。
( 2)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实质 ,我为何说他“错了”?
答:说明我已真实认识了老师的良苦专心,也已认识了新思疑主义的利处。
29.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迪斯尼乐园是由
法上遇到启迪 ,产生了“ 世界最正确路径的过程。
30.依据课文《将相和》内容填空。
(1)课文用“将相和” 命题 ,既饱含了本文是讲两人之间从
事内容 ,又暗点了文官武将 用文中的四字词语填空)
(3) 课文《将相和》这个故事中的主人翁分别是 神
设计的 ,他是一位
,
,
。
”的卖葡萄的方
本文侧重记述了他从一位年迈的萄萄园主“
”的路 径设计谋略 ,被评为
和——不睦——和
和
负荆请罪
的故
团结一致、治理国家 的故事主题 .。
(2)课文《将相和》 主要叙述了 物归原主 、渑池会见
廉颇
三个故事。(请
和 蔺相如
,你最喜爱 蔺相
如,由于他机智 英勇、胸襟广阔 ,有以国家利益为重 ,顾全局, 识大概的精
。
假如蔺相如跟廉
。
勇于认错、
背着荆条恳求惩罚 ,表示认
31.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由于赵国武有 颇将军闹翻了 ,结果是
,文有
,因此秦王不敢入侵赵国。
(2)“ 负荆请罪” 的主人翁是 知错就改和 机智英勇、胸襟广阔 错道歉。
32.《奴隶英豪》 改编的。 (2)课文采纳
和 。两人的性格特色分别是
。这个成语 此刻的意思是
(1)课文《奴隶英豪》是依据
(国家)作家
的《
》有关片段
独幕剧
的形式叙述了 两千多年从前发生在罗马城里斗兽场上的故 的抗争精神。
事,热忱地颂扬了热爱自由的奴隶英豪斯巴达克
33.( 1)《赤壁之战》是依据《 (2)《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出名的 火影刀光之中
黄盖 ,谋略深远的周瑜 ,明察秋毫的程昱。
34《. 老人与海》 是依据 美国 作家海明威 的《 年度的美国最高新闻奖
成为世界文学史和电影史的“硬汉”形象。
》里的故事改编的 ,它的作者是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
战例之一。在“赤壁之战”的
的曹操 , 有勇有谋
,我们认识了一个个绘声绘色的历史人物:因骄而败
》改写的。《老人与海》 获取了 1953
老渔夫桑提亚哥
普利策奖和 1954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小说中的
35.课文《鲁滨孙造船》节选自 英国 (国家)作家 笛 福 的《鲁滨孙漂流记 主人公名叫 鲁滨孙 ,课文主要叙述他
》。作品中的
的事。
4 / 8
4 / 8
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六年级语文试卷
一、看拼音 , 写词语。( 4 分)
yúch ǔn
t ān hu àn
w
)
ān y án d )
ǒu qi ào (
)
( ) (
(
pénɡp ài
mi
(
ǎn ti ǎn
j ǐn sh ěn (
)
j īnɡ j í
( ) )
( )
二、增补词语 , 并解说所填字的意思。( 6 分)
争先( )后——( )
面面相( )——( )
自强不( )——( ) 名不( )传——( )
如雷(
)耳——( ) ( )头沮丧——( )
三、我会选。( 5 分)
1、下边哪篇不属于写人的文章。( )
A、《永久的歌声》 B、《稻草人》 C、《詹天佑》 D、《老人与海》
2、“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的是( )
A、泰山的壮观情景 B、庐山的壮观情景
C、黄山的壮观情景 D、华山的壮观情景
3、下边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
A、赤壁大战 B、草船借箭 C、三顾茅庐 D、负荆请罪
4、“扬长避短”中“扬”的意思是( )
A、举起、升起 B、漂浮、飘扬 C、弘扬 D、流传
5、“她对生活没有特别大的奢望——全家人健康、幸福
话中的破折号表达的意思是()
, 就是她独一的 , 也是最大的盼望了。”这句
A、解说、说明 B、话题的变换 C、声音的延伸
5 / 8
5 / 8
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四、用改正符号改正下边语段中的错误。(
5 分)
这里风景艳丽 , 村前是一个大池塘 , 塘水清如明镜 , 篮天白云倒映着水中 , 塘中荷花点点;竹林中山
雀, 画眉和小鸟对唱 , 鸣声洪亮动听 , 村后是一清翠的竹林 , 到过这里的们都说它真像一副漂亮漂亮的风景画。
五、判断题。( 10 分)
1 、“当天东南风起甚紧” , 中的“甚”是“甚至”的意思。( )
2 、在不知道“蔺”的读音时 , 用部首查字法最方便。( )
3 、“曹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
4 、“我需要努力。”与“我不得不努力”表达的意思基本是同样的。( )
5 、“仇视、厌恶、恼恨、埋怨、不满”是按程度由深到浅的次序摆列的。( )
6 、“上学”中的“上”与“下乡”中的“下”都含有去的意思。( )
7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唐代伟大的民族英豪文天祥说的。( )
8 、“车水马龙、阴谋鬼计、全神贯注、拨苗滋长、纷繁扬扬”这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 )
9 、她以前多么幸福 , 跟着奶奶一同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句话中两个 “幸福” 的含义同样。( )
10、《秋季的》、《花边饺子的爱》以及《为了五美元的礼品》都是写伟大的母爱。( )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 分)
1、“谁也不知道她以前看到过多么漂亮的东西
去。”两个“幸福”分别指:
, 她以前多么幸福 , 跟着她奶奶一同走向新年的幸福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从心底里知道 , “出色极了”也好 , “糟糕透了”也好 , 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那就是爱。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累积与运用。( 10 分)
1、“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自寓言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还可以写出四个这样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8
6 / 8
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2 、《黄河大合唱》是由 ______________写的词 ,_______________ 谱的曲。
3 、我能默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 劝戒朋友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可用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书斋里能够贴上这样一句名人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回首本学期学习的课文 , 我感觉很深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使我认识到 , 不论在海角天涯 , 祖国
永久是我们心中的最爱;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觉到大自然的巧妙; _________________ _ 的忠诚以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幸福生活的盼望 , 使我感觉到童话世界本来 这样出色。(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课题)
7、《将相和》这篇课文一共讲了三个故事 , 按课文先后次序 , 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中的 “将” 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相”
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
八、口语社交。( 5 分)
小明吃完早饭 , 取出餐巾纸擦完嘴巴 , 顺手把纸扔在了地上。 小军看见了 , 笑着说: “你还真讲究个人
卫生的呢。”小明听了 , 红着脸捡起纸团扔进了垃圾厢。
小军的话中有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还可以够这样对小明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了小军的话 , 小明应当这样往返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认真阅读下边短文 , 达成后边练习。( 21 分)(一)课内阅读( 6 分)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 誉之曰:“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解说带点的字。( 2 分)
其人弗能应也。弗: ___________ 应: ______________
誉之曰誉: ________________ 曰: ________________
2、“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 应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语气。( 2 分)
7 / 8
7 / 8
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复习题
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8 / 8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