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如何提升资源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

来源:华佗健康网


浅议如何提升资源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

本文从电子数据库与纸本资源的采购不同点入手,分析了电子数据库采购中的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对电子数据库的采购的特殊性要求提出了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

标签:电子数据库 纸本资源 采购 人员素质

0 引言

高校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资源已经成为和图书、期刊这些纸本文献并列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二大支柱之一,有些图书馆电子数据库的采购经费已经接近或达到纸本文献的采购金额。纸本文献的采购由专门的采访部或资源建设部负责,而由于电子数据库的采购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于纸本资源的采购,电子数据库的采购各高校图书馆负责部门或人员也就不尽相同。下面就探讨电子资源的采访与纸本文献的采访有何不同,采购人员需具备怎样的素质,以及电子数据库采购人员需要面对何总挑战。

1 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采购的区别

本文所指的电子数据库资源,主要是指图书馆从数据库开发商处所购买的数据库,不包括图书馆自建数据库。

1.1 文献的提供方式不同造成的采购方式不同:纸质文献是有明确的实物载体提供文献信息,采购后,图书馆可以对采购的文献进行明确的验收、核对并拥有这些文献的永久使用权。

电子数据库的提供商一般以两种方式向图书馆提供产品和服务:

其一,通过远程包库租用的方式向图书馆用户提供电子数据。即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在线数据库,其数据内容保存在制作者的服务器上,内容是实时更新的。数据库资源并不在图书馆保存,图书馆只有使用权。因此一旦停止续订这个数据库,所有的文献资源都无法使用。

其二,本地镜像服务,即把数据源拷贝到图书馆的本地服务器、磁盘阵列上。读者直接访问图书馆的服务器就可以使用数据库。数据的更新由供应商派人员带硬盘到馆直接进行数据拷贝,或邮寄光盘,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自己拷贝,还有一种方式是在线传输,供应商通过FTP等方式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新数据。这种方式在停止订购后,还可以继续利用存放在本地服务器上的数据库文献,只是没有新数据的更新。

1.2 文献的载体、容量和更新不同带来的采购验收方式的不同 纸本文献的载体是纸张,无论是图书还是期刊它们的信息量都相对较少,因此采购后的验收也

比较直观容易。

电子数据库的载体是数字化的电子信息,需要服务器、磁盘阵列来存储,信息量巨大,如一个电子期刊数据库就包括了上万种期刊历年的所有数据。本地镜像形式采购的数据库采购后需要安装在本地的服务器上,需要专门的信息发布平台通过网络、计算机和专用阅读软件才能够查阅。因此,采购人员在采购数据库前需要先了解图书馆的服务器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发布平台软件的需要,存储空间是否够用等这些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够采购和验收数据库资源。

电子数据库的数据大多是不断更新的,所以它的验收既要包含数据库的整个合同期,要不断检测数据内容的更新情况,还包括图书馆使用权限的验收。

1.3 数据库与纸质文献的版权含义不同 纸质文献的采购,几乎不涉及版权问题,图书馆对纸质图书的使用也不会出现版权纠纷,使用上也没有许多限制。而电子数据库是一种独特的文献,作为数据的汇编是对信息加工的结果。大型数据库的开发和维护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费用,因此数据库作为一种信息产品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数据库的内容。图书馆在向开发商采购数据库资源时应了解数据库本身的合法性,如果该数据库本身存在法律问题,在采购时则要慎重考虑。图书馆界对于我国数据库领域侵权严重的事实应该引起警惕,因为一旦侵权存在,就会导致数据库公司停止对有关数据的采用,进而影响到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

图书馆在与数据库公司签订购买合同时,应识别数据库的合法性。在采购合同中要订立有关版权保证条款,如果出版商不能保证数据库的合法性,应该要求数据库公司签订有关违约条款;如果因法律纠纷而影响图书馆对数据库使用的,数据库公司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签订合同时,图书馆在与数据库商签订采购合同时,应该争取使用方式的最大化,要求数据库商提供浏览、保存、下载、打印等使用方式,增加数据库使用的并发,流量,扩大IP地址范围等,以规避对数据库的版权侵害。

2 电子资源采购对采购人员素质的要求

总的来说,可以将电子资源采访人员的素质分为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三个大的方面。

2.1 知识结构的要求 高校电子数据库的采访人员是图书馆电子文献信息的集成者,掌握着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半壁江山。他们的基础素质决定着电子馆藏的建设质量

首先,需要具备图书馆学方面的知识。如图书馆学概论,中图分类法,中文工具书、现代图书馆学等。有了这些图书馆学知识可以更好的从宏观上把握电子数据库的建设方向,管好和建好图书馆。

其次,要具备一定的学科背景。作为高校图书馆建设者,具备本学校的专业学科背景,可以在采购数据库中能够更深的理解数据库的知识内涵,这样有利于了解和引进符合学校学科发展的高水平的数据库。

再次,还要具有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知识。数据库的采购、安装、使用都需要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也是有些学校把电子数据库的采购放到技术部门的原因。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服务器、存储、网络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数据库的统计方法,权限设置规则这些工作中必须的知识。

以及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电子数据库的采购中会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法律问题,学习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有助与采购中不出现纰漏,更好的维护图书馆和读者的权利。

还有具有一定的外语知识。外文数据库的内容一般比较权威、新颖,能够代表国际潮流和学术前沿的发展动向,对于高校的科研工作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要想顺利的开展工作,不在外文数据库面前成为“文盲”,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外语,最低要能识别数据库基础界面上的关键字含义。

2.2 专业素质的要求 首先,应具备纸质文献的采购经验,并了解图书馆纸质文献的馆藏结构,这可以在电子资源采购中弥补不足,和纸质文献协调发展,只有和纸本期刊订购协调才可以更好的完成电子数据库的采购。

其次,要了解学校的学科设置和发展定位。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保障的单位,只有了解了学校的需求才能建设好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电子资源经费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电子资源的采访中要合理分配经费,不仅要能够满足重点学科和专业的文献需求,而且还能够兼顾到其他学科和专业。只有对学校的办学基本情况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在采访电子资源时有的放矢地鉴别、评价和选择各种资源,从而为教学科研筛选和提供出最新、最有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源。

还应对数据库的采购渠道进行了解。要对电子资源的采购渠道与采访模式有深入的了解,清楚象CALIS、高校图书馆联盟这样一些组织的团购品种和优惠政策,根据本馆实际需求来确定出采购的具体方式。

2.3 职业素养 对于每年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采购费,需要采购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作为一名电子资源的采访人员,应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性质和责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这也是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公关能力也不可或缺。无论电子数据库的采访涉及纸质期刊的采购门槛,图书馆技术部的服务器、磁盘阵列的性能,校园网的环境和网络出口,学校的学科设置等。所以采访人员协调好校内外各个单位、部门,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工作,赢得应有的支持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及自我调控、随机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才能胜任繁重复杂的采访工作。还要有较强的公关能力和亲和力。与书商处理好关系,有利于了解文献出版发行信息,有利于图

书馆及时采购质优价廉、符合读者需求的文献。同时,,采访人员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预测、计划能力。根据采访环境和条件变化对采访工作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推断,用发展的观点制定采购计划。

参考文献:

[1]周淑云.图书馆数据库采购与服务中的法律题[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2).

[2]苟爱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理和模式的变革[J].教育探索.2006.(10).

[3]向林芳.高校图书馆数据库采购[J].图书馆学研究.200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