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班主任工作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未来世界的主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人们最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在实施德育教育工作中,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有:
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初中的学生正是从幼稚顽童向成熟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己、对人、对事的认识、评价和感悟不深刻、不透彻、不全面,往往是我行我素,飘忽不定,以偏概全,自我控制能力欠缺,情绪具有冲动性、爆发性和两极性,变化不定,好走极端,逆反心理特强。作为班主任,必须掌握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学生有问题不可采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正如太阳与风交相争辩比谁强的故事一样,不论何时、何地,仁慈、友善终究是要比愤怒和暴力强出许多。对待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我们要做到春风化雨,关心、体贴、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尽快跨越这一危机期,走向成才之路。
二、以德育人,以情感人
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要对未成年人实施德育教育,那么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就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青少年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
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自己的学习内容、仿效的榜样。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要教育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必先受教育,躬行自明。以德育人,教师要做到诚实,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把自己无私的爱给予每一个学生,做到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
其次,以情感人。人类的感情是最真挚的,也是最具感染力的。在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时,要用真情打动学生,给予学生体贴和温暖。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 、缺点以致错误,要给予真诚的、热情去 教育和帮助,而决不能歧视、讽刺和挖苦, 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另一方面,教师应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要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作为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但是,尊重信任不是放任自流,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改掉坏毛病,不滥罚,找准机会,适时引导,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四、慧眼识机会
德育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如: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
革命领袖,民族英雄,历史名人等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纪念日;开学典礼,入团纪念日,校运会等;课堂内、外都能穿插德育教育。但适当的机会,好的机会需要教师用慧眼去发现,去捕捉,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班主任只有与学生交知心朋友,用真情去打动学生,用诚意去靠近学生,学生才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底秘密,教师才能窥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教育学生的最好契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