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 经济学原理 第十章 外部性
第4部分 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 外部性
①积极外部性与消极外部性
外部性(externality):内部的行为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但未付出或接受补偿,有利的为积极外部性(positive),如新技术,修复古建筑,有害的则为消极外部性(negative),如尾气
具有消极外部性的产业,其社会成本大于个人成本,即社会成本曲线在供应曲线之上,社会最佳点(optimum)比均衡点价格高,数量小
增加对生产者的赋税可以使均衡点更接近最佳点
外部性的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使内部参与者考虑其行为的外部性
具有积极外部性的产业,其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即社会价值曲线在需求曲线之上,社会最佳点的价格数量都比均衡点高
补贴具有外部性的产业可以使均衡点更接近最佳点
例1:技术外溢(technology spillover)具有积极外部性,政府常补贴厂家或通过专利法来保护其利益
②解决外部性的方法
个人的解决方法:
1.通过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如禁止乱扔垃圾
2.慈善机构
3.使不同产业合作,如果树种植和蜜蜂养殖
4.签订合同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如果当事人能不以资源分配为代价协商,他们能自己解决外部性的问题,不管原始状态如何,他们能产生一个有效率的结果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或各方都想要更好的结果,或当事方太多,私下解决有时难以实现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当事人产生并执行协定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政府的解决方法:
1.命令与控制政策(command-and-control policy):禁止或要求某些行为,如环保控制
2.立足于市场的政策(market-based policy):
1)征收惩治性赋税(corrective tax)或补贴
惩治性赋税:为应对外部性而设的税,又叫庇古税(Pigovian tax),它不同于其他税,不仅为政府筹得了收益,也提高了经济效率
例1:对汽油征税,能减少堵塞、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
2)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规定了排污总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