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性文书练习题
计划的四要素是:标题、正文、结尾、落款。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单选:
1、计划的“灵魂”是指:D
A.计划的目的性 B.计划的预见性 C.计划的约束性 D.计划的科学性 2、科学组织好人力、物力、财力,促使特定“项目”的顺利开展是:B A工作规划 B工作方案 C工作要点 D工作计划 多选:
1、下列对事务文书的表述正确的有:BCD
A.事务文书属于行政公文 B.事务文书因体裁多样,故称为“杂体公文” C.事务文书实际应用时不能单独发文,制成文件只能作为某种文种的附件 D.事务文书实际应用时必须借助公文,故称为“准公文”
2、下列标题文体词使用不恰当的有:ABC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排
B.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周工作打算
C.社会发展规划
D.××××体制改革方案 3、完整的计划,应包括:ABCD
A.计划制定的依据 B.明确计划的目标 C.实施措施 D.实施步骤
4.总结最基本的特征是:AB A.具有实践性 B.具有概括性 C.具有预见性 D.具有实效性 判断题:
工作方案制定,原则是把有关的人、财、物等要素合理安排到组织活动中的相关环节(对)
编写工作方案,必须明确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职责(对)
述职报告既包含着工作总结的内容,也包含着讲话稿的格式(对) 简答:
1、如何理解事物文书是“杂体公文”、“准公文”? 答:事务文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工作的一类应用文体,而它在性质、内容、格式、用途等方面与公文有所
不同,严格来说不属于公文,所以,事务文书又称“准公文”和“杂体公文”。 2.完善的活动组织方案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完善的活动方案一般包括:工作机构、工作职责、工作进度、经费预算和主要负责人一览表。
第三部分 调查报告、简
报
填空:
1.调查报告的特点是明确针对性和目的性、时效性、客观性、科学性。
2.简报一般分为工作简报、会议简报和动态简报三大类 单选题:
1.简报的版头,有时会出现“编号”,这编号是指:C
A.该期简报的印数的顺序号,表明该份简报是本期印发的第几份
B.表明该期简报的印数 C.表明该期简报的期号 D.没有特殊的含义 2.简报的编号是指( C ) A.该期简报的印发时间 B.该期简报印发的份数 C.该期简报印数的顺序号 D.收文单位对简报标出的登记号 多选题:
1、整理调查报告,必须正确分析、综合调查材料,在综合分析材料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ABC) A.质与量的关系 B.点与面的关系 C.因与果的关系
D.调查者与被调查群体的人际关系
2、调查问卷的设计必须包括以下要件:ABD A.问卷标题
B.问卷目的的说明
C.被访者的姓名及其所在单位名称
D.问卷的主体内容即问题及其选项
3.调查报告的撰写一般要先交代:ABC
A.有关调查工作本身的概况
B.有关被调查事物的概况 C.有关调查研究结论的概括
D.有关调查事实的论述 4.简报的基本作用有:ABCD
A.汇报作用 B.指导作用 C.交流作用 D.宣传作用 判断:
调查报告写作的关键在于材料的点面结合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 对
简报的内容不具有行政公文的作用 错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调查问卷的设计必须体现被调查者的姓名和单位 错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问卷的设计不能体现被调查者的姓名和单位 对
简报是属于部门系统内部的工作小报,主要用于信息交流,因此简报不用标明“密级” 错 名词解释:
按语:是指表明签发机关的意见
调查报告: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将所获得的成果反映出来的书面报告。也即是说,是为了了解客观规律,解决社会问题,根据有关精神的指导下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对调查对象获得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
第四部分,会务与文书练
习题
填空:
邀请函一般有①文件类和②普通函件两大类 单选:
1.闭幕词的内容主要是:C
A.表达会议的宗旨 B.表达会议的要求 C.总结会议的基本情况 D.预期会议的圆满成功 多选:
1.会议记录主要是开会时把会议的基本情况,即(ABCD)等内容客观如实地记录下来地书面材料 A.会上的报告 B.会上的发言 C.会上讨论的问题 D.会上作出的决议 2.“代拟稿”的起草应注意:ABCD
A.对主办单位基本情况事前应有了解
B.对主办单位举行的活动
性质或内容应有了解 C.起草时应站在领导者角度进行思考 D.文字表达,或讲话语气要大方得体,符合领导者的身份 3.邀请函的内容应包括:ABC A.活动的时间 B.活动的地点 C.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D.参加活动人员名单 3 判断: 1、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没有本质区别 对 2、会议记录是对会议情况的原始的、客观的、真实的纪录材料 对 3、会议纪要是对会议情况的原始的、客观的、真实的纪录材料在正式会议上,出席人员和列席人员在会议决策上有同样的权利 错 4、接待外宾,主宾座位排序中,翻译人员是“占位不占数” 对 5、上级领导应邀参加某大型活动,可以同时发贺词 错 6、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是“快”、“准”、“全” 对 7、述职报告既包含着工作总结的内容,也包含着讲话稿的格式 对 名词解释: 贺词:是指单位、团体或个人应邀参加某一重大会议或活动时,常常要即时发表讲话,表示对该会议或活动的祝贺、感谢之意,这番话就称为贺词 第五部分规约文书练习题 填空 规约类文书从性质上看可—
分为法规性规章制度和规约性规章制度 “办法”从内容看可分为管理办法和实施办法 章程是党派、社团、企事业单位组织规程或办事规则的纲领性文书 章程主要有政党章程、社团章程和业务章程三大类 单选 1.具有纲领性质的规约文书是(C ) A.细则 B.条例 C.章程 D.规定 2.下列对“条例”的表述,错误的是(D) A.是最高层次的法规 B.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为条例 C.条例的标题,一般不用介词“关于” D.国务院各部门可以制订条例 3.下列文种中,法律约束力最大的是(A )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章程 4.章程的附则主要是阐述:D A.说明组织的性质 B.说明组织的宗旨 C.说明组织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D.说明章程的制定权限和修改权限 多选题: 1.党团章程的分则主要是:BCD A.说明组织的宗旨 B.说明成员的条件 C.说明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D.说明组织的机构和活动
方式 2.下列对“办法”的描述,正确的有:AB A.侧重措施或做法 B.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C.内容体系的原则性条例 D.条文表达的纲领性章程 3.下列标题的写法,正确的有(BD ) A.关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书画学会章程 B.全国党校教学工作会议简报 C.广州市3月份植树规划 D.打破“大锅饭”面貌立即变——╳╳行业试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后的新景象 判断: 8、规约文书的总则部分,一般是阐述文书事实的时效或解释权的归属 错 9、除了单位是一个经济实体以外,一般不得以企事业单位的名称作标题 错 名词解释 法规性规约文书:指机关、团体、单位为管理需要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和约束力的文书。 第六部分 契约文书 填空: 契约类文书包括经济合同书、协议书、意向书。 单选题 1.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是:D A.契约文书 B.经济合同书 C.协议书 D.意向书 多选题: 6.合同的落款一般包括:ABCD A.签约日期 B.签约地点 精选文档
C.代表人署名
D.加盖双方单位印章 15.合同编写基本要求:ABCD A.结构必须完整 B.叙述具体明确 C.字迹清楚 D.遣词正确 判断: 10、合同书与意向书具有同等的法律约束力 错 11、意向书是当事人双方通过磋商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见,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对 12、合同书一经签定就产生法律约束力 错 《事务与文书练习题》 题型:填空、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简答、写作 单选: 1、计划的“灵魂”是指:( D ) A. 计划的目的性 B. 计划的预见性 C. 计划的约束性吗 D. 计划的科学性 2.简报的版头,有时会出现“编号”,这编号是指:( A ) A.该期简报的印数的顺序号,表明该份简报是本期印发的第几份 B. 表明该期简报的印数 C. 表明该期简报的期号 D. 没有特殊的含义 3.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是: ( D ) A.契约文书 B.经济合同书 C.协议书 D.意向书
2
4.具有纲领性质的规约文书是( C ) A.细则 B.条例 C.章程 D.规定
5.简报的编号是指( C )
A.该期简报的印发时间 B.该期简报印发的份数 C.该期简报印数的顺序号 D.收文单位对简报标出的登记号 6.下列对“条例”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 是最高层次的法规 B. 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为条例 C. 条例的标题,一般不用介词“关于”
D. 国务院各部门可以制订条例
7.下列文种中,法律约束力最大的是( A )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章程
8.章程的附则主要是阐述: ( D ) A.说明组织的性质 B.说明组织的宗旨
C.说明组织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D.说明章程的制定权限和修改权限
9.闭幕词的内容主要是: ( C )
A.表达会议的宗旨 B.表达会议的要求 C.总结会议的基本情况 D.预期会议的圆满成功 10.科学组织好人力、物力、财力,促使特定“项目”的顺利开展是: ( B )
—
A.工作规划 B.工作方案 C.工作要点 D.工作计划 多选:
1、下列对事务文书的表述正确的有: ( BD ) A. 事务文书属于行政公文
B. 事务文书因体裁多样,故称为“杂体公文” C. 事务文书实际应用时不能单独发文,制成文件只能作为某种文种的附件 D. 事务文书实际应用时必须借助公文,故称为“准公文”
2、下列标题文体词使用不恰当的有:( ab ) A.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排
B.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周工作打算
C. 社会发展规划
D. ××××体制改革方案
3、整理调查报告,必须正确分析、综合调查材料,在综合分析材料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abc ) A. 质与量的关系 B. 点与面的关系 C. 因与果的关系
D. 调查者与被调查群体的人际关系
4、调查问卷的设计必须包括以下要件:( ABD ) A.问卷标题
B.问卷目的的说明
C.被访者的姓名及其所在单位名称
D.问卷的主体内容即问题及其选项
5.党团章程的分则主要是:(BCD )
A.说明组织的宗旨 B.说明成员的条件
C.说明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D.说明组织的机构和活动方式
6.合同的落款一般包括:(ACD ) A.签约日期 B.签约地点 C.代表人署名
D.加盖双方单位印章 7.会议记录主要是开会时把会议的基本情况,即(ABCD )等内容客观如实地记录下来地书面材料 A.会上的报告 B.会上的发言 C.会上讨论的问题 D.会上作出的决议 8.“代拟稿”的起草应注意:( ACD )
A.对主办单位基本情况事前应有了解
B.对主办单位举行的活动性质或内容应有了解 C.起草时应站在领导者角度进行思考
D.文字表达,或讲话语气要大方得体,符合领导者的身份
9.邀请函的内容应包括:( ABC ) A.活动的时间 B.活动的地点
C.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D.参加活动人员名单 10.调查报告的撰写一般要先交代:( ABC ) A.有关调查工作本身的概况
B.有关被调查事物的概况 C.有关调查研究结论的概括
D.有关调查事实的论述 11.完整的计划,应包括( BCD ) 精选文档
A.计划制定的依据 B.明确计划的目标 C.实施措施 D.实施步骤
12.总结最基本的特征是:(AB )
A.具有实践性 B.具有概括性 C.具有预见性 D.具有实效性
13.简报的基本作用有:( ABCD ) A.汇报作用 B.指导作用 C.交流作用 D.宣传作用
14.下列对“办法”的描述,正确的有:(AB ) A.侧重措施或做法 B.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C.内容体系的原则性 D.条文表达的纲领性 15.合同编写基本要求:( ABCD )
A.结构必须完整 B.叙述具体明确 C.字迹清楚 D.遣词正确
16.下列标题的写法,正确的有(BD )
A. 关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书画学会章程
B. 全国党校教学工作会议简报
C. 广州市3月份植树规划 D. 打破“大锅饭”面貌立即变——╳╳行业试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后的新景象 判断:
1. 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没有本质区别(错)
2. 调查报告写作的关键在于材料的点面结合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对) 3. 简报的内容不具有行政公文的作用(错)
3
4. 会议记录是对会议情况的原始的、客观的、真实的纪录材料(对) 5. 会议纪要是对会议情况的原始的、客观的、真实的纪录材料 (错)
6. 在正式会议上,出席人员和列席人员在会议决策上有同样的权利(错) 7. 接待外宾,主宾座位排序中,翻译人员是“占位不占数”(对)
8. 工作方案制定,原则是把有关的人、财、物等要素合理安排到组织活动中的相关环节(对)
9. 上级领导应邀参加某大型活动,可以同时发贺词(错)
10. 合同书与意向书具有同等的法律约束力(错) 11. 意向书是当事人双方通过磋商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见,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对)
12. 合同书一经签定就产生法律约束力(对) 13. 规约文书从内容上看,都包含总则、分则和附则三大部分(对) 14. 规约文书的总则部分,一般是阐述文书事实的时效或解释权的归属(错)
15. 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是“快”、 “准”、 “全”(对)
16.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调查问卷的设计必须体现被调查者的姓名和单位(错)
17.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问卷的设计不能体现被调查者的姓名和单位(对)
—
18. 编写工作方案,必须明确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职责(对) 19. 邀请上级领导参加某项活动,文件可以越级递送(错)
20. 述职报告既包含着工作总结的内容,也包含着讲话稿的格式(对) 21. 除了单位是一个经济实体以外,一般不得以企事业单位的名称作标题(错)章程适用
22. “简报”是属于部门系统内部的工作小报,主要用于信息交流,因此简报不用标明“密级”(错) 名词解释
1. 按语: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作的说明、提示或考证。是代简报机关立言、是对文稿及其使用作出的说明或评价的话。
2. 调查报告: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将所获得的成果反映出来的书面报告。也即是说,是为了了解客观规律,解决社会问题,根据有关精神的指导下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对调查对象获得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
3. 贺词:单位、团体或个人应邀参加某一重大会议或活动时,常常要即时发表讲话,表示对主人的祝贺、感激之意。这番话就称为贺词。
4. 法规性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为管理需要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和约束力的文书,在全国、本省、本市均适用。 简答: 1. 如何理解事物文书是“杂体公文”、 “准公文”?
答:事务文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工作的一类应用文体。它在性质、内容、格式、用途等方面与公文有所不同,严格说它不属于公文。但它与公文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被称为“杂体公文”或“准公文”。
2. 简要分析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异同
答:内容不同:记录如实记录全部回忆内容,纪要是在记录基础上形成,但只需择其要点概括发布。 性质不同:记录作为机关单位内部使用的文书,属事务性文书,不对外公布,一般做资料保存;而纪要则要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传达,是正式的行政公文。 3. 领导讲话稿代拟稿的起草有何意义?(自己吹) 答:
4. 完善的活动组织方案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不清楚)
答:基本要素:依据、工作开展中涉及的人、财、物。注重操作性。
操作指南:按照拟开展的工作时间先后次序并以工作细节分段布置任务,明确负责人。
5. 计划的四要素 答:(1)计划制订的依据 (2)目标:提出的目标应该是先进而且切实可行;写明总任务、分任务及其精选文档
具体指标;写明有关指标的质量标准和数量界限 (3)措施办法:采取的措施要切实可行;实施要落实到人,职责清楚和协调。 (4)步骤:措施的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不同阶段的时间要求与目标要求以及人力物力安排明确;不同步骤之间的衔接应该环环相扣、步步落实。 6. 调查报告的特点 答:(1)明确针对性、目的性;
(2)时效性; (3)客观性; (4)科学性
7.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答:是对某一阶段或某项工作的回顾、分析和评价(找出经验和教训),从中获得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促进今后工作的应用文体。包括五方面内容:基本情况;成绩或收获;经验、体会或做法;问题或教训;今后的努力方向或打算。
8. 简报三大类 答:(1)工作简报(情况简报);
(2)会议简报; (3)动态简报(信息简报) 9. 邀请函两大类 答:(1)文件类; (2)普通函件
10. 规约类文书从性质上看可分为法规性规章制度和规约性规章制度
答:法规性:条例、规定、办法、细则。
规约性:章程、制度、规则、准则、守则、需知。 11.“办法”从内容看可分
4
为管理办法和实施办法 答:管理办法有一定的独立性,不是哪一部法律、法规的派生物。
实施办法派生性很强,是为贯彻执行具体的政策、法律、法规而制定的。 12. 章程是党派、社团、企事业单位组织规程或办事规则的纲领性文书 答:纲领性;稳定性;条文性;特定约束性。 13. 章程主要有三大类 答:(1)政党章程; (2)社团章程; (3)业务章程。 14. 契约类文书
答:合同、协议书和意向书。
— 精选文档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