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事务性文书练习题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一、二部分 (计划、总结、述职报告) 填空:

计划的四要素是:标题、正文、结尾、落款。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单选:

1、计划的“灵魂”是指:D

A.计划的目的性 B.计划的预见性 C.计划的约束性 D.计划的科学性 2、科学组织好人力、物力、财力,促使特定“项目”的顺利开展是:B A工作规划 B工作方案 C工作要点 D工作计划 多选:

1、下列对事务文书的表述正确的有:BCD

A.事务文书属于行政公文 B.事务文书因体裁多样,故称为“杂体公文” C.事务文书实际应用时不能单独发文,制成文件只能作为某种文种的附件 D.事务文书实际应用时必须借助公文,故称为“准公文”

2、下列标题文体词使用不恰当的有:ABC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排

B.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周工作打算

C.社会发展规划

D.××××体制改革方案 3、完整的计划,应包括:ABCD

A.计划制定的依据 B.明确计划的目标 C.实施措施 D.实施步骤

4.总结最基本的特征是:AB A.具有实践性 B.具有概括性 C.具有预见性 D.具有实效性 判断题:

工作方案制定,原则是把有关的人、财、物等要素合理安排到组织活动中的相关环节(对)

编写工作方案,必须明确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职责(对)

述职报告既包含着工作总结的内容,也包含着讲话稿的格式(对) 简答:

1、如何理解事物文书是“杂体公文”、“准公文”? 答:事务文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工作的一类应用文体,而它在性质、内容、格式、用途等方面与公文有所

不同,严格来说不属于公文,所以,事务文书又称“准公文”和“杂体公文”。 2.完善的活动组织方案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完善的活动方案一般包括:工作机构、工作职责、工作进度、经费预算和主要负责人一览表。

第三部分 调查报告、简

填空:

1.调查报告的特点是明确针对性和目的性、时效性、客观性、科学性。

2.简报一般分为工作简报、会议简报和动态简报三大类 单选题:

1.简报的版头,有时会出现“编号”,这编号是指:C

A.该期简报的印数的顺序号,表明该份简报是本期印发的第几份

B.表明该期简报的印数 C.表明该期简报的期号 D.没有特殊的含义 2.简报的编号是指( C ) A.该期简报的印发时间 B.该期简报印发的份数 C.该期简报印数的顺序号 D.收文单位对简报标出的登记号 多选题:

1、整理调查报告,必须正确分析、综合调查材料,在综合分析材料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ABC) A.质与量的关系 B.点与面的关系 C.因与果的关系

D.调查者与被调查群体的人际关系

2、调查问卷的设计必须包括以下要件:ABD A.问卷标题

B.问卷目的的说明

C.被访者的姓名及其所在单位名称

D.问卷的主体内容即问题及其选项

3.调查报告的撰写一般要先交代:ABC

A.有关调查工作本身的概况

B.有关被调查事物的概况 C.有关调查研究结论的概括

D.有关调查事实的论述 4.简报的基本作用有:ABCD

A.汇报作用 B.指导作用 C.交流作用 D.宣传作用 判断:

调查报告写作的关键在于材料的点面结合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 对

简报的内容不具有行政公文的作用 错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调查问卷的设计必须体现被调查者的姓名和单位 错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问卷的设计不能体现被调查者的姓名和单位 对

简报是属于部门系统内部的工作小报,主要用于信息交流,因此简报不用标明“密级” 错 名词解释:

按语:是指表明签发机关的意见

调查报告: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将所获得的成果反映出来的书面报告。也即是说,是为了了解客观规律,解决社会问题,根据有关精神的指导下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对调查对象获得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

第四部分,会务与文书练

习题

填空:

邀请函一般有①文件类和②普通函件两大类 单选:

1.闭幕词的内容主要是:C

A.表达会议的宗旨 B.表达会议的要求 C.总结会议的基本情况 D.预期会议的圆满成功 多选:

1.会议记录主要是开会时把会议的基本情况,即(ABCD)等内容客观如实地记录下来地书面材料 A.会上的报告 B.会上的发言 C.会上讨论的问题 D.会上作出的决议 2.“代拟稿”的起草应注意:ABCD

A.对主办单位基本情况事前应有了解

B.对主办单位举行的活动

性质或内容应有了解 C.起草时应站在领导者角度进行思考 D.文字表达,或讲话语气要大方得体,符合领导者的身份 3.邀请函的内容应包括:ABC A.活动的时间 B.活动的地点 C.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D.参加活动人员名单 3 判断: 1、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没有本质区别 对 2、会议记录是对会议情况的原始的、客观的、真实的纪录材料 对 3、会议纪要是对会议情况的原始的、客观的、真实的纪录材料在正式会议上,出席人员和列席人员在会议决策上有同样的权利 错 4、接待外宾,主宾座位排序中,翻译人员是“占位不占数” 对 5、上级领导应邀参加某大型活动,可以同时发贺词 错 6、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是“快”、“准”、“全” 对 7、述职报告既包含着工作总结的内容,也包含着讲话稿的格式 对 名词解释: 贺词:是指单位、团体或个人应邀参加某一重大会议或活动时,常常要即时发表讲话,表示对该会议或活动的祝贺、感谢之意,这番话就称为贺词 第五部分规约文书练习题 填空 规约类文书从性质上看可—

分为法规性规章制度和规约性规章制度 “办法”从内容看可分为管理办法和实施办法 章程是党派、社团、企事业单位组织规程或办事规则的纲领性文书 章程主要有政党章程、社团章程和业务章程三大类 单选 1.具有纲领性质的规约文书是(C ) A.细则 B.条例 C.章程 D.规定 2.下列对“条例”的表述,错误的是(D) A.是最高层次的法规 B.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为条例 C.条例的标题,一般不用介词“关于” D.国务院各部门可以制订条例 3.下列文种中,法律约束力最大的是(A )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章程 4.章程的附则主要是阐述:D A.说明组织的性质 B.说明组织的宗旨 C.说明组织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D.说明章程的制定权限和修改权限 多选题: 1.党团章程的分则主要是:BCD A.说明组织的宗旨 B.说明成员的条件 C.说明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D.说明组织的机构和活动

方式 2.下列对“办法”的描述,正确的有:AB A.侧重措施或做法 B.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C.内容体系的原则性条例 D.条文表达的纲领性章程 3.下列标题的写法,正确的有(BD ) A.关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书画学会章程 B.全国党校教学工作会议简报 C.广州市3月份植树规划 D.打破“大锅饭”面貌立即变——╳╳行业试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后的新景象 判断: 8、规约文书的总则部分,一般是阐述文书事实的时效或解释权的归属 错 9、除了单位是一个经济实体以外,一般不得以企事业单位的名称作标题 错 名词解释 法规性规约文书:指机关、团体、单位为管理需要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和约束力的文书。 第六部分 契约文书 填空: 契约类文书包括经济合同书、协议书、意向书。 单选题 1.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是:D A.契约文书 B.经济合同书 C.协议书 D.意向书 多选题: 6.合同的落款一般包括:ABCD A.签约日期 B.签约地点 精选文档

C.代表人署名

D.加盖双方单位印章 15.合同编写基本要求:ABCD A.结构必须完整 B.叙述具体明确 C.字迹清楚 D.遣词正确 判断: 10、合同书与意向书具有同等的法律约束力 错 11、意向书是当事人双方通过磋商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见,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对 12、合同书一经签定就产生法律约束力 错 《事务与文书练习题》 题型:填空、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简答、写作 单选: 1、计划的“灵魂”是指:( D ) A. 计划的目的性 B. 计划的预见性 C. 计划的约束性吗 D. 计划的科学性 2.简报的版头,有时会出现“编号”,这编号是指:( A ) A.该期简报的印数的顺序号,表明该份简报是本期印发的第几份 B. 表明该期简报的印数 C. 表明该期简报的期号 D. 没有特殊的含义 3.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是: ( D ) A.契约文书 B.经济合同书 C.协议书 D.意向书

2

4.具有纲领性质的规约文书是( C ) A.细则 B.条例 C.章程 D.规定

5.简报的编号是指( C )

A.该期简报的印发时间 B.该期简报印发的份数 C.该期简报印数的顺序号 D.收文单位对简报标出的登记号 6.下列对“条例”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 是最高层次的法规 B. 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为条例 C. 条例的标题,一般不用介词“关于”

D. 国务院各部门可以制订条例

7.下列文种中,法律约束力最大的是( A )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章程

8.章程的附则主要是阐述: ( D ) A.说明组织的性质 B.说明组织的宗旨

C.说明组织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D.说明章程的制定权限和修改权限

9.闭幕词的内容主要是: ( C )

A.表达会议的宗旨 B.表达会议的要求 C.总结会议的基本情况 D.预期会议的圆满成功 10.科学组织好人力、物力、财力,促使特定“项目”的顺利开展是: ( B )

A.工作规划 B.工作方案 C.工作要点 D.工作计划 多选:

1、下列对事务文书的表述正确的有: ( BD ) A. 事务文书属于行政公文

B. 事务文书因体裁多样,故称为“杂体公文” C. 事务文书实际应用时不能单独发文,制成文件只能作为某种文种的附件 D. 事务文书实际应用时必须借助公文,故称为“准公文”

2、下列标题文体词使用不恰当的有:( ab ) A.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排

B.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周工作打算

C. 社会发展规划

D. ××××体制改革方案

3、整理调查报告,必须正确分析、综合调查材料,在综合分析材料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abc ) A. 质与量的关系 B. 点与面的关系 C. 因与果的关系

D. 调查者与被调查群体的人际关系

4、调查问卷的设计必须包括以下要件:( ABD ) A.问卷标题

B.问卷目的的说明

C.被访者的姓名及其所在单位名称

D.问卷的主体内容即问题及其选项

5.党团章程的分则主要是:(BCD )

A.说明组织的宗旨 B.说明成员的条件

C.说明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D.说明组织的机构和活动方式

6.合同的落款一般包括:(ACD ) A.签约日期 B.签约地点 C.代表人署名

D.加盖双方单位印章 7.会议记录主要是开会时把会议的基本情况,即(ABCD )等内容客观如实地记录下来地书面材料 A.会上的报告 B.会上的发言 C.会上讨论的问题 D.会上作出的决议 8.“代拟稿”的起草应注意:( ACD )

A.对主办单位基本情况事前应有了解

B.对主办单位举行的活动性质或内容应有了解 C.起草时应站在领导者角度进行思考

D.文字表达,或讲话语气要大方得体,符合领导者的身份

9.邀请函的内容应包括:( ABC ) A.活动的时间 B.活动的地点

C.负责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D.参加活动人员名单 10.调查报告的撰写一般要先交代:( ABC ) A.有关调查工作本身的概况

B.有关被调查事物的概况 C.有关调查研究结论的概括

D.有关调查事实的论述 11.完整的计划,应包括( BCD ) 精选文档

A.计划制定的依据 B.明确计划的目标 C.实施措施 D.实施步骤

12.总结最基本的特征是:(AB )

A.具有实践性 B.具有概括性 C.具有预见性 D.具有实效性

13.简报的基本作用有:( ABCD ) A.汇报作用 B.指导作用 C.交流作用 D.宣传作用

14.下列对“办法”的描述,正确的有:(AB ) A.侧重措施或做法 B.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C.内容体系的原则性 D.条文表达的纲领性 15.合同编写基本要求:( ABCD )

A.结构必须完整 B.叙述具体明确 C.字迹清楚 D.遣词正确

16.下列标题的写法,正确的有(BD )

A. 关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书画学会章程

B. 全国党校教学工作会议简报

C. 广州市3月份植树规划 D. 打破“大锅饭”面貌立即变——╳╳行业试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后的新景象 判断:

1. 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没有本质区别(错)

2. 调查报告写作的关键在于材料的点面结合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对) 3. 简报的内容不具有行政公文的作用(错)

3

4. 会议记录是对会议情况的原始的、客观的、真实的纪录材料(对) 5. 会议纪要是对会议情况的原始的、客观的、真实的纪录材料 (错)

6. 在正式会议上,出席人员和列席人员在会议决策上有同样的权利(错) 7. 接待外宾,主宾座位排序中,翻译人员是“占位不占数”(对)

8. 工作方案制定,原则是把有关的人、财、物等要素合理安排到组织活动中的相关环节(对)

9. 上级领导应邀参加某大型活动,可以同时发贺词(错)

10. 合同书与意向书具有同等的法律约束力(错) 11. 意向书是当事人双方通过磋商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见,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对)

12. 合同书一经签定就产生法律约束力(对) 13. 规约文书从内容上看,都包含总则、分则和附则三大部分(对) 14. 规约文书的总则部分,一般是阐述文书事实的时效或解释权的归属(错)

15. 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是“快”、 “准”、 “全”(对)

16.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调查问卷的设计必须体现被调查者的姓名和单位(错)

17. 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调查问卷的设计不能体现被调查者的姓名和单位(对)

18. 编写工作方案,必须明确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职责(对) 19. 邀请上级领导参加某项活动,文件可以越级递送(错)

20. 述职报告既包含着工作总结的内容,也包含着讲话稿的格式(对) 21. 除了单位是一个经济实体以外,一般不得以企事业单位的名称作标题(错)章程适用

22. “简报”是属于部门系统内部的工作小报,主要用于信息交流,因此简报不用标明“密级”(错) 名词解释

1. 按语: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作的说明、提示或考证。是代简报机关立言、是对文稿及其使用作出的说明或评价的话。

2. 调查报告:对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将所获得的成果反映出来的书面报告。也即是说,是为了了解客观规律,解决社会问题,根据有关精神的指导下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对调查对象获得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写成的一种书面报告。

3. 贺词:单位、团体或个人应邀参加某一重大会议或活动时,常常要即时发表讲话,表示对主人的祝贺、感激之意。这番话就称为贺词。

4. 法规性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为管理需要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和约束力的文书,在全国、本省、本市均适用。 简答: 1. 如何理解事物文书是“杂体公文”、 “准公文”?

答:事务文书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工作的一类应用文体。它在性质、内容、格式、用途等方面与公文有所不同,严格说它不属于公文。但它与公文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被称为“杂体公文”或“准公文”。

2. 简要分析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异同

答:内容不同:记录如实记录全部回忆内容,纪要是在记录基础上形成,但只需择其要点概括发布。 性质不同:记录作为机关单位内部使用的文书,属事务性文书,不对外公布,一般做资料保存;而纪要则要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传达,是正式的行政公文。 3. 领导讲话稿代拟稿的起草有何意义?(自己吹) 答:

4. 完善的活动组织方案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不清楚)

答:基本要素:依据、工作开展中涉及的人、财、物。注重操作性。

操作指南:按照拟开展的工作时间先后次序并以工作细节分段布置任务,明确负责人。

5. 计划的四要素 答:(1)计划制订的依据 (2)目标:提出的目标应该是先进而且切实可行;写明总任务、分任务及其精选文档

具体指标;写明有关指标的质量标准和数量界限 (3)措施办法:采取的措施要切实可行;实施要落实到人,职责清楚和协调。 (4)步骤:措施的安排先后有序,主次分明;不同阶段的时间要求与目标要求以及人力物力安排明确;不同步骤之间的衔接应该环环相扣、步步落实。 6. 调查报告的特点 答:(1)明确针对性、目的性;

(2)时效性; (3)客观性; (4)科学性

7.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答:是对某一阶段或某项工作的回顾、分析和评价(找出经验和教训),从中获得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促进今后工作的应用文体。包括五方面内容:基本情况;成绩或收获;经验、体会或做法;问题或教训;今后的努力方向或打算。

8. 简报三大类 答:(1)工作简报(情况简报);

(2)会议简报; (3)动态简报(信息简报) 9. 邀请函两大类 答:(1)文件类; (2)普通函件

10. 规约类文书从性质上看可分为法规性规章制度和规约性规章制度

答:法规性:条例、规定、办法、细则。

规约性:章程、制度、规则、准则、守则、需知。 11.“办法”从内容看可分

4

为管理办法和实施办法 答:管理办法有一定的独立性,不是哪一部法律、法规的派生物。

实施办法派生性很强,是为贯彻执行具体的政策、法律、法规而制定的。 12. 章程是党派、社团、企事业单位组织规程或办事规则的纲领性文书 答:纲领性;稳定性;条文性;特定约束性。 13. 章程主要有三大类 答:(1)政党章程; (2)社团章程; (3)业务章程。 14. 契约类文书

答:合同、协议书和意向书。

— 精选文档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