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凸显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来源:华佗健康网
浅议凸显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摘要: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最大限度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新课程背景下凸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而言。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更进一步来说,无效低效也可以说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没有发展。所以有效、高效的教学就是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获得和谐统一的发展。 二、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第一,充分利用教学反思,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无效低效行为表现进行梳理总结。

教学反思从教学思想运用的先进性、教学目标设计的准确度、教与学行为表现的合理性、教学手段选用的必要性、教材内容处理的可接受性、教学时间安排的节奏感、课堂活动组织的可接受性、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课堂反应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反思。教师

对课堂教学的最精彩的片段进行总结,并对每章每节课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理论结合实践,谈清楚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第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 1、新授课教学模式

预习交流——互动探究——当堂达标——质疑反思。这种模式尤其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教”与“学”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避免学习问题堆积如山。 2、模块复习课教学模式

双基展示-—精讲点拨-—测评达标-—质疑反馈。本模式既使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尽力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使其理解消化课堂学习内容,增强学习信心和积极性,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全体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又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反思和深化自己的思考过程,有利于自身能力的发展。 3、试卷讲评课模式

模式1教师按试题顺序逐题讲解分析,每题讲解时间基本相等,试题有所拓展,少量试题学生回答。

模式2试卷中的每道试题都先让学生回答,接着教师每题讲解,错误答案分析得详细、试题偶尔拓展。

模式3教师先简要分析试卷中共同存在的错误原因,接着让学生自查,然后同学们相互讨论疑难,最后未搞清的试题汇总,由老师

解疑。

模式4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各试题的得分率,并就其中得分率低的几道题,作详细的分析和拓展。中度失分的试题只作一般性分析,得分率高的试题未作分析。

第三、优化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手段 1、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多使用读图法

教学中给学生介绍每种图学习技巧,看地图时先看图例、后看图,先看面、再看点,学习时本着图—文—图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新的内容时先鼓励学生自己先看图,再看文字,然后再把文字落实到图上。这样学生不仅提高读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有较快的提高。 2、突出新课程的特点,积极开展小组活动

开展小组活动时主要是采取分工——合作——交流——展示的四大步骤,全班根据需要分成若干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承担不同的任务,在不同教学要求下各个小组承担不同的任务,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提高。 3、处理好讲授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的关系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积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但并不是完全抛弃讲授法,讲授法中教师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的学习得以实现。

4、善于利用先进的设施,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势 地理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将课本的知识延伸,使学生在课本中的疑惑一扫而光。补充必要的及相关的内

容,加入图片、录像等,为学生创设和谐情景,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胆量,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需要。 第四、构建多元化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 1.教师自评

教师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多种反馈信息,把教学后的得失记录下来,通过认真地思考、总结,以后碰到此类问题时,就心中有数,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2.学生评教

学生评教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学生代表座谈等方式。通过调查,掌握学生总体上对课程共趣有多高,对该课程所使用教学方法传授的知识印象是否深刻等。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评教,从中获得教学信息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3.同行教师互评

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评价。同行教师对教材目标、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等都比较熟悉,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听课与观摩,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再集中举行评课活动。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是很有好处的,对优化教学方法也很有帮助。 三、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遵循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要以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导向,避免传统教学因目标模糊不清所带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教师制定课

堂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目标的结构性;②目标的三维性;③目标的预设性与生成性。

2.针对性原则。从师生关系讲:针对学生的问题和能力(起点)教;从教学内容讲:针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教;从教学过程讲:针对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教。

3.全体性原则。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学有所得,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不能让班上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沦为陪读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新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教材陈旭远主编 2、《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3、余文森《有效教学案例与故事》华东师范出版社 2009.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