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澜”潜藏在“死水”深处——李劼人《死水微澜》的历史观论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21卷第1期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01.21 No.01 2009年1月 Jan.2009 口文学・文化研究 ‘‘ 微澜"潜藏在“死水’’深处 李劫人《死水微澜》的历史观论 廖鹏飞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 通过梳理长篇历史小说《死水微澜》背后的多重“实力”及其相互勾结与制衡,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小说中 人物各自对不同“实力”的依附及对其命运造成的影响,来考察身处由启蒙而救亡的历史变更中,李劫人对社会人生 的独特体验和对动乱中国社会走向的独特思考。 [关键词] 实力;依附;投机;自觉 [作者简介】 廖鹏飞(1983一),男,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 李劫人的长篇历史小说《死水微澜》展现了四川成都边远小镇上一群普通民众的悲欢离合,把“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件 和以帝王精英为关键词的‘大历史…所遗弃的“以民间百姓、日常生活、边缘事件和人物为关键词的‘小历史 [ 推向了历史 舞台中央。李劫人说:“你写政治上变革,你能不写生活上、思想上的变革么?你写生活思想上的脉动,你又能不写当时政治、 经济的脉动么?必须尽力写出时代的全貌,别人才由你的笔,了解到当时历史的真实。”[2 如果把历史上的这群普通民众比作 舞台上的皮影,那么当时的各种“实力”便是深隐历史幕后的操作者,它们一起演绎了一折风云变幻的皮影戏。 一、多重“实力”的勾结与制衡 社会的进步,经济是第一要素,而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当上层建筑的权威受到其它实力的 挑战时,历史会因多重实力相互纠结共同形成“合力”而前进。历史小说《死水微澜》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把时代的风吹草动 融人小说中,来间接反映时代动向。 (一)外洋“实力“的侵入 外洋人侵使顽固的封建统治秩序开始慢慢松懈,封建君主专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因有外洋实力的强势进入开始变得卑躬 屈膝,侵略者以身体的毒药——鸦片和精神的毒药——宗教双重迫害中国人民(对于宗教的侵入不能简单地进行诘难,但作 为侵略者利用传教同化国人的邪恶用心是不能宽恕的)。在《死水微澜》中,李劫人并没有直接痛陈鸦片的危害,而是客观地 描述古镇男女老少吸食鸦片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像罗歪嘴与刘三金相好的时候,一起躺在炕上吸鸦片烟,后与蔡大 嫂好上后,“日间也常去干他的正经事,一回来,把鸦片烟盘子一摆,蔡大嫂总自然而然地要在烟盘边来陪他,”“并要罗歪嘴教 她烧烟泡”[3](P14【J】,最后蔡大嫂自己也能“抱着水烟袋,坐在方凳上,一袋一袋地吸”[。](H 。最典型的莫过于赫公馆的赫达 三,早上起来要过“早瘾”,夜间还“总是躺在太太床上烧鸦片烟”,“打三更了过一会儿,老爷还在烧烟”[。]‘ ∞I1 。深处中国 内地西南地区的偏远小镇,普通民众对鸦片都如此依赖,全国其他地区又何尝不是呢,李劫人有一种深深的忧虑。这不仅只 是国民堕落的表现,更表明外洋实力邪恶的一面。外洋实力的蛮横还间接通过官府对洋人甚至是奉教的中国教民(假洋鬼 ①李怡对“实力”的解释:“实力是现实地位和权力的表现,在许多时候也可以称作权力或者强力,实力派就是地位和权力的既得者。阅 读四川现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到处都存在着这种‘实力派’。他或者是地方官僚,或者是袍哥之类的民间社会组织。这些人控制着大大 小小的实力范围,在自身的范围内发号施令,提劲撒野,打击异己,为所欲为,可以说,在文学的I ̄t J,l中,生存、舆论已经完全为他们所左右了。” (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 子)的忌惮表现出来。如一个冒充奉了洋教的粮户能在公堂之上把“县大爷和助威的差人,通通骇着了,并警告县大爷:“非请 司铎大人立奏一本,参掉你的知县前程不可 。](P48’可见教民在当时都狐假虎威,更不要说洋人的蛮横无理。为了报仇而奉 教的顾天成,从家破人亡、一无所有,到奉教后得到了顾幺伯的盛情款待,并收回了被族亲没收的田产而成了名副其实的土财 主。这一系列富有戏剧性和讽刺意味的变化,都是因为历史帷幕后“外洋实力”对“晚清政府实力”的操控所致,使受封建统治 几千年的大地上,泛起了新的浪花。这股“实力”不仅是对“晚清政府实力”政治上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先进的工业文明对落后 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猛烈冲击。进而用西方自诩为先进的文化对东方文化进行同化,比如摆设在赫公馆的小洋钟、留声 机、牙刷、牙膏、洋葛巾等西洋货物,比如发展教民、传播教义等。试图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西化。 (二)晚清政府实力与民间实力的纠结 受到“外洋实力”冲击的晚清政府实力,一开始并没有俯首称臣,况且向来以天朝自居的封建统治者如何能忍受“夷人”的 欺辱。但是尚有的几次抗衡因势弱腐败而告失败。晚清政府实力不得不向外洋实力低头。这个局面的形成,使中国人民处 于朝廷与帝国的双重压迫之下。天回镇的袍哥(民间实力)再也不能利用自己的势力走通官府,罗歪嘴也没能像往常一样活 动官府,把码头上兄弟的佃户从衙门救出来,更不可能像蔡大嫂说的一样“就说他们炮火凶,到底才十几二十个人,我们就拼 一百人,也可以杀尽他呀”。_3](P49)然而,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义和团运动(民间实力)给外洋实力有力的打击,清政府似乎看 到了重振天威的希望,于是想借民间实力(义和团)脱离“外洋实力”的操控。当波及到天回镇时,“这安宁得有如死水般的古 。表现在奉教的顾天成后悔自己“真不该奉教”,天天向曾师母打探时 城,虽然也如清风拂过水面,微微起了一点涟漪” _( 局的消息。而半官半绅的赫达三说:“只要义和拳、红灯教,把洋人一灭,我们也就翻身了。”[ J )可是,没等赫达三之流高兴 多久,义和团溃败,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与光绪帝逃向山西,“外洋实力”重新笼罩中国大地。于是奉教 的顾天成受陆茂林的唆使向民间实力的代表罗歪嘴报仇而得逞,泱及到蔡兴顺冤枉入狱,蔡大嫂惨遭毒打并与深爱的罗歪嘴 失散。最后蔡大嫂经过权衡迫不得已嫁给了顾天成。 “外洋实力”、“晚清政府实力”和“民间实力”相互勾结与制衡,构成一种“力场”,从而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李韵 人用日常生活间接隐现历史深处的各种实力,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严肃而谨慎的进行创作。正如他所说:“打 算把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在我看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捩点的这一段社会现象,用几部有连续性 的长篇小说,一段落一段落地反映出来。”l4 J( 他从历史的细部(微观)出发生动而具体地浮现历史“毛茸茸”的本相。卡尔・波 普尔说:“人类的具体历史,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所有人的历史,也必然是人类的一切希望、斗争和受难的历史”,“那被遗忘的 无名人物的生活,他的忧伤和快乐,他的苦难和死亡,这才是无数年来人类经验的真正内容。”【 J 二、依附不同“实力”下的人物体现出不同个性及其历史意义 具有社会属性的个人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他只能存在于这样那样的社会网络中,并受到各种力量的牵扯。个体因自身力 量的薄弱而不得不依附团体的实力而存在,当这种实力满足人们越多的需求,人们对该实力的需求就越高,社会矛盾越是激 化,人们对实力的依附程度就越高。个体会因依附的实力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和立场。李劫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幼年丧 父,家境贫困,做过记者和编辑,留过洋,教过书,办过实业,参加爱国政治运动),使他能透彻地看清各色人等的本相。《死水微 澜》中的人物对不同实力的依附形成不同的人生道路,不仅掺杂着李劫人对人物命运的思考,而且有着对人物背后所依附实 力的审视。沃尔什说:“艺术家不满足于仅仅具有并表现他的情感而已,他也想要传达那种他认为是对各种事物的性质具有 某种看法和洞见的东西o-E6 ̄(P145)那么在“救亡”的特殊历史语境下,作为“五四”知识分子的李劫人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和洞 见”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便有所体现。 (一)不断转变依附对象(实力J的顾天成 如果从个人在社会中的依附性考察,便会发现,顾天成不时的在变更自己依附的实力。作为乡下粮户——顾天成,希望 通过捐官的途径依附上晚清政府实力得到庇护,却意外碰上民间实力罗歪嘴一伙而受骗输掉了捐官的钱财。后来又听信钟 幺嫂的鼓动投靠外洋实力(奉教)达到报仇的目的,但是奉教的危险在于其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况且想依靠外洋实力达到报 仇的目的也不是顾天成所能决定的。顾天成总是因受到别人的鼓动而毫无主见的依附于当时各种实力,他并不能看清楚自 己所依靠的实力是否可靠。这种摇摆不定的立场存在两种风险:一是被认为是对原有实力的背信弃义而遭到报复;二是盲目 的投机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而出现意外的伤害。很显然,顾天成属于后者。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头脑没有主见盲目投机的历史 小人物,李劫人并没有做过多的指责,或许这个场景能够说明其中理由:顾天成奉教被族亲乘机没收了田产变得一无所有,极 端烦闷的时候,到“满城”散步。李劫人以抒情的笔调给顾天成安排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顾天成不是什么诗人可是他生 长田间,对于绿色是从先天中就能欣赏的……向草地上一躺,似乎身心都有了交代,又似乎感觉到乡坝里也无此好境界,第一 ,是静,没有一个人影,没有一丝人声。也只是没有人声,而鸟声,蝉声,风一吹来树叶相撞的声音,却是嘈杂的很,还有流水声, 草虫声,都闹成了一片。不过这些声音传到耳里,都不讨厌o-[3](I'23)从中可以感觉到李劫人对顾天成的不幸遭遇是同情的体 ,现了李韵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依附男性自我觉醒的蔡大嫂 蔡大嫂尽量遵循自己内心最本真的想法,在惰性十足的历史境况中寻求最合理的生活方式。她依附于不同的男性而改 变自己的生活道路,首先是天回镇兴顺号老板蔡傻子,而后是袍哥实力派人物罗歪嘴,最后又嫁给奉教的顾天成。蔡大嫂从 实利主义出发,在几年的时间里连续更换了三个男人,以极大的勇气冲破封建世俗虚伪的道德观念,无疑体现出现代性。她与 其他作家笔下“五四”新女性(比如莎非女士、子君等)的觉醒是不同的。受过“五四”洗礼的女性走上个性解放道路,没有对现 实困难做充分的估计,全凭理想和信念登上与旧时代决裂的征程,有人指出:“中国的妇女运动首先是男性唤醒妇女的运动, 跟西方女性自己首先起来革命的妇女解放运动不太一样”。¨7l(P66’这就有可能导致她们带有理想化的浪漫主义色彩,一旦遇上 现实的苦难,怀揣的理想与信念就会被现实压裂。蔡大嫂对于美好物质生活(对成都生活的向往,前后嫁给蔡傻子和顾天成) 和性与爱的追寻(与罗歪嘴相好),尽管也有外在因素的影响(韩二奶奶、刘三金等人的鼓动),但主要是她出自于内心真实的 合乎人性本真的欲望和冲动。这就使得她没有浪漫虚幻的弱点,而具备理性实在的优势。遇上现实困难,能坚守,能变通,能 反抗,能用理性去分析,能选择最合理可行的生活方式跨越障碍。李劫人从蔡大嫂身上发掘了个性解放的另一动向:主观能 动的自我觉醒。蔡大嫂寄予着“五四”知识分子李劫人个性解放的希望。 (三)依附民间实力的罗歪嘴和依附晚清政府实力的郝达三 罗歪嘴是民间实力派人物,从十五岁起开始打流跑滩入哥老会,他所依附的民间实力与晚清政府实力既互相勾结又互相 抗衡。当外洋实力强势伸入时,民间实力便转化为有爱国性质的(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组织。这就使民间实力派人物罗歪嘴 无形中担当起锄强扶弱反抗压迫的历史底层代言人。这种反抗性依赖民间实力身份的转换,而不是他个人自觉的反抗。然 而这对“死水”式的中国仍有进步意义。虽然他不可避免的有小生产者(农民)的狭隘和蒙昧,但终究能激起一丝“微澜”。而且 李劫人对于袍哥是有感情的,因为李劫人的“儿子刚满三岁,竞被一个连长支人绑了票。幸而有人帮忙。”[8]㈣’这个人就是“袍 哥大爷邝瞎子,他帮忙将儿子赎出来,为此,作家将儿子拜寄给他,以表达对邝瞎子的感激之情。”[ ](P4 卜 ’他说:“他名叫邝 瞎子,其实并不瞎。这就是罗歪嘴名字的由来,罗歪嘴也有我这个亲家的一部分。”|1 李劫人或许对民间实力并不抱有救亡的 太大希望,但也不能排除李劫人存有一丝浪漫的幻想。郝达三是个历史的寄生者,他在晚清政府实力的庇护下得以安身,从 此便寄生于这个已经发霉发臭的皮囊上。郝达三之流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思想时尚的新派人物,实则比谁都循旧。满嘴的新 名词,满身的旧脾性,除了抽鸦片便是摆龙门阵,对时事的关注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类历史人物旧到了骨子里。李劫 人冷眼旁观,让郝公馆自行上演一幕幕极具讽刺的场景和腐朽的生活方式。李劫人有切身体会,“随舅父的二十二个月内,我 得到了不少社会知识,深切了解到在旧民主革命之后,全国大小反动政府的许多丑恶事件。清朝时代的官场情况,我曾经看 到过一些,如今再看看这些丑恶情况,使我对辛亥革命的成果发生了怀疑;同时,我也决定从此不再跨入官场”|8I( 。李劫人 对晚清政府的无可救药已经不抱有任何希望,所以对寄生在晚清政府实力下的郝达三之流尤为痛恨。 三、结语 留学法国的李劫人期待“死水”式的中国社会出现“微澜”甚至是掀起“大波”。晚清实力的溃落已经不可挽救,民间实力尽 管有先天的不足,然而在特定的历史境况中有特殊历史意义。而以蔡大嫂为代表的主观能动的自我觉醒者才是历史发展的 进步力量。李劫人以宏观的中国近代史为故事背景,以微观的偏远小镇和底层历史人物为内容,探寻时代足音。“从历史的 长河里挖掘现实生活的真谛,又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反思历史的启迪,这是李韵人所站的高度,”_1l_ 考。正如丁帆所说:“李劫人和他的‘大河小说’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的历史存在。-[12](P136) 李劫人通过对历史多重 实力相互勾结与消解的隐晦表现,对依附于不同实力的普通人物的显性塑造,试图探寻历史发展的动向而做出个人独到的思 参考文献: [1]王晖.历史意识与历史书写——观察近30年文学的一个视角[N].南方周末,2007—11一O1. [2]李韵人.李劫人选集:第2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3]李劫人.李韵人选集:第l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4]李劫人.《死水微澜》前记[A].李劫人.李韵人选集:第1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5]权绘棉.李劫人历史小说叙事艺术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6][英]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 [7]李玲.想象女性:男权视角下的女性人物及其命L EA].傅光明女性心灵地图[Z].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8]李劫人自传[A].李劫人选集:第1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9]刘中树,等.中国现代百部中长篇小说论析[z].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 [1O]李韵人.李韵人谈创作经验[A].刘中树,等.中国现代百部中长篇小说论析[z].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 [11]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T帆,李兴阳.历史的微澜荡漾在现代转折点上——李劫人《死水微澜》论析[J].天府新论,2007,(3) 一1】2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