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阶段反思及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华佗健康网
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27卷第24期(总第404期)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阶段反思及发展趋势研究 李昭威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一武汉430071)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创新、协调、可持续、绿色、共享”等全新发展理念,其中共享这 发展思想为我国农村贫困工作提出了具备可行性与指导性的方针,通过有效回顾中国贫困治理的历程,对发展阶段进行反 思,进而有效得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村;贫困治理;阶段;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D632.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改革力度,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  中国农村贫困与贫困治理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t;了突出贡献。但是从当前我国农村贫困治理 随着城乡经济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人VI老龄化及农村贫困地区 促改革、惠民生作I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不断加深,贫困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工作发展情况来看,不仅需要解决治理工作中不断涌现的经济问  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与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大的背景下,我国相关 题与发展障碍,还需要及时将各级治理主体分层,从多个视角、部门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多项影响因素深入剖析农村贫困现状,将我国农村贫困治理放置 制,进而有效解决我国突出的农村贫困治理问题。 2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阶段性发展 在追溯农村贫困治理的解决措施与途径选择,综合对比国家 在老龄化、市场化背景中,经济创新贫困治理模式和转变体制机 经济发展政策、治理方针、管理模式等内容,我们可以明显发现 4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工作发展对策 1 积极优化完善国家财政扶贫政策 我国农村贫困治理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动态变化。其一,在1949 4.其一,国家财政部门需要在开展农村贫困治理T作过程中, 至1978年这一阶段,在开展平均主义福利模式基础上,紧紧围 绕物质投入为核心进行救济扶贫;其二,在1978至1985年这一 时刻保持资金投人的稳定性,将国家颁布的治理方针及时应用到 阶段,在经济制度变革的作用下,我国开始围绕经济增长为核心 展开小规模资金扶持扶贫;其三,在1986至1993年这一阶段, 我国开始实施大规模的针对性区域扶贫开发计划。直至1993年 年底,全面农村贫困人口已经降低至8000万;其四,在1994至 2000年这一阶段,国家相关部门颁布落实了关于全国扶贫开发工 作的纲领,紧紧围绕工作计划展开扶贫开发,以期可以在七年内 实现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 现实工作中。将农村贫困开放资金投入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细致 进行资金预算,力争做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有效增值。其二, 不断增加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为了切实有效的 提升我国农村特困区的经济发展力,解决财政发展力低下问题, 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在保证水平 度,以此来有效确保贫困地区自我转移支付能力的上升。 4.2完善农村金融帮扶政策,及时打破资金瓶颈 转移支付数值的基础上,切实有效的提升贫困地区的资金帮扶力 3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历次农业农村T作会议都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不断变化,由过去单一强调“对 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 农村人民经济的增长”转变成为“包容性增长”。相关学术研究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 对当前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工作的理解也正在发生转变,即单一 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主张物质资本投资、转变农村贫苦人民的生活困难情况转向强 其一,不断扩大政策性的信贷规模。通过有效扩大国家的资 调社会资本投资、缓解贫困者的社会排斥。农村贫困治理问题 金扶持力度,优化完善费用补助,将在涉及到农业贷款税收优惠、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农村家庭养老负担的加重而不断加深, 农作物增产等策略时,引导金融企业或是银行不断加大对农村贫 在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人口分布背景下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困地区或是农户信贷的资金开放力度,不断降低对贫困地区农户 与城市经济匮乏治理l丁作进行对比发现,农村贫困治理工作的 贷款项目的审核标准,积极鼓励贫困地区内现有金融单位、企业 难度更大。 提升贫困地区农村群体参与的能力,消除农民参与经济发展、享 最近这几年,我国逐渐加大对农村贫困治理力度,通过有效 问题。 将可贷资金数值提升,以便农村使用,进而有效缓解资金外流的 其二,积极创新优化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与金融产品,以此来 受经济发展成效的障碍,为农民提供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平等 推进农村信用社资金工作的健康发展,大力推动农村村落经济发 享受经济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在很 展。鼓励农村现有金融、互助社等机构,大力推动贫困地区金融 十分紧迫。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地 区提供更为便捷的资金服务。 大程度上减缓了农村贫困问题,但是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问题依然 产品的创新,积极推广惠农卡、小额信贷等工作,进而为贫困地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引发了中央一号文件 4.3优化完善农村经济产业投资 在实际治理贫困工作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将发展眼光及时 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深化农村 放置于优势产业的扶持上面。为有效增加贫困地区的(下转P151) [收稿日期]2o16—11-25 [作者简介]李昭威(1991一),男,河南商丘人,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一14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27卷第24期(总第404期) 品供需信息的获得,提升彝良县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3.2加强政府引导。促进产业规模化经营 城乡建设与发展 结合,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相衔接,促进产业化与城市化 的共同发展。 生产大户的电脑和互联网技能培训,以促进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 等都集中到园区,把农业园区建设与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相 在制定和完善贷款贴息、土地征用流转、基础设施建设、产 3.4强化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 业补贴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大力引进经济雄厚、技术力量强、具 因地制宜发挥彝良县农业资源、少数名族文化资源、旅游资 有稳定市场销售网络的公司和销售平台人驻,开发天麻、核桃、 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投资小、见效快快的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 竹笋、花椒、畜牧、有机蔬菜等本土特色农业;鼓励农户利用土 业功能。将产业培植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如角奎、龙安片区打 地、产品、资金等要素人股企业,使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 造樱桃、李子产业,创建樱桃、李子园;奎香片区打造梨子,创 风险共担的利用联结体;鼓励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农产业基地、 建梨园,将旅游与农业结合,发展景区农家乐,多方带动乡村经 实行订单生产形式,与农户形成稳定的产销关系,不断探索“公 济发展。 司+基地+农户”、“互联网+公司+农户”、“互联网+合作社+ 3.5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农户+政府”等经营开发模式,利用互联网资源,加强农产品产 市场竞争力。 3.3加快建立农业信息平台与农业园区 农业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做到生态环保与可持 销、供需对接,形成良好的农产品经营回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 续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彝良县为经 济欠发达的山区县,生态环境极易被破坏,要坚持农业有限资源 合理有效利用,要坚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水土资源管 加强区域农业产品竞争力,需要整合资源搭建农业信息平台, 理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治理,促进农业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 在平台中整合全县的农业资源信息,平台需要包括农副产品供需、 现彝良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服务部门、各乡镇农业合作社、土地与气候资源、物产资源、 管理,为农民、企业、政府提供咨询和决策服务。建立集中的农 主体,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建立冷冻保鲜库,延长产业链条,把 农产品的品种培育、加工研发、冷冻保鲜、市场交易、农业培训 [参考文献] 仁市委党校学报,2014(04). 2011(11). 农业企业等,在此平台中要实现对全县农业资源与信息的收集、 (1】黄延安.山区农业现代化问题初探一以铜仁市为例【l1l中共铜 业园区,要大力引进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合作经济组织等市场 【2】余国忠.云南省彝良县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I1'北京农业, (上接P140)招商引资能力, 需要适当构建用地标准,对贫困地 极创新改革经济发展理念,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区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倾斜, 鼓励发达地区优先带动贫困地区进 【参考文献】 行经济发展,有效减免税费, 进而全面解决农村地区贫困治理问 [1]冯俭光.公共选择下的山区农村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西 题。 南大学,2012. 5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侧重强调:“完 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2]丁越峰.民间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 中师范大学,2014. [3]向家宇.贫困治理中的农民组织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现代化”。政府部门需要及时提高农村贫苦治理工作的重视,积 (上接P149)社会和舆论监督,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民 开展预算绩效目标评审工作。三是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等第三方的 生项目和重点项目支出绩效情况,结合预决算执行向人大和社会 专业作用,对预算绩效管理项目开展客观和公正的评价。通过各 公开,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同时,建立绩效管理问责机制。对 方共同努力,实现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 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财政资金 [参考文献】 配置和项目实施绩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规定标准的相关预算单 [1】闫坤,程瑜.硬化支出约束以新预算法为基础构建现代预算制 位、主管部门及其责任人员实行绩效问责,推动绩效管理真正取 度ⅡJ.中国财政,2o15(O1). 得实效。 2.4预算绩效管理应与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 [2】燕廷淼.基于ABC成本法理念的高校支出预算编制[『】.财会 月刊 2015(07). 研究.2015(01). 由于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牵涉财政部门预 【3俞光远.加快财税法治建设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卟地方财政 3】决算管理、住建部门工程建设管理、审计部门工程预决算审计、 财务审计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财政部门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组织主 [4]俞光远.加快现代预算法制建设着重体现现代预算特性卟经 体,在依靠相关部门发挥好各自项目实施主体作用基础上,应集 济研究参考,2015(02).  一中精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一是要建立适应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 [5]梁城城.新预算法有助于提高财政透明度吗?——基于新旧预 专业人才队伍。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专业辅导和培训,让 算法的对比研究U】.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04). 财政部门内部、预算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相关人员获得相关专业 【6]韦锦义,尹丽.新预算法视角下完善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的 资格,提升预算绩效规范化管理能力。二是要集中社会力量,建 思考U】_教育财会研究,2014(12). 立预算绩效管理专家库,吸纳相关行业、领域、项目等方面专家, -1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