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 陆游 诗词解释与鉴赏
来源:华佗健康网
【陆游】
【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绍兴年间赴临安礼部试,遭秦桧黜落。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夔州通判。陆游一生积极主张抗金,亦长期受压制。其诗作多表现抗敌爱国之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原文】
秋波媚
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①角声哀,烽火照高台②。悲歌击筑③,凭高酹酒④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⑤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⑥烟柳,曲江⑦池馆,应待人来。
【注释】
①、 边城:指南郑城。
②、 高台:指高兴亭。
③、 筑:筝形的古弦乐器。
④、 酹酒:以酒浇地祭奠。
⑤、 南山:终南山脉(秦岭),横亘在陕西省南部,长安南山为其主峰。
⑥、 灞桥:在长安东灞水上。
⑦、 曲江:长安东南的游览胜地。
【鉴赏】
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1172),时陆游在南郑任四川宜抚使公署干办公室兼检法官,积极向宜抚使王炎献策,筹划收复长安。王炎是抗金的重要人物,主宾意气十分相投。词中写陆游关注前线战事、急于收复长安的心情,感情激荡,节奏轻快,对山月的拟人描写和对长安的想象,富有情味。这种想象是在上片豪情壮志抒发的基础上,自然引发而出,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全词充满乐观情绪,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不多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