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学辅导课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初步探讨

来源:华佗健康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交通医学2002年第l6器第3期 ・303・ ・医学教育・ 教学辅导课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初步探讨 南通医学院临床教学部(226001) 摘要卫爱军 杨 电 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陈 莉 为探讨教学辅导课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作用。本文以病理学教学辅导课为例,对参加与未参加辅导班学生 的成绩、学生在自信心、基础知识及科研能力方面进行比较,并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参加组高于未参加组。认为教学辅 导课有助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本科教学教学质量教学辅导课 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对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都非 常重要。199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高等教育质 量保证机构国际网络”年会,其主题即是“高等教育与保 证质量一处在十字路口的高等教育”。会议认为20世纪 70年代到80年代,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 的阶段,90年代开始,进入了以强调质量为重点的年代。 但当前本科教学质量面临诸多挑战,在高校教学活动过 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教师、学生、教学条 件、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几个方面n)。本文重点探讨教学 辅导课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作用。 1.教学资料 教学辅导课是利用业余时间由教研室自行组织学生 自愿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以病理学教学辅导课为例,通 医99年级临床医学、眼耳鼻喉科、儿科专业本科学生536 人,共有三位老师任教。内容:巩固课堂所学,介绍学科前 沿发展信息,帮助学生掌握科研基本知识,提高科研基本 能力,进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授课手段:采用图、文、声、 像等丰富的多媒体功能为主创设教学情景。教学方式:培 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进行启发式教学,重视实践教学,引 导学生要多实践、发现与体验,且各抒己见。 2.结 果 该组学生中参加辅导课为219人,期终成绩(83.28± 8.43)分;未参加辅导课的317人,均分为(76.99±9.31)分, 标准差为9.31分,经t检验,t=7.9883,P=0.OOO3,两者差别 有统计学意义。从3位任课老师的辅导课效果进行比较,3 组参加辅导的学生成绩均优于未参加组(见表1)。 表l 参加与未参加辅导班学生的成绩比较 另外,我们对该组1~2年级学生的平时各科平均成 绩的构成作了分析:参加与未参加辅导班的学生平时成 绩构成经.)c2检验,.)c2=1.4322,P=0.839>0.05,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l~2年级参加与未参加辅导班学生的平时成绩比较例(%) 从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参加辅导班的同学有信心考 出好成绩,同时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提高对科研的认识, 参加辅导班的2l9名学生和未参加辅导班317名学生在 自信心、基础知识及科研能力三个方面的构成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参加与未参加辅导班学生在自信心、 基础知识及科研能力方面的构成比较 参加 未参加 参加 未参加 参加 未参加 好l87( ,39)l7 55. ) 168(76、17)155(48、 ) 136( 、lO)1(15(31.12) 中2【)(9、13) (28.(/3) 3[1(13. )l (丑,18) 31,96)131(41.翌) 差 12(5,48) (16.40) 2l(‘)59)6D(18 93) B(5.94)8l( ,55) X 52.861 42.062 55,633 P值 o.ooo o.ooo o、ooo 3.讨 论 经统计学分析,参加辅导课学生的成绩均高于未参 加辅导课的学生。在教与考分离,题库出题的情况下,上 述参加与未参加辅导课该门课程成绩差别具有统计学意 义。从任课教师对辅导课效果来看,认为教学辅导课能 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本知识,拓宽知识嘶.飧 基本的 科研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另外,教学箍 弹i、 能丰富 大学生业余生活阵地, (下跨 305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交通医堂2002年第16卷第3期 的教学工作,必须构建自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层 次、多序列的知识结构,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2.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攻读学位,跨学科兼课,拓宽研究领域,培养创新思维,鼓 励、支持青年教师走出校门甚至是国门,打破单位、专业 的局限,致力于联合、交流和合作,努力使青年教师成为  改进思想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转化角色,认同教 “复合型”的创新人才,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才,胜任教师职 师职业 医学院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青年教师的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尊重、理解、关心 的前提下,通过青年教师业余党校培训班、形势报告会邀 请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与他们座谈、外出参观考察等灵活 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样 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一要不断完善合同制、 聘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合同签订后的管理,不 能流于形式,使计划书成为一纸空文。对于制订的培养 计划和方案,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并且定期检 多样的方式,有计划、有目标、持之以恒地对青年教师进 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不断改 造自己的世界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侵袭和诱惑,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教师职业的神圣感、自 豪感和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当教师不仅是谋生的 手段,也是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途径。 查完成的情况,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试行竞聘上岗制度。 二要在津贴分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科研经费等方面, 制订向优秀青年教师倾斜的政策,甚至可为拔尖的青年 教师设立专项奖励政策。三要构建自主开放式人才管理 改善生活条件,帮助青年教师解除后顾之忧,安心教 模式,改变以往“流不走、留不住”的状况,既允许人才合 师职业 目前,医学院校内普遍已开始实行新的津贴分 理流动,又要使流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影响学校正 配方案,青年教师的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也有所提高,但 要从根本上增加收入还有赖于国家政策。在分房走向货 币化的趋势下,学校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好青年教师 常的教学秩序,形成稳定层与流动层并存的格局。只有 这样,才能切实达到能者上、庸者下、优者胜、劣者汰的目 的,增强青年教师的竞争意识,让有真才实学的青年教师 脱颖而出,缩短成才周期,担当学校教学、科研的重任,胜 任教师职业,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住”的问题,一方面要努力改善青年教师集体宿舍的住 宿条件,另一方面可以考虑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些结婚用 过渡房,同时要办好教工食堂,解决他们“吃”的问题,为 青年教师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及子女入学入托的问题等, 参考文献 扎扎实实为青年教师办实事,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便 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拓宽培训渠道,帮助青年教师优化知识结构,适应教 1.张人杰.大学教育学.第1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6 师职业从微观上看,青年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有赖于 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但从宏观上看,须有配套的政策和科 学的管理作保证。青年教师的培训是多渠道、多形式的, 3.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年龄情况.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0~31 4.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政报 1999;(9):409 学校首先应该制定总体的培训计划,既不可为解教学的 一时之急而忽视培训,也不可只为提高学历而盲目培训。 青年教师培训除依靠制度外。学校更应在确保培训经费 5.汪永铨.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第1版.广东:教育出版社, 2 300 到位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学校还应鼓励青年教师跨专业 (上接第303页)把学生引导到专业学习上去,有利于大 学生的成长,同时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有利于年轻教 师自己学习和成长。 14(3):87~88 参考文献 1.周国珍.浅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