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桃红四物汤配合针灸治疗痛经的效果观察

来源:华佗健康网
l82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年第l4卷第l2期 ・中医中药・ 桃红四物汤配合针灸治疗痛经的效果观察 (吉林省辉南县楼街朝鲜族乡卫生院,吉林通化135119) 于敬芝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用内服桃红四物汤和针灸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 机分为两组,西医组40例服用西药治疗,中医组44例用内服桃红四物汤和针灸相结合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 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西医组治愈率为15%,总有效率为80%;中医组治愈率为59.1%,总有效率为97.7%,中医组临 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与针灸相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辨证加减,标本兼治,明显改善患者的 临床症状,效果确切。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桃红四物汤;针灸;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11246.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8.issn.1671.3141.2014.12.141 O 引言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指的是在月经来潮 时出现小腹部痉挛性疼痛,严重者伴有恶心与呕吐,严重 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我们在临床上根据辨 证用桃红四物汤和针灸治疗本病,能缓解病人的疼痛,缩 短治疗时间,现报道如下: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 西医组有2例出现恶心,l例出现呕吐,1例出现上腹 部不适,反应轻微未停止治疗;中医组仅有1例出现轻微 晕针,经言语开导后不适消失。 3典型案例 孙x,女25岁,未婚,教师。主诉:经期腹痛6个月。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84例患者均为在我院妇科就诊的病人,以在经期或经 前经后1周以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它不适, 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为临床主要症状,并且妇科检查生殖 器官无明显器质病变,符合《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 究指导原则》 中痛经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西医组40例, 年龄在18~42岁之间,病程在5个月 7年;中医组44例, 年龄在2O~44岁之间,病程在4个月~8年。两组患者 的一般资料相当,P>0.05,有可比性。 病史:6个月前因工作琐事与同事争吵,情志不畅后月经期 出现腹痛,胀痛拒按,两乳房胀痛,月经量少,色暗有块, 块下痛减,经妇科B超检查未见异常改变,服西药芬必得 后疼痛减轻,但胃痛恶心,不愿接受西医治疗。查体:患 者形体正常,表情痛苦,面色少华,两侧乳房胀而触痛,腹 软无压痛,舌暗,苔薄白,脉弦细。诊断:痛经(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止痛。治疗:中药:桃仁12g、 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5g、川芎12g、益母草20g、香 附12g、柴胡12g、元胡12g,每日1剂,水煎服。针灸:太冲、 血海、三阴交、次露、地机、期门,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均在月经来前3日开始治疗,至经净痛止停止治疗。治疗 经过:经针药结合治疗2日后,疼痛明显减轻,月经量增多, 4次后疼痛消失,情志舒畅,乳房胀痛消失,继续治疗2次 痊愈,随访3个月无复发。 1.2治疗方法 西医组服用阿司匹林泡腾片,每次0.5g,每日3次,月 经来前3天开始服用,经净停服。中医组:内服桃红四物汤 加减治疗。基础方:桃仁、红花、熟地、当归、赤芍、川芎、 益母草。加减:气滞血淤加香附、柴胡、元胡;气虚血弱加 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寒凝血淤加肉桂、吴茱萸、小茴香、 艾叶、香附;肝。肾阴虚加枸杞、女贞子、山萸肉、旱莲草。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用,从月经来前7天开始服用, 每个月经周期服用10剂。针灸治疗。主穴:次露、地机、 三阴交。加减:气滞血瘀加太冲、血海;气虚血弱加气海、 关元、足三里。寒凝血淤加灸肾俞、命门、关元、针血海。 4讨论 痛经,或称为经期疼痛,是妇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发病率为42~90%,其中53.2%为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 不伴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每次月经来潮时小腹疼痛难忍 或痛达腰骶、面色苍白、手足冰冷或伴恶心,甚至剧痛晕厥, 西医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解痉、镇痛为主,起效快,作 用强,但疗效短,并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还容 易引起耐药性。近些年来,中医治疗本病,标本兼治,辨 证治疗,疗效巩固受到了患者的青睐。中医学认为经水为 血所化,而血又随气运行,若气血充沛,气顺血和,则经 行通畅无阻,无经行疼痛之患;如果经期情志不舒,或寒 客胞宫导致气滞血瘀,经气滞涩不畅,不通则痛;或气血 不足,胞宫失养,不荣则痛,均能出现痛经。本病的病位 肝肾阴虚加肝俞、肾俞、足三里。每日1次,在月经来前3 日开始治疗,至经净痛止停止治疗。 以上两组治疗,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1.3疗效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月 经期能正常的工作学习,停止治疗后3个月未复发。显效: 患者的疼痛及其他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稍有不适,基本不 影响工作学习。有效:患者的疼痛较治疗前减轻,其他症 状改善不明显。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经期疼痛无减轻, 其他临床症状无改善。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在病位在冲任、胞宫,发病原因与气滞、寒凝、体虚导致的 血行不畅密切相关。桃红四物汤为调经要方之一,药物组 成中有桃仁、红花、当归、川I芎、熟地、白芍,功效为养 血活血。以祛瘀为核心,而兼能养血行气。桃仁、红花活 血化瘀;白芍养血和血,川I芎活血行气;熟地补肝肾,益 精血;当归养血活血,全方配伍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 经脉通,疼痛止。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气滞者加香附、 柴胡、元胡以疏肝理气止痛;气虚血弱加黄芪、党参、茯苓、 白术以益气养血;寒凝血淤加肉桂、吴茱萸、小茴香、艾 (下转第1 88页) 188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年第14卷第12期 3讨论 参考文献 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肺寒儿咳喘合剂的主要方剂组成 [1]庄琼冬,黄正华,林琼宇,等.婴儿重症肺炎30例的观察与护理lJI .为:茯苓、莱菔子、陈皮、苏子各lOg,麻黄、艾叶、旋覆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8(20):297—298. 花各8g,半夏6g,远志5g,细辛4g 其中麻黄可入肺经,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主要具有宣肺平喘、温通宣畅的功效;细辛具有温肺化痰 【J】.中华结核呼吸杂志,2009,l1(14)l:199—200. 的作用;远志微温性燥、可人肺经,主要具有祛痰止咳的 [3]陈佑邦.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 功效;艾叶性温,可以入脾而逐寒湿;半夏、茯苓主要具 京大学Hj版社,2009:2—3. 有运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苏子能够降气行痰;莱菔子可发 [4]冯改梅,陈淑香,贾佳.盐酸氨溴索雾化吸人联合阿奇霉素治 挥消食导滞的作用;旋覆花苦降辛开,具有降气化痰而平 疗/l,Jk支原体肺炎76例疗效观察lJ】_中国医学创新,2010, 喘咳的功效,可以起到消痰行水而除痞满的作用l6】。上述中 17f131:135—136. 药联合应用主要可以发挥运脾除湿化痰,宣肺平喘止咳的 【5】刘南琼,华莉.健脾益气活血方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反复呼 作用。通过雾化吸入方式给药,可以使药物直达患儿的病所, 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1.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6(14):361— 使吸收能力明显增强,使肺部的药物浓度显著提高,使方 362. 药抗菌消炎平喘化痰止咳的治疗作用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 [6]梁杨,杨晶,韦雪奕.丹参辅助治疗d,SL急性支气管肺炎(附100 发挥。 例疗效分析)『J1_黑龙江医学,2010,12(14):192—193. (上接第1 82页) 叶、香附温经散寒止痛;肝肾阴虚加枸杞、女贞子、山萸肉、 综上所述,中医用桃红四物汤和针灸配合治疗痛经,标 旱莲草补肝肾,益精血。针灸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副 本兼治,不良反应少,效果可靠,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作用少的优点,常用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足太阳膀胱经穴 建议临床选择使用。 次骼,正对第2骶后孑L处,能调补冲任,行气散瘀 是治 参考文献 疗痛经的效穴;地机穴是脾经郄穴,能健脾调经,三阴交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 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有补 版社,1994:61.62. 益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三穴配伍,在根据患者的情况 [2】叶秀英.针刺次 穴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J1.湖北中医 加减运用,治疗痛经效果较好。 杂志,2010,32f lO). (上接第1 8O页) (17)4:152—153. [15]田景成,韦云威.浅谈中药库质量管理『JJ_中国保健营养,2013, [141王 清.浅谈中药储存管理体会叫.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3)05:2693—2694. 2012,9,9:1547. (上接第1 89页) 脊椎机定点复位疗法一方面使突出的椎间盘进行吸收、还纳 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的最佳选择,临床应用中只 为本,另一 面还可以纠正关节错位,回到正常的生理位 要把握好适应症和禁忌症,复位机定位准确,针灸搭配合 置,使脊椎的力学恢复平衡,促进组织修复,同时还能增 理,推拿手法适当,疗效高,疗程短,易于患者接受和配合, 强脊椎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体位,减少复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_2】。 发的可能性。通过治疗既能从根本上解除椎问盘突出,又 参考文献 能解除患者急性期的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应用优势:疗 [1]孔荣.脊椎回本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1l中国民 效快而显著;安全而广泛;治标与标本融为一体,标本同治。 间疗法,2010,18(6):42. 使用脊椎复位机注意事项:明确诊断;询问患者的既往史, [2]同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c1.南京大学出版社, 现病史;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1994.201. 从临床资料来看本i联法有序结合优于单一治疗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