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来源:华佗健康网


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愉快的心情,不急不躁增加自信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清楚治疗的目的,取得合作,是操作成功的第一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穿刺成功的首要环节。

2. 血管的准备 天气寒冷时血管充盈度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输液前可以热敷穿刺部位20~0min,有利于血管充盈。

3. 输液器的选择 不同型号的穿刺针对血管壁的影响不同,正确的选择可以减少针头对血管的机械损伤,减轻病人的痛苦,预防静脉炎。

4. 扎止血带松紧要适中,扎止血带过紧,使静脉压力过度增大,导致进针后静脉顺速外溢;止血带扎的过松,血管不充盈,达不到穿刺成功的效果。

5. 不同血管的选择方法 条索状、硬、滚、脆性大的血管,选择进针时先从血管下端小角度进针一段后再进血管,见回血后停止进针。充盈度差的血管,可采用上下结扎的方法,使血管充盈不易滚动,对于长期输液严重破坏的血管可选心端的边缘血管,如手指,脚趾部位的血管。肥胖及静脉暴露不明显的病人,在扎上止血带后,嘱病人反复握拳松手3~4次或拍打注射部位3~4次还可以按压静脉2~3次,如暴露还是不明显触摸静脉感觉柔软且富有弹性,并成条索状触摸好后稍做痕迹,即可以穿刺。

6. 进针角度对于一般患者,穿刺使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快速直接穿刺血管,见回血后平行进针;对于高热、脱水的患者应采取间接穿刺法i,即先穿入皮肤,再沿血管侧面刺入皮肤,再沿血管侧面刺入血管腔效果会更好些; 老年浅小静脉穿刺35°角,趾(指)

背侧静脉10~15°角

7. 穿刺者在穿刺时的针感很重要,在穿入血管壁时有一种突破感,见回血,应立即将进针角度改为20°左右,再沿血管腔行针。细小的血管穿刺后不易见回血可以将输液瓶挂与位置相对较低的输液架上,使液压降低,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就可以避免刺破血管了。

8. 进针及固定 左手拇指及食指绷紧皮肤,右手用手腕力带动持针的两指,轻稳、快速进入表皮,对于一些皮下脂肪少,消瘦明显的病人。可沿针头及血管方向用棉签加以固定。对于儿童和躁动的患者穿刺成功后可用硬纸板加以固定肢体。

9. 多操作,勤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