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共32页文档

来源:华佗健康网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信息技术概述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从通常意义上说,什么是信息?信息处理包含那些行为和活动?

答:从客观的立场来看,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从认识主体立场来看,信息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信息处理指的是与下列内容相关的行为和活动: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存储、信息的施用。

2) 什么是信息技术?他包括哪些方面?你所学的专业与信息技术有什么联系?

答:信息技术指是的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基术的信息技术包括:扩展感觉器官功能的感测(获取)与识别技术;扩展神经网络功能的通信与存储技术;扩展思维器官功能的计算(处理)技术;扩展效应器官功能的控制与显示技术。 略。

3) 列举一至两种常用(见)的信息处理系统,花出它们的系统组成图。

答:火车、飞机售票系统。图略。 1.2 微电子技术

1) 什么是集成电路?什么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你能列举出常用电子设备中的一些集成电路吗?

答:集成电路是一半导体单晶体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等元器件及互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过100万个电子元件的集成电路。 如:电脑中的主板、显示卡、CPU等。

2) 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如何?微电子技术会达到极限吗?

答:集成电路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晶体管的尺寸越小,其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就越快。 不会达到极限,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Gordon E·Moore 1965

年在《电子学》杂志上曾发表论文预测,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这就是有名的Moore定律。 3) IC卡有哪些类型?它们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如何?

答:IC卡从功能上分为三类:(1)存储器卡:主要用于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场合。(2)带加密逻辑的存储器卡:用于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3)CPU卡:用于作为证件和信用卡等场合。 IC卡从使用方式上分为两类:(1)接触式IC卡:用于存储信息量的场合、读写操作比较复杂的场合。(2)非接触式IC卡:用于身份验证等场合。

IC卡不但可以存储大量信息,而且具有极强的保密性能,可以防止伪造和窃用,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它既可以作为电子证件,用来记录持卡人的信息,作为身份识别之用,也可以作为电子钱包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3 通信技术入门

1) 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解释信道容量、传输速率、误码率和端_端延迟等参数的含义。 答:通信系统需由三个要素组成,即信息的发送者(称为信源),信息的接收者(称为信宿)以及信息的载体与传播媒介(称为信道)。

信道的定义:传输数据的一个物理路径或是一种载波信信号

频率。

第 1 页

传输速率:实际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位数目。 误码率:数据传输中出错数据占被传输数据总数的比例。 端_端延迟:指数据从信源传送到信宿所发费的时间。

2) 数据传输时为什么需要采用调制、多路复用和交换技术?调制技术有哪些?复用技术又有哪几种?

答:调制是为了信号可以在信道中传输,多路复用是为了提高信道的利用率,交换技术是为了数据能在信道顺利的传输。 调制技术有:调频、调幅、调相。

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3) 对比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所使用的传输介质的性能,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答:有线通信,它使用明线、对称电缆或同轴电缆、光纤等作为传输介质,利用频率分割原理,实现在有线信道上的多路复用。

无线通信:利用电磁波可以在空间自由传播的特性,通

过调节电磁波的振幅、频率或相位实现远距离传输信息。 优缺点:无线通信的通信距离远,频带很宽,容量很大,信号受到的干扰也较小,通信比较稳定。

4) 有线载波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各有什么特点?你估计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

答:有线电载波通信,它使用明线、对称电缆或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利用频率分割原理,实现在有线信道上的多路复用。其过程为:发信端的各路信号对不同载波频率进行调制,分别搬移到不同频带后,同时在同一线路上传输。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传导信号来进行通行的一种技术。光

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它由直径大约为0.1mm的细石英玻璃丝构成,透明、纤细、比头发丝还细,具有把光封闭在其中并沿轴向进行传播的导波结构。光纤由折射较高的纤芯和折射率较低的包层组成。通常为了保护光纤,包层外还往往覆盖一层塑料加以保护。光纤通信系统中,在发信端信息被转换和处理成便于传输的电信号,电信号控制一光源,使发出的光信号具有所传输信号的特点,从而实现信号的电---光转换。发信端发出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光纤通信系统的接收端,经光接收机的检测和放大转换成电信号,最后由电接收机恢复出与原发信端相同的信息。为了补偿光纤线路的损耗,消除信号的失真和噪声干扰,每隔一定的距离要接入光中继器。

无线电波可以接频率(或波长)分成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微波是一种具有极高频率(通常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波长很短,通常为1m至1mm。

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是通信距离远,频带很宽,容量很大,

信号受到的干扰也较小,通信比较稳定。

所谓移动通信指的是处于移动状态的对象之间的通信,它

包括蜂窝移动、集群调度、无绳电话、寻呼系统和卫星系统。 移动通信的目标有四个:全球漫游;适应多种环境;提供高

质量的多媒体业务;

提供足够的系统容量。

1.4 数字技术基础

1) 什么是比特?比特是如何表示和存储的?

答:数字技术的处理对象是“比特”,中文意译为“二进位数字”或“二进位”。它是计算机和其他数字系统处理、存储和传输信息的最小单位。一般用小写的字母:“b”表示。

存储1个比特需要使用具有两种具有稳定状态的设备。在计算机等数字系统中,比特的存储经常使用一种称为触发器的双稳态电路完成。 2) 存储器的容量是如何度量的?有哪些不同的度量单位?

答:是按照能存储多少二进制位来度量的。 经常使用的度量单位有:

第 2 页

“千字节”(KB),1KB = 210字节 = 1024B “兆字节”(MB),1MB = 220字节 = 1024KB

“吉字节”(GB),1GB = 230字节 = 1024MB(千兆字节) “太字节”(TB),1TB = 240字节 = 1024GB(兆兆字节)

3) 比特的逻辑运算有哪几种?门电路是什么?使用门电路可以做什么?

答:逻辑运算有三种:逻辑加、逻辑乘、取反。

门电路就是用于基本完成逻辑运算的电路。

任何复杂的逻辑运算都可以用门电路的组合来实现。

4) 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如何相互转换?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如何相互转换? 答: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只需要将二进制数的每一位乘上其对应的权值然后累加起来既可。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可以采取“除以2取余法”。

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只要每一个八进制数改写成等值的3位二进制即可。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时,整数部分从低位向高位方向每3位用一个等值的八进制数来替换,最后不足3位时在高位补0凑满3位。

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只要每一个十六进制数改写成等值的4位二进制即可。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时,整数部分从低位向高位方向每4位用一个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来替换,最后不足4位时在高位补0凑满4位。

5) Pentium处理器中有哪几种整数类型?-7086在这几种整数类型中是怎样表示的?

6) 389.625在Pentium处理器中使用32为浮点数是怎样表示的?为什么32位浮点数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1038~1038?

自测题1

一、 是非题

1、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图书馆就是一种以收

藏、管理和检索为主要目的的信息处理系统。 N

2、 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晶体管数目可以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现在PC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属于大规模集成电路。 N

3、 信息在光纤中传输时,每隔一定距离需要加入中继器,将信号放大后继续传输。 Y

二、 选择题

1、下面关于个人移动通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C )

(A)第一代个人移动通信采用的是模拟通信技术

(B)目前广泛使用的GSM手机采用了数字通信技术,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C)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电话交换中直接接收手机(移动台)

的无线电信号,并负责向手机发送信号

(D)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实现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包括话音

通信、数据通信和高分辨率通信等

2、数据通信中数据传输速率是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它指单位时间

内传送的二进位数目,下面是一些计量单位: ① kb/s ② MB/s ③ Mb/s ④ Gb/s 其中常用的是 B

(A) ① (B) ②和④ (C ) ①、③和④ (D) ①、②、③和④

3、下面关于比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比特是组成信息的最小单位

(B)比特只有“0”和“1”两个符号

(C)比特既可以表示数值和文字,也可以表示图象和声音

第 3 页

(D)比特“1”大于比特“0” 4、使用存储器存储二进位信息时,存储容量是一项很重要的性能指标。

存储容量的单位有多种,下面哪一种不是存储容量的单位? A

(A) LB (B) KB (C) GB (D)MB

5、与十六进制数(BC)16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B

(A) 273 (B) 274 (C) 314 (D) 313

6、所谓“变号操作”是指将一个整数变成绝对值相同但符号相反的另一个整数。假设使用补码表示的8位整数X=10010101,则经过变号操作后结果为 D

(A) 01101010 (B) 00010101 (C) 11101010 (D) 01101011 三、 填空题

1、卫星通信是当前远距离通信中的一中手段,它利用 人造卫星 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在两个或多个地球之间的通信。 2、在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二进位信息时,传输速率的度量单位是每秒多少比特。某校校院网的主干网传输速率是每秒10 000 000 000比特,它可以简写为 10 Gb/s。

3、十进制数205.5的八进制表示是 (315.4)8 。 4、Pentium处理器中的一个16位带符号整数,如果它的十六进制表示是(FFF0)16,那么它的实际数值是 —16 (十进制表示)。 第二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 2.1 计算机的发展与作用 1)计算机在逻辑上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从逻辑上(功能上)来讲,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

(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它们通过系统总线互相连接。CPU、主存储器、总线等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通常称为计算机的“外围设备”,简称“外设”。

输入设备:“输入”(imput)是把信息送入计算机的过程。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对输入信息进行各种处理的部件。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能够把程序和数据(包括原始数据、中间运

算结果与最终结果等)存储起来。

输出设备:“输出”(output)表示把信息送出计算机。

系统总线与I/O端口:系统总线(system bus)是用来连接CPU、

内存、外存和各种输入输出设施并协调它们工作的一个控制部件,其主要组成部分是用于在各部件间运载信息的一组(或多组)公用的传输线。

2)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有哪些特点?计算机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信息处理具有如下一些特点:通用性强、速度高;提供友善的

使用方式和多种多样的信息输出形式;具有庞大的信息存储能力和极快的信息存取速度;计算机网络使得距离已不再是限制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障碍;计算机在辅助开发新的信息处理应用方面能提供有力的支持。

计算机的巨大作用:开拓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新资源;增

添了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手段;提供了人类创造文化的新工具;引起了人类的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3)从性能和用途来说,计算机分成哪些类型?分别适用于哪些部门和领域?

答:按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分为:巨型计算机(Supercomputer)、大型计算机(Mainframe)、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

第 4 页

巨型计算机也称超级计算机,它采用大规模并行处理的体系结构,

CPU由数以百计、千计、万计的处理器组成,有极强的运算处理能力,速度达到每秒万亿次以上,大多使用在军事、科研、气象、石油勘探等领域。

大型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通信联网功能完善、可靠性

高、安全性好、有丰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计算机,为企业或政府的数据提供集中的存储、管理和处理,作为主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在信息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 小型计算机是供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小型机的典型应用是帮助中小

企业(或大型企业的一个部门)完成信息处理任务,如库存管理、销售管理、文档管理等。

个人计算机中的台式机:一般在办公室或家庭中使用。便携机:用

于移动计算。

4)个人计算机(PC)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品种?你估计它们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个人计算机的特点:以微处理器为中心的一个独立完整的计算

机系统。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软件丰富,性能不断提高,适合办公或家庭使用。通常只用来处理一个用户的任务,可独立使用,也可与其他计算机互连。

品种有:台式机:一般在办公室或家庭中使用。

便携机:用于移动计算。

个人计算机的发展非常的快,性能会变得更好,处理速度会更快,存储容量会更大。

5)什么是微处理器?它与CPU是什么关系?与PC机是什么关系? 答:微处理器通常指的是使用单片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具有运算和控制功能的部件。

它就是我们平常所的CPU。它是PC机的核心部件,用于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部件,并发出全机的控制信号。

6)目前流行的PC机产品使用的CPU是什么?你知道它们的主要性能和技术参数吗?

答:目前流行的CPU是INTEL公司生产的Pentium 4处理器 频率为2.6GHz。

它的处理频率为2.6GHz ,二级Cache的容量为1Mb。 2.2 CPU的结构与原理

1) CPU在原理上由哪三部分组成?它们的功能是什么?与内存是什么关系?

答:CPU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运算器用来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它也称为执行单元。控制器是CPU的指挥中心,它能解释指令的含义,控制运算器的操作,记录内部状态。此外,处理器中还包含一组“寄存器”,用来临时存放参加运算的数据和得到的中间结果。

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程序和数据预先存放在存储器内。计算机工作时,CPU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一个程序中的各条指令(取指令),对指令的功能进行分析(指令译码),按指令的功能从内存取出数据(取数),对数据进行运算处理(运算)并保存运算结果,直到取到并执行了停机指令为止。至此完成程序的一次运行。这就是CPU与内存的关系。

2) 什么是指令?什么是指令系统?你知道core 2处理器有些什么样的指令吗?

答:指令是一种使用二进制表示的命令语言(称为计算机的“机器语言”),它用来规定计算机执行什么操作以及操作对象所在的位置。

一个CPU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称为该CPU的指令系统或指令组。 第三问略。

3) 计算机是怎么样执行一条指令的?指令流水线的作用什么? 答:指令的执行过程大体如下:

(1)指令预取部件向指令快存提取一条指令,若快存中没有,则

向总线接口部件发出请求,要求访问存储器取得一条指令。

(2)总线接口部件在总线空闲时,通过总线从存储器中取出一条

第 5 页

指令,放入快存和指令预取部件。

(3)指令译码部件从指令预取部件中取得该指令,对指令中的操作码进行译码。

(4)地址转换与管理部件计算出该指令所使用的操作数的地址,

需要时请求总线接口部件,通过总线从存储器取得该操作数。

(5)运算器按照指令操作码的要求,对操作数完成规定的运算处

理,并根据运算结果修改或设置处理器的一些状态标志。

(6)修改指令地址,供指令预取部件预取下一条指令时使用。 指令流水线的作用:提高了处理器执行指令的速度。

4) Pentium 4处理器的逻辑结构是怎么样的?为了提高处理速度,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采用了所谓“NetBurst”的微体系结构,除了寄存器组、ALU之外,它还包括总线接口部件,cache存储器、指令动态分支预测器等。

为了提高处理速度而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运算器由2个处理整数的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和1个处理实数的浮点运算器组成,它们可以同时进行整数和实数的运算。

为了提高效率,处理器中包含了几十个数据寄存器,用来临时存放中间结果。

由于CPU的工作速度比内存要快得多,为了匹配两者的工作速度,CPU中增加了指令快存(cache)和数据快存(cache)两个高速存储器。

为加快指令处理速度,CPU在执行当前指令的同时,可以使用指令预取部件提前向主存或快存去取出一些准备要执行的指令。

5) CPU的处理器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能大体理解为处理器一些主要参数的含义和作用吗?

答:CPU的性能主要体现为它的运算速度。测量CPU运算速度的传统方法是看它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指令。如:可以以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时间来计算,单位是MIPS,也可以以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来衡量,单位是MFLOPS。

CPU速度与它的工作频率和cache容量的关系。工作频率:CPU的工作频率也称为CPU的主频,它决定着CPU内部数据传输和指令执行的每一步的频率。 cache容量:Cache也称为高速缓冲存储器,简称快存。Cache存储器的有无和容量大小是影响CPU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通常,cache容量越大,访问cache的命中率就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

2.3 PC的组成

1)台式PC机的机箱内安装了哪些部件?主板上安装了哪些部件和

器件?你认识这些部件和器件吗?

答:机箱内包含:主板、硬盘、软驱、光驱、电源、风扇等。

主板上安装:CPU、芯片组、内存条、总线插槽、I/O控制器、I/O

端口、扩充卡等部件

第三问略。

2)什么是芯片组?它与CPU、内存、显示器、各种外部设备和关系

是怎样的?

答:芯片组是PC机各组成部分枢纽,主板上的所有控制功能几

乎都集成在芯片组内,它既实现了PC机系统总线的功能,有提供了各种I/O接口及相关的控制。

芯片组作用:集中了主板上几乎所有的控制功能,把以前复杂的控制电路和元件最大限度地集成在几个芯片内,是构成主板电路的核心。一定意义上讲,它决定了主板的级别和档次。

3)什么是BIOS?它有哪些功能?

答: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的中文名叫做基本输入/

输出系统,它是存放在主板上只读存储器(ROM)芯片中的一组机器语言程序,具有启运计算机工作、诊断计算机故障及控制低级输入输出操作的功能。

5)PC机中有哪些存储器?内存储器使用的半导体存储芯片有哪些主要类

型?各有什么特性?

第 6 页

答:有寄存器、CACHE存储器、主存储器、外存储器和后备存储器。 内存储器由称国存储器芯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组成。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和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两大类。RAM目前多采用MOS型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制成,断电后数据丢失。ROM是一种能够永久或半永久地保存数据的存储器,即使掉电(或关机)后,存放在ROM中的数据也不会丢失,所以也叫做非易失性存储器。

6)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你能大体理解表2-3中的一些

参数吗?

答:主要性能指标有:存储容量和存取时间。存储容量的含义是指

存储器所包含的存储单元的总数。存取时间的含义是指在存储器地址被选定后,存储器读出数据并送到CPU(或者是把CPU数据写入存储器)所需要的时间

7)什么是内存条?目前常用的内存条有哪些品种?

答:内存条是把8~9片DRAM芯片焊在一小条印制电路板上做成的

部件。

常见的内存条主要有以下三种:单列直插式内存条模块、双列直插式内存条模块和Rambus内存条模块

8)I/O设备、I/O控制器与CPU、存储器相互之间是怎样的关系?I/O

操作的大体过程是怎样的?

答:多数I/O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包含机械动作,其工作速度比CPU慢得多。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通过I/O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并把数据放入内存中,I/O操作与CPU的数据处理操作往往是并行进行的 CPU执行I/O指令,向I/O控制器发出启动命令。I/O控制器接受命令,负责对 I/O设备进行全程控制。当需要传输数据时,I/O 控制 器发出请

求。I/O控制器获得授权后,直接向(从)存储器传输数据。所有数据传输完毕后,I/O控制器向CPU报告I/O操作完成

9)什么是I/O总线?目前台式PC机采用的I/O总线标准是什么? 答:I/O总线(主板总线):是各类I/O设备控制器与CPU、存储器

之间相互交换信息、传输数据的一组公用信号线,物理上与主板上扩充插槽中的各扩充板卡(I/O控制器)直接连接。

标准有:PC总线、ISA、MCA、EISA、VESA和PCI。 10)什么是I/O接口?目前PC机常用的I/O接口有哪些?性能如何?

分别可以连接哪些外部设备?

答:I/O接口:计算机中用于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的各种插头/插座以

及相应的通信规程及电器特性。

常用的I/O接口有:串行口(鼠标器,MODEM)、并行口(打印机,

扫描仪)、USB接口(数码相机)、FireWire(数字视频设备)、IDE(硬盘、光驱)、显示器输出接口(显示器)、PS/2接口(键盘、鼠标)、红外线接口(鼠标、键盘、打印机)。

串行口的传输速率为50~19200b/s、并行口的传输速率为1.5MB/s、

USB接口的传输速率为60MB/s、FireWire的传输速率为400MB/s、IDE的传输速率为100MB/s、显示器输出接口的传输速率为200~500MB/s、PS/2接口的传输速率为低速、红外线接口4MB/s。

2.4常用输入设备

1)列举PC机键盘上常用的控制键和他们在windows环境下的功能。 答:Shift:换档键。也是一个状态键。

Alt:Alternate的缩写,当它与另一个(些)键一起按下时,将发出

一个命令,其含义由应用程序决定。

Break:与另一个键一起按下时,经常用于终止或暂停一个程序的执

行。

Ctrl:Control的缩写,当它与另一个(些)键一起按下时,将发出一

个命令,其含义由应用程序决定。

Delete:删除光标右面的一个字符,或者删除一个(些)已选择的对

象。

End:一般是把光标移动到行末。

Esc:Escape的缩写,经常用于退出一个程序或操作。

第 7 页

F1~F12:共12个功能键,它们的功能由操作系统及运行的应用程

序来决定。

Home:通常用于把光标移动到开始位置,如一个文档的起始位置或

一行的开始处。

Insert:在输入字符时可以有覆盖方式和插入方式两种,Insert键

用于在两者方式之间进行切换。

Num Lock:数字小键盘可以像计算器键盘一样使用,也可作为光标

控制键使用,由本键在两者之间切换。

Page Down:使光标向下移动若干行。 Page Up:使光标向上移动若干行。

Pause:临时性地挂起一个程序或命令。

Print Screen:把当时的屏幕映象记录下来。

2)鼠标器是如何控制鼠标箭头在屏幕上移动的?使用鼠标器的右键和

滚轮有什么好处?

答:利用自身的移动,把移动距离及方向的信息变成脉冲送给计算机,

再由计算机把脉冲转换成鼠标光标的坐标数据,从而达到指示位置的目的。

使用右键和滚轮可以增强鼠标的功能,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3)试分析笔输入设备的优点和缺点?

答:兼有键盘、鼠标和写字笔的功能,可以替代键盘和鼠标输入文字、

命令和作图。输入汉字时,需运行“手写汉字识别软件”。

4)简述扫描仪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扫描仪向计算机输入一张图片时,

应该设置哪些参数?

答:扫描仪工作是,将扫描的原稿正面朝下,放置在扫描仪玻璃平面

上。扫描仪采用高密度的光束照射图像,由电机牵动的扫描头沿着原稿移动,并接受从原稿上反射回来的光束。

应该设置的参数有:扫描仪的分辨率、色彩位数、扫描的幅度。

5)数码相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一台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可以拍摄多高分辨率的图片?

答:CCD像素个数:决定照片图像能达到的最高分辨率。存储器的容量:保存CCD成像并转换后得到的数字图像的数据

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可以拍摄分辨率达 1600 ☓ 1200 的图片,共有 192000 个像素。 2.5 常用的输出设备

1)计算机使用的显示器有哪些重要的性能参数?比较CRT显示器与液晶显示器的优缺点?

答:主要性能参数:显示器的尺寸、显示器的分辨率、刷新速率、可显示颜色数目、辐射和环保。

CRT显示器;失真和反光比较小,视觉效果好,从任何角度看画面均无扭曲,显示效果极佳。

LCD显示器:工作电压低,没有辐射危害,功耗小,不闪烁,体积轻薄易于实现大画面显示和全色显示。

2)显示卡有哪四个组成部分?显示存储器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与主机的接口采用AGP接口?

答:主要由显示控制电路、绘图处理器、显示存储器和接口电路组成。显示存储器(VRAM)主要用于:存储屏幕上所有像素的颜色信息。AGP端口:加速图形端口,也是一种接口规范。将主存和显示存储器直接连接,数据宽度32位或64位,时钟频率133 MHz,最高传输速率 533 MB/s 或1 GB/s。可以在普通电脑上以更快的速度显示3D图形。速度非常快。 3)简述激光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它采用哪些接口与主机连接?

答:激光打印机由激光光源、旋转反射镜、聚焦透镜和感光鼓等部分组成。计算机输出的“0”、“1”信号加在激光二极管上,就能得到一系列被调制的脉冲式激光。激光束经反射后聚焦到感光鼓,感光鼓表面涂有光电材料,于是,计算机输出的文字或图形就以不同密度的电荷分布记录在感光鼓表面,以静电形式形成了“潜象”。最后,感光鼓表面的这些电荷会吸附上厚度不同的炭份,然后通过温度与压力的联合作用,把表现文字或图形的炭份固定在纸上。

激光打印机多半使用并行接口或USB接口。

第 8 页

4)分析喷墨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它的主要优缺点。

答:以压电喷墨技术为例:将许多小的压电陶瓷放置到喷墨打印机的

打印头喷嘴附近,利用它在电压作用下会发生形变的原理,适时地给它加压,压电陶瓷随之产生伸缩,是喷嘴中的墨汁喷出,在输出介质表面形成图案。

打印机的性能指标主要是打印精度、打印速度、色彩数目和打印成本等。

优缺点:打印效果好,不会发生色彩偏移现象,图象不会因日晒或久置而褪色,墨水应无毒,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纸张再生使用。但是墨水的成本高,消耗快。 2.6 外存储器

1)记录在软盘片上的数据是怎样组织的?为什么一张软盘片必须格式化以后才能用来存储数据?

答:两个记录面,即两个读写磁头(从0开始编号),每个记录面有80个磁道(从0开始编号,0号磁道位于最外圈),每个磁道有18个扇区(从1开始编号),每个扇区存储512字节二进制数据。存储容量为1.44MB,读写数据的最小单位是扇区,操作系统在软盘上为文件分配存储区的单位:簇(2-8个扇区)。

软盘格式化:定义磁道和扇区,标记坏扇区,在软盘上建立四个区域:引导扇区,文件分配表(FAT),根目录区和数据区。

2)硬盘存储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它是怎样工作的?使用硬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它由磁盘片(存储介质)、主轴与主轴电机、移动臂和磁头、控制电路组成。 工作原理:硬盘的盘片由铝合金(最新的硬盘盘片采用玻璃材料)制成,盘片上涂有一层很薄的磁性材料,通过磁层的磁化来记录数据。一般一块硬盘由1-5张盘片(1张盘片也称为1个单碟)组成,它们都固定在主轴上。主轴底部有一个电机,当硬盘工作时,电机带动主轴,主轴带动磁盘高速旋转,其速度为每分钟几千转、甚至上万转。盘片高速旋转时带动的气流将盘片上的磁头托起,磁头是一个质量很轻的薄膜组件,它负责盘片上数据的写入或读出。移动臂用来固定磁头,使磁头可以沿着盘片的径向高速移动,以便定位到指定的磁道。

使用硬盘的注意事项:正在对硬盘读写时不能关掉电源;保持使用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防尘;控制环境温度,防止高温、潮湿和磁场的影响;防止硬盘受震动;及时对硬盘进行整理,包括目录的整理、文件的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等;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硬盘的破坏,对硬盘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3)什么是柱面、磁道、扇区和碟片?硬盘存储器的容量如何计算? 答:柱面cylinder:所有记录面中半径相同的所有磁道。

磁道:磁盘片的表面由为向里分成若干个同心圆,每个圆称为一个磁道。

扇区:每个磁道还要化分成若干个扇区。

碟片:由铝合金制成,上下面都涂有一层很薄的磁性材料,通过磁层记录数据。

存贮容量= 磁头数(记录面)*柱面数(磁道)*扇区数(区)*512字节 4)硬盘存储器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怎样提高硬盘的数据传输速率?

答:主要性能指标:存储容量(单位:GB);平均等待时间(Average Latency Time); 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Cache容量(单位KB或MB);数据传输速率(单位MB/s)。

可以通过减少平均等待时间,降低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访问时间,增加Cache容量来提高硬盘的数据传输速率。

5)目前广泛使用的移动存储器有哪几种?闪存盘的原理是什么?移动硬盘是如何制成的?它们有哪些优缺点?

答:闪存盘和移动硬盘。闪存盘的工作原理略。移动硬盘是用笔记本电脑的硬盘加上特制的配套硬盘盒构成的一个大容量存储系统。闪存盘的优点,采用Flash存储器(闪存)技术,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可以按

第 9 页

需要而定(8MB~2GB),具有写保护功能,数据保存安全可靠,使用寿命可长达10年之久。移动硬盘的优点,其容量大,兼容性好,即插即用,速度快,体积小,安全可靠。 6)CD光盘是怎样记录数据的?它的存储容量是多少?CD-R光盘刻录机和CD-RW光盘刻录机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把需要记录的信息事先制作到光盘上,光盘上的数据不能删除也不能再写入,只能读出盘中的信息。在盘片的信息记录层上沿螺旋形轨道(光道)压制出一系列凹坑,凹坑的两个边沿处均表示数据 “1”;其它平坦处表示数据 “0”。 存储容量为650MB、700MB。

CD-R可记录式光盘,也叫做光盘刻录机,它是一种仅可写入一次但允许反复多次读出的CD光盘存储器。

CD-RW(CD-Rewritable)是一种新型的可重复擦写型光盘存储器,它不仅可以完成CD-R刻录机的功能,而且还有CD-R所不具备的可重复擦写的特点。

7)DVD光盘有哪些类型?单面单层的DVD光盘容量有多大?为什么比CD盘片的容量大得多?

答:DVD的英文全名是Digital Versatile Disk,即数字多用途光盘,DVD-ROM、DVD-Video、DVD-Audio、DVD-R、DVD-RAM。 单面单层的DVD盘片的容量为4.7GB。

DVD比CD盘片容量大表现在7个方面:更小的凹点长度、数据轨道间隔紧密、数据区域稍大一点、更有效的信道比特调制、更有效的纠错、较少的段开销、采用较短波长的635nm或650nm的红色激光, 使激光斑点直径缩小,提高信息的鉴别能力。

自测题2

一、 是非题

1、计算机的性能与CPU的工作频率密切相关,因此在其他配置相同时,一台使用2GHz Pentium4作为CPU的PC机,比另一台使用1GHz

Pentium4作为CPU的PC机在完成相同的一项任务时速度快1倍。 N

2、计算机运行程序时,CPU所执行的指令和处理的数据都直接从磁盘

或光盘中取出,处理结果也直接存入磁盘。 N

3、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不是统一编址的,内存储器的基本编址单位

是字节,外存储器的编址单位不是字节。 Y

4、RAM代表随机存取存储器,ROM代表只读存储器,关机后前者所存

储的信息会丢失,后者则不会。 Y

二、选择题

1、下面关于微处理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微处理器通常以单片集成电路制成

(B)它具有运算和控制功能,但不具备数据存储功能 (C)Pentium 4是目前PC机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处理器 (D)Intel公司是国际上研制、生产微处理器最有名的公司 2、下面关于PC机CPU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为了暂存中间结果,CPU中包含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寄存器,用

来临时存放数据

(B)CPU是PC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运行系统软件

和应用软件的任务

(C)所有PC机的CPU都具有相同的指令系统

(D)CPU至少包含1个处理器,也可以包含2个、4个、8个甚至

更多个处理器

3、下面是关于PC机主存储器的一些叙述: D

① 主存储器每次读写1个字节(8位)

② 主存储器也称为内存,它是一种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第 10 页

③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PC机,其内存容量多数已达64MB以上 ④ PC机的内存容量一般是可以扩充的

其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③ (B)②、③和① (C)①和④ (D)②、③和④

4、CPU的运算速度与许多因素有关,下面哪些是提高运算速度的有效措施?B

① 增加CPU的寄存器的数目

② 提高CPU的主频

③ 增加高速缓存(cache) ④ 优化BIOS

(A)①和③ (B)①、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③和④

5、现行PC机中,IDE接口标准主要用于 D

(A)打印机与主机的连接

(B)显示器与主机的连接 (C)图形卡与主机的连接 (D)硬盘与主机的连接

6、下面是关于目前流行的台式PC机主板的叙述: D

① 主板上通常包含微处理器插座(插槽)芯片组

② 主板上通常包含ROM BIOS和存储器(内存条)插座 ③ 主板上通常PCI总线插槽 ④ 主板上通常包含IDE连接器

(A)①和③ (B)①、②和③ (C)①和④ (D)①、②、③和④

7、下面关于USB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USB2.0的数据传输速度要比USB1.1快得很多

(B)USB具有热插拔和即插即用功能

(C)主机不能通过USB连接器向外围设备供电

(D)从外观上看,USB连接器要比PC机的串行口连接器小

8、下面是PC机常用的四种外设接口,适用于连接键盘、鼠标、数码

相机和外接硬盘等的接口是哪一种? C

(A)RS-232

(B)IEEE-1394 (C)USB (D)IDE

9、数码相机中CCD芯片的像素数目与分辨率密切相关。假设一个数码

相机的像素数目为200万,则它所拍摄的数字图象能达到的最大分辨率为多少? D

(A)800×600

(B)1024×768 (C)1280×1024 (D)1600×1200

10、显示器是PC机不可缺少的一种输出设备,它通过显示控制卡(简

称显卡)与PC机相连。在下面有关PC机显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显示存储器做在显卡中,在物理上独立系统内存

(B)目前PC机使用的显卡其分辨率大多达到1024×768,但可显

示的颜色数目一般不超过65536中

(C)显示屏上显示的信息都被保存在显卡中,通过显卡控制器

送到屏幕上

(D)显卡中的总线接口用于显示存储器与系统内存之间的交换数

据,目前显卡大多使用AGP端口直接与系统内存连接

三、填空题

第 11 页

1、PC机硬件在逻辑上主要由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与 系统总线 等五类主要部分组成。

2、扫描仪是将图片、照片或文字输入到计算机的一种设备,其工作过程主要基于光电转换原理,用于光电转换的电子器件是 电荷耦合器件,CCD 。

3、硬盘的存储容量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假设一个硬盘有2个碟片,每个碟有2面,每个面有10000个磁道,每个磁道有1000个扇区,每个扇区的容量为512字节,则该磁盘的存储容量为 20 GB。

4、鼠标器、打印机和扫描仪等设备都有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即分辨率,其含义是每英寸的像素数目,简写成3个英文字母为 dpi 。 第3章 计算机软件 3.1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软件技术

1)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什么是软件的版权和使用许可证?它们的意义何在?

答:计算机软件是指“包括与数据处理系统操作有关的程序、规程、规则以及相关文档的智力创作。”

软件的版权是授予软件作者的某种独占权利的一个合法的保护形式,版权所有者唯一地享有该软件拷贝、发布、修改、署名、出售的诸多权利。 软件许可证是一种法律合同,它确定了用户对软件的使用方式,扩大了版权法给予用户的权利。

2)从应用角度出发,软件分为哪两大类?试举说明。

答: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给其他程序提供服务的程序集合。其主要特征是: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无关,而与计算机硬件系统有很强的交互性,要对硬件共享资源进行调度管理。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又可分为“通用应用软件”与“定制应用软件”。如:WPS、Excel等。 3)概述计算机软件发展三个阶段的过程和特点? 答:软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40年代到1950年代中期)

• 从第一台计算机上的第一个程序开始到实用的高级语言程序出现以前,是计算机软件发展初期。

• 应用领域较窄:主要是科学与工程计算。处理对象:数值数据 • 工作方式:个体;编程语言:使用低级语言编程

• 人们对和程序有关的文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编程技巧 第二阶段(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后期)

• 出现了高级程序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术语等

• “软件危机”:软件的复杂程度迅速提高,研制周期变长,正确性难以保证,可靠性问题尤为突出。解决危机的方法:

– 提出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 提出用工程方法开发软件

– 从理论上探讨程序正确性和软件可靠性问题。

• 研究内容:增加了并发程序,并着重研究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得到加强,设计和编制程序的工作方式逐步走向合作方式。

第三阶段(1960年代迄今)

– 软件工程

软件领域工作新的特点:

– 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广,出现了嵌入式应用软件、网络软件及分布式应用软件

– 软件工程发展迅速,形成了“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除了开发各类工具与环境用以支持软件的开发与维护外,还出现了一些实验性的软件自动化系统

– 致力研究软件过程本身规律,研究各种软件开发规范与模型 – 除了软件传统技术继续发展外,人们着重研究以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并行化、开放化以及自然化为标志的软件开发新技术

第 12 页

注意研究软件理论,特别是探讨软件开发过程的本质

3.2 操作系统

1)为什么说操作系统是给计算机配置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 答: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用于控制、管理、调配计算机的所有资源。是给计算机配置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没有操作系统一般的用户根本就无法使用计算机了。 2)试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主要功能。

答:操作系统有以下两个重要作用:管理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和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界面。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任务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

3)结合上机实践,说明你所使用过的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答:略。

3.3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

1)什么是计算机语言?为什么可将它看成是一台抽象机器?

答:计算机语言就是一组功能供程序员来编制软件并实现数据处理的任务。

因为它具有各种功能可供实现数据处理,控制计算机。

2)说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不同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机器语言:使用计算机指令系统的程序语言。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全部都是二进制代码形式,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机器语言直接依赖机器的指令系统,不同类型甚至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其机器语言是不同的。机器语言不易记忆和理解,所编写的程序也难于修改和维护。

汇编语言:用助记符来代替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和操作数,如用ADD表示加法,用SUB表示减法等。这样就能使它的每条指令都有明显的符号标识。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与编写机器语言程序相比,比较直观和易记忆,但汇编语言仍然是面向机器指令系统的,还保留了机器语言的各项缺点。 高级语言:又称算法语言,其表示方法接近解决问题的表示方法,而且具有通用性,在一定程度上与机器无关。高级语言的特点:易学、易用,易维护。人们可以更有效、更方便地用它来编制各种用途的计算机程序。 3)在程序语言中有哪些数据类型?为什么要定义处理对象的数据类型? 答:数据作为程序操作的对象,具有名称、类型、作用域待特征。使用前要对数据的这些特征加以说明。算术(或字符)数据类型、枚举数据类型、数组数据类型、指针数据类型、用户自定义类型。 为了方便对数据的存储和使用。

4)在程序语言中有哪些控制结构?分别说明它们的控制作用。

答:顺序结构:用来表示一个计算操作(或语句)的序列。从操作序列的第一个操作开始,顺序执行序列后续的操作,直至序列的最后一个操作。 条件选择结构:条件选择结构由一个条件(P)和两个供选择的操作A和B组成。在执行中,先计算条件表达式P的值,如果P的值为真,则执行操作A;否则执行操作B。当条件选择结构中的A或B又由条件选择结构组成时,就呈现嵌套的条件选择结构形式。

重复结构:重复结构为程序描述重复计算过程提供控制手段,重复结构有多种形式,最基本的形式为 while型重复结构。 5)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有何区别?

答:翻译程序:程序语言处理系统随被处理的语言及其处理方法和处理过程的不同而异。但任何一个语言处理系统通常都包含一个翻译程序,它把一种语言的程序翻译成等价的另一种语言的程序。

解释程序对源程序进行翻译的方法相当于两种自然语言间的“口译”。解释程序对源程序从头到尾逐句扫描,逐句翻译,并且翻译一句执行一句。因而这种翻译方式并不形成机器语言形式的目标程序。

6)说明自己所熟悉的程序语言的特点,并编制程序模块进行调试运行。 答:略。

3.4 算法和计算机软件理论基础

1)什么是算法?算法与程序有何区别?如何对算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答:算法与程序不同,它是问题求解规则的一种过程描述。在算法中要精确定义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指定了相应的操作顺序,以便在有限的步骤内得到所求问题的解答。

第 13 页

算法与程序的区别:一个程序不一定满足有穷性、程序中的指令必须是机器可执行的,而算法中的运算语句则无此限制。

算法的设计一般采用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的逐步求精的方法。

算法分析:分析一个算法的好坏,除其正确性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占用的计算机资源a.时间代价b.空间代价;是否易理解、易调试和易测试等。

2)什么是数据结构?对数据结构研究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数据结构:研究程序设计中计算机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和运算的一个专门学科。

研究数据结构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在数据上定义的运算的集合。

3)谈谈自己对“数据结构+算法=程序”这一说法的理解。 答:略。

4)为什么说数学是计算机软件的理论基础?

答:对程序的设计可以这样理解,它就是数理逻辑,或者是用计算机语言书写的数理逻辑,或者是数理逻辑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因此,对软件理论的研究,特别强调对相关教学知识的掌握。

自测题3

一、是非题

1、所有存储在软盘或光盘上的数字作品都是软件 N

2、计算机只有安装了操作系统之后,CPU才能执行数据的存、取或计算操作 N

3、编译程序是一种高级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程序,它所产

生的目标程序可以多次执行 Y

二、选择题

1、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在计算机中运行时,正确的关系是 B

(A)操作系统调用应用软件的功能

(B)应用软件调用操作系统的功能

(C)操作系统运行完毕后在运行应用软件 (D)两者互不先相关,独立运行

2、下面有关WINDOWS操作系统中多任务处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用户如果只启动一个应用程序工作(如使用WORD),那么该程

序就可以自始自终独占CPU

(B)由于计算机中有多个处理器,所以操作系统才能同时执行多

个任务的处理

(C)前台任务和后台任务都能得到CPU的及时响应

(D)由于CPU具有多个执行部件,可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所以操作

系统才能同时进行多个任务的处理

3、操作系统具有存储管理功能,当内存不够是,可以自动“扩充”内

存,为用户提供一个容量比实际内存大得多的存储空间,所采用的技术是 C (A)缓冲区技术

(B)cache技术 (C)虚拟存储技术 (D)排对技术 4、下面关于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件管理的一些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目录中可以存放文件,也可以目录,从而构成树状的目录结构

(B)根目录中只能存放文件夹,不能存放文件

(C)文件定位表(FAT)能够反映出整个硬盘空间(或磁盘)的

使用状况

(D)文件定位表(FAT)被病毒破坏以后,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5、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同属于语言处理程序,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第 14 页

B

(A)只有解释程序产生目标程序

(B)只有编译程序产生目标程序 (C)两者均产生目标程序 (D)两者均不产生目标程序

6、理论上已经证明,求解计算问题的程序控制结构的基本成分有

(A)转子(程序)、返回、处理

(B)顺序、选择、重复 (C)输入、处理、输出

(D)输入/输出、转移、循环

7、算法和程序的首要区别在于:一个程序不一定能满足下面所列特性的哪一种?C

(A)具有0个或多个输入量

(B)至少产生一个输出量(包括参量状态) (C)在执行了有穷步的运算后终止(有穷性) (D)每一步运算有确切的定义(确定性)

三、填空题

1、由于在计算机主板的ROM中固化了 BIOS或基本I/O系统 ,所以计算机加电启动后,操作系统才能完成“自举”的过程。

2、按源程序中语句的执行顺序,逐条翻译并立即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称为 解释程序 。

3、若有问题规模为n的算法,其主运算的时间特性表示为:T(n)3=n+n2+log2(n),则该算法的时间复杂性的O函数表示为 O(n3) 。 第4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4.1 计算机网络基础

1)为什么需要将计算机互连成网?计算机网络有哪些类型?

答:为了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实现分布式的信息处理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使用专用的高速通信线路把许多计算机相互连接,但在地域上则局限在很小的范围。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把相距遥远的许多局域网和计算机用户连接在一起,其作用范围在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

城域网或市域网,其作用范围是一个城市,作用距离为5-50千米。 2)你从计算机网络能获得哪些服务?你使用过哪些服务?

答:计算机网络的服务有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消息服务和应用服务。 第二小问略。

3)什么是网络的对等工作模式?什么是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它们是局域网的工作模式。对等(peer-to-peer)模式:网络中的每台PC机既可以作为工作站也可以作为服务器。客户/服务器模式:网络中每一台计算机都扮演着固定的角色,要么是服务器,要么是客户机。扮演服务器角色的大多是一些专门设计的高性能的硬件,如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4.2 计算机局域网

1)局域网有哪些特点?一个典型的局域网是由哪些硬件和软件组成的?

答:局域网的主要特点是:为一个单位所拥,地理范围有限;使用专用的、多台计算机共享的传输介质,数据传输速率高;通信延迟时间较低,可靠性较好。

局域网硬件主要是由工作站(含网络接口卡) 、服务器(含网络接口卡)、网络打印机、传输介质、网络互连设备(例如:集线器,交换机)等组成。

局域网软件主要是由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组成。

2)什么是以太网?连接在以太网上的节点相互是如何通信的?MAC地址的作用是什么?

第 15 页

答:以太网(Ethernet)是最常用的一种局域网,它采样总线结构,所有的结点通过太网卡连接到一条总线上。以太网采用广播方式进行通信,每个结点每次只能使用总线传输一个帧。采用带次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 介质访问地址(简称MAC地址):为实现总线上任意两个结点之间的通信,局域网中的每个结点的网卡都有的一个唯一的地址(48位二进制数)。当发送结点发送一帧信息时,帧中必须包含自己的MAC地址和接收结点的MAC地址。每次通信时,连接在总线上的所有结点的网卡都要检测信息帧中的MAC地址,来决定是否应该接收该信息帧。信息帧的接收方,可以是一个结点,也可以是一组结点(称为组播),甚至是网络上所有其他的结点(称为广播)。

3)如何使用集线器和网卡等组建一个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有何特点?分析你所在的学校的校园网的结构与性能。

答:以集线器为中心,网络中的每个结点通过网卡和网线(一般是5类双绞线)连接到集线器。这样就可以组建一个局域网了。

交换式以太网是以以太网交换器为中心,网络中的每个结点通过网卡和网线连接在交换器上,并通过交换器进行相互通信。交换器从发送结点接收数据后,直接传送给指定的接收结点,不向任何其他结点传送数据。 第三问略。

4.3 计算机广域网

1)数字电话线路与光纤高速传输线路都是广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它们的性能,了解它们的发展趋势。

答:电话系统中使用的数字通信线路:设计用于传输数字语音,也可以用来传输数据。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初期,数字电话设备就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远程连接的最重要的手段。数字电话线路分类:北美系列(T1线路:速率为1.544Mbps;T2线路:速率为6.312Mbps;T3线路:速率为44.736Mbps等);欧洲(中国)系列(E1线路:速率为2.048Mbps;E2线路:速率为8.448Mbps;E3线路:速率为34.368Mbps等);日本系列

(以上三者互不兼容,国际互通比较困难)

光纤高速传输线路是一种光纤数字传输线路,采用统一国际标准,称同步光纤网(SONET),同步数字系列(SDH),一般用SDH/SONET表示。光同步数字传输网SDH/SONET是宽带综合数字网B-ISDN的基础之一。光同步数字传输网SDH/SONET的特点:灵活地支持各种数字业务,包括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网络;容易组网,无需人工更改配线,几秒钟便可重新组网;有自愈功能,一旦线路出现故障,业务在几十毫秒内便迅速恢复。

2)计算机用户接入广域网的技术有哪种?分析它们的性能、特点及应用情况?

答:电话拨号接入是家庭用户利用本地电话网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接入广域网。目前主流产品速率是56K(ITU V9.0协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话线路的质量不佳,或网络服务提供商不能提供足够的带宽,或者所连接的网络发生拥塞等原因,都会使得传输速率降低。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是通过普通电话的本地环路向用户提供数字语音和数据传输服务。ISDN使用与模拟信号电话系统相同类型的双绞铜线但却提供端到端的数字通信线路,这是它与电话网的最大不同。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技术(ADSL)。它提供了高速发送和接收数字信息的能力。ADSL是一种为接收信息远多于发送信息的用户而优化的 技术, 为下行流提供比上行流更高的传输速率。数据上传速度:640Kbps - 1Mbps;数据下行速度:1Mbps-8Mbps(理想状态下最大可达 10Mbps)。它像ISDN一样,可以与普通电话共存于一条电话线上,可同时接听、拨打电话并进行数据传输,两者互不影响。

电缆调制解调技术(Cable MODEM)是利用有线电视网高速传送数字信息的技术。使用Cable MODEM传输数据时,将同轴电缆的整个频带划分为3部分,分别用于:数字信号上传,使用的频带为5~42MHz;数字信号下传,使用的频带为550~750MHz;电视节目(模拟信号)下传,使用的频带为50~550MHz。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可以同时传送,互相

第 16 页

不会发生冲突。上传数据和下载数据时的速率是不同的:数据下行传输速率:36 Mb/s;

上传信道传输速率:320 kb/s~10 Mb/s。

光纤接入网是使用光纤作为主要传输介质的远程网接入系统。在交换局一侧,应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以便在光纤中传输,到达用户端时,要使用光网络单元(ONU)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传送到计算机。

3)什么是分组(packet)?什么是分组交换机?什么是存储转发?怎样使用分组交换机构筑一个广域网?

答:分组就是计算机需要传输的信息预先都划分为若干个数据包,以包为单位在网络中传输,到达目的地计算机后,再把这些包拼装恢复为原先的形式。

分组交换机就是网络中负责将传输数据包进行存储转发的通信处理机。

存储转发是是交换机的基本工作模式,即每当交换机收到一个包后,检查该数据包的目的地地址,决定应该送到哪个端口进行发送。

广域网每一台计算机都连接到分组交换机上。分组交换再连接不同的局域网。 4)连接在广域网上的计算机的地址是如何表示的?什么是分组交换机的路由表?它在通信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最简单简的层次地址方案是把一个地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表示包交换机号,第二部分表示连接到该交换机上的计算机号。它们用一对整数来表示。

每一台交换机都必须有一张表(称为路由表)用来给出目的地地址与输出端口的关系。 4.4 因特网及其应用

1)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局域网、广域网互连在一起必须解决那些问题?TCP/IP协议的作用与特点是什么?

答:不同的网络技术使用互不兼容的包格式和编址方案。为了把许多不同类型的物理网络连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必须解决统一编址、包格式转换等问题。

TCP/IP协议标准的主要特点是:适用于多种异构网络的互连、确保可靠的端---端通信、与操作系统紧密结合、TCP/IP既支持无连接服务,也支持面向连接服务,两者并重。 TCP/IP协议是一种通信协议,它解决了统一编址、包格式转换等问题。 2)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分为哪几类?你上网使用的IP地址是什么?属于哪一类?

答:在互连网中,为了实现计算机相互通信,必须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这个地址就是IP地址。

IP地址分为5类。A类地址用于拥有大量主机(≤16777214)的网络,只有少数几个网络可获得A类地址。A类IP地址的特征是其二进制表示的最高位为“0”。A类地址,首字节 0~127。B类IP地址的特征是其二进制表示的最高两位为“10”,规模适中的网络(≤65534台主机)使用B类地址。B类地址,首字节 128~191。C类地址用于主机数量不超过254台的小网络,其IP地址的特征是其二进制表示的最高3位为“110”。

C类地址,首字节 192~223。D类IP地址特征是其二进制表示的最高两位为“1110”。它是组播地址。E类IP地址特征是其二进制表示的最高两位为“1111”。它是备用的地址。 第三、四问略。

3)什么是IP数据报?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其作用是什么?

答:互连网中的各个物理子网使用的数据包(或信息帧)的格式可能是互不兼容的,因此不能直接将一个子网络送来的包传送给另一个子网。为了克服这种异构性,IP协议定义了一种独立于各种物理网的数据包的格式,称为IP数据报。 IP数据报组成:头部。主要是为了确定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路由。它包括:发送数据报的计算机的IP地址、接收数据报的计算机的IP地址、IP协议的版本号、头部长度、数据报长度和服务类型。数据区。

第 17 页

数据部分的长度可以根据应用而改变,数据量最小的时候也许只有1个字节,最大的时候可以达到64KB。 4)路由器的功能是什么?两个异构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是如何通过路由器进行通信的?

答:路由器是用于连接异构网络的基本设备。是一台用于完成网络互联工作的专用计算机,可以把局域网与局域网、局域网与广域网或两个广域网互相连接起来,被连接的这两个网络不必使用同样的技术。 路由器将一个网络中源计算机发出的IP数据报转发到另一个网络中的目标计算机。由于不同类型物理网络使用的帧格式和编址方案各不相同,路由器收到一个IP数据报后,它需要完成:路由选择、帧格式的转换、IP数据报的转发等任务。

5)什么是因特网主机的域名?它与IP地址有什么关系?域名服务器和域名系统(DNS)的作用是什么?

答:因特网中主机的符号名就称为它的域名。

IP地址是用4个十进制数字来表示的,它不便于人们记忆和使用。因此,更合适的方法是使用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来表示因特网中的每一台主机,当然,符号名应该与各自的IP地址对应。当用户访问网络中的某个主机时,只需按名访问,而无需关心它的IP地址。 域名系统: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软件。 域名服务器:运行域名系统的主机。 6)电子邮件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它是如何工作的?采用的有哪些协议?

答:它由电子邮件客户程序和电子邮件服务器组成。

使用电子邮件的用户应安装一个电子邮件程序(例如 Outlook Express),该程序由两部分组成:邮件的读写程序:负责撰写、编辑和阅读邮件;邮件传送程序:负责发送邮件和从邮箱取出邮件。发送邮件:邮件传送程序必须与远程的邮件服务器建立TCP连接,并按照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传输邮件,若接收方邮箱在服务器上确实存在,才进行邮件的发送,以确保邮件不会丢失。接收邮件:按照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3)协议向邮件服务器提出请求,只要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用户名和密码)正确,就可以访问自己的邮箱内容。邮件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一方面执行SMTP协议,负责接收电子邮件并将它存入收件人的邮箱,另一方面还执行POP3协议,鉴别邮件用户的身份,对收件人邮箱的存取进行控制。 7)你使用过因特网的远程文件传输(FTP)功能吗?用的是什么软件?请分析其工作原理? 答:使用过。

用的是CuteFTP。

工作原理是当客户方启动运行FTP程序后,用户首先使用open命令(并给出一个远程计算机的域名)与远程的FTP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称为控制连接)。接着,FTP服务器要求用户提供登录名和口令,登录名对应于FTP服务器上的一个合法的帐户,经服务器验证后,用户才能获得授权,然后就可以进行文件传输了。只要需要,控制连接将一直保持到用户使用close命令结束访问FTP服务器为止。

8)什么是网页?什么是HTML语言?什么是URL?什么是HTTP协议?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Web服务器中向用户发布的文档通常称为网页。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W3C制定的一种标准的超文本描述语言,它使用形如的一对“括号”作为标记,描述文本的标题、文本的分段及格式、文本中的表格类型、文本的分区、文本的背景颜色、文字的颜色、字体和大小、文本页面的边距、文本中插图的位置、大小及图片名称,以及文本中所定义的超链等。 URL是由两部分组成:指出客户端希望得到主机提供的哪一种服务;主机名和网页在主机上的位置。

http:将远程Web服务器上的文件(网页)传输给用户的浏览器。 用户给定了一个文档的URL之后,浏览器开始与URL指定的计算机进行通信,请求服务器发送文档。Web服务器接到请求后,就将相应的文档传送给浏览器,浏览器程序便对HTML文档进行解释,并将其内容显

第 18 页

示给用户。

9)你知道微软公司的IE浏览器有哪些功能吗?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IE浏览器的的功能有:可以包含若干可选项,不仅能获取和浏览网页,而且还能完成其他传统的Internet服务,只要在URL中指出相应的服务类型即可。服务类型:指的是浏览器希望主机提供的服务,除了http(网页浏览)之外,目前常用的还有:ftp:执行FTP协议,使远程FTP服务器与用户的计算机进行远程文件传输操作;mailto:执行SMTP协议,向远程计算机发送电子邮件;telnet:执行TELNET协议,登录远程计算机;news:执行NNP协议,远程计算机提供网络新闻服务

浏览器的组成:客户程序、解释器、控制程序。

10)什么是动态Web文档和主Web文档?举出因特网的若干例子。 答:动态Web文档:它的内容是在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时创建的。动态文档的需使用脚本语言如VBScript,JavaScript,Perl及CGI、ASP、ActiveX等编写程序,并使用SQL查询语言通过ODBC、JDBC、ADO等接口访问数据库。

主动Web文档:它能持续地更新文档的内容,即它能够直接访问信息源并连续地更新文档内容。 4.5 网络信息安全

1)身份鉴别有哪些方法?你常用的是哪一种?

答:单机状态下的身份认证一般采取如下方法:使用口令、一次性密码、根据人的生理特征,如指纹、声音等来辨别身份。

网络环境下的身份认证更加复杂:目前一般采用高强度的密码技术加密身份认证使用的信息(如口令)。 第二问略。

2)什么是对称密钥加密?什么是公共密钥加密?它们有什么应用? 答:对称密钥加密:消息发送方和消息接收方必须使用相同的密钥,该密钥必须保密。发送方用该密钥对待发消息进行加密,然后将消息传输至接收方,接收方再用相同的密钥对收到的消息进行解密。例如:DES,AES,IDEA

公共密钥加密:它给每一个用户分配一对密钥:一个私有密钥,是保密的,只有用户本人知道;一个称公共密钥,是可以让其他用户知道的。用公共密钥加密的消息只有使用相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同样,用私有密钥加密的消息也只有相应的公共密钥才能解密。例:RSA,DSA,Diffie-Hellman

3)什么是数字签名?你在收发电子邮件时使用过数字签名吗?

答:公共密钥加密方法除了提供信息的加密解密外,还可以用于验证消息发送方(鉴别信息来源),这种技术称作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 第二问略。

4)防火墙的原理与作用是什么?它有什么局限性?

答:防火墙:将包过滤器用来控制一个单位的内部网与因特网之间的通信,保护一个单位内部网络,使之不受来自外部网的非法访问。 防火墙的局限性:对受保护的内部网络有一定的限制。 5)如何防止你的计算机受到病毒的侵害?计算机受到病毒侵害后如何不受或少受损失?

答: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和数据、不轻易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确保系统的安装盘和重要的数据盘处于“写保护”状态、在机器上安装杀毒软件(包括病毒防火墙软件),使启动程序运行、接收邮件和下载Web文档时自动检测与拦截病毒等。

经常性地、及时地做好系统及关键数据的备份工作。

自测题4

一、是非题

1、有一个口号叫做“网络就是计算机”,起内涵是:计算机网络

的用户原理上可以共享网络中其他计算机的软件、硬件和数据

资源,就好象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一样方便。 Y

2、数据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在众多数据设备之间的相互通信,

第 19 页

必须采用某种交换技术。目前在广域网计算机网络中普遍采用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 N

3、WWW是Internet上最广泛的一种应用,WWW浏览器不仅可以下

载信息,也可以上传信息。 Y

4、Internet是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每一台入网的计算机必须

有一个唯一的标识,以便相互通信,该标识就通常说的URL。 N

二、选择题

1、广域网(WAN)是跨越很大地域范围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下面

关于广域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广域网是一种公用计算机网,所有计算机都可以无条件地接入广域网

(B)广域网使用专用的通信线路,数据传输速率很高

(C)广域网能连接任意多的计算机,也能将相距任意距离的计

算机互相连接起来

(D)广域网像很多局域网一样按广播方式进行通信 2、网络服务是指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共享资源及数据通信方面能

够得到的新增功能。下面关于网络服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文件服务允许网络用户使用网络上其他计算机中可共享的程序与数据

(B)应用服务指网络用户需要执行的某项任务,部分甚至全部

都可由网上的另一台计算机完成

(C)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只要有涨号就可以获得他所需要

的服务

(D)消息服务允许网络用户之间能相互通信,互相传递消息 3、Internet使用TCP/IP协议实现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的互连,连接Internet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一个IP地址。下面不能作为IP地址是哪一个? A (A)201.129.39.6

(B)120.34.0.18 (C)21.18.33.48 (D)37.250.68.0 4、以太网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下面是关于以太网的叙述:

C

① 为了保证任何时候网上只有一个节点发送信息,以太网采用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

② 以太网中的每个节点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发送一帧信息时,必须包含自己的地址和接受点的地址,该地址就是IP地址。 ③ 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100Mbps,甚至更快。 ④以太网大多使用集线器组网,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通过网卡和双绞线与集线器连接。 其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③和④

(D)①、②、③和④

5、Internet上有许多不同结构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互相连接在一起,它们能相互通信并协调进行工作的基础是因为都采用了下面的哪一种协议? D (A)X.25

(B)ATM (C)Novel (D)TCP/IP

6、把异构网络互相连接起来的基本设备是路由器,下图是通过路由器R把局域网与广域网进行互连的示意图,该路由器应该分配两个IP地

第 20 页

址,还缺一个。下列选项中哪一个IP地址最有可能? B

(A)223.240.129.2

(B)78.0.1.18

(C)131.108.99.15 (D)131.0.0.0

7、WWW目前已经成为因特网上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服务。下面关于WWW服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WWW服务是按客户/服务器模式工作的。Web服务器上运行

着WWW服务器程序,用户计算机上运行的Web浏览器是客户程序

(B)Web浏览器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指出需要浏览的是哪个服务器中的哪一个文件

(C)Web浏览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软件,它既要与服务器通信,又要解释和显示HTML文档,还要与用户交互,因此功能扩展很困难,必须通过软件升级来解决

(D)Web浏览器不仅能下载、浏览网页,而且还能完成E-mail、Telnet、FTP等其他Internet服务

8、ADSL是一种宽带接入技术,只需在线路两端加装ADSL设备(专用的MODEM)既可实现PC用户的高速连网。下面关于ADSL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它利用普通铜质电话线作为传输介质,成本较低

(B)在上网的同时,还可接听和拨打电话,两者互不影响 (C)用户可以始终处于连线(online)状态

(D)无论是数据的下载还是上传,传输速度都很快,至少在

1Mbps以上

9、下面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一些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往往是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

(B)电子邮件是个人间的通信手段,即使传播计算机病毒也是个别的,影响不大

(C)目前防火墙还无法保障单位内部的计算机不受病毒电子

邮件的攻击

(D)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打开电子邮件的附件,系统就不会感

染它所携带的病毒

10、下面是关于Internet中发送电子邮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D

(A)同一电子邮件中的数据都通过同一条物理信道传输到目的地

(B)发送电子邮件时使用应用层协议是SMTP,接受邮件时用的应用层协议是POP3

(C)电子邮件利用的是实时数据传输服务,因此邮件一旦发

出对方立即收到

(D)电子邮件被分割成若干小块,组成一个个数据包,在通信网络中经过多节点存储转发到达目的地,再将它们重新组装成原来的电子邮件

三、填空题

1、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若网上某台主机的IP为155.129.10.10,该IP地址属于 B 类地址。

2、在Internet中,把各单位、各地区的局域网进行互连,并在通信是负责选择数据传输路径的网络设备是 路由器 。

3、一PC机用户通过电话线上网,他在网络空闲时间(例如早上5点)花费了大约10分钟从网上下载了一个4MB大小的文件,那么他使用的MODEM速率是 56kb /s。

4、某用户的E-Mail的地址是Lu-sp@online.sh,那么该用户邮箱所在服务器的域名多半是 online.sh 。

第 21 页

第5章 数字媒体及应用 5.1 文本与文本处理

1)从下列三个方面对GB2312、GBK和GB180303个汉字编码国家标准进行比较:

(a) 字符集的内容

(b) 内码的表示

(c) 常用软件对它们的支持情况

答:GB2312国标字符集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字母、数字和各种符号,包括拉丁字母、俄文、日文平假名、希腊字母、汉语拼音等共计682个(统称GB2312图形符);第二部分为一级常用汉字,共计3755个,按汉语拼音排列;第三部分二级常用汉字,共计3008个,因为不常用,所以按照偏旁部首排列。GB2312国标字符集构成一个二维平面,它分成94行、94列,行号称为区号,列号称为位号。根据ISO2022规定,在每个汉字的区号和位号分别加上32,得到的代码称为国标交换码(简称交换码)。高位为1的双字节(16位)汉字编码就称为GB2312汉字的机内码,又称内码。

GBK是我国1995年发布的又一个汉字编码标准,全称《汉字内码扩展规范》。GBK字符集中一共有21003个汉字和803个图形符号,它与GB2312国标汉字字符集保持兼容。GBK字符集中的每一个字符都采用双字节表示。GBK汉字内码扩充规范应用:操作系统——Windows 95以上简体中文版,采用GBK代码,并提供了多种输入法和字体;应用软件——Office 95以上简体中文版本提供GBK码的检索和排序;互联网应用——许多网站的网页使用GBK代码,但目前还不是所有搜索引擎都支持 GBK 汉字文本的搜索。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IEC 10646标准,即“通用多8位编码字符集(简称UCS)以及由微软、IBM等计算机公司制定的与UCS完全兼容的Unicode(统一码或了联合码)实现了所有字符在同一字符集中的统一编码。UCS/Unicode规定,全世界现代书面文字所使用的所有字符、符号都使用4个字节进行编码,记作UCS-4,其优点是编码空间极大(可以安排13亿个字符),能存储足够多的字符集。所谓CJK统一编码的汉字,是指中、日、韩、马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使用的汉字。GB18030-2000编码标准在GB2312和GBK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增加了4字节编码,包含汉字数目增加到了27000多个。

2)ASCII码和Unicode编码是什么?与汉字编码有什么关系?

答: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使用7个二进位对字符进行编码(叫做标准ASCII码),称为ISO-646标准。标准ASCII码是七位的编码,但字节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处理单位,故以一个字节来存放一个ASCII字符。每个字节中多出来的一位一般保持为“0”,在数据传输时可用作奇偶校验位。

通用编码字符集UCS/Unicode: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IEC 10646标准,即“通用多8位编码字符集(简称UCS)以及由微软、IBM等计算机公司制定的与UCS完全兼容的Unicode(统一码或了联合码)实现了所有字符在同一字符集中的统一编码。

3)你常用的汉字键盘输入方法是哪一种?试分析其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答:字形编码:将汉字的字形分解归类而给出的编码方法,重码少、输入速度较快,如五笔字形法和表形码等。缺点:编码规则不易掌握。

4)数字文本有哪些类型?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与常规的纸质文本相比有哪些优缺点?列举数字文本的各种应用?

答:数字文本,根据用途分为:简单文本、丰富格式文本和超文本三类。 简单文本(plain text)是由一连串的字符组成的,只含有用于表达正文内容的字符(包括汉字)以及回车、换行、制表等有限的几个打印(显示)控制字符,这种文本通常称为纯文本或ASCII文本,在PC中的文件名后缀为.txt

丰富文本格式:排版(文本的格式化):对文字所使用的字体、字号、颜色、文字走向等进行设定,确定文本所在页面大小、文本在页面上的位置以及布局等。丰富文本格式:增加了许多格式控制和结构说明信息的文本。

第 22 页

超文本是指除了传统的阅读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链接、跳转、导航、回溯等操作,实现对文本内容更为方便的访问。超文本采用一种网状结构(非线性结构)来组织信息,各个信息块之间按照其内容的关系相互连接。如果超文本中的节点不单是文本节点,而且还包含图形、图像、声音或动画节点,这就把超文本推广到了多媒体的形式,这种基于多媒体信息结点的超文本,有时也称超媒体。Windows操作系统和其他一些软件中的帮助文件(HLP文件)就是一种典型的超文本。

5)除了编辑排版功能之外,中文版Word还具有哪些中文文字处理功能? 答:对字、词、句、段落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字的处理:设置字体、字号、字的排列方向、间距、颜色、效果等 段落的处理:设置行距、段间距、段缩进、对称方式等

页面布局的处理:设置页边距、每页行列数、分栏、页眉、页脚等 其它的功能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6)数字文本的输出过程大致是怎样的?怎样阅读数字文本?你熟悉哪些文本阅读软件?

答:文本输出过程:首先要对文本的格式描述进行解释,然后生成文字和图表的映像(bitmap),最后再传送到显示器或打印机输出。

文本阅读器:承担上述文本输出任务的软件,也称为浏览器。它们可以是嵌入在文本处理软件中的一个模块,如微软的Word,也可以是独立的软件,如Adobe公司的Acrobat Reader,微软公司的IE等。 5.2 图像与图形

1)数字图像是怎样获取的?它分为哪几个步骤?有哪些专用的设备? 答:图像的获取:从现实世界中获得数字图像的过程。图像获取的过程实质上是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它的处理步骤:取样、分色、量化。图像获取设备有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2)一幅具有1600万种颜色(真彩色)、分辨率为1280×1024的数字图像,在没有进行数据压缩时,它的数据量是多少? 答:颜色深度为24位。

所以图像的数据量=1280×1024×24/8=3.75MB

3)常用的图像文件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适合哪些应用? 答: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有:BMP、TIF、GIF、JPEG、JP2

GIF是目前因特网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图像文件格式,大约占60%,形成动画效果。

TIFF大量使用于扫描仪和桌面出版。

BMP是微软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的一种标准图像文件格式。 JPEG标准的特点:适用范围广;能处理各种连续色调的彩色或灰度图像;算法复杂度适中;既可用硬件实现,也可用软件实现;图像的压缩比可控制(压缩比越低,图像质量越好;压缩比越高,图像质量越差)。

4)数字图像处理有哪些主要的应用?列举一至两种你熟悉的应用,并说明图像如何获取的。使用计算机进行了哪些处理?得到什么结果?

答:数字图像处理:使用计算机对来自照相机、摄像机、传真机、扫描仪、医用CT机、X光机等的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压缩、存储、检索等操作处理。 其余几问略。

5)使用计算机制作合成图像(计算机图形)的软件有哪些?分别使用于什么应用领域?你会使用3D绘图软件制作一个3D景物的图像吗?其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答:计算机合成图像的软件有:PHOTOSHOP、AUTOCAD等等。

计算机合成图像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CAM)、利用计算机生成各种地形图、交通图、天气图、海洋图、石油开采图等、作战指挥和军事训练 、计算机动画和计算机艺术、其他:电子出版、数据处理、工业监控、辅助教学(CAI)、软件工程等。 其余几问略。

5.3 数字声音及应用

1)数字波形声音是怎样获取的?它分为哪几个步骤?如何使用PC机进行录音,怎样得到比较高的声音质量?

答:通过声音信号的数字化来获取数字声音,即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编码形式以便于计算机进行处理的过程。

第 23 页

声音信号数字化的过程:取样、量化、编码。

可以通过麦克风来进行录音。就是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

2)数字波形声音的码率如何计算?全频带声音的压缩编码有哪些常用标准?一张CD唱片可以播放多长时间的音乐或歌曲? 答:波形声音的码率=取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

全频带声音的压缩编码的常用标准有:MPEG-1层1、MPEG-1层2、MPEG-1层3、MPEG-2audio、Dolby AC-3。

一张CD可以播放立体声高保真的数字音乐1小时,其容量大约为635MB。 3)声卡有哪些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哪些功能?在PC机上使用哪些软件可以播放波形声音和MIDI音乐?

答:声卡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DSP在完成数字声音的编码、解码及声音编辑操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利用PCI总线与主机进行数据交换,混音器(mixer)的将不同的声音信号进行混音,并提供音量控制功能。 声卡:进行数字化。主要功能有:波形声音的获取;波形声音的重建与播放;MIDI声音的输入、MIDI声音的合成与播放。

在PC机上有许多软件可以播放波形声音和MIDI音乐如:Winamp、Media Player等等。

4)数字语音有哪些应用?使用什么样的压缩编码方法?码率大约多少? 答:应用于有线电话系统、移动通信和IP电话。使用的PCM编码和ADPCM编码以及混合编码。有线电话系统的码率分别为64kb/s 和32kb/s。移动通信和IP电话的码率分别为4.8kb/s 和16kb/s。

5)使用计算机合成语音有哪些应用?你有没有试用过此类软件,感觉还存在什么问题?

答:计算机合成语音的应用:①股票交易、航班动态查询、电话报税等业务。②有声E-mail服务。③CAI课件或游戏解说词的自动配音。④文稿校对、语言学习、语音秘书、自动报警、残疾人服务等。 第二问略。 6)MIDI音乐与波形声音表示的音乐有什么区别?你知道MIDI音乐的制作与播放的原理吗?

答:MIDI音乐与高保真的波形声音相比。缺点:音质方面较差、无法合成出所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例如语音)。优点:数据量很少(比CD-DA少3个数量级,比MP3少2个数量级)、易于编辑修改、可以与波形声音同时播放。

MIDI音乐的制作与播放的原理:乐谱输入(MIDI消息)→音序器软件→MIDI文件→媒体播放器→MIDI合成器→MIDI音乐。

播放MIDI音乐的过程:媒体播放器软件从磁盘上读入MID文件;把其中的一个个MIDI消息发送给声卡上的音乐合成器;由音乐合成器解释并执行MIDI消息所规定的操作;合成出各种音色的音符,通过扬声器播放出乐曲来。

5.4 数字视频及应用

1)数字视频是怎样获取的?需要使用哪些硬件设备?视频卡的作用是什么?

答:通过视频采集卡处理信号获取的。需要视频采集设备(数字摄像头)和视频处理设备(视频卡)。视频卡的作用:将模拟视频信号(及伴音信号)数字化并存储在硬盘中。数字化后的视频图像,经彩色空间转换(从YUV转换为RGB),与计算机图形显示卡产生的图像叠加,显示在屏幕上。获取数字视频的同时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音频和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 2)彩色信号的YUV表示方法与RGB表示方法有什么关系?数字视频中的Y分量与UV分量的取样方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答:彩色信号的YUV表示与RGB表示的转换:亮度分量 Y=0.3 × R + 0.59 × G + 0.11 × B;色度分量 U=0.493 × (B - Y);色度分量 V=0.877 × (R - Y)。

数字视频中的Y分量用13.5MHz的频率取样,色度信号UV都是是用6.75 MHz的频率取样。 3)数字视频为什么能进行大幅度的数据压缩?MPEG-1,MPEG-2 和MPEG-4等视频压缩标准各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其他的数字视频压缩编码表吗?

第 24 页

答:数字视频的数据量:很大。1分钟CCIR601数字视频的数据量约为1G字节

数字视频压缩的可行性:画面内部信息相关性很强、相邻画面的内容具有高度的连贯性、人眼的视觉特性。

MPEG-1:源图像格式为CIF格式;压缩后的码率大约1.2Mb/s~1.5Mb/s;主要应用于VCD、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等。

MPEG-2:源图像格式为720×576;压缩后的码率大约5Mb/s~15Mb/s;主要应用于DVD,150路卫星电视直播,540路CATV等。

MPEG-4:源图像格式为多种不同的视频格式;压缩后的码率与MPEG-1,MPEG-2相当,但最低可达到64Kb/s;主要应用于交互式多媒体应用,包括虚拟现实、远程教学、交互式电视等。 第三问略。

4)计算机动画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你会使用哪种软件制作计算机动画?

答:制作过程:在计算机中生成场景和形体的模型→设置它们的运动→生成图像并转换为视频信号输出。 第2问略。

5)作为一种视(音)频存储/播放设备,DVD与VCD相比技术上有什么区别?性能有哪些改进?如果在PC机上播放DVD或VCD盘片,使用什么软件比较合适?

答:VCD播放机体积小,价格便宜,音视频质量较好。VCD的一个派生产品是Karaoke CD光盘,它同VCD保持兼容。压缩编码:MPEG-1。 DVD影碟存储容量大得多。单面单层DVD容量4.7GB,以平均码率4.69Mb/s播放视频图像,能存放133分钟的接近于广播级图像质量(720×480)的整部电影;压缩编码:MPEG-2;画面品质比VCD高。

如果在PC机上播放DVD或VCD盘片,可以使用WINDVD这个软件。

6)数字电视有那些传播途径?数字电视接收机可能有哪些产品形式?谈谈你在因特网上收看(听)视频或音频节目的体验。

答:数字电视的传播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特网性能的不断提高也将使其成为数字电制传播的一种新媒介。还可以通过地面无线(DVB-T)、卫星、CATV等进行传播。

数字电视接收机(简称DTV接收机)的三种形式:数字电视接收机——传统模拟电视接收机的换代产品、传统模拟电视机外加一个数字机顶盒、可以接收数字电视的PC机。

7)试从微软网站上下载和安装MSN Messenger软件,并与他人进行音频和视频通信。 答:略。

自测题5

一、 是非题

1、采用GB2312、GBK和GB18030三种不同的汉字编码标准时,一些常用的汉字如“中”、“国”等,它们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内码)是相同的。 Y

2、一般来说,在计算机中图像比图形更容易编辑和修改 N 3、MP3是目前流行的一种音乐文件,它是采用MPEG-3标准对数字音频进行压缩而得到的。 N

4、在PC机上安装数字摄像头的目的是通过拍摄图像,并将图像转换

成数字视频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 Y

二、选择题

1、下列有关我国汉字编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A)GB2312国际字符集所包含的汉字许多情况下已不够使用

(B)GBK字符集既包括简体汉字,也包括繁体汉字

(C)GB18030编码标准中所包含的汉字数目超过2万字

(D)不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汉字编码标准,汉字在计算机中均采用

双字节表示

第 25 页

2、因特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海量的信息库,为了快速地找到需要的信

息,必须使用搜索引擎,下面哪一个不是搜索引擎? B

(A)Google

(B)Adobe (C)百度 (D)天网

3、数字图像的文件格式有多种,下列哪一种图像文件能够在网页上发布并可具有动画效果? B

(A)BMP

(B)GIF (C)JPEG (D)TIF

4、图形也称为计算机合成图像,它是发明摄影技术和电影电视技术之后最重用的一种生成图像的方法。下面关于计算机图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计算机只能生成假想或抽象景物的图像,不能生成实际景物

的具有真实感的图像

(B)计算机不仅能生成静止图像,而且还能生成各种运动、变化

的动态图像

(C)显卡(图形加速卡)在生成图像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处理都是由显卡完成的

(D)计算机合成图像在产品设计、绘图、广告制作等领域有着广

泛的应用

5、人们说话是所产生的语音信号必须数字化之后才能由计算机存储和处理。假设语音信号数字化时的取样频率为8KHz,量化精度为8位,

数据压缩倍数为4倍,那么1分钟数字语音的数据量是 C

(A)960KB

(B)480KB (C)120KB (D)60KB

6、声卡是获取数字声音的重要设备,在下列有关声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声卡既负责声音的数字化(输入),也负责声音的重建(输出)

(B)声卡既处理波形声音,也负责MIDI音乐的合成

(C)声卡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在完成数字声音编码、解码及编辑操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D)因为声卡非常的复杂,所以它们都做成独立PCI插卡形式

7、彩色图像所使用的颜色描述方法称为颜色模型。显示器使用的颜色模型为RGB三基色模型,PAL制式的电视系统在传输图像是所使用的颜色模型为 A (A)YUV

(B)HSV (C)CMYK (D)RGB

8、数字视频信息的数据量相当大,对存储、处理和传输都是极大的负担,为此必须对数字视频信息进行压缩。目前DVD光盘上存储的数字视频采用的压缩编码标准是 B (A)MPEG-1

(B)MPEG-2 (C)MPEG-4 (D)MPEG-7

三、填空题

1、采用网状结构组织信息,个信息快按照其内容用指针互相链接起来,使得阅读是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快速跳转的一种文本,称为 超文本 。

2、数字图像的主要参数有图像分辨率、像素深度、颜色空间类型等。第 26 页

假设像素深度为16,那么一幅图像具有的不同颜色数目最多是 65536 种。

3、Windows中的媒体播放器可以使用MIDI文件播放出动听的音乐,但播放过程中必须借助于安装在声卡的 音乐合成器 将它转换为波形信号。

4、一架数码相机其 Flash存储器容量为20MB,它一次可以连续拍摄65536色的1024×1024的彩色相片40张,由此可以推算出图像数据的压缩倍数是 4 倍。

第6章 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6.1 计算机信息系统

1)什么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它在技术上有何特点?

答: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类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密集型、人机交互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在技术上有四个特点:涉及的数据量大;绝大部分数据是持久的;这些持久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可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统计报表、事务处理、分析、控制、预测、决策、报警、提示等信息服务。

2)试从层次的角度说明信息系统的结构?

答:信息系统的四个层次分别为:①基础设施层,包括支持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②资源管理层,包括各类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以及实现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存取和管理的各种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录服务系统、内容管理系统等;③业务逻辑层,由实现各种业务功能、流程、规则、策略等应用业务的一组信息处理代码构成;④应用表现层,其功能是通过人机交互等方式,将业务逻辑和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以多媒体等丰富的形式向用户展现信息处理的结果。

3)按信息处理的深度说明各类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答:从信息处理的深度来区分信息系统基本可分为四大类:即业务信息处理系统、信息检索系统、信息分析系统和专家系统。业务信息处理系统是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日常业务处理的信息系统,用以使业务工作自动化,提高业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检索系统将原始信息(一次信息)预处理生成的二次信息,并生成供检索用的情报数据库。用户可输入检索条件检索所需的结果。信息分析系统是一种高层的信息系统,它是三次信息的处理系统,是为管理决策人员掌握企事业单位运行规律和趋势,制定规划、进行决策的辅助系统。专家系统是一种知识信息的加工处理系统,也是人工智能最为重要的应用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称为知识库的知识集合;另一部分是称为推理机的程序模块。

4)试描述企事业单位内部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 答:略。

6.2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

1)试从数据管理技术的需求发展,说明数据库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特点。 答:数据库系统应具备的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系统灵活、易于扩充、数据独立于程序(逻辑、物理)、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良好的用户接口。

2)区分数据模型与数据模式的不同概念。

答:数据模型是用一组概念和定义描述数据的手段,而数据模式是用某种数据模型对具体情况下相关数据结构的描述。

3)如何用概念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描述相关的数据对象?

答:概念模型--可以按用户观点准确地模拟应用单位对数据的描述及业务需求,即对应用数据和信息建模。目前,常用E-R方法来建立概念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结构是关系,在用户观点下,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表名、行和列组成。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

4)如何从结构、操纵和完整性三方面来对关系模型加以定义?

答: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结构是关系,在用户观点下,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表名、行和列组成。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在操纵上,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上、 概念单一,实

第 27 页

体及其联系均用关系表示、 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在完整性规则上有实体完整性、引用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行约束。

5)关系代数有哪些操作?通过这些关系操作的处理,可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答:关系代数操作: 传统的集合操作:并、差、交、广义笛卡尔积。专门的关系操作:选择操作、投影操作、连接操作、自然连接、除法操作。 第二问略。

6)说明SQL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其中如何反映用户模式、系统逻辑模式和存储模式?

答:在SQL中,逻辑模式对应于基本表,存储模式对应于存储文件,用户模式主要对应与视图,元组称为行,属性称为列。

7)分别说明SQL的各类定义、操纵和控制语句的语法形式和功能。 答:由于太多,略。

8)SQL视图有什么作用?如何定义SQL视图?

答:视图: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视图)导出的表。SQL视图的作用:简化用户的操作、灵活、提供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提供安全保护。 定义视图: CREATE VIEW < 视图名>[(<列名>[,<列名>]…)] AS <子查询>

[WITH CHECK OPTION];

9)分别说明数据库各类控制子系统(安全性、备份和恢复、完整性和并发控制)的功能。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就是防止非法用户使用数据库造成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以达到保护数据库的目的。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为了使数据库系统在出现故障后能迅速恢复系统,大多数数据库管理系统都采用转储和日志技术。

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应始终保持正确的状态,防止不符合寓意的错误数据输入,以及无效操作所造成的错误结果。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是在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系统时,多个事物可能同时对同一数据进行操作,这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它就负责协调并发事物的执行,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不受破坏,同时避免用户得到不正确的数据。 10)为什么提出数据库与面向对象技术的结合?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是如何发展的?

答:直到目前,关系DBMS一直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流产品。但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关系数据库也逐渐暴露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难以满足某些特殊应用领域中一些性的需求。为了克服这个些弱点,应提供一种可扩充的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由用户按需要定义新的数据类型及相应的操作和约束。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就是这种理想的可扩充数据模型之一。 数据库体系结构的发展:①集中式数据库系统。②客户/服务器结构。③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1)解释什么是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它们是如何为决策应用提供支持的?

答:数据仓库是转为决策服务的数据库系统,它是一种面向决策主题,由多个数据源集成,拥有当前及历史集成数据,以读为主的数据库系统。 联机分析处理:发现数据属性之间的联系。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及时有效地提取隐含其中的、未知的、有用的、不一般的信息和知识。 6.3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1)以工程化的方式组织软件开发,必须强调那些方面?

答:必须强调: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工具。

2)目前有哪几种软件开发方法?分别说明其主要的特点。

答:开发方法有: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设计方法和CASE方法。

3)说明数据库设计的任务、方法和步骤。

答:数据库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个单位或部门的信息需求、处理需求和数据库的支持环境,设计出数据模式以及相关的应用程序。

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可以采用两种方法: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第 28 页

数据库设计步骤,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必须把相互局模式设计和对数据处理的程序模块身机紧密结合,事实上,在各个开发阶段这两方面所做的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工作是同步进行的,且需要相互参照、相互补充。 4)分别说明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各阶段的任务、过程和产生的文档内容。

答:系统规划要写出可行性报告。系统分析要写出数据流程图、判定表、数据字典和对处理过程的描述。系统设计要写出新系统功能概图、新系统数据流程图(DFD)、系统结构图、模块IPO表。系统实施要对程序编码、编译连接、测试。

5)如何在概念设计中生成局部E-R图和全局E-R图?在逻辑设计中如何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

答:按分层的局部应用要求,设计局部概念模式。在由局部概念模式集成全局概念模式。

6)针对具体应用任务,设计一个数据库系统。 答:略。

6.4 典型信息系统介绍

1)说明MRP‖、ERP、CIMS所代表系统的内容和特点?

答:MRP‖是制造资源计划系统。ERP是企业资源计划。CIMS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什么是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如何对电子商务进行分类?

答:电子商务从涵盖范围方面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按交易的双方分为: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按使用的网络类型分为: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基于Intranet/Extranet的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化网络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功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互联网络实现的一种方式。 3)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城市和数字地球?试述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答:地理信息系统是针对特定的应用任务,存储事物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记录事物之间关系和演变过程的系统。

地理系统应用于城市交通、安全、放火、市政工程、规划、管理、决策等方面,称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又称为数字城市。

数字地球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以空间位置为主线,将信息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

4)分别说明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数字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

答:远程教育跨越了 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是教育资源的普遍共享成为可能,产生了“网上大学”的教育新模式。

远程医疗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遥感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同医疗技术想结合,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的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一种能为读者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的服务机制。

5)列举两至三个你熟悉的典型信息系统,说明它们的作用、特点和所采用的技术。 答:略。

6.5 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1)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所谓信息化就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亦即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层面,六个要素。

所谓三个层面,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这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二是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这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关键;三是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这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所谓六个要素是指: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信息产业、信息化法规与信息科技人才。

2)信息化与工业化有什么关系?我国为什么要提出信息化推动工业化? 答:信息化和工业化是两个具有本质差别,又有一定联系的概念。工业化

第 29 页

的发展直接导致信息化的出现,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工业化的手段;同时,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朝着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物资、能源、资金、才能为信息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才以及市场,而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自主和完整的工业体系,3

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如何衡量?信息化指标体系包含哪些内答:信息化是一个综合指标,它由一系列指标构成,主要是在信息化的六

个要素中,选择能反映信息化水平的项目所成。我国信息产业部于年2001水平量化分析和管理的依据和手段。方案共由7月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作为当前进行国家和地区信息化20个项目组成。

一、是非题自测题6

1、数据库是指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长期存放在内存上的一组可共享

实体集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联系;而另一种是多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2、概念模型中的联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集内部的联系,它反映

Y

种3N数、数据模式是用一组概念和定义描述数据的手段,而数据模型是用某

据模式对具体情况下相关数据的描述。

中的实体集和联系,转换为关系4、数据库逻辑设计的任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所得到的全局E-R图

YDBMS所支持的关系型数据的逻辑结构。 二、选择题

1正确的是、下面关于数据库系统(

DBS)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的叙述中,件系统不要求 (A)DBSA 在说明数据结构是要描述数据本身和数据之间的联系,文((B

2(C)、D)DBS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 )DBS在DBS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 关的数据共享性比文件系统更强系模式中,对应

关系的主键是 B指 (

(A(B)第一个属性或属性组)能唯一确定元组的一组属性

A3(C、D)不能为空值的一组属性)不能为外键的一组属性 数据库系统中,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

((A(B)应用程序独立于系统逻辑模式)系统逻辑模式独立于数据存储模式

(CD)系统用户模式独立与数据存储模式)应用程序独立与系统用户模式 C4、下面关于一个关系中任意两个元组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B)可以全同)必须全同

(CD)不允许全同)可以主键相同,其他属性不同

第 30 页

的相关数据集合。N

5、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组成关系代数的完备操作集,其他操作均可

以由基本操作来表达。具体而言,关系代数的基本操作有 C

(A)并、差、广义笛卡儿积、连接和选择

(B)并、差、交、连接和选择

(C)并、差、广义笛卡儿积、投影和选择 (D)并、差、交、除和广义笛卡儿积

6、设关系A和B属性个数分别为2和3,那么AB等价与下面所列

12的哪一个关系代数表达式? B

(A)12(A×B)

(B)14(A×B) (C)12(A∞B) (D)14(A∞B)

7、SQL查询语句形式为“select A from R where F”,其中A、R、F分别对应与A

(A)列名或列表达式、基本表或视图、条件表达式

(B)列名或列表达式、存储文件、条件表达式 (C)视图属性、基本表、条件表达式

(D)列名或条件表达式、基本表、关系代数表达 8、参照本书6.2.3节有关学生登记表(S)、课程开设表(C)和学生选课成绩表(SC)的模式定义、主键的说明,以下SQL操作中的哪一个是不能执行的? C

(A)从SC表中删除成绩小于60的行

(B)将表S中学号为“A041”的学生身高更改为1.75 (C)将行(“A012”,“MS-2111”,85)

(D)生成一张含有(系别,该系学生平均成绩)的学生学习成绩

统计表

9、同上模式定义,下列关系代数表达式中能正确查询“成绩为100分的学生姓名”的是 B

(A)ΠSNAME(S)∞GRADE100(SC)

(B)ΠSNAME(S∞GRADE100(SC))

(C)ΠSNAME(S)-ΠSNAME(GRADE100(S∞SC)) (D)ΠSNAME(S)-ΠSNAME(S∞GRADE100(SC))

10、数据库系统的全局概念结构模式独立于 A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应用单位的数据要求 (D)局部概念结构模式

三、填空题

1、设A=RS,且A、R、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p、m、n,那么p、m、n

ij三者之间应满足的不等式为 P≤(m×n) 。

2、对应数据库关系模式R(A1,A2,A3)的一个关系中有三个元组,若对其进行任意的行位置交换操作(如执行的排序等),则可以生成 0 个新的关系表。

3、一般地,一个数据库系统的外模式(即用户模式)有 n,1 个,而逻辑模式有 个(可以填0、1或n(表示多个))。

4、按照将E-R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的原则,本书6.3.4节图6-28中E-R图可得到 5 个关系模式。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第 3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