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知青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持;文化藏游与研学旅游盛行。黑龙江省知青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目标市场人群不断减少,
缺乏可持续性;知青旅游目的地缺乏\"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市场营销手段不足,缺乏有效的宣传;知青旅游目 的地交通不便。黑龙江省知青文化旅游开发建议: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叠加效应;广开宣传渠道,形成立体促 销;改善知青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设施;开展节庆旅游,刺激旅■游消费。关键词:知青文化;发展现状;旅游开发;黑龙江省中图分类号:F5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 (2019) 01-0005-02一、黑龙江省知青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开发知青博物馆。博物馆占地总面积9万平方米, 工程总投资3790万元,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知青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从1968年至1977 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且在2018年8月14 年,垦区共安置全国各城市知识青年549567人, 日,黑河爱辉知青博物馆成功挂牌为国家方志馆知 其中北京88316人、上海52945人、浙江29712 青分馆,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了知青文化。与此同 人、黑龙江省253963人、其他省市7407人叫 黑 时,黑河市政府也不断分批邀请当年的老知青重返 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时期,这些知识青年在北大荒 下乡地.参观知青博物馆。所进行的大规模垦荒活动,不仅在北大荒的生产建 3.文化旅游与研学旅游盛行设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留下了自强不 随着国内旅游人数的持续增长和旅游产品文化 息、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还有诸多的知青 内涵的不断提升,“文化的邂逅与旅游的融合”已 历史遗迹,这些都已成为了黑龙江省发展知青旅游 经成为了国家乃至黑龙江省旅游的主要发展方向, 以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黑龙江省知青文化旅游的前景一片光明。自2013 1. 知青旅游景点众多,目标市场人数众多年以来,教育部等各部门不断地推进研学旅行,研 寻根怀旧是人的普遍心理,故地重游是旅游者 学旅行的盛行也给知青文化旅游带来了新的发展。 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参考指标,尤其是一些重要 而现代的青少年对知青历史文化、知青精神的了解 的历史时期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叫黑龙江省在上山 普遍缺乏,知青文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中重要的一 下乡时期作为知青输入大省,仅1978年,黑龙江 环,知青旅游也将成为重要的研学旅行方式之一。省国营农场知青总人数约170多万人,占全国国营 农场知青总数的1/3 知青历史遗迹众多,如锦 二、黑龙江省知青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河农场、新华农场、宝泉岭农场、友谊农场、八五 1-目标市场人群不断减少,缺乏可持续性三农场、哈尔滨知青博物馆、黑河知青博物馆等, 知青旅游的主要目标市场是老知青,以1950 都在我国的知青旅游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年第一批下乡的18岁知青到1978年最后一批下乡 2. 政府投入,国家扶持的18岁知青的年龄来计算,现存的老知青年龄大 以黑河爱辉知青博物馆为例,黑河市委市政府 概在57—86岁左右,其中大部分已经退休,是目 高度重视知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了更好地研究 前知青旅游市场的主要受众。但在10年之后,大 知青文化,黑河市政府成立黑河学院知青研究所,
部分的知青都走向了人生的末期,岀现老知青总人收稿日期:2018-11-13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222055)作者简介:赵文馨(1997-),女,安徽休宁人,本科生,从事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马云驰(通讯作者)(1982—),女, 黑龙江佳木斯人,讲师,硕士,从事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年第1期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 1,2019数逐渐减少,其身体条件无法适应长途旅游活动等 问题,知青旅游活动将在一个小高峰过后,慢慢回 落,知青旅游市场的持续发展存在问题。2.知青旅游目的地缺乏“持续性”的资金支持与黑龙江省热门的冰雪游、界江游等相比,知 青旅游的知名度、影响力等都相对较低,地方政府 投入到知青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的资金有限, 虽然有固定的投入,但总体而言,呈现出阶段性、 总额少的特点,经济持续支持明显不足。当地政府 和开发商对知青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从整体来看,缺 乏有效的长期规划,开发观念保守,对发展知青文 化旅游的信心不足,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主要在具体 的知青遗址上开展观光旅游,缺乏旅游创新意识, 在旅游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也存在不足。3•市场营销手段不足,缺乏有效的宣传在国内,很多人只单纯地知道“知青”就是下 乡上山时期的知识青年,具体的知青历史文化、知 青精神内涵很少有人了解,这也是目前知青旅游的 游客受限于老知青的重要原因。同时,黑龙江省的 知青旅游线路不明确,主要的知青旅游景点中散客
较多。笔者于2018年9月选取携程、去哪儿网、 艺龙、蚂蜂窝、途牛等互联网旅游机构,关于黑龙
化旅游的发展不能止步于单纯的知青旅游,应与其 他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发出综合性的旅游产品。黑 龙江省深厚的知青文化底蕴,可以与省内特有的冰 雪旅游资源、避暑旅游资源、边境旅游资源、湿地 森林旅游资源、少数民族风情等结合,发挥叠加效 应。如佳木斯市知青广场可与赫哲族渔猎文化结 合,融入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从而充分丰富知 青文化产品,提高产品吸引力。2. 广开宣传渠道,形成立体促销只有进行有效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才能提 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类型的游客,使 游客真正认识知青文化、了解知青文化、走近知青 文化。具体来说,黑龙江省的各个知青旅游目的地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开辟广播、报纸、电 视、网络等媒体渠道,撰写旅游专栏,鼓励社会各 界人士参与其中,共同宣传知青文化。3. 改善知青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
江省的知青旅游,团购路线共4条、目的地攻略共 11条,游记共343条。对黑龙江省旅游市场上的游 客而言,知青旅游的成熟产品线路太少,无法通过 旅行社进行线路的有效推广,游客对知青旅游的认 知形象不足,购买欲望也相对较低。4.知青旅游目的地交通不便要素,各要素之间息息相关,任何一项的不足都会 影响游客的整体感受。因此,面对黑龙江省的知青 旅游目的地设施老旧、不完善等等问题,在保留景 区特色的同时,改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设施势在必 行。以黑河市爱辉知青博物馆为例,可以学习南京 博物馆民国馆,将部分展区设计为知青生活馆,真 实展现当年的黑龙江省知青生活实景,让游客更好 地置身于其中,感受知青文化,同时景区也应充分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打造有吸引力的触屏互动游 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体验。4. 开展节庆旅游,刺激旅游消费知青下乡的主要活动地是在广阔的农村地区, 这也意味着今天的黑龙江省大部分知青旅游目的地 是在各个地区的农场之中。游客进入这些农场的主 要方式是到达该农场所在县市,然后通过出租车前 往农场,转车次数多,一定程度上对游客进入农场 形成阻碍。受交通的制约因素影响,特别是外地游 客,在衡量交通后,会选择其他可进入性更高的旅 游地点,从而放弃进入该地。三、黑龙江省知青文化旅游开发建议1.整合旅游资源,发挥叠加效应旅游节事活动不仅改变了观光旅游的静态模 式,还可以增加旅游活动的互动感、趣味性和参与 性[41o知青旅游目的地可以适当地安排节庆旅游, 展现自身的特色,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影响 力。如在哈尔滨开展北大荒知青文化节,邀请北大 荒知青重游故地,开展重穿知青装、看样板戏、吃 大锅饭、跳忠字舞等集体体验活动,举办知青书画 展、摄影展等展览活动,发展相关的知青旅游线 路、文创产品、旅游纪念品,进一步延伸知青文化 节庆旅游对游客的影响力。知青文化旅游产品兼容性和互补性强,知青文
参考文献:[1] [2] [3] [4]
韩乃寅,逢金明.北大荒全书简史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岀版社,2007.张维亚,严伟,汤渝.基于苏北地区的知青文化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14(9).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朱飞.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知青文化旅游评价与开发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责任编辑:张雅安]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