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片混凝土配合比与浇筑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 表G2-51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施工员 子单位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项目经理
A《地下铁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验收执行标准 C《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名称及编号 D《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1 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设A第9.2.2条 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意见 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2 C第7.2.3条 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经试验确主 3 A第9.2.3条 定并符合设计要求 控 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抗渗要项 目 4 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D第4.1.8条 标准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A第9.2.4条 符合设计规定 允 水泥、掺和料(每盘/累计) ±2/±1 5 许 粗、细骨料(每盘/累计) ±3/±2 偏 ±2/±1 差 水、外加剂(每盘/累计)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1 C第7.3.2条 开盘鉴定 一般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2 C第7.3.3条 项水率,提出施工配合比 目 A 3 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70mm 第8.11.3-1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 项目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填 表 说 明
主控项目
1、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
1)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含碱量(Na2O)不应大于0.6﹪;在不受冻融和侵蚀性介质作用下,宜采用普通、火山灰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矿碴硅酸盐水泥;受冻融作用和冬期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选用水泥;不得采用受潮和过期水泥,不同品种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用。
2)砂、石: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JGJ52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的规定外,石子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宜在15~25mm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含泥量不应大于1﹪,吸水率不应大于1.5﹪;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
3)外加剂:除含氯离子的外加剂外,可根据需要掺引气剂、减水剂、防水剂、膨胀剂等。 4)水:无侵蚀性洁净水。
检查数量:按原材料见证送检批次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抽样试验报告、现场观察。
2、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原材料见证送检批次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3、防水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经试验确定。其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低于300㎏,当掺活性粉细料时,不应低于280㎏;水灰比宜小于0.55;砂率应为35﹪~45﹪,灰砂比应为1:2~1:2.5。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
4、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抗渗要求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每灌注5环制作抗压强度试件一组;混凝土抗渗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同一配合比每10环留置抗渗试件一组。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和抗渗试验报告。 5、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规定。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抽查不应少于两次。 检验方法:复称。
混凝土组成材料计算结果的允许偏差(﹪) 混凝土组成材料 水泥、掺和料 粗、细骨料 水、外加剂 每盘计量 ±2 ±3 ±2 累计计量 ±1 ±2 ±1 一般项目 1、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检验方法: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检查数量:同一配合比检查一次,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评配合比的依据。 2、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提出施工配合比。
检验方法:检查含水率测试结果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检查一次。 3、 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70mm。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浇筑记录。 检查数量:按浇筑次数检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