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的应用

来源:华佗健康网
·56·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 第12期

●教学管理

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妇产科护理学的应用

吉秀家,王艳波,崔宇红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10000

[摘要] 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混合式教学模式把常用教学方

式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积极性与创造性。文章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妇产科护理学课的教学中,通动性、

过课后测试及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发现混合教学模式能显著挺高学生的学习习效果、学习积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642 G  [ A一、背 景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完成既定内容的呈示,各种

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方法的使用都是要引导学生配合,

]1

。大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对按教师的思路去思考[

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以

:/DOI10.39691701.2019.12.028.issn.1002-j

[()文章编号]10021701201912005602 ---学生被动跟随的模式展开,使学生不能主教师单向灌输,

动的参与知识构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互联网+”内涵。

随着国家将“互联网+”列为国家战略,互联网与教教学相结合产生的新教学理念和模式成为新时代教育、

育的诉求。在“互联网”的趋势下,教育凭借信息化及移实现教育的多媒体化、数字化、智动互联网技术的力量,

能化和网络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太过标准、太过重视理论指导、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对学生无法因材施教,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互联网+”改

使高校的教育模式必然会更加变了这种封闭的形式,

]2

。开放[(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图1 对分课堂教学过程示意图

(“三)互联网+对分课堂”模式。

在“互联网+”驱动下,教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将面对面的教学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必须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课堂”二者相互作用基础上的教与学

]4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的新型策略[

是本科护理学专业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本研科,

究将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本科护生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如下所示(见图2

“二、互联网+对分课堂”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及效果(一)研究对象。

授课班级是2班015级护理专业本科三年级的学生,级人数3随机分为5个学习小组,每组7人(其中一6人,,组8人)组内成员固定。每周四节课连排,每节课45分钟。每次课的第12节小组讨论上一次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作业点评,第34节讲授新课。-(二)教学方法。

网络教学设计。所有网络资源共享通过对分课堂1.

——对分易教学平台完成,的官方教学平台—该平台主要

通过微信关注即可,内容简洁、实用,适合各种教学模式。主要内容包括班级学生信息、作业、课程资源、在线练习、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根据国内大学课

堂教学的现状,基于心理学规律提出的教学改革新模

]3

。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进行讲式[

授,另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突出课

堂讨论过程。其创新之处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

让学生在课堂讲授之后有一个时间间隔,对知识进行开,

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自2014年9开始目前在国内高校已得到广泛应用。对分课堂把教推广,

)、)学过程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assimilatinresentationp

[]

)讨论(三个过程,也可简称为PdiscussionAD课堂3。其)。见图1过程如下所示(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 第12期图2 基于“

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图

考勤、课堂提问、讨论区、课堂活动、教学评价等。教师可

通过平台发布学习笔记、课堂作业、课程相关资源、课后测试题、每章学习指导与习题、实训指导等内容,学生可通过微信对分易平台完成相关作业。

2.

教学过程。首次课程主要以讲授为主,讲解本章节主要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课后学生认真完成对分易平台发布的课程任务并学习相关资源,使知识充分的内化吸收;第二次课主要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第一次课程

的学习,

教师对讨论结果及作业进行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如下:(1

)讲授环节:教师不用讲解所有内容,而是对章节主要内容以框架式讲解,

精讲点拨,讲解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比如在讲“胎盘早剥”这一节内容时,首先运用

临床病例引入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学生初步认识此病的病因、

典型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其次以结构图的形式重点讲解胎盘早剥的概念、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要点。此环节大约需要45分钟。最后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内化吸收中要完成的课后任务。课后任务以作业或读书笔记的形式呈现,通过微信对分易平台发

布给学生。(2)内化吸收环节:学生通过充分学习,查阅文献等完成读书笔记或作业。读书笔记或作业中要求学

生着重体现三点:①本次学习中自己认为掌握最好的内容;②本次学习中自己已弄懂、

感觉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③本次学习中自己比较困惑的内容。最终学生

·57·

将作业或读书笔记在对分易平台上提交。(3

)讨论环节:此环节是在隔堂后进行,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精华所在。此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就相关内容进行充分的讨论,可以“亮一亮”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考一考”别的同学,也可以请同学“帮一帮”自己困惑的知识点。此阶段大约

10-20分钟,可根据课堂讨论情况灵活伸缩。最后分享成果,选派小组代表进行发言,主要总结小组讨论的成果,此

阶段为10-20分钟。课堂剩余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答疑解惑并对作业进行点评。

(三)考核形式。

本章教学完成后,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对分平台在线测试,学生成绩与其他没有实行新模式的章节在线测试成绩相比,平均成绩提高了9.8分。

教学效果上,课程结束后,通过网上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的满意度。90%的学生支持“互联网+对分课堂”教学模式;89.8%的学生认为该模式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讨 论“互联网+教育”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互

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

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高校教学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在挖掘学生

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下,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基础教学质量,

努力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校人才。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充

分体现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实现了有机融合,取长补短,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课

程学习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参考文献]

[1]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电化教育研究,2007(2

):5-7.[2]李 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3]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5):5-10.[4

]郭树荣.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39-41.[收稿日期] 2019-04[作者简介] 吉秀家,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的机制。

[基金项目] 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互联网+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YB-20171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