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娃哈哈集团发展探析
杭州娃哈哈集团发展探析
作者:张晓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13期
摘要:饮料市场历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白热化竞争态势。娃哈哈却能在这场“群雄混战”中,独领风骚,从一个无人知晓的小企业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娃哈哈的成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发展之路值得探究。 关键词:
娃哈哈;饮料;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3-0084-01 1 创业初期,白手起家
“娃哈哈”品牌诞生于1989年。企业家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当时迅速发展的营养液市场上的空白点——儿童市场。于是开发了以“给小孩子开胃”为诉求,以中药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凭借科学配方、明显的效果、过硬的质量和朗朗上口的广告词,产品迅速走红,为企业获得第一桶金。
1991年,尚在创业初期的娃哈哈,在杭州市政府的牵头下,进行了“小鱼吃大鱼”的尝试,用8000多万元有偿兼并了资不抵债、经营陷入严重困境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顺利的解决了当时制约生产的问题。1991年年中,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从此,娃哈哈走向了规模经营的道路。
2 推陈出新,缔造“食品行业的实验室”
娃哈哈自1987年成立以来,十分注重产品研发,推出了上千款产品,因每年推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新产品的速度而被业界戏称为“食品行业的实验室”。1987年推出儿童营养液;1991年推出果奶饮料;1996年进军纯净水市场;1998年推出非常可乐,叫板“两乐”;2001年推出茶饮料;2005年初,“营养快线”上市;2006年,“爽歪歪”面市,当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如今,娃哈哈集团已拥有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300个品种的产品。 3 渠道为王,构建封闭的销售网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娃哈哈独特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娃哈哈拥有的最科学,最适应中国国情的销售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娃哈哈交过手的品牌有无数个,其一一失败的原因,并非是娃哈哈强大,而是因为娃哈哈遍布全国城乡、无以匹敌的强势销售模式。 娃哈哈实行使厂商双赢的“联销体”制度。娃哈哈在全国31个省市选择了1000多家具有先进理念、较强经济实力,忠诚度高、能在地方有一定影响力的经销商,组成了一个几乎覆盖全中国每一个乡镇的厂商联合销售体系。娃哈哈的一级经销商每年年底必须将该年销售额的10%作为保证金一次性打到娃哈哈账户。此后每月进货前经销商必须结清货款娃哈哈才予发货。联销体制度和保证金制度,不仅杜绝了坏账、呆账的发生,而且使娃哈哈的资产结构更合理、流动性更强,大大提高了经销商的积极性。
娃哈哈还在联销体的基础上建立特约二批经销商,逐步编织了封闭式蜘蛛网态的营销体系,构建稳定有序的共享网络。加强了娃哈哈产品的快速渗透能力,也提高了经销商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使销售布局更为合理。加强了送货能力,提高了服务意识,有效地抑制窜货现象的出现。有人称娃哈哈是中国企业营销渠道做得最成功的企业。娃哈哈的销售模式也被盛赞为“中国国情下最成功的销售模式”。 4 成就中国民企百年梦想
创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品牌,陪伴了一代同龄人的成长。从早期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到中国人自己的可乐,从自主研发并创下销售奇迹的娃哈哈营养快线,再到热销市场的娃哈哈柠檬C,娃哈哈推出的每一个产品都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据统计,目前娃哈哈品牌旗下已涵盖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300多个品种的产品。目前,娃哈哈在全国各省有58个生产基地,150余家分公司,直接吸引了30000余人就业,间接带动了原材料、包装材料、水电、运输等相关行业150万人就业。“健康你我他,欢乐千万家”,娃哈哈已经由杭州的娃哈哈转变为中国的娃哈哈,世界的娃哈哈。
作为民族品牌的杰出代表,娃哈哈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发展之重,彰显了大品牌的大风范。20多年来,娃哈哈累计上缴税金近百亿元,资助教育和各类其他社会公益事业2亿多元。在发展过程中,娃哈哈共计采购180多亿元农副产品,通过采购茶叶、白糖、奶粉等,直接、间接解决了130余万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推动了“三农”问题的良好解决。在中西部、贫困地区、东北老工业区投资建厂40余家,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5 展望企业未来
从3个人、14万元借款起家,娃哈哈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未来3-5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娃哈哈将继续立足主业,在饮料行业继续做强做大,并将逐步向海外市场进军,寻找更多、更广的商机。同时,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娃哈哈将逐步进入高新技术产业,打造高端产品。目前,娃哈哈正向着3-5年内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力争早日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目标阔步前进,使中国的娃哈哈成为世界的娃哈哈,实现基业常青。
“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强不息”这十六个字就是娃哈哈的企业精神。这个精神由企业创始人宗庆后提出的,既是创业时期艰苦困难现实的反映,又是创业者们矢志奋斗的精神支柱,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极强的指导意义。这个企业精神是娃哈哈文化的起点,相伴着娃哈哈走过了风雨历程,这个企业精神也会支撑着娃哈哈继续走下去。 作者简介:
明威(1986-),男,湖北武汉人,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经营管理;
黄金铸(1963-),男,壮族,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硕士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历史文化旅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