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设计时,从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入手,通过游览儿童公园,让学生观察、自己提问题并解决,知道小火车上的每节车厢的人数相同、每条小船上的人数相同,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列出加法算式。
通过让学生观察、探究,得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可以说成几个几,从而为乘法的引入垫定基础;然后凭借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出乘法。接下来我让学生每人选择一道加法算式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一说理由,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列相同加数的边加问题,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小棒、圆片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列出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通过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算式的意义,感受加法和乘法的联系,体会用乘法列式比较简便。
整节课下来,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学习氛围浓厚,但也有不足之处:
当学生列出4+4+4+4+4+4=24来解决主题图中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坐小火车的时候,马上听到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用乘法4×6=24。”本来设计让孩
子说出所有连加算式以后再教学乘法的,我一听到这个,当时就有点“懵”,没想到才刚开始,就有小朋友揭下了 “乘法”的“面纱”,这本应该是我将要“隆重”请出的,慌乱中:“这个小朋友应该是预习过了,知道用乘法,这个我们待会再说,我们现在还是来看这张图,谁还能提出数学问题?”课后一想,在这里,我想应该追问下去:“用乘法表示,你们懂吗?”如果有学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教师就可以顺势教学乘法,如果学生说不清楚,教师即可再把学生引到自己的教案上来。
改进措施:
1、我的课堂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我没有灵活的顺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说出想法。应该灵活的顺学而导,在“导”上下功夫。所以今后我应该在备课时就精心的备学生,精心预测课堂上学生的各种情况,灵活处理课堂上的生成资源。
2、在比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从理论性上得出乘法的简便,学生并没有实际体验。因此,对于乘法简便性的体验,应该设计一个情境性的练习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去得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