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会计

来源:华佗健康网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会计》课程考核说明

一、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电大开放教育专科会计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金融专业的学生。电大财经类其他相关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考试要求与本说明相同,但注册视听生除外。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2次书面作业和2次模拟实验,以及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况记录。形成性考核成占课程总成绩的30%(其中书面作业、模拟实验和学习过程记录的比重为4:4:2),期末终结性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

(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教材(付磊主编)。 (四)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试着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包括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表达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能够分析和说明相关问题的区别与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计算和处理涉及一两个知识点或多个知识点的会计问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五)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范围之内。在所学知识范围内,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试题,不属于超纲。

2. 考试命题应该覆盖面广一些,并应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

3. 试卷要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15%,理解30%,应用55%。

4. 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30%,较难30%,难20%。

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六)试题类型及结构。本课程期末考试的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会计核算业务等。在一份试卷中,各类型题目的分数比例为:单项选择题20%,多项选择题10%,简答题15%,会计核算业务题55%。

(七)考核形式。本课形成性考核的形式有书面作业、模拟实验和学习过程记录,期末终结性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

(八)答题时限。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九)其他说明。本课程期末终结性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二、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 绪论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的含义,会计的目标,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环节与方法;一般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其他会计管理方法和会计学科体系。

考核知识点:会计的含义;会计的目标;会计的职能;会计核算环节与方法。 考核要求: 1.会计的目标

理解:会计目标的内容。 2.会计的含义

理解:会计含义的两种观点。 3.会计的职能

识记:(1)会计职能的含义;(2)会计反映的含义;(3)会计控制的含义;(4)会计基本职能和扩展职能的具体内容。

理解:(1)会计反映职能的特征;(2)会计控制职能的特征。 4.会计核算环节与方法

识记:(1)会计核算的四个具体环节;(2)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含义。

理解: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会计循环。

第二章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的概念,各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规则,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会计等式的概念和具体内容。

考核知识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会计计量属性;会计等式。

考核要求: 1.会计的对象

识记:会计对象的含义。 理解:会计对象的内容。 2.会计要素

识记:(1)会计要素的概念;(2)会计要素的内容。 3.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

识记:六个会计要素的含义、特征、分类。 理解:各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 4.会计计量属性

识记:五种计量属性的名称。 理解:各计量属性的含义。 5.会计等式

识记:(1)会计等式的含义;(2)会计等式的表达式;(3)经济业务的含义。

理解: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第三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使学生理解账户的含义和会计科目的设置,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账户和会计科目的分类,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的书写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考核知识点:会计科目;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

考核要求: 1.会计科目

识记:(1)会计科目的含义;(2)会计科目的分类。 理解:(1)会计科目的作用;(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2.账户

识记:(1)账户的含义;(2)账户的分类。

理解:(1)账户的基本结构;(2)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3)账户的作用。

3.复式记账

识记:(1)单式记账法与复式记账法的含义;(2)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理解:(1)单式记账法的特征;(2)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4.借贷记账法

识记:(1)借贷记账法的含义;(2)会计分录的含义;(3)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的含义。

理解:(1)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和账户结构;(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3)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原理和平衡方法;(4)账户的对应关系。

应用:(1)采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2)发生额和余额两种试算平衡方法;(3)各账户本期发生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之间数据关系的计算。

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具体内容并理解各自含义,借贷记账法下企业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基本业务的会计核算。

考核要求: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识记:(1)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含义和内容;(2)会计主体的含义;(3)持续经营的含义;(4)会计分期的含义;(5)货币计量的含义。 理解:四个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意义。 2.制造企业基本业务的核算

理解:制造企业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等基本业务内容。 应用:(1)制造企业各基本业务需要设置的账户;(2)制造企业各基本业务的会计处理。

第五章 会计凭证与账簿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和审核,记账凭证的种类和编制,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账簿记录的试算平衡,记账错误的更正,以及账簿的结账与对账;一般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考核知识点:会计凭证的含义和分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的含义和分类;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账簿的登记规则;错账的更正方法;对账;结账。

考核要求:

1.会计凭证的含义和分类

识记:(1)会计凭证的含义;(2)会计凭证的种类。 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 2.原始凭证

识记:(1)原始凭证的含义;(2)原始凭证的分类;(3)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理解:(1)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2)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应用: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3.记账凭证

识记:(1)记账凭证的含义;(2)记账凭证的分类;(3)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理解:(1)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2)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应用: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4.账簿的含义和分类

识记:(1)会计账簿的含义;(2)会计账簿的分类。 理解:会计账簿的作用。 5.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识记:账簿的组成内容。 理解:设置账簿的原则。

应用:(1)日记账的登记;(2)总分类账的登记;(3)明细分类账的登记;(4)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6.账簿的登记规则 理解:账簿的登记规则。 7.错账的更正方法

识记:错账更正的几种方法。

理解: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适用情况。 应用:错账更正。

第六章 期末账项调整与结账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使学生理解调账的原理,对账的含义;掌握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含义,各类账项调整的会计处理,财产清查的含义和种类,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结账业务的核算;了解财产清查的组织和方法

考核知识点: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账项调整的类型及会计处理;财产清查的含义和分类;存货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的组织和清查方法;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对账;结账。

考核要求:

1.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识记:(1)权责发生制的含义;(2)收付实现制的含义。 理解: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应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下收入、费用的确认及利润的计算。 2.账项调整的类型及会计处理

理解:账项调整的类型。

应用:各类账项调整业务的会计处理。 3.存货的盘存制度

识记:(1)永续盘存制的含义;(2)实地盘存制的含义。 理解: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各自的优缺点。 4.财产清查方法

识记:(1)财产清查的含义;(2)财产清查的分类。

应用:(1)存货的清查;(2)库存现金的清查;(3)银行存款的清查,尤其是银行存款调节表的编制;(4)往来款项的清查。

5.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理解:(1)财产清查结果会计处理的要求;(2)财产清查结果会计处理的步骤。

应用:各类财产清查结果的具体会计处理。 6.对账

识记:(1)对账的含义;(2)对账的内容。 7.结账

识记:结账的含义。

理解:结账的主要程序和内容。 应用:月结、季结、年结的具体操作。

第七章 财务报表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的考核,使学生理解什么是财务报表,编制财务报表的原因,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掌握财务报表的内容和分类,资产负债表基本结构原理及其编制方法,利润表基本结构原理及其编制方法。

考核知识点: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考核要求: 1.财务报表

识记:(1)财务报表的含义与构成;(2)财务报表的种类;(3)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要求。

理解:(1)编制财务报表的必要性;(2)财务报表各信息质量要求的含义。 2.资产负债表

识记:资产负债表的含义。 理解: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原理。

应用: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填制方法。 3.利润表

识记:利润表的含义。 理解:利润表的结构原理。 应用:利润表主要项目的填制方法。

第八章 会计工作组织

考核目的:通过本章考核,使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和原则,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任职要求、职责权限,电算化会计情况下的会计工作组织;理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与内容;掌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制定原则和具体内容。

考核知识点: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原则;会计法律规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电算化会计。

考核要求: 1.会计工作组织

识记:会计工作组织的概念。

理解:(1)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2)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 2.会计法律规范

理解:(1)我国会计法律规范的层次;(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 3.会计机构

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要求。 4.会计人员

理解:(1)设置会计工作岗位的原则;(2)会计人员的任职要求;(3)会计人员的权限和职责;(4)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限。

5.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识记: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理解:(1)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2)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6.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识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含义。

理解:(1)加强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2)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遵循的原则;(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里。(每题分,共 分)

1.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贷方反映的内容是( ) A.费用的增加额 B.收入的增加额 C.负债的减少额 D.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 2.我国1985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一个主要会计法规是( ) A.总会计师条例 B.注册会计师法 C.会计法 D.会计人员工作规则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5个选项中选出2至5个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里。(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分,共 分。) 1.会计的基本职能有( )

A.会计分析 B.会计反映 C.会计检查 D.会计管理 E、会计控制

2.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一次凭证的有( ) A.银行结算凭证 B.限额领料单 C.发票 D.职工医药费报销单 E.职工借款单

(三)简答题(每题 分,共 分)

1.什么是资产?资产的特征有哪些?资产的确认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意义何在?

(四)会计核算业务题(共 分)

1.从银行取得短期借款70 000元存入银行存款账户,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2.有关账户8月31日的期末余额资料如下:

账户名称 余额(借方) 账户名称 余额(贷方) 库存现金 1 200 短期借款 30 000 银行存款 20 470 应付账款 53 700 应收账款 43 500 长期借款 185 000 原材料 67 000 实收资本 333 970 库存商品 75 000 本年利润 66 000 其他应收款 6 400 坏账准备 900 固定资产 560 000 累计折旧 140 000 利润分配 45 000 应交税费 18 000 生产成本 9 000

根据上列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资产负债表下列项目的金额: 货币资金= 存货= 未分配利润= 资产总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分)

1. B 2. C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 分,共 分)

1. BE 2. ACDE

(三)简答题(每题 分,共 分)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具备下列几个基本特征: (1)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资产: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企业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和报表附注。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反映财务情况; (2)加强会计监督; (3)进行经济决策。

(四)会计核算业务题(共 分) 1.借:银行存款 70 000 贷:短期借款 70 000

2.

货币资金=1 200 +20 470=21 670 存货=67 000+75 000+9000=151 000 未分配利润=66 000—45 000=21 000

资产总计=1 200+20 470+(43 500—900)+67 000+75 000 +6 400+(560 000—140 000)+9 000

=641 6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