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平井产能与人工裂缝参数相关性模拟实验

来源:华佗健康网
断 块 油 气 田 2015年3月 间中进行的,要使2种现象的发生过程相似,则必须要 满足一定的要求和条件.例如,尺寸规模、边界特征等 相似条件隅 ]。水一电模拟实验根据相似理论,利用电场 中电流的某些特性模拟所要研究对象的一些特性,即 利用电流场和压力场中拉普拉斯方程相同的特性实现 相互模拟,获取相关实验参数[-o]。 电流场中的拉普拉斯方程为 。U=0 (1) 式中: 为导体上的电压,V。 通过导体的电流遵守欧姆定律,得 I=-pgrad(U) (2) 式中:,为通过溶液的电流,mA;p为溶液电导率,p ̄S/cm。 而渗流场中的拉普拉斯方程为 V =0 (3) 式中:P为油层压力,MPa。 多孔介质中流体的流动遵守达西定律,得 V-- grad(p) (4) 式中: 为流动速度,m/s;K为油层渗透率,10 m 渺 为流体黏度。mPa・s。 根据相似原理,当稳定状态下的渗流场和电流场 满足一定的必要条件相似时,即可以利用稳定状态下 电流场中的电流、电压来模拟渗流场中的流量和压力。 1_2相似系数的确定 恒稳电场中分布的电压、电流和稳定渗流场中分 布的压力、流量具有如下类比关系: =,Cp= ,Cq器,Co-丽(P)in 式中: 为几何相似系数; 为几何尺寸,m;C 为压力 相似系数,V/MPa;C 为流量相似系数,mA/(m ・d );9 为油井的产油量,mTd;C。为电导率相似系数,S・cmq (MPa・d);A为面积,in ;下标ITI,r分别代表模型、地层 数据。 且根据欧姆定律和达西定律,各相似系数之间应 满足Cq=Cp CL 。 2实验模型设计 2.1 实验参数 压裂水平井物理实验模型为圆形边界封闭的饱和 压力驱动油藏,且模型顶、底边界均为流体封闭边界。 该水平井井筒位于油藏中心位置,经过水力压裂,水平 段被压出多条等间距分布的垂向裂缝,并且裂缝贯穿 整个油层段。地层参数:供给半径956 m.油层厚度25 131,渗透率0.3 ̄10 Ixm ,井筒半径0.1l 11"1,水平段长度 1 200 m,裂缝长度100,150,200,250,300,350 m。 模拟实验中.根据相似系数计算公式,可将地层参 数换算为模拟参数:电解槽半径28.8 cm,溶液高度5 cm,电导率105 IAS/cm,铜棒半径1 mm,铜棒长度36 cm,裂缝长度6,9,12,15,18,21 Ol1"1。 2.2水一电模拟实验装置 水一电模拟实验设备由油藏模拟系统、低压电路系 统和测量系统3部分组成(见图1)。通过低压电路系 统,将220 V的交流电转换为36 V以下的人体安全电 压,并输给铜棒或紫铜带。应用测量系统中的探针,测 量模拟实验中不同位置的电压和通过铜棒的电流,从 而获得实验数据_10。 图1 实验装置示意 3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 3.1.1裂缝形状 设计3组实验方案。开展水一电物理模拟实验,分 别研究不同裂缝形状(面缝、楔形缝、矩形缝)情况下的 近井渗流场特征及产能变化规律,明确裂缝形状对单 井产能的影响(见图2)。可以看出,矩形缝压裂单井产 量明显高于面缝及楔形缝压裂。因为矩形压裂缝能够 在更大程度上改善近井筒附近地层中的渗流条件,减 小流动阻力,提高水平井压裂后的单井产量。 80 脚曩 40 O 面缝 楔形缝 矩形缝 裂缝形状 图2裂缝形状对单井产能的影响 3.1.2裂缝长度 设计6组实验方案 分别研究不同裂缝长度 l 2 3 第22卷第2期 刘洪杰,等.海上复杂断块油田合理注水压力研究 233 离,以及断层的性质有关,应综合考虑地层破裂压力和 断层临界失稳压力.做到既不压裂地层又不破坏断层 稳定性。 气,2007,12(2):152 154. [5] 张云春,王俊魁.油藏注水压力的合理界限[J].试采技术,2006,27 (4):22—25. 2)海上复杂断块油田注水井布井,应与“通海底” 断层保持一定距离.建议大于100 m,同时考虑在注水 井与断层间布生产井作为泄压点,降低断层失稳风险。 3)在注水过程中.应加强断层附近注水井及生产 井的压力监测,同时通过注示踪剂加强断层封堵、储层 [6] 周振华,范长海.新站油田注水压力上限确定方法的探讨[J].大庆 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6):56—57. [7]Gudmundsson A.Fluid overpressure and flow in fault zones:Field measurement sandmodels[J].Teetonophysies,2001,36(1):183—199. [8] 吕延防,付广.断层封闭性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66—131. 连通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注入压力,保障注水 安全 参 考 文 献 李树群.孙先杰.赵丽娟.大庆龙虎泡高台子区块套损原因分析及 对策[J].石油钻采工艺,2001,23(6):62—65. [9]窦松江,赵平起.断层封闭性在油田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J].断块 油气田,2010,17(1):28—31. [10]徐东萍,周洪钟,李传明,等.垦利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封堵性研 究[J].断块油气田,2004,11(4):22—24. [11]邓俊国,李亚辉.崔庄一西园复杂断块油田断层封闭性综合研究 [J].断块油气田,1998,5(2):10-13. [12]赵永祺,王华崇,贾玉梅.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封闭性研究[J].断块油 气田,1996,3(1):21—24. [2] 赵永胜.陆蔚刚.兰玉波.多层砂岩油田水驱开发的合理注水压力 [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0,19(6):21—24. 砂岩油田合理注水压力的确定[J].大 [3] 梁卫东,姜贵璞.王丽敏,等.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8(4):42—44. [4] 孙欣华,周邻丹,乔继红.温西十区块合理注水压力研究[J].吐哈油 [1 3]Linji Y A.Paleoehannel sands as conduits for hydrocarbon leakage acrossfaults:An examplefromtheWilmingtonOilifeld,Califonfia[J]. AAPGBulletin,2009,93(10):1263 1279. (编辑王淑玉) (上接第223页) 参 考 文 献 贾承造,邹才能,李建忠,等.中国致密油评价标准、主要类型、基本 特征及资源前景『J].石油学报,2012,33(3):343—350. 庞正炼,邹才能,陶士振,等.中国致密油形成分布与资源潜力评价 [J].中国工程科学,2012,14(7):60—67. 及控制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4,21(1):28—31. [8]王晓东.渗流力学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13—23. [9] 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39—46. [10]熊青山.石油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8:37—42. [11]王海军,梁利平,程鑫,等.岩心定向与储层裂缝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J].断块油气田,2011,18(3):330—332. [12]陈义国,张丽霞,赵谦平,等.三介质模型常规测井变尺度极差分析 杜金虎,何海清,杨涛,等.中国致密油勘探进展及面临的挑战[J]. 中国石油勘探,2014.19(1):1—9. 裂缝预测技术[J].断块油气田,2012,19(1):84—87. [13]李庭礼,李春兰.低渗油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电解模拟实验研究 [J].中国海上油气:工程版,2005,17(6):389—393. 周庆凡,杨国丰.致密油与页岩油的概念与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 地质,2012,33(4):541—544. 姚泾利,邓秀芹,赵彦德,等.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特征[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40(2):150—158. 何志勇.刘海涛.肖伟.川东北YB地区须家河组裂缝特征及主控 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4,21(1):32—35. 刘崇瑞,颜丹平.李书兵.川西坳陷大邑构造须三段储层裂缝类型 [14]明玉坤.分段压裂水平井注水开发电模拟实验[J].油气地质与采收 率,2013,20(6):91—93. [15]吴晓东,隋先富,安永生,等.压裂水平井电模拟实验研究[J].石油 学报,2009.30(5):740—743. (编辑朱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