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师如何调整心态

来源:华佗健康网
 不断自我调节,调整心态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不良的心态随之产生。每日有批不完的作业,单位干不完的工作,还需要拿到家里去做,学生难管,家长不管孩子,工作上的付出得不到认可。工资收入低,社会地位不高,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无暇顾及有时我会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想一想,教师这一职业是特殊的职业,我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要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

这时我常常会想,既来之则安之。教师职业的社会功效是潜在的,与所谓的“风光”职业相差较远,收入相对偏低,荣誉也相对较少。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的职业、自己的工作,心态就很坦然。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当我感到工资不如人家高的时候,跟下岗工人相比。有许多东西自己是左右不了的,所以,该放下就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当然,淡泊平和的心态不等于消极。劳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1、 悦纳自我。作为教师我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我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乐趣。一个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育工作的同时,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心态呢?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有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拼搏进取,只有正视现实、不断奋进,才能适者生存。

2、学会放松。一天工作下来,我们往往是身心疲惫,越是繁忙,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放松心态。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不如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会休息才会工作。当我

的工作压力过大时,我会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在心烦时打打羽毛球。在爱好中寻找乐趣,驱散不健康的情绪,我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令生活更有意义。同时,也应增强自控能力,合理释放情绪,在适当的情况下多找好朋友谈谈心减轻精神压力和积郁的愤懑情绪。

3、重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我开始重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保持一种健康愉悦的心态。利用闲暇时学习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克服狭隘、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态;如何面对工作;如何对待学生;如何面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等等,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识,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