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探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来源:华佗健康网


浅谈情境教学法小学英语

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杨先忠

工作单位:岗子小学

浅谈情境教学法小学英语

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

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从创设真实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

【关键词】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实际运用。 【正文】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布鲁姆曾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这充分体现了儿童爱新奇、好动的特点,突出了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培养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情境进行交际,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设真实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通常喜欢谈论与自己有关的事。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所选择的场景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教表示家庭成员的词汇和询问职业的句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合家欢\"照片,并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及父母的职业等;教表示颜色的词汇时,教师可让学生谈论各自喜欢的颜色、服装、学习用品等;教表示食品、饮料、运动的词汇时,教师可拿来实物或模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用这些实物进行对话,互相了解各自的喜好;教物主代词及询问物主的句型时,

教师准备一个大袋子,让大家把自己的一件物品放入袋子,然后让学生寻找物品的主人及认领物品;教电话用语时,教师拿来实物电话,让学生练习打电话及电话用语。

另外,教师可试着将真实生活情景引进课堂,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好机会。譬如,在教A同学到B同学家串门的一段对话时,可先将教室的布置一番,然后让A同学到门外敲敲门说:“May I come in?”B打开门说:“Oh,it’s you,A. Come in, please.”将A让进屋后说:“Sit down,please.”“Would you like coffee or tea?”A说:“Coffee,please.”B转身给A倒了一杯咖啡,递给他说:“Here you are.”A有礼貌地点头说:“Thank you.”由于这种对话的内容、形式都十分贴近生活,所以学生乐说、爱说,积极性特别高,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求对话练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在特定场合与人对话的能力,而且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当学生在这种模拟真实环境的活动中感到他们能用学到的语言去做事时,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也大大增强了。

二、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无论什么法离开了学生的热爱和学习主动性,教学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形式要多样化,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更主要

的是教师要以情感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学习的动机来自兴趣。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交际时,需要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表演法”,四人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竞赛法”,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许多学生在这时都跃跃欲试,尤其自我表现力强,得到老师表扬的,甭提有多神气了。此外,教师可设计许多生动活泼的游戏。如击鼓传花、猜谜、接力采访比赛、一分钟调查比赛等。具体地说,我用“听音猜人”的游戏教句型“Who is„?”;用“藏物猜地点”的游戏教句型“Where

is/are„?”;用“蒙眼摸物”的游戏教”What's this/that/it?”等句型。这些游戏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学以致用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在课堂上,我总是以亲切的教态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所学的陌生的英语知识也有“亲切感”。如:走进教室我就亲切地说一声“How are you!”学生就会面带笑容地回答:“Fine,thank you .”见哪位学生有困难,我就走到他面前轻轻问一句:“Can I help you ?”即便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差错,我也不随意批评指责。 由于教学方法的多姿多彩,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创造课外英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老师课外带头说,我在校园中碰到同学,我总会用最简单的语句打招呼:“Hi! Boy, How are you?”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见到我,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招呼我,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每周开展“英语角”活动,也是有效地锻炼学生能力的方式之一。在每周的适当时候,将全校的英语爱好者聚集起来,开展“英语角”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按某个话题或是自由地说英语,鼓励他们多说,不要怕说错,以此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

通过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加深了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了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活跃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我们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

总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充分体现“以学生

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而且还要使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新课标理念下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要能真正代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以完善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