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活活动之午睡环节的优化策略初探
探
【摘要】午睡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纲要》中指出:“应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午睡休息好,能消除上午集体活动、游戏活动给幼儿带来的疲劳,能保证幼儿下午活动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孩子的午睡是老师所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幼儿教师要及时抓住幼儿睡前、睡中、睡后潜在的教育价值,采用有效的指导,充分发挥午睡环节在幼儿自身成长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午睡;指导;管理方法与策略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老师们往往误以为午睡环节是最轻松的。其实不然,午睡对幼儿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应运用科学的策略对幼儿午睡环节进行组织与指导,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自理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策略呢?
一、科学调整原则
教师要做好午睡环节的组织与指导,就要遵循科学调整的原则。 1.依据幼儿的生理特点调整
我们知道,睡眠是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抑制过程分为两种,其中一种就是保护抑制,即睡眠。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3~6岁的幼儿随着其脑机能的发展,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会有所加强,睡眠时间会慢慢减少。为此,教师要依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制定不同睡眠时间,并按季节变化来进行调整。夏季午睡时间可延长,冬季午睡时间可缩短。
2.依据幼儿间的差异调整
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存在着生活、学习和行为方式等差异。
有的幼儿习惯早睡早起;幼儿幼儿习惯早睡晚起;还有的则习惯晚睡晚起。因此,教师可根据幼儿不同个性和需要调整,对幼儿进行差别对待。一种是将幼儿午睡时间推迟几分钟,允许他们在老师身边从事安静的活动,如读书、折纸,让其神经系统慢慢安静下来,进而培养睡意;另一种是让幼儿在活动室做些安静的活动,但要求幼儿控制自己,不发出声音。就这样通过对不同幼儿的要求,合理安排幼儿的午睡,认可和接纳幼儿之间的区别,给予幼儿安全和尊重,让幼儿获得自信和自爱。
二、环境氛围创设策略
幼儿午睡质量受其周围物质环境和其本身心理氛围的影响。所以教师运用环境氛围创设原则,可以提升幼儿午睡环节的质量。
1.借助于物质环境的暗示作用
教师应在幼儿午睡前拉上窗帘,创设适宜幼儿入睡的光线,幼儿睡觉前后“两开两关”,保证寝室的通风状态;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午睡前,用充满童趣的图文提示,对幼儿进行入睡的暗示,从而营造温馨宁静的睡眠气氛,促使幼儿尽快入睡。
2.运用心理环境的创设,安定幼儿的情绪
教师可以利用心理氛围,提醒幼儿大小便,驱除幼儿午睡时生理上的干扰,使之安然入睡。这就包括音乐或故事的运用。这是因为午睡环节涉及幼儿的自理能力,而一些幼儿因为自理能力的欠缺,他们会产生午睡焦虑,音乐和故事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焦虑。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儿歌,帮助幼儿引导他们学会自理,让其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前提下,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从而让其安心午睡。
三、午睡习惯养成策略
幼儿园午睡环节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发挥教育机智,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帮助幼儿形成科学的午睡习惯。教师应运用习惯养成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的同时,训练他们的自理能力。
1.培养幼儿有序穿、脱衣物的习惯
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其自理能力甚至有些为零。依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活动,借助儿歌或故事,帮助幼儿掌握方法。
2.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
幼儿睡姿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教师一定要培养幼儿仰睡或右侧睡的正确姿势。教师可借助相关故事內容、常规活动等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睡姿。也可应用示范法、讲述法,观察对比法、图例暗示法等形式,让幼儿明白不正确睡姿的危害。
3.培养幼儿按时入睡、不讲话的习惯
在幼儿园午睡环节,总会有个别幼儿陪伴睡,他们不但自己不睡,而且还影响其他幼儿。这种情况下,老师要仔细观察,弄清不午睡的原因,“对症下药”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午睡环节管理策略
幼儿一日生活中主要活动环节有晨间接待、午睡、如厕等。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英国的哲学家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在所有各种温柔的事件中,最应当允许儿童享受的便是睡眠。”因此,为了孩子们能够健康地成长,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午睡的管理。
1.自主权交给幼儿,但要求自我管理
进入午睡室幼儿会自主将窗帘拉上,进入午睡环境。对于床铺设置,我会将自主权交给幼儿,请幼儿自主选择自己的床铺,但要求安静入睡,不和他人窃窃私语。如果在午睡过程中,幼儿因为自己个人原因影响他人,那么教师有权利给
他换床鋪。相隔的床铺幼儿进行不同方向睡觉,为班级午睡质量和教师管理提供了便利。针对个别幼儿不喜欢午睡,或者入睡难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要求安静,等他们累了,想睡的时候再进入午睡室。这样既给幼儿提供自由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又不打扰其他幼儿午睡。
在进入午睡房时等幼儿脱下衣服可以收听一些幼儿感兴趣的录音故事,故事内容也可以请前一天午睡最快的幼儿选择故事内容,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或让能力强的幼儿讲故事,这样既开阔幼儿的眼界,又能培养幼儿爱好文学及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其次,准备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和歌曲,包括一些轻音乐,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学会感受音乐美。
2.建立幼儿与教师午睡约定
陪伴幼儿进入梦乡这是简单的管理要求,陪伴,给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午睡心理环境。午睡期间当然少不了老师的间歇巡视,关注幼儿睡姿,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有些幼儿睡不着会玩自己身上或者旁边幼儿的物品,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睡眠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教师要细听和观察仔细凡事有问题、奇怪的现象要特别留心,让和平午睡舒适安全。
在生活中教师也要对午睡进行语言指导并和幼儿做约定,不带玩物上床,迅速铺好被子,不东张西望。闭上眼睛,安静入睡。养成正确的睡眠姿势,按时起床,按顺序穿衣服,学习自己整理床铺。例如,今天你能安静午睡并自觉管理自己的小朋友午睡起床后贴一个大拇指。如果全班都能做到安安静静午睡,那下次集体玩大型玩具时可以时间延长10分钟等等。如果有的幼儿入睡难,但是可以对自我进行约束,不影响他人那么也可以得到奖励。
3.稳定幼儿的情绪
小班幼儿初次离开家庭进入集体,在陌生的环境中午睡,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教师再没有给予足够的安抚和安全感,孩子更不可能拥有良好的午睡体验。教师要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引导孩子:“小花猫们要把脱下来的鞋子摆放整齐,然后悄悄地钻进被窝吧,猫妈妈要来找睡得最香甜的小猫咪了,
下午起床会奖励他一个贴画哟!”待孩子们都上床后,教师可以播放柔美的音乐或故事。
总之,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午睡质量会影响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充足的午睡既能消除上午集体活动和游戏活动带来的疲劳,又能保证下午活动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午睡不是一项任务,完成了就是好,午睡是为了休息,让我们的身体和心静下来休息。所以良好的睡眠质量对幼儿的身体以及学习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午睡管理就必须处处留意,处处关心,为幼儿的成长、发展创造更合适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幼儿生活自理意识培养初探[J].王英.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9年02期.
[2]幼儿午睡的组织和管理[J]. 郝明霞.山东教育 2020年Z6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