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14线玉树结古至囊谦白扎段地质灾害评价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38卷第15期 .74. 2 0 1 2年5月 SHANXI ARCHITECTURE 山 西 建 筑 Vo1.38 No.15 May. 2012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15—0074-02 国道214线玉树结古至囊谦白扎段地质灾害评价 付国茂 杨少辉 隋来才 (1.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6;2.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南长沙410116) 摘要:在对国道214线玉树结古至囊谦白扎段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了沿线主要地质灾害,并提出 切实可行的处治建议,对该公路段改扩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青藏高原,国道214线,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 中图分类号:TU413.62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国道214线也称之为青康公路,是青海省除丹拉国道主干线 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源和良好的临空条件。公路沿 线在巧格绒尕沟以南一带差异性上升运动比较明显,河谷深切, 外的第二条进藏路线。玉树结古至囊谦白扎段起于结古镇,止于 呈现出高山狭谷地形地貌景观。在强烈的构造运动作用下,沿线 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地震基本烈度值为7度。 白扎乡,全长183 km。途经尕拉尕垭El、尕日拉山垭口、甲黑丫合 垭口及觉隆尕峡,沿线地形狭窄、边坡陡峻、沟谷深切、水流湍急, 3主要灾害评价与防治 地质条件复杂。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地质灾害频 3.1 主要地质灾害及其危害 发,已经严重威胁到公路运营安全。为此,在深入调查沿线工程 在强烈构造活动效应及地表剥蚀作用下,青藏高原地表切割 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的地质灾害评价,对国道214线玉树 及风化剥蚀严重,岩土体结构复杂,沿线发育大量的地质灾害,见 结古至囊谦白扎段公路改扩建显得非常重要。 表1。 2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理位置及气象水文 国道214线玉树结古至囊谦白扎段位于青海省玉树州玉树 县一囊谦县境内,北与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相连,西南与西藏昌都 地区交界,东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线路属于国道214线 青海境内的南段。区内主要有巴塘河及扎曲,分属长江、澜沧江 类型 表1 沿线地质灾害分布一览表 发育特征及危害 范围 建议 以中小型滑坡为主,多为人工开挖 滑坡 坡脚导致坡体滑动,严重危害路基 安全 发育滑 坡11处 可采用抗滑挡墙、抗 滑桩加固、排水措施 等 崩塌、 主要为基岩崩塌和松散堆积层崩 发育崩塌 根据不同类型可采 岩堆 塌22处,总长 用刷方遮挡工程、防 规模大小不一,危害行车安全 约2 642m 护工程等 ,两大水系。其主要支流有巴曲、子曲、隆曲和觉曲等,总体呈羽状 或树枝状分布,受大气降水及冰雪融水的影响,大部分支流延伸 短,水流湍急,水位暴涨暴跌,冲刷切割岸坡及山体强烈。与高海 拔相对应是半干旱季风气候,表现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 夜温差较大,冬季漫长;干湿季节分明,降水量不大,降雨集中,雨 热同期。 2.2地形地貌 是沿线最为典型的一种地质灾害, 视公路通过的位置 泥石流 规模多以小型、中小型为主,对公 发育泥石 及泥石流发育特征 路的破坏以堵塞桥涵、淤埋路面及 流131条 采取相应的配套防 冲毁路基为主 治措施 潜在不 沿线边坡高陡,坡型复杂、边坡岩 发育187段稳定边 体风化程度高,93%为岩质边坡, 总长约 , 根据不同类型可采 (斜)坡 87%为人工切坡,对公路的安全运 66 276用削坡及支护措施 营造成极大威胁 m 河流侵 塌岸现象多见,路基外侧形成缺 发育6处, 长度约 根据严重程度不同 蚀塌岸 口,部分路面开裂 1 620 采取相应措施 m 热融 草皮沿腐殖物层面滑移下错产生 滑塌 热融滑塌陡坎,危害路面 分布长 采取相应措施,阻止 约150 m 其进一步变形 国道214线玉树结古至囊谦白扎段地处青藏高原青海南部 山区,山脉众多,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峡谷多盆地少,地势复杂。 海拔3 678 ill一4 504 m,最高点位于高海拔地区构造剥蚀中低山 区尕拉尕垭口,最低点位于河谷盆地区囊谦县东巴村,总体呈现 出两头低,中间高的特征。 沿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受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控制,主要灾 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潜在不稳定边(斜)坡、河流侵蚀塌 岸及热融滑塌等,潜在不稳定边(斜)坡和泥石流是沿线最主要的 2.3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在河谷及山间盆地,面积狭小,在 地质灾害。经调查统计滑坡地质灾害11处,其中岩质滑坡3处,其中大型崩塌12处,岩质崩塌 扎曲、巴塘河及其支流段地势较缓处水量丰富,主要接受大气降 土质滑坡8处;发育崩塌22处,水及地表流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和水位变幅受降水条件影响很 20处,土质崩塌2处,中型崩塌5处,小型崩塌5处;发育泥石流 大。基岩裂隙水分布在公路沿线基岩出露地段,常以下降泉形式 131条,其中沟谷型泥石流105条,坡面型泥石流26条,均属于暴 规模多以小型、中小型为主,堆积量多为数百立方米至数千 出现,水量较小,在气温较低排水不畅时容易形成涎流冰。受气 雨型,候、地形地貌、构造、岩性特征等因素影响,地下水补给径流区和 立方米,少数上万立方米,以稀性泥石流为主,沿线均有分布;发 排泄区分别处在基岩山区和河谷区。 育潜在不稳定边(斜)坡187段,发育广泛,其中以巧格绒尕峡和 觉龙尕峡最为集中,其边(斜)坡长度从15 m一4 200 m长短不等, 2.4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新构造运动在区内活动强烈,经历多次间断性抬升,使得河 高低不一;河流侵蚀塌岸6处,表现为路基外侧形成缺口,路面开 谷上第四系堆积物形成若干级阶地,并在后期水流等强烈侵蚀作 裂;热融滑塌仅1处,位于高海拔构造剥蚀中山区抄青卡处。 用下逐渐切割形成高陡斜坡,为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 3.2病害成因分析 收稿日期:2012.02.24 作者简介:付国茂(1984一),男,硕士,助理工程师 第38卷第l5期 Vo1.38 No.15 2 0 1 2年5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May. 2012 ・75・ 文章编号:1009—6825(2012)15—0075—03 软土地区既有铁路路基雨棚灌注桩施工技术 赵少华 (中铁三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通过温州火车站雨棚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实践,详细阐述了在铁路路基施工完毕的情况下,采用大开挖网喷护壁加混凝土 护筒进行钻孑L灌注桩施工方法,基坑回填采用5%水泥级配碎石回填,既达到了保护路基不受泥浆渗入的作用,又充分满足了路基 承载力要求,有效地解决了既有铁路路基上成桩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软土地区,铁路路基,钻孔灌注桩,网喷护壁,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3.3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及环境条件 孔灌注桩如何施工,同时确保原有地基不受影响,满足铁路路基 近几年随着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无柱雨棚在国内大型铁 承载力要求。 路客运站应用比较多,甬台温铁路温州火车站地处东南沿海河流 2施工方案研究 密集地段,地面下流塑状淤泥层(地层约20 m~40 m)强度较弱; 2.1 作业条件及施工难点 在无柱雨棚施工时,线路的铁路路基已经施工完毕,在站区范围 由于站区已由线下单位填筑至路基顶,并且在站区范围内满 内已满布了先期施工的路基预应力管桩。本文着重研究解决在 布了先期施工的路基预应力管桩(路基预应力管桩间距2.50 m), 软土地区既有铁路路基施工完毕的情况下,雨棚柱独立承台下钻 管桩的桩帽为1 600 mm×1 600 him×350 him,管桩桩帽上部0.5 m 地质灾害成因复杂多样,就本区多且集中的地质灾害而言, 混凝土护坡、挂网锚喷支护和锚杆加固)等进行处治;对于大型泥 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地质构造与地震因素:受青藏川滇 石流沟不能绕避时以大孔跨桥梁通过,而中小沟谷型及坡面型泥 “歹”字形构造活动和“三江”造山运动的影响,沿线岩体节理裂隙 石流沟则可加以排导,采用中小桥涵及梁式明硐通过,必要时采 发育、结构破碎、岩层被切割成不完整的块体,变质岩系更是强烈 用拦挡工程及过水路面,并加强生物防护及养护处治;对于河流 褶皱、产状混乱,加之处于唐古拉山地震带,地震活动较为强烈, 侵蚀塌岸可采取铅丝笼和抛石护岸的防护措施,严重的设护岸 高烈度地震对山体的变形破坏导致滑坡、崩塌和滚石的产生。2) 墙,坡脚增设护堤或建“丁”挑水坝,将河水导引到河对岸;对于热 地形地貌:沿线地形切割强烈,多为商山峡谷地形和陡峻的谷坡, 融滑塌地段,可采用粗颗粒土填埋和设置保温材料的方法,保持 地形坡度一般在40。一70。之间,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 热融滑塌后缘土体的冻结状态,阻止其进一步变形。 有利条件。3)地层岩性:沿线广泛的分布工程性质较差的强风化 4结语 片岩和千枚岩。4)大范围的残坡积、坡洪积土层为地质灾害的发 国道214线玉树结古至囊谦白扎公路段由于其特殊的工程 生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条件。5)气象水文条件:沿线气候属 地质条件以及人为破坏等形成大量的边坡、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较 地质灾害,针对灾害发育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青藏高原 大,风化剥蚀强烈,冬季多大风,夏季雨水集中。6)人类工程活 地区公路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动:人工开挖形成深路堑及高陡边坡,机械扰动和爆破作用形成 参考文献: 大量的松散堆积物都为地质灾害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1]付国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可靠性评价[D].西安:长 3.3处治建议 安大学,2009. . 为确保国道214线玉树结古至囊谦白扎公路段的畅通,需采 [2] 黄润秋.中国西南岩石高边坡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化[J].地 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治理,根据灾害形态特征、规模、形成机 球科学进展,2001,20(3):293-297. 制、稳定性状况及活动变形趋势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对 [3] 王小群,叶尚其,江中平,等.川藏公路海子山至竹巴笼段主 滑坡路段不能绕避时则以清方和挡防工程为主,再辅以截排水措 要地质灾害评价[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施和保护植被;对易崩塌路段,可采用刷方、遮挡及防护工程(喷 2003(3):76-77. Geological disasters evaluation of Yushu Jiegu to Nangqianbaizha section of national highway 2 1 4 FU Guo.mao’ YANG Shao.hui SUI Lai.cai’ (1.Shanxi Transportation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Taiyuan 030006,China;2.Hu!nail,Geological Suroey Isntitute,Changsha 410116,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invesitgation and study on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itons of Yushu Jiegu to Nangqianbaizha section of national hi#way 214,this paper analysed and evaluated the main geological disasters,and proposed the practical and feasible treatment reeommenda- tions,had a certain guiding signiifcance to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reconstruction project・ Key words:the Tibetan Plateau,national highway 214,engineeirng geological condition,geological disaster 收稿日期:2012—03—14 作者简介:赵少华(1963-),男,工程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