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可行性研究张旭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咸阳 712100)【摘要】体育小镇是城市建设特色小镇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杨凌的自身优势:地方特色、旅游资源、交通便利、办会和办赛经验,以及存在的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市民体育素质不高、硬件设施不齐全等,为杨凌发展体育特色小镇提供可行性的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杨凌;体育小镇;优势;不足一、何为体育特色小镇
随着国务院[2014]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发展体育产业成为当前热门话题。体育产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推手,也是促进消费的增长点。以体育产业+特色旅游的双特产业为创新方向的体育小镇,正在走入人们的视野。体育特色小镇是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于体育的需求越来越大,体育类小镇能够集合体育、旅游、文化、健康等多种产业,对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作用显著。
二、杨凌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优势(一)地方特色
杨凌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面积135平方公里,人口24万。是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早在4000多年前,神农后稷在这里“教民稼樯,树艺五谷”,开创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是我国三大农业示范区之一。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二)旅游资源
杨凌是神农后稷的故乡,也是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古代农耕文明和现代农业发展在这里集中体现。包括传承农耕文明的教稼园、后稷神像;国家3A级旅游景区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另外还有水上运动中心、渭河湿地公园、尚特梅斯庄园等人文景观等。除此之外,4、5月份的农家采摘活动也是丰富多彩。因此,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杨凌发展特色体育小镇的一大优势。
(三)交通便利
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更好地提供便利和各项服务。杨凌距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0公里,机场到杨凌每半小时有直达车接送,陇海铁路、西宝高铁、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发达,杨凌火车站和杨凌高铁站间距3公里,能够很好地满足参赛者和旅游者的出行需要。
(四)办会和办赛经验
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简称“农高会”至2016年已经举办了23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等17个部委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协办,陕西省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最高级别的国际级 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在中国农业高新城陕西杨凌,它是我国农业高新科技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大型综合展会,被誉为“中国农业奥林匹克盛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杨凌农高会已成为与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上海工博会齐名的中国四大科技展会之一。
杨凌马拉松由中国田径协会、陕西省体育局、陕西省旅游局和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共同主办,这项赛事是陕西首个国际马拉松赛事,也是陕西首个进入中国田协赛历的A类马拉松赛事。
与其他马拉松赛事不同,杨凌马拉松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农业为
主题的马拉松赛事。杨凌马拉松赛至今已举办了3届,人数有2015年的9000人,增加到了今年的19000人。在维持以往特色的基础之上,对项目设置、奖金设置和组织保障等方便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进步。2016年杨凌马拉松更是被中国田径协会评为“自然生态特色赛事”和“铜牌赛事”。
三、杨凌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存在不足(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体育旅游整体上约占旅游业年产值的大约5%。体育旅游在中国发展尚不成熟,但是市场潜力巨大,与传统产品相比没有淡旺季、市场利润率高。体育特色小镇的开发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上给于一定的倾向,并能够制定出完整、详细并且合理的规划,才能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
(二)市民体育素质不高
市民体育素质是指市民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消费观念、体育健康概念等多方面的总称。目前,杨凌城区居民对体育素质概念的理解还不清晰,虽然杨连马拉松连续开展三届,市民的体育观念有所提升,但还是处于相对较低的层次,尤其表现在体育锻炼参与的较低程度。
(三)硬件体育设施不全
杨凌目前几个大型的体育运动场地主要位于渭河湿地公园、杨凌水上运动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运动场地,但是对于发展体育特色小镇来讲,这还是远远不足的。硬件体育设施是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器物层次的保证,开发场地和设施,建设足够的公共运动设施,对于市民体育健康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保证体育特色小镇的顺利开发。
四、结论和建议
杨凌发展体育特色小镇的自身优势包括地方特色、旅游资源、交通便利、办会和办赛经验;存在的不足有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市民体育素质不高、硬件设施不全等。鉴于此,杨凌发展体育小镇给于以下建议:(1)政府提高支持力度,加强完善运营模式,提供相应的政策导向;(2)扩大招商引资,打通体育与资本的链条;(3)坚持特色水上运动项目,增加体育旅游产品供给;(4)健全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增加多项目的体育类型,增强市民体育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强.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今日浙江,2015(13).
[2] 秦诗立.特色小镇建设须着力“特”与“色”[J].浙江经济,2015(12).
作者简介:张旭嘉(1988—),男,河南洛阳人,硕士,
助教,研究方向:体育产业、足球训练与教学。
· 9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