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路径与政策研究——以江西片区为对象

来源:华佗健康网
【探索带】Exploration Zone 2013年第7期(总第429期)上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路径与政策研究 以江西片区为对象 高同 玫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江西南昌30077) 摘 要: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涉及江西、湖南两省。新形势下,罗霄山集中 连片特困地区江西片区的扶贫开发面临着贫困人口多、产业基础弱、基础设施保障不力、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亟待解 决的问题和挑战,必须按照政府主导、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生态扶贫、社会事业扶贫等思路,完善片区各项扶持政 策,帮助片区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江西片区;贫困状况;扶贫路径;扶持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8—0255—06 表2 县(市) 莲赣安上一、研究范围的界定 罗霄山江西片区的面积和人口 人口 (万人) 花 县 远 犹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万人) 3.5 10.8 6.6 4.2 面积 (平方公里) 1063 2993 2375 1544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跨江西和湖南两省,共有23个 县(市),地域面积50540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1091.61万 26 61.6 37-3 30.9 22.5 50.8 30.7 26.7 人,其中乡村人口866.31万人。江西片区包括赣州、萍乡、吉安、 抚州市所辖的赣县、于都、瑞金、井冈山、上犹等17个县(市), 湖南片区包括郴州市所辖汝城、宜章、安仁、桂东县和株洲市所 辖炎陵、茶陵县,共6个县(见表1)。基于资料的可获得性,本文 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江西片区(以下简 称罗霄山江西片区或江西片区)的17个县市。 表1 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名单 宁于兴都 都 国 77.6 102.1 77.8 8_3 23.1 15.1 69_3 79 62.7 4053 2893 3214 会寻石瑞昌 乌 城 金 50 31.7 31_3 66-3 6.1 4_3 4.8 13.9 43.9 27.4 26.5 52.4 2722 2311 1582 2448 省名 设区市 县(市) 赣县、上犹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兴 赣州市 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瑞金市、 江西 南康市 吉安市 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 萍乡市 莲花县 南遂万康 川 安 80_3 563 30-3 113 6.8 4.5 69 49 5 25-8 1845 3l()2 2047 抚州市 乐安县 湖南 株洲市 茶陵县、炎陵县 永乐新 安 50.2 l6.2 8.4 4.9 41.8 1l3 2200 l276 井冈山 郴州市 宜章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 资源来源:国务院扶贫办。 36.2 8.0 28.2 2412 合计 862.1 144.6 717.5 40080 二、罗霄山江西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状况 1.总面积和人口 罗霄山江西片区的总面积40080平方公里,区域总人口 资料来源:江西省统计年鉴2011年。 76.28亿元,占同期江西财政总收入的6.2%;地方财政一般预 算收入为53亿元,占江西的6.8%。城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04.16亿元,占江西的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9.4亿 元,占江西的8.8%;粮食总产量为330.79万吨,占江西的8.5%; 实际利用外资数量5.39万美元,占江西的10.5%(见表3)。 3.三次产业结构 862.1万人,占江西省域面积的24.0%,占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 地区总面积的76.9%。区域人口862.1万人,占江西总人口的 18.37%,占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79.0%;其中乡村人口 717.5万人,占江西乡村人口的28.7%,占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 地区的82.8%。(详见表2) 2.经济总量 2010年,罗霄山江西片区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6.95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4.7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83.82亿 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0:42.6:34.4,总体上表现为“二、 三、一”形式。(详见表4) 4.人民生活水平 2010年,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江西片区的地区生产总 值为855.53亿元,占江西地区生产总值的19.7%;财政总收入 收稿日期:2013—05—28 作者简介:高玫(1965一),女,江西万截人,副研究员,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L休_承面J t ̄xploraElon zone 2013年第7期(总第429期) 表3 (亿元) 莲赣安上罗霄山江西片区的经济总量 县(市) GDP(亿元) 财政总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 城镇固定资产 社会消费品零 (亿元) 2.O8 4.72 1.53 1.93 粮食总产 值(万吨) 13 18.93 10.82 8.93 实际利用外资 数量(万美元) 2883 5590 1670 3776 投资(亿元) 29.83 48.76 11.4 16.O7 售总额(亿元) 7.26 17.29 9.89 8.8 花 县 远 犹 28.11 74.94 29.95 27.63 3.28 7.02 2.41 2.76 宁于兴会寻都 都 国 昌 乌 79.81 90.2 77-2l 42.46 34.12 4.72 6.35 5.92 5.O2 2.6 3.65 4.55 3.17 3-37 1.69 20-35 50.55 32.03 13.05 9.98 23.71 28.25 20.43 15.5 l1.03 39.3 24.72 27.75 16.51 10.17 1693 6l20 5389 3178 226 石瑞城 金 23.49 65.49 2.1 5.8 1.53 4.1 7.66 17.46 6.13 21.73 9.68 l8.67 1333 47ll 南遂万康 川 安 87.7 54.87 32.88 8.2 5.18 4-3 6.O3 3.88 2.91 44.2 48I4 44.88 26.76 l5.11 7.55 23.34 22.94 26.23 7146 3169 3080 永乐合新 安 计 46.18 31.59 28.9 855.53 3.84 3.73 3.O5 76.28 2.58 2.69 2.59 53 58.66 37.6 13.28 5o4.16 14.01 10.88 15.07 259.4 28.53 7.14 24.13 330.79 2326 1120 449 53859 井冈山 资料来源:江西省统计年鉴2011年。 表4 莲赣安上罗霄山江西片区的产业结构 花 28.11 县 74.94 远 29.95 犹 27.63 (市)在45以上,最高的乐安县达到65.5,最低的上犹和安远县 县(市) GDP(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5.71 14.09 l0-36 6.74 为40.5。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共10.78万人,农村居民生 活保障人数共54.30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共1.57万个,分 别占江西省的l1 0%、36.3%、12.3%。(详见表5) 12.76 41.18 7.11 10.27 l1.91 9.64 36.29 l9.67 6.14 9.23 l2.48 10.62 三、贫困状况与致贫因素 1.经济发展滞后,人均水平低 2010年,罗霄山江西片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9924 元/人,不及江西省人均GDP(21253元/人)的1/2,不及全国 人均GDP(30037元/人)的1/3。同期,罗霄山江西片区的人均 宁于兴都 79.8l 都 90.2 国 77.21 21.73 16.9 20.65 30-81 45.14 34.99 25.39 27.26 39.94 28.16 29.89 21.57 会寻石瑞南遂昌 42.46 乌 34.12 城 23.49 金 65.49 康 87.7 川 54.87 11.3 12.93 8.87 10.85 16.61 10.84 16.74 9.54 6-36 22.41 41.24 26.24 15.48 14.41 8.68 4.57 l1.66 8.27 财政总收入仅为885元/人,只有江西省平均水平(2752元/ 人)的32.2%,只有全国平均水平(6197元/人)的14.3%。(洋 见图1) 18.74 32.23 37.22 29.85 21.O9 17.79 2.农村贫困面广量大,贫困程度极深 2010年,罗霄山江西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237元(按各县 万永安 32.88 新 46.18 8.42 1】.11 3.48 14.89 21.21 12.89 11.99 9.58 l7-31 13.86 9.46 15.22 市农村人口的权重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估算),仅相当于当 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55.9%,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水 平(5919元/人)的54.7%。根据国家新划定的人均年收入低于 井冈山 31.59 乐合安 28.9 计 855.53 6_36 196.95 10.98 9.19 11.56 2300元贫困线标准测算,江西片区农村贫困面极广。以片区内 的于都县为例,目前,全县贫困人口高达27万人,占农村人口 364.76 3l2.52 293.82 资料来源:江西省统计年鉴2011年。 的31.7%。其中,19.8万余人存在就医困难,3.5万余人需要实 施移民搬迁,贫困残疾人口达1.6万余人,五保供养人口4581 人。而且,伴随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逐步攀 升,增加了农民支出,抵消了农业直补政策实惠,给农民增收带 来较大影响,解决贫困农户的脱贫问题困难更大,成本更高。部 分贫困群众还存在就医难、上学难、饮用水不安全、社会保障水 平低等困难。 2010年,罗霄山江西片区17个县(市)城镇职工人均工资 大多数在2万元左右,最高的南康市为25869元/人,最低的井 冈山市为17508元/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多数县(市)在 3000元/人左右,其中最高的安远县为4624元/人,比全省平 均水平(5789元/人)低1165元/人,最低的石城县为2796元/ 人,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993元/人。农村恩格尔系数大多数县 256 CHINESE&FOREIGN ENIREPRENEURS 【探索带】Exploration Zone 2013 第7期(总第429瑚) 钨和稀土精深加工等特色产业链,积极抢占未来产业振兴制高 不强,产业品牌不响,市场营销乏力,投融资体制不完善,中介 点,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力争到2015年,将区域内具有较好 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矿产品精深加1=、电子信息、新型建材、 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培育成为千亿产业。通过培育 几家上市公司,一批亿元、十亿元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增长,解 决就业和增收问题。具体政策措施如下: 一组织发展滞后等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因此,应制 定包括财税、金融保险、基地建设等在内的优惠政策,支持中央 苏区农业产业化发展。 首先,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可切 一块,重点用于 江西片区脐橙、烟叶、花卉苗木、养殖、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原 料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技改扩能和科技研发、产品市场开拓和 品牌培育的扶持,支持该片区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 的农业产业化原料基地,傲大做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逐步培育、发展和壮大贫闲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促进片区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是尽快制定罗霄山江西片区产业发展规划,对产业发展 目标、重点扶持产业、扶持政策、保障措施予以明确。对目录内 的投资项目,享受国家鼓励类产业产品相关支持政策 对重大 产业项目,国家和省级政府在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审批核准及 投资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 二是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平台。在沿交通干线适宜开发地区 其次,结合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十二五”期间,农 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生态产业园,鼓励江西片区县市突破行政 区划界限,跨区域合作共建开发园区,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三是实施倾斜的土地政策。统筹协调江西片区的用地需求, 片区内各类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安 排。国家在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根据片区内产业园区建 设情况,适当增加用地指标。工业用地出让金按最低标准收取, 可区别情况按《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10%一50%执 行,适当降低罗霄山江西片区建设用地的基准地价。 (2)支持罗霄山江西片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等现代服务 业。罗霄山江西片区l7个县(市)与原中央苏区县有许多重合, 片区内红色旅游资源类型和数量丰富,资源质量和品质优越, 是实现罗霄1lJ江西片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依托,而红色旅游 开发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又将为该地区加快发展做出巨大 的贡献。为此,建议国家在保护红色历史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加 大罗霄山江西片区红色旅游开发的支持力度。 一是把将区域内原中央苏区县红色旅游发展列入国家旅 游发展战略,打造中央苏区红色旅游长廊,支持罗霄山江西片 区建成全国有名、世界有影响的旅游目的地,港澳台和沿海地 区的休闲、养生、度假胜地。 二是将罗霄山江西片区重点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纳入全国 红色旅游发展重点开发项目中,使原中央苏区重点红色旅游资 源开发享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优惠。 三是继续安排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罗霄山江西 片区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支持红色 旅游相关区域的规划编制、教育培训、革命历史遗址的保护和 维修、红色旅游品牌的宣传等。 四是批准江西片内设立全国红色旅游和其他旅游融合发 展的示范区,鼓励江西片区整合红色、绿色、古色等旅游资源, 深入开发红色体验、客家文化、自然生态、休闲度假、会务培训 等复合型旅游产品。 (3)支持江西片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是提高农民或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实现散户农业小生产与 大市场相衔接的新纽带;是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 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新途径,有利于拓展农业经营规模,延 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 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近年来,罗霄山江西片区的农业产业化 经营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然而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制约因 素,集约经营化、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 业部在江西片区批准设立1-2个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以 此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集成利用资源要素,完善强化农业 产业化功能,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促进片区内农民就业增收,推 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第三,引导和鼓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科技部农业 司等在江西片区建设分院、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基地、农业 创新科技园等,为江西片区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提高区域的 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扶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 第四,对贫困自然村实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扶 贫政策,通过扶持,形成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群、产业链条。 3.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战略,大力提高保障水平 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先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经济增长 与减少贫困的必要前提,江西片区17个县市多为山区、老区 县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许多历史欠账,本着“先行于经济 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首先,国家应对江西片区城市道路桥 梁、供水管网、城乡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应给予专 项资金补助,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具体政 策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西部地区项目标准给予补助; 在地方铁路项目上降低地方资本金出资比例;在安排地方政 府债券、发行企业债券、争取国债投资等融资方式上给予重点 倾斜。 其次,应大力扶持江西片区内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江西 片区县地处赣江上游,水利资源丰富,但辖区内能够具有防洪、 灌溉、供水等综合功能的水利设施多需要除险加固。建议国家 将这一地区水利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规划,重点实施一批具有防 洪、灌溉、供水等功能的综合水利工程,实施万亩以上圩堤的除 险加固工程,并比照西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总投资2/3部 分,西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人均投资80%部分给予补助。 第三,尽快实现片区内农村“七通”工程。在重点扶持的贫 困区域内,力争做到绝大多数行政村实现“七通”,即通水、通 电、通邮(政)、通路、通线(广播、电视)、通话(家庭电话和公用 电话)、通网(因特网特别是县乡两级公用因特网);着力改善贫 困乡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乡、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 建设、农村生态建设等,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实施环境扶贫战略,打造生态安全屏障 (1)设立罗霄山江西片区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资金。罗霄山 江西片区县市多为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地区,尚有大量水土流 CHINESE&FOREIGN ENTREPRENEURS 259 I体 常J ̄xploratlon Lone 2013年第7蹦(总 429蹦) 失面积未得到有效治理,且尚未治理的流失区大多地处公路沿 困农民开拓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步伐。 线外二三重山范围,地质条件差,交通不便,治理难度极大,要 他们依靠自身财力完成治理几乎不可能。建议中央财政和省级 财政共同 资设立罗霄山江西片区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资金,为 后期水土流失治理和长期监测维护费用支出提供必要的专项 经费保障,最大限度地保护片区生态环境。 (2)继续推进生态移民工程。为从根本上帮助江西片区内 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群众脱贫致富,应继续实施生态移民扶 贫工程,并将生态移民扶贫与以工代赈、异地搬迁扶贫相结合, (3)加大医疗卫生服务支持力度。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可以围绕县级医院门诊和住院业务用房改扩建、乡镇卫生院产 儿科规范化建设项目和“一村一个卫生所”建设项目展开。城市 社区服务方面,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 导意见》(国发[2006110号)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 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财社『2006161号)规 定,落实好中央财政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 (4)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扶持政策。加大优抚力度,实施特 殊优抚工程。安排专项资金,解决革命烈士、“两红”人员、在乡 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相结合,帮 助搬迁户开辟新的增收门路,使生态移民能够移得出,移得下、 稳得住。在具体政策』二,一是每年按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比 老复员军人遗属遗孀大病医疗、生活困难救助和住房等突出问 例实现生态移民资金的递增,依靠政策拉力减少矛盾。二是对移 民的生产发展项目提供小额信贷和政策上的支持,实现生态移 民与移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三是以政策优惠鼓励已从事非农业 产业活动的移民在小城镇定居,使生态移民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 (3)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江西片区大多县市地处自然 环境脆弱敏感区,如江河源头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 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这些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保 护区,肩负着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的特殊功能,具有涵养 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环境的重要作 用。日前,区域内正面临着人口增加、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 等多重压力,部分区域生态功能出现了退化甚至丧失,严重 威胁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安全。应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 片区内维护生态功能而损失的发展权机会进行补偿,以此 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我国东南部地区重 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5.实施社会事业扶贫战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统筹城乡规划,优 化村庄布局。支持罗霄山江西片区中心镇、中心村发展;支持片 区整治空心村,积极稳妥地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逐步取消 零星分散的农村居住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村镇联动、联 村整片推进模式,实现联村整片建社区,并逐步完善社区功能。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 程,完善农村信息通信和公路网络,新建一批乡镇客运站和候 车亭。推进农村集中供水,确保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进一步实施 农村清洁工程,开展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改善农村卫生条 件和人居环境。 (2)加大教育事业支持力度。一是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在 当前实行的“地方负责,以县为主”制度框架基础上,设立中央 对省、省对县的两级义务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以此来加大 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江西片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减轻片区县市 地方财政和农民的负担,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为了 从根本上改善集中连片区的人i:I素质,还应在片区内大力 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贫困地区 富余劳动力转移。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应安排专项资金 加快劳动力培训转移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帮助受过培训的贫 260 CHINESE&FOREIGN ENTREPRENEURS 题。加大城乡低保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城镇低收入人口的保 障力度;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片区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 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 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让更多的农村贫困人口共享改革 发展成果。 6.实施社会参与扶贫战略,构建大扶贫格局 (1)加大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江西片区的协作,实行“一对 一”帮扶。可以采用两地政府共同创办产业园区的方式进行帮 扶,鼓励沿海地区与江西片区政府、开发园区采取建设园中园、 托管园区和共管园区的方式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如支持罗霄山 江西片地区和广东合作共建“广东与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囡地区 产业园”,与福建合作共建“福建产业转移承接区”。 (2)加大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力度。定点扶 贫单位应明确扶贫的任务、目标,制定明确的帮扶措施,派出干 部到定点扶贫的贫困地区挂职帮扶。 (3)动员和组织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民营企业等社会各 界,开展扶贫济困活动。 (4)积极开展国际扶贫合作,引导国际援助资金、项目资金 加大对罗霄山江西片区的投入,以加快区域扶贫开发步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Z】.2011,10. 【2]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于都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固. 于都县人民政府网站.2012—03—07. [3】江西连片特困区将培育五个千亿产业[N].经济晚报.2012- 07-09. [4]吴建春.努力探索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新路径『J].理论网.201 1— 0l一26. 【5]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安徽省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财政扶贫政 策研究[J].2010,(35). [6]杜辉,陈池波,胡振虎.区域扶贫开发实践透视一基于东、中、 西部的对比分析[J].中州学刊.2010,(2). f71张大维.生计资本视角下连片特困区的现状与治理——以集 中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为对象 2011,(7). (责任编辑:刘娇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