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3-05-24T09:41:07.5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4期供稿 作者: 杨露[导读] 入院后护理人员尽快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初步的评估。
杨露(桂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科 广西桂平 537200 )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350-03
【摘要】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护理人员作为医疗服务的执行者在辅助生殖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应树立护理伦理意识,将护理伦理融入临床实践,加强监督管理。同时不断思考和探讨,制定相应对策,规范和促进辅助生殖技术的健康发展。【关键词】 护理伦理学 辅助生殖技术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ethics to the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Center
【Abstract】With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 series of ethical problems hasbeen brought up. As the executors of the medical services, nurses should maintain a sense of nursing ethics, apply nursing ethics intoclinical practice, and reinforce the ethic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Keep thinking and exploring to the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 appropriate ethics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Key Words】 Nursing ethics,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通过对生殖细胞(精子活卵子)进行操作,达到帮助不孕症夫妇实现怀孕的一系列技术,主要包括人工受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1]。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虽然解决了生殖医学不孕不育的难题,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这在客观上对医务人员的伦理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研究护理道德的应用科学,它与现代临床护理实践活动相伴而行,共同发展。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日趋广泛的今天,护理伦理学明确护理人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引导护理人员运用伦理观念更好地服务病人,在保障患者个人、家庭以及后代的健康和利益,维护社会公益方面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伦理学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心的应用体会如下。 1 护理伦理学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心的工作体现 1.1注重辅助生殖中心护理伦理观念的培养
1.1.1基本理念的树立 护理伦理学是一门注重培养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学科,它对维系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以及护理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辅助生殖技术中心的护理人员应以护理伦理学为基础,结合《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通过各种形式途径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护理伦理水平。以“有利于患者、知情同意、保护后代、社会公益、保密、严防商业化、伦理监督”的7大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为基本点[2],培养护理人员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用慎独精神认真履行医疗职责的服务意识。 1.1.2 关键理念的培养 护理伦理规范与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相辅相成,伦理原则体现在辅助生殖技术的每一个环节中,尤其是“谨慎应用、知情同意、优生优育、慎独与互盲、证据保全”等方面的把握方面突显了护理伦理实施和监督的难点[3]。护理人员作为医疗服务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在辅助生殖技术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应以上述伦理要求规范自身的医疗行为,以保障病人及医护人员的自身利益,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疗行为,避免伦理风险,确保护理服务质量。 1.2将伦理观念融入护理服务
1.2.1 接待病人 当患者入院咨询或就诊时,护理人员应保持和蔼可亲,热情诚恳的态度,对病人的询问耐心地解答。不孕不育的患者,他们在心理、生理、社会环境中都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并且由于长期的压力导致患者出现自责、内疚、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4,5],护理人员对此要主动关心病人疾苦,耐心解释,宽慰病人,尊重其人格,帮助患者重新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其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1.2.2 病情评估 入院后护理人员尽快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初步的评估。收集其家族史、疾病史、婚姻状况及生育状况等基本资料。清楚准确地记录,妥善保管,为病人保守秘密,切勿泄露隐私。在综合评估患者病理、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后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及其利弊和风险,在患者充分知情的情况下,提出有医学循证的选择和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 1.2.3进行治疗和护理 辅助生殖技术中心的许多检查和护理治疗涉及到人体的隐私,在进行此类护理操作时,患者会出现害羞、恐惧、焦虑等情绪,对此护理人员要详细说明操作的各项步骤及准备事项,态度要严肃、行为要端庄,操作要规范,不得随意开玩笑,注意避开异性和人群,关闭门窗或屏风遮挡,不得过分暴露患者的身体,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和自尊以减轻他们的担心和焦虑。
1.2.4病情观察 进行病情观察时,护理人员应以谨慎的态度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及时发现细微的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注意辅助生殖技术的术后并发症,如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血栓的形成、异位妊娠等疾病的发生[6]。耐心与患者进行交谈,对每名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尽量予以满足。利用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解除患者的顾虑,减轻身心痛苦,以利康复。
1.2.5健康宣教 向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宣教,使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患者理解其治疗、用药、检查、饮食、康复等方面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了解复诊时间和项目。同时向患者宣教妊娠注意事项及妇幼保健知识,做到优生优育,确保母婴的安全和健康,维持家庭幸福。 1.3加强护理伦理监督管理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自觉意识到自己对患者和社会的责任,确保各项伦理管理制度的贯彻实行;保证相关的登记的健全;检查监督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病历的登记撰写、保管、保密情况;主动参与并积极配合生殖医学伦理查房,以及时发现伦理管理各个环节中的漏洞。此外,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生殖医学相关的伦理学培训,并对日常工作中新出现的伦理问题进行及时的讨论、研究与协调,并在相关制度和流程中加以规范与完善,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2护理伦理学在辅助生殖中心有待解决的问题
2.1正确处理护理伦理监督和权益维护的问题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从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等角度明确了个人与医疗机构所承担的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作为相对弱势的病患群体,该原则的实施更有利于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保护患者的个人利益。这些导向性的原则规定对身处辅助生殖技术中心的护理人员加强自身的伦理监督,保护本单位的合法权益,防范医疗风险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例如对临床第一手资料的永久保存问题;资料的查阅权限问题;对供者、受者知情权的规范问题;关于知情同意书的签署问题;术前谈话问题等方面,应当引起护理人员足够的重视。
2.2 完善护理伦理的反馈调控机制 辅助生殖技术的护理伦理实践工作不仅要在健全管理组织结构,建章立制、规范执行上进入常态,并且在伦理的问题反馈与完善调整上也要建立调控机制,以及时解决辅助生殖技术迅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学相关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生殖伦理专题讨论会议,共同研讨辅助生殖技术中出现的伦理新课题,并在实际管理制度中加以完善与调整。例如关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的适用指征、赠卵IVF问题、冻胚的处理和研究问题、外籍人士的辅助生殖问题、辅助生殖人群的遗传病史检监测问题等方面仍需在伦理方面进行审理分析[3],以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为根本出发点,在各方面逐步完善和规范关于生殖伦理问题的实施指导原则。
2.3协调护理伦理监督与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关系 护理伦理学伴随辅助生殖技术的产生而发展,对生殖技术的应用起着引导和制约的作用。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又将引发新的护理伦理问题。虽然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需要伦理学的规范和引导,但伦理学自身的规律可能对生殖技术的进步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不能过分强调伦理而阻碍技术的发展,应当遵循“不伤害”、“有利”、“尊重”、“公正”这四项护理伦理学原则[7],适当协调技术的发展与伦理学的关系,为生殖医学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3 小结
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关系到人类繁衍及社会稳定,它的兴起给传统的伦理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应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在临床工作中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伦理要求需要护理人员以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通过伦理规范的实施和监督保障生殖技术的供受者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同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和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辅助生殖技术相关的护理伦理道德标准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以规范此领域的医疗行为,确保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造福人类的目标。参 考 文 献
[1] 韩堃,郑源强,石艳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2):72-74. [3] 陈佩,袁蕙芸,李浩.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伦理监督与实践[J].医学与哲学,2006, 27(2):51-68.
[4] 曹学华,闵丽华,张小建等.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孕妇妊娠期压力及原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6):119-120. [5] 闵丽华,张小建,吕群等.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孕妇心理感受分析[J].护理研究,2010(29):2670-2671. [6] 刘芸.辅助生殖技术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3):562-566. [7] 赵岫峰.护理伦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