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海宁高级中学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培训方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海宁高级中学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积极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工作,使我校能在2012年秋季起能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海宁实验高级中学,我校要充分利用华师大这一高端资源,邀请专家对我校教师作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指导,使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起点高、效果好。

二、培训目标

1.组织专家开设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讲座,使教师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意义、基本程序。

2.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开辟多种进修渠道,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

3.积极搭建平台,开展校内交流合作,采用“边实践,边研究”的培训方法,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优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过程。

三、培训内容

1.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培训。

包括校本课程的概念界定、目的意义、理论基础、设计程序等。明确“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积极开展轻负高质有效教学。

2.政策文件的解读与实践。

使教师明确按照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组织教学,严格控制教学内容和难度,不得随意拓宽知识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加重学业负担。控制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的课时总量,课时总量应与该学科学分相对应,让学生有时间修习更多的选修课程。

3.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策略的指导。

按照省厅提出的“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切实增加选修课程”新课程改革基本操作思路,以开设学科专业类选修课为重点深化和拓展必修课程内容的要求,让老师明确课程选题的策略、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过程的设计策略、成果的展示策略、学科拓展的策略、学生的评价策略等等。

四、培训措施 1.学校召开“校本课程开发动员大会”,介绍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指向、内容选择、实施要求等,使教师明确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研究的内容和目的,从而以学校的指导思想为主轴,自觉地展开学习和研究。 2.专家引领。组织华师大和省内专家开设校本课程开发的知识讲座,提高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 3.课程开设内容交流。组织各教研组进行组内研究和校内交流,对要开设的校本课程的内容及实施过程广泛听取专家和老师的意见,进行优化和整合。 4.课程实施过程交流。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经验交流、知识讲座、课堂展示、专题研讨“四个一”活动,力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合作研讨的氛围,使教师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5.加强反思和总结。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对于教师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加强反思和记录对提高教师的开发能力和研究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每学期坚持记录精彩的教学片断,写好教学反思,学校将不定期对教师的记录和反思进行评价,并组织交流研讨活动,将评价结果纳入年终考核评估。 6.对部分有专长的教师,学校要挖掘潜能,提供机会让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提高特色课程的教学质量。 7.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在政策导向和评优方面,给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提供优先权,激发教师自主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8.加强电脑选课平台的培训力度。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以利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选课指导。 9.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一是与职业学校建立“共建”关系,获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支持;二是聘请有职业特长的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提高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开发和指导能力,促进教师的特长发展。 五、 具体安排 时间 召开校本课程开发动员大会 第一阶段 聘请华师大专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讲座 内容 (准备阶段) 选派各教研组长参加省里组织的“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培训班。 各教研组长进行组内交流学习,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和实施能力 各教研组申报校本课程内容,由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召开专题研讨会 第二阶段 组织学习学校《校本课程指导纲要》 (实施阶段) 开发课程资源 编写校本课程教材 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相关科研论文写作培训 第三阶段 阶段性总结交流活动 (总结阶段) 课堂教学大比武 成果交流展示会 海宁市高级中学 2012年8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