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健康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8周末资料 文档 (3)

8周末资料 文档 (3)

来源:华佗健康网
南川中学高二地理第5周周末作业

命题人:颜学文 时间:2014.4.9

分布密度是指某种地理事物在某区域内的分布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下图是某区域农作物分布密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1—3题。

1.造成图中该农作物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水源

C.热量 D.土壤

2.图示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破坏 C.荒漠化 D.环境污染 3.图示地区是世界上城市最早的诞生地,其主导因素是 A.气候与科技 B.土壤肥沃与灌溉便利 C.宗教与军事D.自然资源与交通运输 读世界两区域略图,完成4~5题。 4.①、②两地在气候上的共同点是 A.冬季盛行风向相同 B.夏季有梅雨和伏旱

C.气温年较差都较大D.冬季降水量都较多

5.影响①、②两地气候共同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高低和洋流性质 B.距海远近和纬度高低 C.盛行风向和下垫面状况

D.海陆热力差异和风带移动

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2所示。读图回答6~7题。

1

6.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①温带草原带 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 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以领导人出访为背景,考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和自然带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根据图示行程,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中纬度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草原带;经过阿拉伯半岛(热带荒漠带);经过的坦桑尼亚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地处东非高原,水热条件发生变化,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故选择C项。 7.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有

A.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C.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按照生产要素的投入划分的不同产业类型的分布。

【解题思路】本题的关键词在于非洲,非洲多数为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而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故选择A选项。

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轮廓图,回答8-9题。

8.图中四个国家属于季风气候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9.四幅图所表示的区域中石油资源最丰富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四幅图所表示的国家中属于阿拉伯世界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读下图,回答8~9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半岛①③降水多,受暖流影响大

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9、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读欧洲西部图,回答5~7题。 5、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

D、航运便利 ,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6、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 )

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7、每年的冬半年,瑞典的旅游业有点特殊,游客在这里过夜的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90%以上,而且往往第二天一早就离去,其原因是( )

A.商业服务多在夜晚 B.森林晚会吸引了游客 C.游客观看这里的极夜现象 D.到这里参加圣诞节活动 18.有关俄罗斯农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

A.农业发达,主要种植水稻 B.俄罗斯的亚洲部分是主要农业区 C.伏尔加河——顿河流域是主要农业区 D.农业生产稳定,大量出口农产品 19.关于俄罗斯工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

A.重工业发达 B.轻重工业都发达 C.轻工业发达 D.高科技工业最发达

20、俄罗斯气候寒冷,有“北半球寒极”之称的是

A、北冰洋沿岸B、西西伯利亚平原C、奥伊米亚康D、太平洋沿岸

2010年4月14日,该岛中南部火山再次喷发。读图回答9--10题。

3

9.火山喷发主要由下列哪种地质作用形成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外力作用 D.沉积作用

10.该岛南部冬季较温和、夏季气温不高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地热资源丰富,纬度位置较高 B.纬度位置较高,受寒流影响 C.受极地东风影响,地热资源丰富 D.受暖流影响,纬度位置较高

读甲、乙两图,回答11—12题。

11.有关甲图所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N湖沿岸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B.N湖是印度的最大淡水湖 C.M河是菲律宾的最大河流 D.M河发源于中国西藏 12.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②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读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国家是

A.美国 B.俄罗斯 C.澳大利亚 D.中国

14.关于图示国家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需要大量进口 B.轻重工业都十分发达 C.农产品出口量大

D.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

14. (30分)阅读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哈石油管线(阿特劳至独山子)附近等高线图(图11)和阿斯塔纳气温资料图(图12)。

4

材料二:中哈石油管线一期工程于2004年9月开工,2005年11月竣工,2006年7月向中国输油1000万吨。具有1000万吨输油能力的二期工程于2009年7月11日提前实现首站投油,为二期二阶段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进口的原油80%都是经马六甲海峡走海路运输,油源主要来自中东。

5

(1)描述图11地区的地形特征。(6分)

(2)中哈输油管道建设施工过程中,将会面临来自自然的困难主要有哪些?(8分)

(3)中哈输油管道建设有哪些有利的区位条件?(10分) (4)A地区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大量引水灌溉,会使咸海造成什么影响?(6分)

36.(1)中西部为平原丘陵区;(2分)东部为山地;(2分)地势由东向西降低,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2分)(2)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风沙;东段地势起伏大(8分)(3)哈石油资源丰富(里海沿岸及其大陆架石油资源丰富);我国石油进口需求量大;中哈关系良好;运输距离较近;便于与现有的西气东输管道相连接。(10分)(4) (人咸海水量减少)咸海水位下降;(咸海岸线后退,)咸海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6分)

26.(14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伏尔加河流域面积占东欧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注入里海径流量占进入里海总径流量的85%。流域内人口约占俄罗斯总人口的43%,机械、石化、电力、和食品工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近300多年来曾发生多次洪灾,为此,流域内共修建807座大、中、小型水库以抵御洪灾。

材料四 俄罗斯鲟主要栖息在里海和亚速海-黑海水系内,属洄游性鱼类,每年2次洄游到伏尔加河淡水区产卵。春季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仅100-300公里,秋季洄游距离离河口数千公里。

材料三 伏尔加河平均年径流量沿程变化表

河段名 河源—奥卡河 奥卡河—卡马河 集水面积(万km2) 本段 47.87 69.41 从河源起总计 47.87 117.28 流量(m3/s) 河段 1230 4610 从河源起总计 2940 7550 6

卡马河—伏尔加格勒 伏尔加格勒—河口 18.12 2.6 135.4 138 600 -150 8150 8000

材料二 伏尔加河流域简图 (1)简述伏尔加河流量的空间变化特点。(2分)

(2)简述伏尔加格勒到河口地区地形、气候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3)分析伏尔加河流域的开发是如何对俄罗斯鲟鱼的繁殖产生影响的。(6分)

(1)从河源到河口流量先增大(1分),后减小(1分)。(河源—伏尔加格勒流量增大,伏尔加格勒—河口流量减小。) (2)地形平坦(1分),气候干旱(1分)。 理由:该河段河面开阔(1分)、 支流少(河流分叉多)(1分)则地形平坦。 该河段流量减少(1分)、城市分布少(1分),则气候干旱。 (3)流域内人口多、工农业发达,(1分)排放大量污水,导致河流水污染严重(1分);大量水库的修建,阻碍了鱼类的洄游(1分),并导致入湖流量减小,(1分)使得湖泊咸水入侵河道,河水变咸(1分),从而限制了鲟鱼的繁殖(繁殖量减少)(1分)。 36.读某河流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7

(1)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表特征。(9分)

(2)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什么?(6分)

(3)分析该河流在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可能出现哪种水文现象,并分析原因。(12分)

(4)简述该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9分) 36.(1)图示地区地势低平,气候冷湿,有大河流经且多沼泽,亚寒带针叶林广布。(9分) (2)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6分)

(3)出现“凌汛”现象。因为该河主要流经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河流有较长的结冰期,其流向又是由南向北流的。每当秋末冬初气温下降,河水开始封冻时,或冬末春初气温回升、河水解冻时,由于南、北封冻(解冻)时间不同,上游冰块向下游涌来,出现冰坝堵塞河道、河水溢出两岸的现象。(12分)

(4)西西伯利亚平原之所以沼泽广布,主要是因为:一是由于所处纬度位置高、气温低、蒸发很微弱;二是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三是地势低洼,不易向外排水,以及凌汛造成长期积水形成沼泽。(9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 式”,黑瞎子岛一半领土回归中国,又一块游离多年的中国领土回到了祖国怀抱。

材料二:东北亚局部图及黑瞎子岛示意图(图8) (1)与黑瞎子岛成因相同的岛屿是( )(2分)

8

A.台湾岛 B.崇明岛 C.大堡礁 D.撒丁岛

(2)甲城市是 ,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乙、丙两条铁路线的名称分别是 、 。(8分)

(3)丁所处的地形区是 。该处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试述沼泽地保护的原因;该处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述商品粮生产在土地方面的优势。(14分)

(4)俄罗斯工业向东发展,兴建了乌拉尔工业区和新西伯利亚工业区,分析影响这两处工业区与日本工业区主导区位因素的差异。(4分)

(5)比较A、B两地冬季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8分)

(1)B(2分) (2)大庆(2分) 石油(自然资源)(2分) 滨洲线(2分) 哈大(或京哈)线(2分) (3)三江平原(2分)

沼泽地保护的原因 ①沼泽地可以调节局部地区气候,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②沼泽地是蓄水池、水源地;③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土地方面的优势 ①平原广阔,人均耕地多;②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③土层深厚,肥沃的黑土地;(每点2分,12分)

(4)差异:影响俄罗斯兴建工业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矿产资源(2分); 影响日本工业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海洋运输(2分)。

(5)差异:A地降水量小于B地(或B地降水量大于A地)(2分)

原因:①A地受来自亚欧大陆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影响(2分),降水较少;②B地同样受西北季风影响,但该季风经过日本海时会增温增湿(2分),加上又位于山地迎风坡(2分),故降水较多。【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20分)2007年是俄罗斯中国年,十月革命90年。读俄罗斯图和资料回答

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 经济面积 人口 工业农业科技能源矿产森林淡水水力农业地带 产值 产值 力量 资源 资源 资源 资源 资源 用地 东部 75 21 20 20 5 90 70 80 94 95 10 西部 25 79 80 80 95 10 30 20 6 5 90 资源来源:[俄]俄罗斯统计年鉴1999。 (1)俄罗斯的两大经济地带的界线是 。(2分) (2)俄罗斯东部面积大,人口少的原因是 。(6分) (3)俄罗斯东部地带能源、矿产、森林、水力资源丰富,但工农业产值低的

9

原因是什么?

(4)中俄之间贸易的互补性有哪些?(8分) (1)乌拉尔山(2分)

(2)西部受西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东部受西伯利亚高

压影响,气温低,夏季无霜期短、不适合农作物生长。(4分)

俄罗斯是欧洲国家,历史上人口主要居住在西部。(2分)

(3)气温低,不适合农作物生长,人口少,工业城市少,多数资源运往西部

大城市。(4

(4)俄罗斯是资源大国,可向中国出口资源,尤其是能源,俄罗斯也是科技

大国,可向中国出口先进技术,中国加工业、制造业发达,可向俄罗斯出口家电、服装、日用品、普通机械产品,以及各类农产品,两国贸易互补性很强。(8分)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