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开发园区的环境问题与发展对策
来源:华佗健康网
2008年12月 Dec.2008 热带农业工程 TROPIC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第32卷第2期 Vo1.32.No.2 海南省开发园区的环境问题与发展对策① 林扬碧 )② 陈秋波 )③温春生动 f1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海南儋州 571737 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海南儋州 571737) 摘要 初步分析了海南省开发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探讨了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 出解决开发园区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为加快开发园区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开发园区;环境问题;发展对策;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X322 Analysis of Environment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Zones in Hainan Province LIN Yangbi’’ CHEN Qiubo WEN Chunsheng。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Hainan University,Danzhou,Hainan 571737; 2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Science,Danzhou,Hainan 571737) Abstract The ma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zones aris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in Hainan Province are analyzed,their main reasons discussed,and some proposals for their solutions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peeding up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harmony wiht the envi— ronment in these development zones in Hainan Province. Key words development zones;environment problems;proposal for development;Hainan Province 海南省于1988年成立并建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 观毁损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深层次的环境问 区后,各地纷纷建立各种工业、经济和旅游开发 题渐渐凸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引发的环境事故 区。在海口市,最先成立了美国工业村、金盘、港 时有发生,2003年马村工业区酒精厂因污染当地环 澳等工业区和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海南省先后成 境而备受媒体关注_1]。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立了老城经济开发区、洋浦工业开发区、桂林洋经 分析了海南省各种开发园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 济开发区、临高金牌港开发区、石梅湾旅游开发区 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各种开发园区真正全面实施科 等。在海南经济高涨时期,各类大大小小的开发园 学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区多达近百个。开发区的兴建与发展,有力地推动 了海南经济的快速崛起与积极发展,但开发区名目 1 开发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繁多,乱圈乱占土地,由此引起的“泡沫经济”效 1.1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环保监管职能受限 应,长期影响海南的经济建设;同时,园区在开发 据调查,海南省的各类工业区、经济开发区、 建设之初,有的虽然考虑了环境保护,但更多考虑 旅游开发区等大多是在海南建省之初及“泡沫经 的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而没有考虑到园区的环 济”时期建立的,在海南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社 境效益与环境效应。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时常发生. 会经济发展时期,各类开发区建立的基本要求与必 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土地荒芜、水土流失、景 需条件不是很严格,尤其是在环境方面。开发区的 ①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2008YBJ一4) 收稿日期:2008—1卜O8 责任编辑/张海东 E-mail:rngcrngc3@gmail.com ②林扬碧(1970 ̄),男,海南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规划、评价与管理。 ③通讯作者。 一63— 2008年12月 热带农业工程 第32卷第2期 管理机构很大程度上偏重于招商引资与经济管理的 职能,而在环境管理体制与机构上存在缺陷,行政 1.3环保措施不完善。园区难以发挥整体优势 开发园区在宏观上缺乏整体环境规划,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到园区的微观环境防治与环保实施,园 区环境的综合优势难以发挥。某些入园工业企业的 环保工程与措施没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规划、 建设与运行。或者工程技术达不到排污的标准,或 上疏于或者无暇顾及环境保护。部分开发区虽然设 置了一定的环境管理岗位并明确了相关的职责,开 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成效,但仍更多强调的 是开发区的经济效益与地方经济增长。在经济利益 与环境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不顾环境利益而只考 者环保基础措施不完善,或者出于企业的成本考虑 虑经济利益,因此,园区所设置的环境管理职能形 与经济利益驱使而不屑于或不顾及运营环境工程措 同虚设,或者职权行使受限。开发园区的环境管理 施,以致于不少开发区的项目未能达标排污。废水 体制缺陷,环境管理机构缺失,环保管理人员不 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人受纳环境系统,开发区在开 足,环保监管职权受限,是园区环境问题凸显的根 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没能妥善处 源。如今,海南省的工业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开 理。由于区域开发活动往往涉及较大的地域、较多 发区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央与省政府的大力整 的人口,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同 治,以及开发区自身的制度建设与加强治理,园区 时区域开发活动是破坏或改变一个旧的生态系统, 的环境管理职能得到了较大的完善。但由于开发区 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的过程-3],区域的环境因子 发展的探索性与实验性。加上受园区的环境与历史 复杂多样,内在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联系较为紧密, 条件所限,环境管理方面的问题仍是园区主要的环 也较为敏感,如在一些封闭的工业开发区,对园区 境问题与问题发生的根源。 的植物与植被破坏,往往对园区的整体空气质量, 1.2缺乏整体环境规划 水体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一些旅游开发区会因为 规划是园区建设的先行条件,不论是项目还是 生活垃圾与游客抛弃物而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建设,规划是建设的基础。园区少了规划,建 1.4园区环境质量相对不高 设也就无章无法,环境受到破坏与损害的风险机率 各园区由于缺少整体环境规划或者未进行园区 更大,环境问题发生的潜化机会更多。海南省的各 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园区的环境质量相对不高。 类开发区在特定时期建园时往往忽略了园区的整体 园区没有远期的环境战略规划指导,未能准确定位 环境规划。虽然部分规模较大的工业开发区大多都 自身的发展策略与发展特色,未能切合自身的实际 编制了发展规划,但大部分尚未做环境规划和区域 园情,整合园区的地理、资源和环境优势,制定园 环境影响评价,对工业园区的开发所能带来的环境 区的发展模式与规模,最终导致园区的管理混乱, 影响,工业园区的环境容量和污染物允许排放总 不仅直接影响园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直接或者间 量。工业园区的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 接影响园区的环境质量。一些工业园区对入园项目 局、发展规模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工业园区的 所设置的门槛不高,过于偏重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经 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的生态保护和生 济增长点。而缺乏对企业环境质量的考核,导致园 态建设方案以及工业园区的动态环境管理系统缺乏 区内的企业良莠不齐。一些高污染、高能耗、高排 定量定性分析[2]。部分旅游开发区也未能就旅游开 放的企业未能整改治理,一些企业在人园时未能很 发区的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等方面作出合理的战 好落实“三同时”制度,行业间交互影响,企业间 略环境规划或中远期发展环境规划评价。如海南省 交叉污染,造成当地园区的环境质量有所下降。过 澄迈县老城工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是海南省开 去,尽管有的企业项目环评作了局部的环境规划和 发最早、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开发区之一,到 治理。但项目的环评从整体开发区发展和生态保护 2006年才提出园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而省内大部 方面考虑得较少,园区总的环境质量有下降的趋 分园区还未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或缺乏相应的环 势,并且出现了新的生态问题_4]。据海南环境现状 境规划。 公报显示,由于西部工业走廊建成五大工业区,西 一64— 林扬碧等 海南省开发园区的环境问题与发展 部环境质量明显劣于海南东部与整体的环境质量咖。 2开发园区环境问题的讨论 高,园区内环境风险依然存在;第三,园区的企业 对环境问题的应变与应对能力不足。企业对环境管 理的松散与疏忽,不利于环境问题在潜存阶段的发 2.1各管理层面的环保考量不够 开发园区对海南的经济贡献不可否认,是海南 经济的增长点与发展区。对地方经济的辐射能量与 带动的潜力巨大。地方主管机构在为开发区的发展 倾注了不少的精力与心思,但对园区的环保考量却 不充分。首先,对环保的政策考量不足。在招商引 资,择企人园时,往往强调入园企业的经济效益, 开发区的经济增长。对环保政策考量不足时,经济 增长往往以高耗资源、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 价,园区的经济与环境发展失衡偏重,难以协同和 谐发展。第二,对环境效益的考量不够。园区的优 质环境质量对园区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现在 企业在选择园区立项时。越来越看重园区的环境质 量,根据其优劣选择落户与否。良好的区域环境质 量能给企业带来环境的、经济的与社会的综合效 现,企业环境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对一些环境 突发事件防范能力的下降,处理环境问题拖拖拉 拉,甚至逃避责任。一些企业进行封闭管理,因特 殊背景,置国家法律政策于不顾,做好园区环保、 减少园区内的环境问题也就无从谈及。 2.3园区的历史问题突出 海南省各园区的环境问题从园区建立之初就已 存在。园区的环境问题具有历史性,并隐含了社会 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洋浦工业开发区几经冷热, 临高金牌港开发区也是几度起落,无序开发带来的 环境问题也一直搁置未能妥善解决。这种环境问题 的历史性与海南省的特定发展时期紧密相关,也与 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连。一方面,海南省是 一个年轻落后的省份,虽具有良好的热带自然环 境,但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并产 益。海南的各开发区在海南建省开园立项时,往往 忽略园区潜在的环境效益。第三,对环境影响的效 应考量不足。不论是开发区的管理机构还是园区内 生冲突时,由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滞后、技术缺乏, 无疑无力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环境 问题。另一方面,法律政策层面上的影响。1989年 的企业单位,对区域性环境效应,特别是对环境风 险[6]的评估认识随着时间有个渐进深入的过程,在 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会产生环境累积影响, 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出现,消极的深层环境影响会逐 渐浮现突显。大多园区在建设前中期对于环境风险 的防范与治理相对滞后。 2.2园区企业的环保强度不足 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 护作出了指导性的要求,但各园区的环境保护面临 着许多具体的操作性问题。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 洁生产促进法》、1998年发布施行的《建设项目环 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导则》、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 《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海南省十一五发展 规划》等与海南的园区建立存在着时差,滞后的时 海南省各类园区的环保强度不足表现在以下几 点:第一,在区域环境的宏观层面上,开发区管理 机构没有做好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人园企业也没有 做好企业自身的环境规划或者环境影响评价,导致 环境基础措施不完善,废水废气没得到有效处理和 差对海南各园区的环境管理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2.4园区利益与贡献的片面认识与追求 园区的环境管理建设与园区的发展决策有着直 接的关系.并受决策活动影响。园区过多讲求社会 政绩成果,使得园区的发展畸形,经济、社会与环 境发展失衡。园区管理层与企业决策层对利益利润 防治,区域环境问题时有发生;第二,在区域环境 失,园区的企业在环保方面更是投入不足,企业不 微观层面上,开发区管理机构自身的建设管理缺 效益,经济上偏重于利益与速度,决策上过分追求 落实的“三同时”制度,做不到清洁生产,不讲求 循环经济。部分园区在初建时,为追求经济效益与 的单纯追求使得环保意识薄弱淡化。为了吸引外 园区经济增长,引进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 放的企业。由于企业自身的环保力度与强度没有提 资,搞活当地经济,有些地方不顾当地实际经济与 环境条件,一哄而上,级级抓工业园区,层层办工 一65— 2008年l2月 热带农业工程 第32卷第2期 业园区,有的县所设开发园区多达近十个.每个乡 力。第四,政府方面应树立环境政绩观念。环境政 镇都设立开发园区。为争取企业人园,有的开发区 降低人园门槛,简化环保手续,降低环评级别,匆 忙立项上马_6]。园区与主管部门的决策层在进行园 区发展规划或计划时,在政绩追求与驱使下,往往 做出利于经济增长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使得 园区的环境问题不能控制在决策源头上。园区的经 绩把环境质量作为考核有关部门与领导的硬指标, 淡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政绩标示。 3.3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推行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海南省建立生态园区具有得天独地的良好生态与环 境基础,生态省建设于1999年提出,并作出了《海 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海南省环境保护“十五” 济、社会、环境不能得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经 济、环境与社会效益不能得到共生共赢,相得益 彰。 3开发园区环保对策 3.1全面作好园区环境管理规划 各园区应合理制定园区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定 位,提出园区的发展目标与模式,根据园区的实际 情况,规划园区的发展道路、规模,制定园区土地 的长期利用规划,同时根据园区现有的地理区位、 资源与环境优势制定园区发展特点。提出园区的环 境发展整体规划,突出生态功能与环境效益。制定 规划,进行园区的区域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价,进行 生态适宜性分析。生态适宜性主要考虑开发区域内 各个不同使用功能上排序位置是否合理,是否遵循 生态优化排序的规律,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 布局和理性评价的一部分口]。在符合规划前提下, 合理布局入园企业项目。加强建设项目的环评工 作,强化园区的功能区划与环境保护,促进园区的 经济、社会、民生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3.2理顺与完善园区的环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第一。理顺园区的环境管理体制。建立独立的园区 环境管理系统。现存的园区环境管理部门均从属于 开发区的行政管理机构中,环境管理受到开发区行 政管理的诸多约束与限制,环境管理在与开发区行 政管理冲突中权责受限。因此,应该由当地环境主 管部门在开发区派驻独立的环境管理机构,行使独 立的环境管理职权。第二,建立完善的区域环境管 理制度。为了使环境规划管理顺利进行。还需建立 跨部门和跨组织的信息交流和协调机制。把环境规 划与管理纳入到各组织分工、工作计划和其它活动 之中_8]。第三。加强园区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做好环境基础资料调查,提高环境风险识别的能 一66一 规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生态园区的建设有了政 策导向。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为海南的 生态园区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g]。园区内企业大力 推行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学,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污 染,扭转与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达 到发展而不破坏环境的要求。园区的清洁生产内涵 包括2个方面:①政府方面,以现有工业政策和环 境政策为基础。将清洁生产的要求纳入园区的经济 发展规划,并把发展经济作为强化经济管理的重要 内容;②企业方面,作为清洁生产的主体,自觉 采取清洁生产行动,执行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园区 实施清洁生产.有利于发挥政府职能、协调宏观调 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1 。循环经济实质是一种生态 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企业 层面上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园区区域发展循环经 济,减少物耗能耗,减少污染破坏,不仅可以在指 令性约束下达到总量控制,而且在技术、经济约束 下及环境容量下达到总量控制,减少区域环境问题 的产生,降低区域环境风险的存在机率。 3.4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公众参与力度 虽然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公众参与活动。但 目前的公众参与不充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形式较 为单一,仅仅习惯性地发放民意调查问卷。由于园 区开发涉及范围较广,环境敏感区较多,公众参与 的方式应实行多样化。可采取派代表参与的研讨 会、听证会、民意调查表、热线电话、公众信箱、 报纸和电台等现代传播媒质[hi。公众参与是连续和 双向交换意见的过程,可使公众充分了解园区开发 中的土地和其他资源利用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重大 环境影响和拟解决的做法和过程n2]。使公众切身地 参与到环境管理与建设过程中.提出公众的环境利 益要求。促进公众的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可迅速 和谐地解决环境问题。又可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林扬碧等 海南省开发园区的环境问题与发展对策 公众的环保意识、公众参与环保管理对环境问题的 积极解决有着紧密的联系与促进作用。海南的公众 参与与公众环保意识还有待于提高与加强。 pidWriter=ON(ey=O ̄strItem=hn&idArtile=1058: ̄Flag=l 2李敬存,孙兆杰.工业园区的环保问题与对策[J].环 境科学与管理,2005。30(4):3~4 3师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D].甘肃:兰州 4结语 大学.2006 4孙晓芳.从汉中市经济开发区(北区)的建设看区域环境 影响评价的必要性[J].陕西环境,2003,10(1):20~ 22 近几年来,随着海南的经济稳步发展,产业调 整。政策完善,且在国家与省政府的大力整治以及 开发区自身的加强建设下,目前,海南的园区经过 整合优化,保留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保税区、海 南国际科技工业园、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4 个国家级开发区和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海口桂林 洋经济开发区、海南文昌经济开发区、海南龙湾港 经济开发区、海南临高金牌港经济开发区5个省级 开发区。各园区进入有序的发展,区域环境也有了 较大的改善。相信海南的各类园区通过宏观的规划 与管理,环境管理的加强,企业的自律,公众环保 意识的加强与积极参与,以及各方面因素的改善; 经济的投入,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关注 与努力,其环境建设将得到健康发展,园区环境问 题亦能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 http://www.1ltianya.cn/New/PulicForum/Content.as— 5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环境质量公报.[OL/EB]. http f} .dloer.gov.on/ 6张建荣.对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 理.1997(6):39 ̄40 7程吉宏。王晶日.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 宜性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02,28(112):52 ̄54 8吴琳。侯晓峰.改善环境规划管理促进沈阳的可持续 发展[J].环境保护科学.2002.26(1o2):33 ̄35 9王如松。林顺坤,欧阳志云.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 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58 ̄234 10张世喜,高长波,莫创荣,等.清洁生产在开发区项 目准人中实例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2005(3):4~6 11刘晓君。朱成勇.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初探[J].江苏环 境科技,2005,189(增):85 ̄86 12何德文。陆雍森.试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 公众参与[J].上海环境科学,2001,19(1):7~9 —6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