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九章 外用膏剂
第九章 外用膏剂
小单元 细目 1.特点与分类 (一)基本要求 要点 (1)特点 (2)分类 (2)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1)特点 (2)基质的质量要求与类型 1.特点与常用基质 (二)软膏剂 (3)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的特点、代表品种及选用 (4)乳剂型基质的类型与基本处方分析☆ (1)药物加入基质的一般方法☆ 2.软膏剂的制备 3.眼膏剂
(1)特点及基质的主要组分 (三)膏药 黑膏药的特点与制备 (2)基质原料及其处理方法 (3)制备工艺及其要点 1.橡胶膏剂 (四)贴膏剂 2.凝胶膏剂 3.贴剂 (1)组成与特点 (2)基质的组成 (1)组成与特点 (2)基质的组成 贴剂的组成 (1)软膏剂、黑膏药、贴膏剂的质(五)外用膏剂的质量常用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与质量检量要求 要求与质量检查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1
第一节 概述
学习要点: 1.外用膏剂的特点 2.外用膏剂的分类 3.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 4.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2 查 (2)软膏剂、贴膏剂的质量检查项目 (2)研合法、熔合法、乳化法的操作方法及其适用性 制备要点☆与质量要求 2.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其影响因(1)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 素 第1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外用膏剂: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等作用,也可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后者亦称经皮给药系统
(TDDS),或经皮治疗系统(TTS)。
TDDS特点:药物透过皮肤进入体循环,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破坏,减少血药
浓度的峰、谷变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
分类☆: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3 二、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1.药物透皮吸收过程:皮肤→血液
释放: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并扩散到皮肤或黏膜表面 穿透: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局部起作用
吸收:药物透过皮肤或黏膜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4
最佳选择题:
外用膏剂中药物的透皮吸收过程为
A.释放、穿透、吸收 B.释放、溶出、吸收 C.浸润、渗透、吸收 D.渗透、穿透、吸收 E.解吸、溶解、吸收
【正确答案】A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5
2.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 完整表皮——主要途径
第2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和汗腺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6 3.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皮、药、基
(1)皮肤条件
应用部位、病变、温度与湿度、清洁
(2)药物性质
理想:具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 (具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集团) 分子量较小,药理作用强。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7
(3)基质的组成与性质
①基质的组成、类型和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穿透和吸收。 乳剂型基质>吸水性软膏基质(凡士林+羊毛脂)、硅酮、豚脂>烃类
②基质的pH影响弱酸/弱碱性药物的穿透与吸收 弱酸性药物pKa>基质pH>弱碱性药物pKa
根据pKa调整基质ph值,使分子型显著增加而利于穿透吸收
第3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8
③附加剂
表面活性剂、透皮促进剂增加穿透、吸收 ④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的基质:增加药物的渗透性。 油脂性强的基质封闭性强,可显著增加皮肤水合作用。
(4)其他因素
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及与皮肤接触时间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09
最佳选择题:关于外用膏剂的基质对药物透皮吸收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质的组成与皮脂分泌物相似时,有利于某些药物的透皮吸收
B.聚乙二醇基质软膏中的药物释放较快且较易透皮吸收 C.油脂性基质可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而提高药物的渗透性 D.基质的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时可增加药物的吸收 E.基质的pH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a时可增加药物的吸收
【正确答案】B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10
多项选择题:下列影响药物透皮吸收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大而有利于吸收 B.解离型药物易渗透入皮肤,疗效好 C.聚乙二醇对皮肤的渗透促进作用强 D.药物分子量>600的易透皮吸收 E.挥发油有较强的透皮促渗作用
【正确答案】BCD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100000111
第二节 软膏剂
学习要点: 1.软膏剂的特点 2.基质的质量要求与类型
3.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的特点、代表品种及选用
4.乳剂型基质的类型与基本处方分析☆
5.药物加入基质的一般方法☆
6.研合法、熔合法、乳化法的操作方法及其适用性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01
第4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一、软膏剂的含义与特点
软膏剂: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特点:
1.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具有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作用。
2.药物透皮吸收,也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02
二、软膏剂常用的基质
油脂性-油膏 水溶性
乳剂型-乳膏(水包油型、油包水型)
理想的基质要求:
①黏稠度:易于涂布于皮肤或黏膜
②良好载体: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③性质稳定:与药物无配伍禁忌
④无刺激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
⑤易洗除,不污染衣物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03
(一)油脂性基质
1.特点 优点: ①润滑、无刺激性
②能封闭皮肤表面,促进皮肤的水合作用,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
③能与多种药物配伍
缺点:
①油腻性及疏水性较大
第5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②药物释放较差 ③不易与水性液混合 ④用水也不易洗除
⑤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04
2.油脂性基质分类及代表品种
Q:油类挺贵 动物类脂
几个常见考点: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05 羊毛脂:吸水性好,可提高药物的渗透性。 调节稠度:四蜡——蜂蜡、虫白蜡、鲸蜡、石蜡 凡士林:不宜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
第6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硅酮:对眼有刺激作用,不宜作为眼膏基质。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06
(二)乳剂型基质☆
特点
①对油和水均有一定亲和力,有利于药物的释放与穿透;
②可吸收创面渗出物,易涂布、易清洗;
③可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的皮肤病,忌用于糜烂、溃疡及化脓性创面;
④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制成乳剂型软膏。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07 乳剂型基质分类及代表品种——0/W 、 W/0
1.0/W型乳剂基质
能与多量的水混合、无油腻、易洗除。
药物释放、穿透较快,但若患处分泌物太多,会反向吸收使炎症恶化
例:处方 硬脂酸120g,单硬脂酸甘油酯35g,液状石蜡60g,凡士林10g,羊毛脂50g,三乙醇胺4g,
尼泊金乙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08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09
2.W/0型乳剂基质
吸收部分水分,透皮良好,涂展性佳。
例:处方 凡士林400g,硬脂醇180g,倍半油酸三梨醇酯5g,尼泊金乙酯1g,蒸馏水加至1000g。
处方分析☆:
第7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1.倍半油酸三梨醇酯:司盘,W/0型乳化剂
2.硬脂醇(十八醇):辅助乳化剂
(三)水溶性基质
特点: 释药较快 无油腻性和刺激性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10
能吸收组织渗出液,可用于糜烂创面和腔道黏膜
润滑作用较差
易失水、发霉——保湿剂、防腐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11 水溶性基质分类及代表品种: 1.纤维素衍生物:MC、CMC-Na
2.聚乙二醇(PEG)
本品与苯甲酸、鞣酸、苯酚等混合可使基质过度软化,可降低酚类防腐剂的防腐能力;长期使用可致
皮肤干燥。
3.卡波姆(carbomer):尤适用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
助悬剂、增稠剂、辅助乳化剂、黏合剂、包衣材料、缓释/控释材料。
4.其他:海藻酸钠、甘油明胶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12
★总结★ 软膏不同基质的应用
第8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油脂性基质: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
硅酮:不宜作为眼膏基质
乳剂型基质:忌用于糜烂、溃疡及化脓性创面 0/W型乳剂基质:分泌物太多不宜用(反向吸收)
水溶性基质:糜烂创面、腔道黏膜
卡波姆:脂溢性皮炎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13
三、软膏剂的制备 1.基质的处理
油脂性基质:加热熔融→趁热滤过除杂→干热灭菌去除水分(150℃×1h)
水溶性基质:溶胀、溶解制成溶液或凝胶后备用
2.药物加入基质的一般方法☆
(1)不溶性固体药物
①制粉+甘油、蜡研匀→递加其余基质研匀 ②细粉+熔融的基质→搅拌直至冷凝△
(2)植物油提取饮片 ①植物油→提取 △ ②植物油+基质→提取△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14
(3)可溶性药物 ①水溶性药物 水基→直接混合
油基→将药物先用少量水溶解,以羊毛脂吸收后,再与其余基质混匀
乳基→药物溶于相应的水相或油相中 ②油溶性药物→直接溶解在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
(4)中药浸出物
①中药煎剂、流浸膏等→浓缩至稠膏状,再与基质混合
②固体浸膏→加少量溶剂(如水、稀醇等)使之软化或研成糊状,再与基质混匀
(5)共熔成分
樟脑+薄荷脑+麝香草酚→研磨共熔后,再与冷至40℃左右的基质混匀 △
(6)挥发性药物或热敏性药物 待基质降温至40℃左右,再与其混合均匀。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15
3.制备方法 (1)研合法 操作方法:
将药物细粉用少量基质研匀或用适宜液体研磨成细糊状,再递加其余基质研匀的制备方法。
适用:
基质稠度适中或主药不宜加热,且在常温下通过研磨即能均匀混合
第9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16
(2)熔合法(热熔法)
操作方法:
将基质先加热熔化(熔点高先熔),再将药物分次逐渐加入,同时不断搅拌,直至冷凝。
(3)乳化法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17
操作方法:将油溶性组分(油相)混合加热熔融;另将水溶性组分(水相)加热至与油相相同温度(约
80℃)时,两相等温混合,不断搅拌,直至冷凝。
油、水两相混合方法:
①分散相加至连续相中:分散相体积小 ②连续相加到分散相中,多数适用 ③两相同时掺和,机械、连续、大批量操作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18
四、眼膏剂——灭菌制剂
1.概述
第10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定义:眼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眼用的无菌软膏剂。
2.常用基质
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8:1:1
尤适用于抗生素和中药眼膏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19
3.质量要求
(1)符合软膏剂的要求,应均匀、细腻,对眼部无刺激性,并易涂布于眼部,便于药物分散和吸收。
(2)基质在配制前应滤过并灭菌。 (3)装量:≯5g Q?滴眼剂≯10ml
(4)混悬型眼膏剂:粒子≯90μm Q?8号筛-极细粉
(5)每10支不小于 50μm具有光泽的金属性异物数超过8粒者≯1支,总数≯50粒,否则复试20支,
合并计算≯3 ,总数≯50粒。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20
配伍选择题: A.羊毛脂 B.凡士林 C.硅油 D.聚乙二醇 E.卡波沫
1.属于烃类的软膏基质是
【正确答案】B
2.属于类脂类的软膏基质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类脂羊毛动物蜡,烃类石蜡凡士林 X:油脂性的软膏基质ABC;水溶性软膏基质是DE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21
配伍选择题: A.0/W型乳化剂 B.W/0型乳化剂 C.辅助乳化剂 D.增溶剂 E.防腐剂
1.硬脂酸胺皂在软膏基质中可作为
第11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正确答案】A
2.单硬脂酸甘油酯在软膏基质中可作为
【正确答案】C
3.倍半油酸山梨醇酯在软膏基质中可作为
【正确答案】B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22
多项选择题:
关于软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有
A.软膏剂不仅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等作用,也可经皮吸收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B.凡士林、蜂蜡均属烃类基质
C.凡士林常与羊毛脂合用以改善吸水性和渗透性 D.以植物油、蜂蜡为基质的软膏,可用研合法制备
E.制备徐长卿软膏时,处方药物丹皮酚宜先用少量液状石蜡研匀后再与基质混匀
【正确答案】ACE 类脂、熔和法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23
多项选择题:
用于眼膏剂及其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有 A.眼膏剂为供眼用的无菌半固体制剂 B.眼膏基质必须灭菌,且应纯净细腻 C.眼膏基质灭菌一般采用150℃热压灭菌1~2h
D.凡士林8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1份制成的基质,尤适用于作为抗生素和中药眼膏的基质
E.除基质、器具、包装材料等应严格灭菌外,眼膏制备时还应无菌操作
【正确答案】ABDE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200000124
第三节 膏药
学习要点:
1.黑膏药的特点及基质的主要组分 2.基质原料及其处理方法 3.制备工艺及其要点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01 一、膏药的含义
膏药系指饮片,食用植物油与红丹(铅丹)或官粉(铅粉)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
植物油+红丹→黑膏药(常用) 植物油+官粉→白膏药
第12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02 二、黑膏药的特点 黑色的油润固体
基质的主要组分:高级脂肪酸的铅盐 用前需烘软,贴于患处或经络穴位
局部作用:保护、封闭及拔毒生肌、收口、消肿止痛
全身作用:祛风散寒、行滞祛瘀、通经活络、强壮筋骨等功效,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弥补内服药的药力不足。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03 三、黑膏药的制备 1.黑膏药基质的原料 (1)植物油:麻油
(2)红丹:Pb3O4>95%,用前干燥过筛,以免聚结成颗粒,下丹时沉于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 2.黑膏药的制备
工艺流程:药料提取(炸料)→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 →摊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04 (1)药料提取(炸料) 油温:200~220℃ 炸料程度:炸至枯黄
后下:质地轻泡不耐油炸的(花、草、叶、皮),待其他药材炸至枯黄后加入 摊涂前加入:挥发性成分、矿物药、贵重药<70℃
第13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05 (2)炼油 油温:300℃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06
(3)下丹成膏——油丹生成高级脂肪酸铅盐 下丹油温:270℃
油丹皂化温度:300℃(放热反应) 油:丹=500g:150~200g(冬少夏多)
(4)去“火毒”
火毒:低分子分解产物,如醛、酮、脂肪酸等,具刺激性
火毒刺激反应:局部产生刺激,轻者出现红斑、瘙痒,重者发疱、溃疡 去火毒:水中浸泡或动态流水去除火毒 (5)摊涂
折合后包装,阴凉处贮藏。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07 最佳选择题: 黑膏药的制备流程为
A.药料提取→炼油→去“火毒” →下丹成膏→摊涂
第14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B.药料提取→去“火毒”→炼油→下丹成膏→摊涂 C.药料提取→炼油→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 D.炼油→药料提取→下丹成膏→去“火毒”→摊涂 E.炼油→药料提取→去“火毒”→下丹成膏→摊涂 【正确答案】C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08 配伍选择题:
A.药料提取(“炸料”) B.炼油 C.下丹成膏 D.去“火毒” E.摊涂
下列有关黑膏剂制备,说法正确的是 1.麝香、冰片等细料药的加入工序应是 【正确答案】E
2.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铅盐,并促进油脂进一步氧化、聚合、增稠而成膏状的制备过程为 【正确答案】C
3.在水中浸泡,或用动态流水去除以减轻刺激性的制备过程为 【正确答案】D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09
第四节 贴膏剂
学习要点:
1.橡胶膏剂的组成与特点 2.橡胶膏剂的基质的组成 3.凝胶膏剂的组成与特点 4.凝胶膏剂的基质的组成 5.贴剂的组成
贴膏剂:提取物、饮片细粉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的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
一、橡胶膏剂
1.橡胶膏剂的含义与特点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10
橡胶膏剂:药材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 特点:黏着力强,无需预热可直接贴用;不污染衣物,携带方便,有保护伤口及防止皲裂等作用。
第15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2.橡胶膏剂的组成 ①裱背材料
②膏料:治疗药物+基质+辅料
③膏面覆盖物——避免膏片相互黏着及防止挥发性药物的挥散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11 3.橡胶膏剂基质的组成 橡胶:主要基质
增黏剂:增加膏体黏性,甘油松香酯、氢化松香、β-蒎烯
软化剂:使生胶软化增加可塑性,增加胶浆的柔性和成品的耐寒性,改善膏浆的黏性。 凡士林、羊毛脂、液体石蜡、植物油 填充剂:氧化锌、锌钡白 (立德粉)
溶剂:溶解基质,汽油、正己烷,需回收除去。
4.橡胶膏剂的制备(自学) 溶剂法(常用)
工艺流程:药料提取—→膏浆制备—→涂布—→回收溶剂—→切割—→加衬—→包装。 热压法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12 二、凝胶膏剂(巴布膏剂) 1.凝胶膏剂的含义与特点
凝胶膏剂:提取物、饮片细粉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 特点:
使用方便,贴敷舒适,对皮肤无刺激性。由于基质亲水,膏层含有一定量水分,贴用后皮肤角质层易软化,水合作用增加,有利药物的透皮吸收。 缺点:黏性较差。
第16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13 2.凝胶膏剂的组成 裱褙材料
保护层(膏面覆盖物)
膏料层:药料+基质(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甘油和微粉硅胶) 3.凝胶膏剂的制备(自学)
工艺流程:药物+基质→混匀→膏料→涂布→压防粘层→切割→包装。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14 三、贴剂
贴剂: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薄片状贴膏剂。
配伍选择题:
常用基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和聚乙二醇等。 A.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剂,供口服或黏膜用 B.用有机溶剂溶解药物与成膜材料而制成的供外用涂抹的液体制剂 C.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外用制剂 D.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裱背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 E.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的制剂 1.橡胶膏剂 【正确答案】C
第17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2.凝胶膏剂 【正确答案】D 3.凝胶剂 【正确答案】E 4.膜剂 【正确答案】A 5.涂膜剂 【正确答案】B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15
第五节 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学习要点:
1.软膏剂、黑膏药、贴膏剂的质量要求 2.软膏剂、贴膏剂的主要质量检查项目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16 一、软膏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均匀细腻,黏稠易涂; 无变质现象;
粒度:含细粉软膏粒子≯180μm; 装量、无菌、微生物限度。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17 二、黑膏药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膏体应油润细腻、光亮、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且不移动; 应乌黑、无红斑; 软化点; 重量差异限度。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18 三、贴膏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膏料均匀,膏面光洁,背衬平整,涂布中若使用有机溶剂的必要时,应检查残留溶剂; 每片的长、宽,按中线部位测量,均不得小于标示尺寸; 含膏量:橡胶膏与凝胶膏剂; 耐热性:橡胶膏剂; 赋形性、黏附性:凝胶膏剂; 重量差异:贴剂; 微生物限度。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19 最佳选择题:
第18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凡士林、羊毛脂在橡胶膏剂中用作 A.增黏剂 B.软化剂 C.填充剂 D.乳化剂 E.润滑剂 【正确答案】B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20 多项选择题: 橡胶膏剂的制备方法为 A.溶剂法 B.溶解法 C.熔合法 D.热熔法 E.热压法 【正确答案】AE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21 多项选择题:
下列对黑膏药的质量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乌黑、无红斑 B.需要进行软化点测定 C.需要进行粒度测定 D.不需要进行赋形性测定 E.不需要进行黏附性测定 【正确答案】ABDE 粒度-软膏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22
第六节 外用膏剂典型品种举例
例1:复方南星止痛膏:橡胶膏剂 例2:徐长卿软膏
【处方】丹皮酚1g,硬脂酸15g,羊毛脂2g,液状石蜡25ml,三乙醇胺2g,甘油5ml蒸馏水50ml ※处方分析:
1.基质:乳剂型基质——O/W型 2.乳化剂:硬脂酸胺皂 3.乳剂基质的制备:新生皂法 4.软膏剂制备方法:乳化法
5.未皂化的硬脂酸作为油相被乳化成分散相,并可增加基质的稠度。 6.羊毛脂可增加油相的吸水性和药物的穿透性。 7.液状石蜡和凡士林用来调节基质的稠度,增加润滑性。 8.甘油:保湿剂
第19页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 《中药药剂学》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23 ☆21大考点☆ ▲外用膏剂的特点 ▲外用膏剂的分类 ▲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 ▲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软膏剂的特点 ▲基质的质量要求与类型
▲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的特点、代表品种及选用 ▲乳剂型基质的类型与基本处方分析☆ ▲药物加入基质的一般方法☆
▲研合法、熔合法、乳化法的操作方法及其适用性 ▲黑膏药的特点及基质的主要组分 ▲基质原料及其处理方法 ▲制备工艺及其要点 ▲橡胶膏剂的组成与特点 ▲橡胶膏剂的基质的组成 ▲凝胶膏剂的组成与特点 ▲凝胶膏剂的基质的组成 ▲贴剂的组成
▲软膏剂、黑膏药、贴膏剂的质量要求
▲软膏剂、贴膏剂的主要质量检查项目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9300000124
第2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