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0.1质量目标
本工程将继续保持和发扬我公司“重合同、守信誉、抓质量、创精品”的优良传统,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宗旨,做到100%地执行标准,100%的兑现合同,100%的质量合格,100%的用户满意。
工程质量:合格。
10.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项目部内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总工兼任,副组长由质检处处长兼任,工程处、安全生产处等及各施工队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受项目经理领导,为工程质量的业务管理机构和决策机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针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加强质量管理过程控制能力,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
项目部设置专职质量检验试验部门试验室和质检处、各施工队设置专职质
检员、试验员外,各施工班组的班组长任兼职质检员。
各主要部门质量管理职责如下: (1)项目经理的质量管理职责
1)负责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有关方针政策,领导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对项目部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全面负责。
2)组织制定项目部的质量目标。
3)抓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工作,以我公司“诚信经营规范管理 产品优良提高信誉 关注顾客增强满意 科技先行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为指导,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2)项目总工程师的质量管理职责
1)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对本项目的工程技术、质量进行具体组织和指导,对工程产品的质量负技术责任。
2)制定年度工程质量规划和质量目标。
3)协助项目经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按项目经理对质量管理的决策,指定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4)参加重要工程部位的图纸会审,支持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保证措施。
5)负责项目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革新和创新工作。 (3)工程处质量管理职责
1)按照项目部制定的质量计划和目标,合理组织劳动力和科学的组织施工。 2)对由于技术指导错误,违反施工规范所造成的质量事故负责任,在工程管理中做好预防性的质量控制。
3)严格进行图纸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技术操作质量标准,制定关键部位施工作业指导书,保证工程产品质量。
4)工程完工后,认真抓好工程收尾工作,配合组织竣工验收检查,做好移交竣工资料的汇集整理工作。
5)参加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质量分析会,纠正违章施工,处理质量事故,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有影响的技术问题。 (4)质检处质量管理职责
1)负责项目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颁发的规范、规程和各项质量标准。
2)按设计规范要求,组织检查工程质量,参加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和质量等级的验证。
3)协助领导定期做好质量检查工作的总结,调查处理质量事故。 4)严把质量关,制止使用不合格材料。 5)在工程质量上有一票否决权。 (5)物资处质量管理职责
1)机械设备的完好程度,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很大,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程度,对由于机械设备的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负责.
2)按规定对操作工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3)建立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及时记录调试、使用、维修保养情况,实行专机专人,保证设备在施工中的正常运行。
4)对于技术革新的设备,要做到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组织鉴定后才能使用。
5)所供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规定。
6)做好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运输和保管工作,保证所供材料的质量。对不符合标准、无质量检验合格证的材料严禁采购,并防止乱放、混放。
7)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必须及时负责更换,对因采购材料不认真负责,把以劣充优的材料用于工程造成质量事故和经济损失负全部责任。 (6)试验室的质量管理职责
1)严格国家的标准、规范、规程,认真检查所检验项目的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构件的质量。
2)及时为送检的混凝土、砂浆试块、砂、石、钢筋试件等进行检验,并准确及时的编制试验报告,定期作出试块的分析报告,报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为正确判断和及时掌握工程质量提供依据。
3)指导现场试验室的工作,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材料的合理使用情况,有权禁止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
4)做好检验、试验资料的整理保管工作,及时提供成果资料,并对检验成果定期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提出改进质量的意见。
5)对试验设备、仪表、仪器、工具进行定期检验和校正,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以保证其精确度。
(7)专职质检员的的质量管理职责
1)对工程质量认真检查,严格把关,对工程质量负监督检查的责任。 2)协助基层班组,搞好质量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验,经常分析质量状况,掌握质量动态。
3)搞好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签证工作,随时抽查原材料的质量情况,抽查混凝土、砂浆配比,对不按规范要求施工的有权责令其停产返工。
4)验证工程质量时,要在自检的基础上进行,无自检的不予验评,在验评中要严格掌握标准,对评定的分部分项质量等级负责。
5)在检查中,要敢于坚持原则,正确反映质量情况,对隐瞒工程质量事故的,有权越级反映情况。
6)参加质量会议和质量检查,参加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协助领导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指导QC小组活动。
7)确实当好"三员"即质量检查员,为用户服务、质量第一的宣传员,技术操作的辅导员。
8)做好工程任务单的验收签证工作,如实签定评定意见,对不合格的分部分项工程不予签证验收、结算。 (8)各专业施工队
1)根据各自所承担的施工内容,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在项目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进行施工。
2)做好过程控制,确保各施工工序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10.3检测机构与岗位职责
10.3.1 机构设置
本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为设立工地试验室,并且委托第三方有检测资质的单
位进行相应检测。
10.3.2 岗位职责
(1)贯彻国家和部颁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并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措施办法,对所属标段的试验项目、试验数据、试验质量负责,审查上报试验报告。
(2)负责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土工等有关标准试验、委托试验和外送检验工作,本室的试验工作和计量器具等周期送检(自检)工作。
(3)对试验室的试验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解决工程试验中的咨询问题,项目部试验室承担各分试验室不能做的试验委托项目,对项目试验室做不了的试验项目,由项目试验室及时委托具有省以上计量认证和资质的试验室试验,统一进行外委试验费应结算,对内做好台帐登记,签署手续完备,实行有偿服务,收费标准按交通质监站文件进行,每月底结算一次,没季度由公司项目部财务转账。
(4)以承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制定试验工作实施计划,监督和指导工程施工。
(5)配合物资部负责原材料的调查取样,监督检查主要工程材料的正确使用和合理保管,按规定的频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试验。
(6)参加业主、监理、公司项目部组织的工程质量检查和工程竣工验交,参与有关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
(7)结合施工需要,进行必要的课题研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10.3.3 设备及人员配置
设备配置详见附表一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附件二拟投入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人员配置详见附表三拟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计划表。
10.4质量保证体系
我公司自2003年3月开始执行GB/T19001-2008标准,施工管理通过实施2000版新标准,全公司的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信誉。对于本工程,我们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工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本工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国际质量标准,进行施工、运行、管理,以期达到质量目标的顺利实行。
10.4.1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1)建立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依据 GB/T19001-200 IDT ISO9001:2008标准;
《山东弘润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2版管理手册》 《山东弘润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管理制度汇编》 本投标书所列的规程、规范; 与此投标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指示和要求 (2)建立过程
由公司管理者代表任命本工程项目经理为公司驻工地质量代表,负责本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在本工地设立一名专职质量管理工程师,受质量代表直接领导,负责日常的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工作。工程开工后,由公司本部委派专职人员进驻工地,协助建立本工程的质量保证体系。
10.4.2 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
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通过一个不断持续改进的PDCA循环来实现,见图18-3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环。
(1)教育和培训
在进场后,对全体管理人员和职工进行ISO9001:2008标准和公司质量管理文件的学习和培训,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教育和培训检查和管理质量自我检查
改进和提高质量体系监督内部质量审核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环
(2)检查和管理
由质量工程师、质检处进行日常的质量保证体系的检查、运行和管理工作。 (3)质量自我检查
每三个月一次,由质量代表负责,组织质量管理工程师(专职)和本项目工程内审员(兼职配备3名)参加进行内部质量自我检查。检查的形式采用内审形式。
(4)内部质量审核
公司按审核计划对本工程进行内部质量审核,以提高本工程的质量体系运行能力和运行水平。
(5)质量体系监督审核
根据山东省质量体系审核中心的安排,对本工程进行监督审核,以验证本工程执行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6)改进和提高
通过自我检查、内部审核和监督审核,不断发现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举一反三,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限期验证,进行改进。促进质量保证体系的逐步完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10.5质量保障措施
10.5.1 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度。 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将暗示的和隐含的要求明示化的过程。
质量计划体现从工序、单元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且体现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质量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
质量计划成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
10.5.2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合同签订后,索取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指定专人管理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
项目经理部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当发现问题时,与设计人协商处理,并形成记录。
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图纸会审,并形成会审记录。
项目经理按质量计划中对程分包和物资采购的规定,选择并评价分包人和供应人,并保存评价记录。
企业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10.5.3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工程测量质量控制
在项目开工前编制测量控制方案,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测量点线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
在工序开工前,进行测量放线交底。 (2)工程计量控制
计量人员按规定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计量器具符合有关规定。
(3)机械设备质量控制
按设备进场计划进行施工设备的调配。 现场的施工机械必须满足施工需要。
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 (4)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质量计划确定的合格材料供应人名录中按计划采购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
材料的搬运和贮存应按搬运贮存规定进行,并应建立台账。 对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标识。
未经检验和已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工程设备等,不得投入使用。
(5)技术交底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在工序施工前,由项目技术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6)工序控制
施工作业人员按规定经考核后持证上岗。
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
工序的检验和试验符合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规定,对查出的质量缺陷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及时处置。
施工管理人员记录工序施工情况。
10.5.4 验收阶段
单位工程竣工后,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质量记录。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按最终检验和试验规定,根据合同要求进行全面验证。
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并做好工程移交准备。
在最终检验和试验合格后,对建筑产品采取防护措施。
10.5.5 工程回访
我们时刻以增强顾客满意为工程的本质,在施工过程中,时常与业主沟通,及时了解掌握顾客对施工过程中的工期、质量等满意程度,收集顾客信息,制定相应的措施增强顾客满意,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工程维修和保养,定期回访。
10.5.6 质量检验过程
每项工程施工严格执行三检制。其程序见下图。
施工准备返工处理开工报告监理审批分析改进进行施工召开质量分析会施工员自检质检员复检质检负责人终检监理工程师验收项目验收
三检制施工程序图
10.6重要项目质量保障措施
10.6.1 土方填筑质量保证措施
(1)填筑质量保证措施
①加强检测,检测时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其压实质量,同时用环刀法辅助检查。管身土方压实质量检测的取样量,当用环刀检测时,可控制在每200~400m3的填筑量取样一个,但每个铺筑压实层不应少于5个;当采用核子密度仪检测时,每100m2取样5个,即每一碾压条带至少取样5个。砂砾料回填时采用灌水法辅助检查。
②控制回填料质量,对检测不合格的回填料严禁使用。
③随时检查碾压状况,以判断含水量、碾重等是否适当,对层间光面、弹簧土、裂缝要及时进行处理。
④杜绝漏碾、欠碾和过碾现象
⑤相邻两层的填筑,原则上均衡上升,填筑高差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并应采取放坡搭接措施。
⑥对横向接缝处理与结合部的压实方法与施工质量等严格控制。
⑦严格按水利工程技术规范及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填筑质量控制指标不小于设计规定,合格率要达到100%。
⑧雨季施工注意防雨水冲刷,铺填后未压实的部位及时进行压实。并作好施工仓面排水,回填土保持在干场下作业。
⑨每层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回填压实取样试验,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⑩回填土结合面出现各种不利于回填质量的现象要及时处理,经处理符合要求后方可继续施工。土方回填层间结合面要进行刨毛洒水处理。
(2)填筑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①实行总工负责制,严格执行技术交底程序。
②土方填筑前进行碾压试验是重要的技术工作,它为以后填筑提供最有效的施工技术参数,碾压试验包括铺料方式、铺料厚度、碾压遍数、铺料的含水量等,最终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施工参数:铺土厚度、压实遍数、含水量及相关的压实设备、行驶方式等。本工程碾压试验采用基坑外试验。土方填筑压实,应保证压实度P≥0.98。填筑压实度指标必须根据碾压试验结果确定,即通过土料的击实试验获得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在最优含水量下的),最大干密度与压实度之积即为填筑过程中土的设计干密度,通过设计干密度控制土方填筑质量。
③分段碾压时,相邻两端交接带碾压宽度顺管身轴线方向不小于3米,对于机械碾压不到的边角地方,采用蛙式打夯机辅以人工进行夯实。
④填筑过程注意土料含水量的控制,可采取必要的翻晒或洒水处理措施,一旦发现“弹簧土”,坚决清除并重新进行回填。
⑤土方填筑时,运输、卸料、铺填、碾压等工序尽量保持连续进行,以免土料含水量变化过大影响填筑质量。
⑥自卸汽车在土层面上行驶,易成光面,铺下一层土前须将该层面进行洒水潮湿并做刨毛处理。
10.6.2 电缆铺设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1)、直埋电缆铺砂盖板或砖时应防止不清除沟内杂物、不用细砂或细土、盖板或砖不严、有遗漏部分。施工负责人应加强检查。
(2)、电缆进入室内电缆沟时,防止套管防水处理不好,沟内进水。应严
格按规范和工艺要求施工。
(3)、沿桥架敷设电缆时,应防止电缆排列不整齐,交叉严重。电缆施工前须将电缆事先排列好,划出排列图表,按图表进行施工。电缆敷设时,应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
(4)、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的电缆应防止弯曲半径不够。在桥架或托盘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考虑满足该桥架或托盘上敷设的最大截面电缆的弯曲半径的要求。
(5)、防止电缆标志牌挂装不整齐,或有遗漏。应由专人复查。
10.7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法
对质量通病的研究和治理是搞好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以下就结构物表面粗糙等质量通病的预控措施叙述如下:
结构物表面粗糙
由于对其外观质量不重视、模板质量、施工工艺、拆模时间和拆模方式不合适而造成表面粗糙通病,为防治这类质量通病,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以下预控措施。
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强调结构物是整体质量的一部分,外观质量的精美是管理水平和操作人员素质的代表。
模板设计要做到结构合理,并有适合的强度和刚度。同时;要加强加工和加固水平。
控制合适的拆模时间,选择合适的拆模方式。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即要满足强度要求,又要有利于外观质量。 加强振捣和保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