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2018学年度新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科学单元教案

来源:华佗健康网


第1单元 走进科学

单元目标:

1. 能够像科学家与工程师那样去尝试做一些小的探究活动或是工程实践。

2. 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自觉在活动中遵守。

3. 了解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一些工作场景。

4. 意识到科学家的研究与工程师的制造对于我们来说相当重要。

5. 愿意去主动搜集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故事,并与同伴交流。

1 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 认识到有不同的科学家从事不同的研究,认识科学研究要从事观察、实验、考察、记录等实践活动。

2. 让小学生也来经历科学探究发现的过程,意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小孩子也能做科学。

3.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可以对自然现象作出很好的解释,但科学也不是万能的,一些问题至今仍没有找到答案。

4. 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需要一个过程,许多问题的答案在今天仍没有到,但不代表以后不会找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课前准备:搜集科学家的故事,练习讲一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说科学家的故事

1. 观察教材图片,说说这些科学家正在做什么。

2. 学生讲一讲搜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3. ppt出示一些科学家工作的场景图让学生进行交流。交流小结:科学家的研究要经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实验、收集记录数据、得到发现等。

二、 动手试一试

1. 学生说说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滚小球的经历。

2. 实验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在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远一些。

3. 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做科学实验,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

在桌上铺一块有刻度标记的绒布,将斜坡架在绒布的一端,将小球先从斜坡上标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标记的的地

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4. 如果课堂时间充分还可以将斜坡的坡度变大,同样是从一点往下滚,记下小球滚动的距离,进行比较。

5. 实验过后反思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像科学家那样经历观察、实验、记录、发现的过程。

6. 阅读大科学家伽利略做的滚小球实验资料,观看动画视频,将自己做的实验与大科学家做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小孩子也和大科学家一样,也能进行科学研究,所以是小小科学家。

伽利略曾在6米多长的斜面上做过这样的滚球时间,用自制的水漏计时,他发现:小球越滚越快”。

三、 探索大自然的秘密

1. 学生先说说教材中问题的答案。

2. 你还知道科学家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

3. 还有一些问题至今没有找到答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 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找到答案。

5. 一起讨论,你觉得这些问题以后会找到答案吗?

四、小结。

2 小小工程师

教学目标:

1. 认识到工程师所做的工作和科学家所做的工作还是有区别的,科学家侧重研究、发现,而工程师侧重设计、发明、制造,学生通过读图应有一个浅显的认识。

2. 利用身边简单易得的材料,经历工程师那样的设计制造过程,体验工程实践。

课前准备:一枝很短的铅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工程师

1. 观察教材图片,说说这些工程师正在做什么。

2.ppt 出示一些工程师工作的场景图。交流在你周边认识的人当中有没有工程师,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3. 讨论工程师的工作和科学家的工作有什么不一样?

二、 工程师的杰作

1. 说说图片中展示了工程师的哪些杰作。

2. 交流还知道哪些是工程师的杰作。

工程师的杰作不仅体现在高科技的宇宙飞船、高铁、电脑上,建筑、桥梁、园林设计也是工程师的杰作,连洗衣机、电饭锅也是工程师发明的

3. 结合活动手册,辨认哪些是工程师的杰作。

4. 交流你们有没有做过工程师的经历,讨论小孩子的玩的搭积木、造房子、堆沙堡、拼装模型、测试赛车等活动其实就是小小工程师做的事情。

三、 小小工程师

1. 出示一个短的铅笔,不好写了,怎么办?

2. 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个性化的铅笔加长器,不要求全班统一,就地取材,可以是纸质的、塑料管式的、也可以是木制的、竹制的等。

每一个小组里尽量要有不同的设计制作方案。

3. 制作完成之后,先自己尝试写一写,然后再和同伴交换写一写,比较小组内哪些同学做得比较好。

4. 使用买来的铅笔加长器,说说商店买来的有什么独特的设计,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在比较铅笔加长器时,买来的铅笔加长器漂亮、结实、实用,但是自己做的环保、节约、经济,比较时也不是一味地买来的好,那就失去了设计制作的意义了。

四、 小结

3 上好科学课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场地,熟悉实验室的环境,如实验仪器摆放在哪,标本厨在哪,在哪可以取水等。

2. 通过一个简单的探究活动来让学生意识到规则对于科学学习的意义,遵守规则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学习水平。

课前准备:一个细而高的瓶子,一个粗而矮的瓶子,两个瓶子里装有高度不同的染色的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参观比较

1. 参观科学教室,说说它与普通教室有什么不同?

比较之前要让学生仔细观察科学教室,关注以下这些方面:课桌椅的摆放、橱窗里的物品、墙壁板报的布置以及通水通电情况。 坐的桌子不一样,科学教室里是大桌子;科学教室里可以看到一些动物、植物的标本;科学教室里还有一些实验器材;科学教室里通水通电等等。

2. 学生尝试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布置。

坐的桌子不一样,科学教室里是大桌子,可以多人坐在坐一起做实验;科学教室里可以看到一些动物、植物的标本;科学教室里还有一些实验器材;科学教室里通水通电;科学教室的环境布置与科学有关等等。

二、 实验:比较水的多少

1. 教学时教师需准备给每个小组学生准备一高一矮的两个瓶子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用色素给水染色。

2. 比较之前让学生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说说怎么去比,需要用到什么材料。

3. 比较的方法可以多样,教师要尽可能地想到学生所想到的方法并准备好相应的工具。

方法一:再找一个一样的高瓶子,将矮瓶子里的水倒入高瓶子进行比较;

方法二:再找一个一样的矮瓶子,将高瓶子里的水例入矮瓶子进行比较;

方法三:找两个同样的带有刻度的瓶子(量筒或量杯),将两瓶水分别倒入进行比较。

4. 实验过后。教师回顾比较水的多少的实验,在刚才的实验中哪些行为好?哪些行为不好?

结合活动手册,明辨图片上的这些同学的做法,哪些做的对,哪些做的不对,我们应该怎样做?

好的行为:交流声音很轻,人人有序操作,实验过程中注意材料轻拿轻放,实验过后及时清理桌面

不好的行为:声音吵杂,不听指挥,互相争抢器材,搞得桌上到处是水、没有人人参与……

5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中遵守了哪些,还有哪些被忽视了,想想如果我们要是都遵守科学课的规则,那我们的实验效果会怎么样?

6. 将学生在明辨是非的过程中正确的做法记录下来,一一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讨论,还可以补充哪些?

7. 将所有的规则都记录下来,进行强化,并提醒在以后的活动中要注意遵守这些规则。

三、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