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探讨

来源:华佗健康网
小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探讨

农业经济的增长关系到我国农村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点工程,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经济基础设施的重点工程,是我国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证。纵观我国农村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规划,我们发现其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必要性分析

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是一项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工作,而且对于国家水资源的治理与建设也有积极作用。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发展进步以及我国资源现状的日益突出,现阶段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进步,以及满足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发展要求等,都有积极作用和意义,因此,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与发展,促进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跳跃性发展,具有非常突出的必要性与作用意义。

在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一部分水利工程由于建设时间比较早,已经逐渐的超过了工程的建设使用年限,很多水利设施已经不能够再正常工作运行,也不能够为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带来利益,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由于建设初期的规划设计就不合理,建设过程中所配置的机器设备水平也不够高,因此,随着时间推移在农业生产与发展中出现了比较严重运行亏损情况,对于农田水利的建设发展也有着一定的不利影响和作用,是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急需进行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与严峻形勢,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建设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的重点,也是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必须条件,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合理规划与设计建设也有很大的必要性。

1.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国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的具体情况,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进行实际灌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其规划设计多是依靠经验进行的,缺乏水量平衡方面的参考资料与设计数据

等。其次,进行规划设计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自然灾害以及人为作用的破坏,导致规划设计工程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相对比较低,因此造成灌溉区域的水源涵养和地面径流调节效果不理想,出现泉水减少或者是消失等情况,甚至一些地方在这些作用因素的影响下,转换成为新的干旱区,面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新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中,对于这一问题以及作用影响重视程度仍然不够高。再次,在我国当前规划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中,一些水利工程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导致很大一部分的小型溢流拦河大坝工程的规划设计不合理。此外,在我国当前已经规划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其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于丘陵山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地区的农业灌溉情况设计考虑比较少。最后,在我国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中,还存在由一些小型拦河坝工程在进行溪流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有不合理情况,并且同一条河流中的小型水闸工程规划设置过多、水利工程附属建筑规划设计中存在有较为突出的问题等,都是比较明显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问题。

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注意事项 2.1 引水流量设计

小型水利工程由于规模小、又比较分散,资料不足,在设计引水流量时比较困难。可以根据当地比较典型农作物在生长高峰期最大需水量和需水时间来设计。引水流量(Q)计算公式如下:

Q(m3/s)=0.445 аAe/(3600tη) (1)

式(1)中,а 为主要作物的种植比例(%),例如小麦、玉米以及花生、玉米、棉花、瓜果等经济作物;A 为渠道的灌溉面积(hm2);e 为典型作物用水高峰期的日耗水量(m3);t 为每天灌水小时数(h)。η 为渠系水的利用系数。

2.2 灌溉率设计

灌溉率是小型水利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灌溉率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区域特点来制定,一般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灌溉率比较高,水资料紧缺的地区就比较低。如果是经济作物,灌溉率比较高,如果是一般的农作物,灌溉率相对要低一些。安徽省作为中部大省,地处阜阳地区。小型水利工程灌溉率等根据自己的特点并结合该省的常用指标来确定即可。一般而言,安徽省在江淮之间的设计灌溉保证率一般为70%~75%,沿江、江南地区为75%~85%。在排水设

计上也要十分注意,设计要满足农田完成排水为准,一般根据排水时间和作物适宜地下水位来确定,排水时间可以根据当区大雨时间和频率来设计。作物适宜地下水位要根据不同作物设计不同标准。例如对于小麦而言一般,地下水位一般在1.0~1.5 m 比较适宜。对于玉米、棉花而言,适宜地下水位一般在地下0.4 m 比较合适。大豆一般在地下0.3 m。当然,地下水位的确定与作物拔节前后、开花前后都有很大的关系,需要因地制宜。

2.3 田间工程设计

农村很多农田规则形状都不完整,农田与村庄相连,布置杂乱无章。在此情形下,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必须依据当地地形以及村庄布置格局进行综合考虑,从渠、田、林、桥涵、路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一是绝大部分农田采用明渠自流灌溉,引水渠尽量布置在位置高的地方,位置越高,灌溉面积就越大。渠道建设尽量不要占用农田,渠道数量不要太多,能灌溉两旁农田即可。为经济考虑,主要以土渠为主。对少数影响农业生产较大的排水沟通常采用浆砌石渠。渠必须设置跌水或陡坡衔接建筑物,以防冲刷渠底,造成渠道两侧岸崩塌。二是田面要求平整,水深均匀一致。田块面积一般小于0.13 hm2,进排水口设置1 个即可满足灌排要求。田间进出水口设置在渠道游端,保证水流进出通畅。三是防护林的规划要按照国家标准,结合灌排渠沟布置进行布设。在田间机耕道一般不设林带,以防遮挡阳光,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四是在路渠交叉处设置桥涵。桥面板尽量设计平整以利出行方便,宽度同路面宽度,其他尺寸通过水流量、结构计算确定。

结语

通过上文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做好合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它关系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使用能力和使用寿命,影响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综合水平和实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