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之我见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之我见
作者:陈黎红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4年第06期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目前课堂教学的问题,并针对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两方面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为适应经济及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教育从原来的应试教育逐渐转变成素质教育,教育部门对于各学科也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其要求不仅要授予学生相应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针对课堂教学,其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因此必须大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一、目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因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敏感、自尊心很强,但又很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特别是高一年级的部份学习困难生,他们一方面有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因惰性或在学习方面缺乏成就感,没有持之以恒的习惯和动力。所以经常出现学习上或思想上的反复。有的学生因此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在学习方面“没辙了”,放弃了自己,开始混日子。我国心理学工作者近些年来曾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仅 直接影响学习行为,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习成绩。那些喜欢学习,认为学习很有意义的学生,上课注意听讲 ,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优良。相反,而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学习无用的学生,课堂行为问题多,学习成绩也差。据上述研究结果可见,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与其学习效果密切相关。在学校情境里,如果其它条件基本相等,学习态度好的学生,其学习效果总是远胜于学习态度差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是教育者,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因而他们的态度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即对所教学科的实用价值重要性的理解,在传授学科知识时表现出的热情,对学科进展成果的关心等,必然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态度。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措施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师生关系和谐、 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喜爱他所教的那门功课,乐意接受他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此外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能力其实质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它包含的是多方面的,比如善于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勤于思考善于发问的能力、寻求最佳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并不是需要教师去刻意追求,而是要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悟到,从而把教师的教学方法演变成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学生积极做好预习工作,主动参与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实验中多数的学生能自觉地查找资料、辞典等途径来解决疑难问题,学生由过去的识记课本知识变为能自觉地加深知识的难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态度的转变提高了听课效果、学习效果。从学生群体的变化来看,学生已由过去盲目地、被动地听课变为有目的、主动地参与教学工作。学生通过预习确定了一堂课的重点,难点。课堂上大家讨论释疑,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上用答疑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补充学生预习方面的不足。教师心目中有没有学生,能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是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观的体现,而且还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想实现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既然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就必须要为学生成为主体创造条件,就必须要彻底抛弃教师独霸讲台、包办代替式的教学方式,创造一种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充分表现自己的情况下积极思维努力钻研,从而实现学生全方位的提高。因此,新课开始适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产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行为倾向,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如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首先要营造宽松的创造氛围,帮助学生冲破定势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当今学生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心理上的因循守旧;不敢“标新立异”,不敢有超越的创造。因此,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民主、自由、和谐、开发的教育氛围和环境。要实行民主管理,给师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育人环境,鼓励师生各抒己见。一是鼓励学生不人云亦云,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性地发挥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其次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得课堂成为师生相互讨论、质疑、争辩的乐园。创造教育园地,营造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校园文化环境。教育应是互动式的,教师和学生不只是教与学的关系,还可以互相进行知识的交流。为此,我们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若不同意或与老师的观点有异,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与老师进行探讨。 三、结语
面对社会的新需求,我国教育部门提出的新教学课标,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及学生都需要做出努力。教师要改变其教育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作用下,课堂教学效率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琪.基于教学过程的课堂教学研究[J].剑南文学.2011.06.(33).
[2]许娟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认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